幼兒園班級管理精品PPT課件這個PPT共31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班級管理的含義、作用,班級管理的內容,班級管理的方法,實踐方法及案例等,歡迎點擊下載。管理的含義:
即管理是“通過組織計劃來行動,把一個機構所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充分運用起來,使之發揮最大效果,以達到機構的目標,完成機構的任務。
幼兒園班級管理的含義:
即“班級中的保教人員通過組織、計劃、實施、總結、評價等環節,把班級的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等資源充分運用起來,以達到高效率實現保育和教育目的的綜合性活動。
班級管理的作用
(1)提高班級工作效率;
(2)有效提高班級內的保教質量;
(3)最大限度地調動家長參與班級管理
的熱情,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 。
幼兒園班級管理內容
生活管理 教育管理
1、生活管理的內容:
● 學期初工作
● 學期中工作
● 學期末工作
學期初工作
填寫班級幼兒名冊、幼兒家庭情況登記本、明確家園聯系方法。
安排個人用品(如衣柜,毛巾、水杯)。
初步布置活動室環境,安排室內設施。
觀察幼兒一日生活的言談舉止,初步了解幼兒生活習慣。
學期中的工作
班級保教人員根據幼兒一日生活程序履行生活管理的職責。
做好每日幼兒上下午來園、離園交接記錄。
保管好幼兒生活用品。
每周對活動玩具進行消毒、更換生活用品。
觀察記錄幼兒生活行為。
學期末工作
匯總平日對幼兒的生活表現記錄,作好對幼兒生活情況的小結。
總結班級幼兒生活管理工作,反思成績與問題。
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生活情況,指導家長對幼兒假期生活進行管理。
整理室內外環境,對集體用品、材料進行清點保存。
2、生活管理的意義:
班級生活管理,可以滿足幼兒在園生活的物質需要,為其提供良好的物質環境。
重要的的是通過對幼兒生活管理,能培養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態度,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園班級管理是社會的需要。
生活管理是整個幼兒園班級管理的一部分,它是順利進行教育管理的必要條件。
1、教育管理的內容
● 學期初工作
● 學期中工作
● 學期末工作
學期初工作
●結合家長介紹和觀察分析,完成對班級幼兒發展水平的初步評估,并做記錄。
●根據幼兒情況和班級條件,制定詳細的幼兒教育計劃。
●根據教育教學計劃,向幼兒和家長搜集廢舊物、繪畫、卡片等等,布置好班級教育教學環境.
●班級保教人員共同制定各項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及基本常規。初步建立師生友好、協調的關系。
學期中的工作
每日工作
檢查教育教學計劃,了解當日活動內容;準備好當日教學活動所需要的材料,掌握好材料的分配情況;整理教學現場、清點公物;完成當日教育教學任務。
每周工作
制定周教育進度和各活動安排,制定班級每日教育教學活動方案;依據教育教學活動方案,做好一周教具、學具;每周末整理一次教學用品,做好歸類歸檔。
每月工作
月初制定月教育目標、教學進度。
月末整理各種教育材料與資料。
布置更新環境創設。
學期末工作
整理教育活動方案(教案);
做好幼兒學期評估,寫好幼兒發展情況的小結。
完成教師自身學期工作總結。
教育活動剩余材料的清點與保存。
2、教育管理的意義
優化幼兒教育方法,保證幼兒發展的全面性和平衡性;
保證教育方法的科學化,保證教育過程的有效性;多數家長嬌寵溺愛孩子,成人化的評價孩子的能力,要么拔苗助長,要么棍棒相加。其方式方法錯誤的是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幼兒園教育管理一方面保護幼兒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一方面使幼兒獲得相當的經驗和能力。
各個班級教育管理水平組成了幼兒園教育管理的總體水平。
班級管理方法
幼兒園班級管理方法實施的前提是了解幼兒不同年齡階段心理發展特點。
●小班幼兒認知的發展特點:
1、感知覺的發展
2、注意的發展
3、思維的發展
4、想象的發展
●小班幼兒情感的發展特點:
1、同情心
2、榮譽感
●小班幼兒社會性發展特點:
1、開始出現助人的萌芽;
2、分享行為通常是在老師的啟發下產生的;
3、合作行為在游戲中經常出現,但時間非常短;
4、攻擊性行為比較多。
●中班幼兒心理發展特點:
認知活動的具體形象性。如:教師出示“人、車、馬、豬“等圖片,問幼兒哪三張圖片可以放一起,幼兒會把“人、馬、車”放在一起,理由是馬可以拉車,人可以坐車。
健康情感的萌發。此階段幼兒積極健康的情感和初步的情感能力得到發展。
強烈的好動欲。活潑好動的特點在中班幼兒身上尤為突出。
●大班幼兒心理發展特點:
語言的發展。詞匯量增至3000-4000個,和人交談時用詞較恰當,還能圍繞主題編故事。
抽象思維能力萌發。觀察圖片會進行邏輯推理,如:能夠很準確的觀察季節圖片,穿短衣短褲的是夏天,厚棉衣的是冬天等等。
開始掌握學習方法。基本能夠按照預定的計劃去行動。
情緒情感的發展。大班幼兒情緒體驗日益豐富,表現為情緒過程越來越分化以及情感所指向的事物越來越多,自我調節能力逐漸加強。
社會性發展:
自我意識有較大發展;
社會交往能力逐漸提高;
游戲的發展在形式上有更豐富的變化(開始分配游戲角色);
班級管理方法
1、情感溝通法:“用愛和奉獻贏得孩子和家長的信任。
2、規則引導法 :是指用規則引導幼兒行為,使其與
集體活動方向和要求保持一致。
3、互動指導法:是指教師、同伴、環境等相互 作用的一種方法。
互動指導法需要注意的幾點:
適當性
適時性
適度性
4、榜樣激勵法:是指通過樹立榜樣并引導幼兒學習榜樣以規范幼兒行為,從而達成管理目的。
5、目標歸納法
它是指教師以行為結果作為目標,引導幼兒的行為方向,規范幼兒行為方式的一種管理方法。從行為的預期結果出發,引導幼兒自覺識別行為正誤是目標指引法的基本特點。
注意:
1)目標要明確具體。
2)目標要切實可行,要具有吸引力。
3)目標與行為的聯系要清晰可見。
4)要注意個人目標和團體目標,并注意將這兩類 目標相結合。
實踐方法
1、教師之間要團結互助 。
以誠相待
各司其職
群策群力
2、關注敏感期,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3、搞好家園溝通、做好家園互動。
什么是敏感期
敏感期:幼兒敏感期是指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某段時間范圍內,對環境中的某一項特質特別的專心。
幼兒九大敏感期
1、語言敏感期(0至6歲)
2、秩序敏感期(2至4歲)
3、感官敏感期(0至6歲)
4、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至4歲)
5、動作敏感期(0至6歲)
6、社會規范敏感期(2.5至6歲)
7、書寫敏感期(3.5至4.5歲)
8、閱讀敏感期(4.5至5.5歲)
9、文化敏感期(6至9歲)
針對敏感期的建議:
1.尊重孩子為有能力的個體
2.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
3.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
4.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
5.適時協助而不干預
老師要善于利用家園共育來轉變家長對幼兒園一日生活存有的偏見。
主動走近不同性格的家長,激起家長內心的感受 。
每學期初都要召開家長會 ,尤為重要。
《班級管理》思考題:
利用班級現有資源制定一個班級管理發展計劃(要求:切實可行)
幼兒園班級管理方法有哪些?運用這些方法需注意什么?
教師如何把握好和家長之間交流相處的度?(結合工作經驗舉例說明)
(任選一道完成,發到郵箱:
1208865211@QQ.COM)
孩子的心聲:
過高的期望,帶來我們的無望;
過度的保護,帶來我們的無能;
過分的溺愛,帶來我們的無情;
過多的干涉,帶來我們的無奈;
過多的指責,帶來我們的無措。
謝謝大家!
再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