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如何上好微型課PPT課件這個PPT共10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什么是微型課,微型課的特點,微型課與說課的區別,怎樣上好微型課,如何構建完整的課堂結構—上課,教師在講授過程中的要求等,歡迎點擊下載。如何上好微型課
一、什么是微型課:
微型課就是比正常課時間長度短、教學容量小的課。幼兒園微型課上課時間一般是10-12分鐘為宜,不能超過15分鐘。教學內容集中,一般為一個課時的內容。教學形式簡單,一般沒有幼兒參與,只是面對評委授課。教學性質上,具有甄別評估功能。
微型課屬于“經濟實用”型課,它對教學場地等要求不高,能夠在有限的簡短時間內,對眾多人員的教學能力分別作出甄別與評估,為教師招聘、資格認定、能力評估等工作提供較為快捷實用的可靠依據。
二、微型課的特點:
微型課是課堂教學過程的再現,與常態課不同的是它時間短,是一個沒有幼兒實際參與的教學過程,由評委老師來判斷上課老師的教學過程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微型課中,幼兒活動被省略之后,教師的講解水平就倍受的關注,教師語言在要求生動、富有感染力的同時,更應做到準確、邏輯性強、簡單明了。這也正是教師教學基本功和基本教學素養的具體表現。
三、微型課與說課的區別:
微型課和說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形式。 “說課”重點在“說”。說目標、說教法、說流程,都是在“紙上談兵”,不是在上課,是在告訴大家準備怎么上,為什么這么上。
而微型課是在上課,從導入到新授,從提問到點撥,從歸納到拓展都要按部就班一一落實,只是比實際上課少了幼兒的表現。
四、怎樣上好微型課
要上課,不要說課。 精心取舍課題內容,突出教學重點。 選用恰當、合理的教學方式。 構建完整的課堂結構。 結尾一定要有小結。 要有個性和亮點,教具簡單、美觀。
如何構建完整的課堂結構—上課
1.切入課題要迅速
由于微型課要求的時間短,所以切入課題一定要迅速,對切入課題的方法大致有這么幾種:可以設置一個題目引入課題;可以從以前的基本內容引入課題;可以從生活現象、實際問題引入課題;也可以開門見山進入課題,或設置一個疑問,懸念等等進入課題。切入題目的方法是靈活的,切入題目的途徑是多樣的,但不管采用那種方法,那個途徑,都要求切入題目的方法、途徑引人注目,力求新穎的同時;更要求與題目關聯緊湊,迅速切題,這是進入課題的一個必須遵循的原則,因為我們要把較多的時間分配給內容的講授。
2.講授線索要明亮醒目
盡管說所有的課都要求講授線索的清晰醒目,但在微型課的講授中,更要求盡可能的只有一條線索。在這一條線索上突出重點內容,顯露出來的是內容的主干,剪掉的是可有可無的舉例、證明這些側枝旁葉。為了講授重點內容,往往需要羅列論據,那么在羅列論據時就要求精而簡,為此在選擇論據時要做充分的考慮,在準備的較多的論據中進行精選,力求論據的充分,準確,不會引發新的疑問。
3.收尾要快捷
一節課的小結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內容要點的歸納、指出和強調,目的使得講授內容的進一步突出。好的總結可以對講授的內容起到提綱攜領的作用,可以加深幼兒所學內容的印象,減輕幼兒的記憶負擔;好的總結往往給一節優質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使一節課上升到一個新的檔次,給人一種舒坦的感覺,使人回味無窮。在微型課的小結中,因為前面的重點內容的講授占用了較多的時間,此處的要求必須是在完全總結內容的同時更要求總結方法快捷,表現為干脆利落。
教師在講授過程中的要求:
1.語言要準確,簡煉
微型課中由于受時間的限制,語言的準確簡明顯得更為突出重要。它并不是語速的快捷;相反,它就如盛夏美麗的澗泉,流淌中有舒緩和急,表現為抑揚頓挫,口齒清晰,干凈利落。盡管這在于日常的訓練,但在備課的過程中,把自己將要講述的內容結合要說的話語,以及將要采用的表達方式、手勢、表情,其中要注意關鍵字、關鍵詞的應用,能在自己的思想中過一遍,這是很有必要的,其實這也是平時的訓練方法。
2.教具要簡潔、美觀
教具的作用是展示授課人講述內容的要點,幫助聽課人掌握所聽內容的要點。好的教具猶如一幅精致明麗的山水畫。當然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需要教具時,教具準備得不宜太多,太多表現為累贅;也不宜太少,太少往往會使內容含義表達不清。在微型課中,教師一般可以以畫圖片的形式提前準備到白紙上,以掛圖的形式在授課的過程中展示在恰當的位置,這樣可以節省時間。教具宜簡潔、美觀,能夠表達意思即可。如果能以電教手段呈現那就更好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