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健康教育實施-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PPT課件這個PPT共17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實施中要克服以下幾個傾向,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志,健康領域中與其他領域的相互整合滲透等,歡迎點擊下載。試論新《綱要》指導下, 幼兒園健康教育實施中 的幾個關鍵問題
一、重視《綱要》中健康教育的目標在一日活動中的落實
(一)、如何理解“健康第一”
1、“健康教育”是幼兒園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目標之首
2、“健康第一”的思想要通過幼兒園的全部教育活動去實現。
3、健康教育的內容要有機的與其他領域的內容相融合。
(二)、深入理解健康領域的目標與內容
健康領域目標: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每學期的生長發育指標均達到相應年齡組的正常水平。
在園情緒安定、愉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積極主動的參加幼兒園的各項活動,樂于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和成功。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有規律,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基本的自立能力。
個人衛生習慣良好,愿意保持生活場所和公共場所的環境整潔。
學會主動收拾,整理生活用品、玩具和操作材料。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產生對人體器官的興趣,初步了解其主要作用,學習保護身體
實施中要克服以下幾個傾向
1、 目標層層弱化
學期---月、周(主題)-----一日(教學,生活)
2、 實施教育的主體不明確
教師、家長、保育員、保健老師。
3、 兒童的特點被忽略
強調速成,機械訓練,整齊劃一,一致性不夠。
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在健康教育實施中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生活活動中的教育一般不受時間、空間,人數等條件的約束,幼兒在具體的感性活動中,通過自理、飲食、睡眠、盥洗等許多生活環節反復實踐,獲得現實的、生動的、豐富的經驗,一日生活活動中還隱含著許多健康教育的鍥機,因此,生活活動是全面落實保健目標,實施教育內容的重要途徑。
幼兒生長中,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身體發育中的問題;自我保護意識、行為的建立;心理適應性的發展都顯現出不同的年齡特點,所以有計劃,有重點地選擇教育內容,幫助幼兒獲得廣泛的、有益的經驗,是健康教育的關鍵。
例:自我保健教育各階段主要內容與指導要點:
幼兒心理健康的標志:
①、積極的情緒特征。 ②、良好的意志特征。 ③、對現實的態度特征(包括對社會、集體、他人、自己)。 ④、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其中以培養積極的情緒情感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
四、 關注情感、態度,豐富幼兒的體驗,積累經驗,養成行為。
態度是一種包含認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為傾向的持久系統,幼兒所持的態度是健康知識能否轉化為健康行為的關鍵,幼兒所經歷的體驗是建立正確態度的必不可少的素材.
體驗: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內心感受、體味或親身經歷
體驗學習:是人最基本的學習方式。它是指人在實踐活動過程中,通過觀察、實踐、練習,對情感、行為、事物的內省體察,最終認識到某些可以言說或未必能夠言說的知識,掌握某些技能,養成某些行為習慣,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態度、觀念的過程。
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標的保障。健康行為的養成需要反復練習、鞏固,為避免教育形式的枯燥,要從幼兒的興趣入手,根據不同的年齡,教育內容、個體差異采取生動,有趣、富有實效的活動形式,進行教育。 如:生活區角,現代教育手段,集體形式的大活動,心理暗示,行為練習、評議討論,個案建檔等
健康教育滲透性,隨機性的特點,決定其需要與其他領域的整合,來實現教育目標。通過幫助幼兒進行多通道的感知、探索,整合幼兒的經驗 ,促使幼兒健康、和諧的發展。 課程整合、滲透所呈現的形式: 1.以主題(或話題)為中心的領域間的相互滲透的整體課程。 2.各領域之間的滲透: (1)、在某個領域教育活動中達到多個學科領域(本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目標。 (2)、通過其他學科領域的教育活動達到本學科領域的教育目標,或滲透本學科領域 的教育內容。
健康領域中與其他領域的相互整合滲透:
1.文學、音樂、美術作為健康經驗積累與體驗感知的載體與手段
2.在其他領域中,滲透健康領域的內容,使其作為活動的重要目標。
3.在健康教育活動中實現領域內的滲透,整合。(身體、心理、保健)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