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PPT課件這個PPT共118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概述,幼兒園的談話活動,幼兒園的講述活動,幼兒園的語言游戲,幼兒園的文學活動等,歡迎點擊下載。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兒童語言發(fā)展階段圖
三、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
語言教育總目標
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能清楚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四、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內(nèi)容
(1)依據(jù)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目標選擇語言教育內(nèi)容;
(2)依據(jù)學前兒童心理發(fā)展特點選擇語言教育內(nèi)容;
(3)依據(jù)學前兒童語言發(fā)展特點選擇語言教育內(nèi)容;
(4)依據(jù)學前兒童新舊語言經(jīng)驗選擇語言教育內(nèi)容。
五、幼兒語言教育的方法
示范模仿
視聽講做結合
游戲
表演
練習
六、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實施原則
★教育活動中主客體交互作用的原則 主體:兒童
客體:多種語言教育內(nèi)容和適合的教育方式。
★教育活動相互滲透性原則
語言教育與音樂教育或美術教育相互結合。
★活動內(nèi)容和活動方式相適應的原則
活動內(nèi)容確定之后,再確定活動方式。
故事,詩歌,童話等就需要表演的形式。繪本等就需要看圖說話的形式。
★注重多方信息交流(對白而非獨白)
多方交流通道:
教師與幼兒:教師引導兒童運用新的語言經(jīng)驗進行交流
幼兒與教師:兒童主動運用語言與教師交流
兒童與兒童:兒童間相互溝通獲取更多的信息
★擁有寬松自由的交談氣氛
話題的擴展和見解自由
語言自由,不強求規(guī)范
★教師起間接指導作用
用提問的方式引出話題或轉換話題,引導談話的思路
平行談話,對幼兒做隱性示范(從談自己入手)
★談話活動擁有較豐富的談話素材
與其他活動的區(qū)別
主要類型
★日常生活中的談話
帶有極大的情境性和感情色彩,交談話題可以有多個,交談對象可以經(jīng)常變化,交談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開始或結束,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日常個別談話
日常集體談話
★有計劃的談話(可從小班下學期開始進行)
這類活動是教師制定一定的計劃和教育活動方案,依據(jù)事先確定的話題,有目的地組織幼兒進行談話。
教師指導要點:
要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鼓勵每位幼兒都能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要增加幼兒言語交往的機會。
★開放性的討論活動(中班以后)
特點
1.話題一般是開放的,所涉及的事物應是與幼兒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相符合,但對幼兒來講又有一定的難度,如……
2.開放性的言語交往
指導要點
教師指導態(tài)度要開放。不能一味從成人角度去評判幼兒的某些看法,要將指導要點轉向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接納和鼓勵富有想象力和分析力的想法。
(1)耐心傾聽、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
(2)把握幼兒的語言興趣
(3)關注幼兒語言發(fā)展的積極面
(4)為幼兒提供語言鍛煉的機會
(5)逐步提高幼兒日常交談的語言要求
(6)做“交談記錄”或“觀察記錄”
幼兒園大班語言區(qū)觀察記錄分析
情景描述:自從班級創(chuàng)設了幼兒園小地圖以后,那里成了課余時間孩子們駐足的常處。為此,我將此面墻面在區(qū)域活動時間作為了語言角,請幼兒說說來幼兒園的路上的所見所聞。這天,聰聰和洋洋興沖沖地來到墻前。
洋洋:你家在哪里?離幼兒園遠嗎?
聰聰:我家在這里,旁邊就是這個菜場。(邊說邊點著菜場的圖畫)
洋洋:我家就在幼兒園后面,你看我們小區(qū)還有那個蕩秋千的,我們玩過的~~
聰聰:我家那里也有的,還有可以轉的!
洋洋:我家到幼兒園很近的,你看從這里,轉個彎就到了(邊說邊比劃著從家到幼兒園的路徑)。早上這里都是早餐店,有手抓餅店、飯團店、還有賣包子的,這個就是玩具店,我買過迪加奧特曼的!(他逐個點著表示這些店面的圖標一一介紹著)。
聰聰:我家菜場那里也有賣包子的。
分析:
聰聰平時里是個比較靦腆的孩子,上課從來不發(fā)言。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見他侃侃而談,但是這次,他卻說得津津有味。主要有以下一個原因:
第一、 交流的主題是關于“家”這個幼兒每天都生活的場所。家附近的建筑、好吃的、好玩的都一直伴隨著孩子長大,他們有著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以至于交流的題材充沛。
第二、 交流的內(nèi)容是主題活動生成下的一個活動內(nèi)容,有過之前教學活動的鋪墊,難點已經(jīng)突破。而且畫面中本就有自己創(chuàng)作的家周圍的圖標,相見熟悉,有直接的思想碰觸。
第三、 同伴的帶領。從交流中也不難看出洋洋的語言表達能力明顯強于聰聰,有了同伴話題開拓,跟隨顯得相對要簡單些。
可見,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中,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和同伴的引領非常重要,前者為孩子鋪墊一個充分的表達空間,后者帶領幼兒學習新的詞匯和語句,對語言表達能力薄弱和膽小的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學前兒童集體談話活動的步驟與組織指導
二、談話活動設計與組織指導
目標的確定
★幫助幼兒學會傾聽他人的談話,培養(yǎng)有意識的、辨析性的和理解性的傾聽能力
★幫助幼兒學會圍繞一定的話題談話,充分表達個人見解
★幫助幼兒學會基本的運用語言進行交談的規(guī)則,提高語言交往水平
內(nèi)容的選擇
★營造寬松自由的 談話氛圍
★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談話情境
用教具創(chuàng)設談話情境
用語言創(chuàng)設談話情境
用游戲或表演形式創(chuàng)設談話情境
注意事項:
★創(chuàng)設的談話方式必須以有利于幼
兒談話為前提
★創(chuàng)設的情境與談話話題之間有密
切的關系
圍繞話題運用已有經(jīng)驗自由交談
★組織過程的原則
(1)放手讓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2)鼓勵每位幼兒積極參與談話,真正形成雙向或多向的交流
(3)在自由交談過程中,適當增加肢體動作的機會
(4)注意自由交談中的個別差異(強弱互補 重點傾聽)
★教師組織、指導中應注意:
(1)教師在場
(2)教師參與談話,積極鼓勵幼兒開展談話
(輪番巡視,皺眉、凝視、撫肩)
(3)觀察記錄幼兒談話情況,及時了解幼兒的談話水平
引導幼兒逐步拓展談話范圍
從《職來職往》談起
試以一瓶墨水和金融危機為故事,編成一個有序的故事。
蝴蝶效應(借用西方民謠)
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只蹄鐵;
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zhàn)馬;
折了一匹戰(zhàn)馬,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zhàn)斗;
輸了一場戰(zhàn)斗,亡了一個帝國。
經(jīng)典語言實驗(1972)
英國學者霍金斯在1972年主持。在研究中,他們要求來自教育文化背景較好的中產(chǎn)階層家庭的兒童和來自教育文化背景較差的勞動階層家庭的兒童描述同一套圖片情景。其結果如下:
來自勞動階層家庭兒童的講述
他們正在踢足球——他踢了它——它飛到了那邊——它打破了窗子,他們看著它——他出來了——并且對他們大聲嚷嚷——結果他們跑開了——接著她向外看——然后她說他們不在了。
三個男孩正在踢足球,其中一個男孩踢了一下球——然后球飛到了窗子上——球打碎了玻璃窗——男孩們看到了——一個男人出來了——并且對他們大聲嚷嚷——因為他們打碎了玻璃窗——結果他們跑開了——然后一個女人從窗里向外看——她說男孩們不在了。
一、幼兒園講述活動概述
特點
★講述活動擁有一定的憑借物#
小班
實物講述或簡單的圖片講述
中、大班
不但要針對實物、圖片和情景進行充分的講述,還要學習如何利用憑借物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講述
講述活動的基本類型
★從講述性質分
敘事性講述
描述性講述
說明性講述
議論性講述
二、講述活動的設計與指導
四、語言游戲的基本特征
幼兒文學活動的概述
特點
★圍繞兒童文學作品展開的多層次系列活動
小班故事《小兔找太陽》
活動一:熟悉故事內(nèi)容
活動二:開展故事表演游戲
活動三:師生戶外散步,觀察太陽
活動四:畫一畫“我眼中的太陽”
活動五:說一說“我心中的太陽”、“太陽的朋友——圓形物體”
★整合相關學科的學習內(nèi)容
文學作品=社會+科學+語言知識
例:故事《金色的房子》
社會知識:人物的心理活動
科學知識:顏色的區(qū)分
語言知識:新詞匯“亮堂堂”“一閃閃”;新句型“有……有……還有……”
★提供多種與文學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徑
多動口,多用手,多動腦。
幼兒文學活動的目標
★認知目標
1.豐富作品相關的社會知識。
2.知道文學作品有童話、詩歌、散文等體裁,了解語言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3.理解文學作品內(nèi)容,學會標準發(fā)音,擴展詞匯,了解各種語言句式的表達
★情感態(tài)度目標
1.對書面語言有濃厚的興趣,喜歡文學作品,積極參加文學活動,樂意欣賞文學作品。
2.體驗文學作品中人物的真善美,感受文學作品的情感脈絡和語言美,發(fā)展幼兒的藝術想象力和審美能力。
★技能目標
1.學會傾聽,提高語言的理解能力。
2.會說、說好普通話。
3.感知文學作品語言和結構的藝術表現(xiàn)特點,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嘗試藝術性結構語言的能力。
幼兒文學活動的設計與指導的基本結構
文學活動設計的基本結構
創(chuàng)造性想象和語言表述從以下三方面著手培養(yǎng)
仿編對不同年齡班有不同的要求,
小班:換詞,畫面局部變化的理解。
如詩歌《春風》:
春風一刮,芽兒萌發(fā),
吹綠了柳樹,吹紅了山茶,
吹來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吹得小雨輕輕地下,
孩子們河邊去種瓜。
小班仿編
春風一刮,芽兒萌發(fā),
吹綠了小草,吹紅了桃花,
吹來了蝴蝶,吹醒了烏龜,
吹得小雨輕輕地下,
孩子們河邊去種瓜。
幾種常見文學活動的設計與指導
幼兒故事活動的設計與指導
★故事內(nèi)容的選擇
1.主題明確,有教育意義
2.結構簡單,情節(jié)有趣
3.形象鮮明,語言淺顯易懂
4.要有針對性
5.有助于訓練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
分析童話故事《狼來了》與《小紅帽》
分別指出故事的教育意義
★幼兒故事活動過程的設計與指導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故事
導入方式:直觀教具、猜謎、表演、提問引入等。
例:《小紅帽》
猜謎:高高在上,卻跟隨你走——(打一日常用品)
提問:什么東西戴在人的頭上?
2.初步感知故事內(nèi)容
成人口述作品內(nèi)容
利用圖書或圖片
錄音、錄像和情景表演
3.理解故事內(nèi)容
通過掛圖、教具、故事表演和描述性、思考性、假設性的三層次提問等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主題、情節(jié)、人物件格特征等。
例:《三個和尚》
第一次:描述性問題。理解故事的名字、人物、事件。
第二次:思考性提問。理解人物的關系、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三次:假設性提問。發(fā)散性思維大膽想象,發(fā)展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提問要有藝術性:
1.回憶式提問;如:詩歌或故事的名字叫什么?里面有誰
2.理解式提問;秋天為什么會落葉
3.分析式提問;灰太郎有沒有優(yōu)點?有哪些優(yōu)點?
4.比較式提問;喜歡……還是喜歡……?為什么?
5.綜合式提問;放羊娃為什么說謊?你會說謊嗎?
6.評價式提問;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你喜歡散文中的哪一句?
4.圍繞故事展開相關語言活動
幼兒詩歌、散文活動的設計與指導
★幼兒詩歌、散文作品的選擇
1.作品要適合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和水平
小班:兒歌
中班:兒歌、幼兒詩
大班:篇幅較長,畫面豐富,表現(xiàn)形式多樣
2.題材廣泛,有教育意義
敘事詩:《小豬愛睡覺》
抒情詩:《聽雨》
古詩:《春曉》《詠鵝》
3.構思巧妙,富有想象力
《小豬愛睡覺》
小小豬,胖乎乎,
愛睡覺,愛打呼。
小豬小豬,該起床了。
不行不行,我要睡覺。
小豬小豬,該穿衣服了。
不行不行,我要睡覺。
小豬小豬,該洗臉了。
不行不行,我要睡覺。
小豬小豬,該上幼兒園了。
噢,起床了!
3.深入理解作品
出示掛圖等教具;(教師提問,幼兒觀察回答)
采用提問方式;(教師提問,幼兒觀察回答)
朗誦詩文(配樂詩朗誦)
圍繞主題開展相關活動(表演、配樂朗誦、繪畫、仿編或創(chuàng)編)
故事分享
瑪琪·科默是美國一位佃農(nóng)的女兒,
她只讀過九個月的書。以給人當女
仆為生。她養(yǎng)育了五個孩子,但是
她不甘心孩子重復自己的人生。她
借著給主人打掃清潔的機會,看他
們是怎樣教育子女的。她發(fā)現(xiàn),這
些富家孩子的房間都放有書架,書
架上放著書籍和報刊。于是,她照
葫蘆畫瓢,給孩子擺上書架和書籍,
督促孩子在課余時間閱讀。她的努
力沒有白費,十幾年后,她的五個
孩子一共獲得十三張大學文憑。
閱讀帶給兒童什么? ——早期閱讀奠定人生發(fā)展的基礎
孩子愛上閱讀,將同時學會愛的行為和愛的本領。
大聲朗讀——學會傾聽,學會集中注意力;
獨立閱讀——獲得學習的基礎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閱讀交流和討論——學會思考和創(chuàng)新;
閱讀優(yōu)秀的圖畫書——了解世界萬物、人類發(fā)展的豐富知識、了解人性,更獲得情感的體驗和藝術的熏陶。
童年閱讀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兒童前閱讀能力的發(fā)展規(guī)律
早期閱讀活動的目標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態(tài)度和習慣
喜歡閱讀、仔細閱讀
閱讀就是理解符號的含義
符號的種類多種多樣,有文字符號、圖畫,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標志,如交通標志、商業(yè)標志等。
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能
正確的閱讀方法主要是教幼兒學會有順序地閱讀。
知道看書時要從前往后一頁一頁地翻書,并知道書有封面、封底、內(nèi)頁等。同時,在看單頁單幅和單頁多幅畫面時也要有順序地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地進行閱讀。
閱讀技能主要包括:理解技能、概括技能、預期技能
1.幼兒的理解技能主要包括
在閱讀圖書時,幼兒不但要理解單頁畫面的主要內(nèi)容,還要對畫面上和畫面間各種角色的表情、動作及角色之間的關系進行觀察、分析、判斷,從而理清畫面與畫面、畫面與整個故事間的聯(lián)系,使閱讀活動順利地開展下去。 這是教師指導的重點、難點。
2.概括的技能
概括的技能是幼兒在閱讀完一本書后,能講出圖書的主要意思。
3.預期的技能
幼兒預測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能力。與故事續(xù)編有所不同。
預測的內(nèi)容要和圖書的開始部分相呼應。
早期閱讀活動的教學步驟
1.閱讀前準備性活動
2.幼兒自由閱讀
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手不聞不問 。
3.師生共同閱讀
教師與幼兒一起閱讀,實際上是在幼兒自己觀察認識接觸到的書面語言信息的基礎上,由教師帶領幼兒來進一步學習理解這些書面語言信息。
4.幼兒講述閱讀的主要內(nèi)容
上課鈴響了,孩子們跑進教室,這節(jié)課老師要講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師先請一個孩子上臺給同學講一講這個故事。然后開始向全班提問:
老師:你們喜歡故事里面的哪一個?不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學生:喜歡辛黛瑞拉(灰姑娘),還有王子,不喜歡她的后媽和后媽帶來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愛、漂亮。后媽和姐姐對辛黛瑞拉不好。
老師:如果在午夜12點的時候,辛黛瑞拉沒有來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馬車,你們想一想,可能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學生:辛黛瑞拉會變成原來臟臟的樣子,穿著破舊的衣服。哎呀,那就慘啦。
老師:所以,你們一定要做一個守時的人,不然就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另外,你們看,你們每個人平時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萬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現(xiàn)在別人面前,不然你們的朋友要嚇著了。女孩子們,你們更要注意,將來你們長大和男孩子約會,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難看的樣子,他們可能就嚇昏了(老師做昏倒狀,全班大笑)。
教師: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媽,你會不會阻止辛黛瑞拉去參加王子的舞會?你們一定要誠實喲!
學生:(過了一會兒,有孩子舉手回答)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媽,我也會阻止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老師:為什么?
學生:因為,因為我愛自己的女兒,我希望自己的女兒當上王后。
老師:是的,所以,我們看到的后媽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們只是對別人不夠好,可是她們對自己的孩子卻很好,你們明白了嗎?她們不是壞人,只是她們還不能夠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其他的孩子。
老師:辛黛瑞拉的后媽不讓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么能夠去,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
學生: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還把南瓜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仆人。
老師:對,你們說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沒有得到仙女的幫助,她是不可能去參加舞會的,是不是?
學生:是的!
老師:辛黛瑞拉的后媽不讓她去參加王子的舞會,甚至把門鎖起來,她為什么能夠去,而且成為舞會上最美麗的姑娘呢?
學生:因為有仙女幫助她,給她漂亮的衣服,還把南瓜變成馬車,把狗和老鼠變成仆人。
老師:對,你們說得很好!想一想,如果辛黛瑞拉沒有得到仙女的幫助,她是不可能去參加舞會的,是不是?
學生:是的!
老師: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幫助她,她可能在最后的時刻成功地跑回家嗎?
學生:不會,那樣她就可以成功地嚇到王子了。(全班再次大笑)
老師:雖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幫助她,但是,光有仙女的幫助還不夠。所以,孩子們,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是需要朋友的。我們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們需要他們,我也希望你們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老師:如果辛黛瑞拉因為后媽不愿意她參加舞會就放棄了機會,她可能成為王子的新娘嗎?
學生:不會!那樣的話,她就不會到舞會上,不會被王子看到,認識和愛上她了。
老師:對極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yún)⒓游钑?,就是她的后媽沒有阻止,甚至支持她去,也是沒有用的,是誰決定她要去參加王子的舞會?
學生:她自己。
老師:所以,孩子們,就是辛黛瑞拉沒有媽媽愛她,她的后媽不愛她,這也不能夠讓她不愛自己。就是因為她愛自己,她才可能去尋找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如果你們當中有人覺得沒有人愛,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樣有一個不愛她的后媽,你們要怎么樣?
學生:要愛自己!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