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幼兒2-3歲年齡特點PPT課件這個PPT共19頁,該文件包含了PPT課件。主要包含有獨立傾向,生活自理行為開始出現(xiàn),生活自理行為開始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有強烈的情感依戀,自我中心傾向明顯,出現(xiàn)反抗現(xiàn)象,動作發(fā)展速度較快,思維存在于動作之中,嘗試模仿、喜歡重復,詞語發(fā)展迅速、聽說能力基本形成,2~3歲幼兒的聽力發(fā)育特征是什么等,歡迎點擊下載。托班幼兒2~3歲寶寶的年齡特點
•有獨立傾向,生活自理行為開始出現(xiàn)。
2歲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開始表現(xiàn)出獨立的傾向。他們嘗試著自己洗手,用小
匙進食,自己穿脫衣服、鞋襪等。在如廁方面懂得表示需要,并能在成人的幫助
下自行如廁。但由于受動作能力發(fā)展的制約,動作仍然遲緩、笨拙,生活自理行
為還需要成人幫助。
•情緒不穩(wěn)定,有強烈的情感依戀。
2歲兒童情緒發(fā)展的明顯特征是易感性和易變性,他們的情緒非常外露,極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如一個孩子想媽媽哭了,便有一群孩子跟著哭。他們一嚇就哭、一哄就笑,高興與不高興、愿意與不愿意都流露在臉上。
我們應該怎么做:
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
采取鼓勵的態(tài)度。
為他準備材質及大小適合他使用的物品,如:塑料餐具、杯子、小水壺。
增加動作協(xié)調性的訓練
我們應該怎么做:
1.提供愛和關心、支持,幫助幼兒處理矛盾。
如盡量不用或少用懲罰的手段對待兒童的過錯,以正面教育為主;支持兒童的獨立活動,鼓勵、維護他的獨立性;幫助兒童正確處理愿望和規(guī)則的沖突。
2.滿足兒童安全感和自尊心的需要,支持他們?yōu)閷崿F(xiàn)這種合理需要的行為。
當兒童在行動上受到挫折時,要予以鼓勵,并幫助他們消除顧慮,克服困難。
3.鼓勵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
回避會引起兒童質疑、羞恥、內疚的行動。對兒童不成熟的行動、言論要耐心指導,而又不包辦代替。
•自我中心傾向明顯,出現(xiàn)反抗現(xiàn)象。
2歲兒童由于動作、語言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擴大了社會交往的范圍,逐漸習慣與同齡伙伴及其成人的交往,如在游樂場愿意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但在交往中帶有明顯的自我中心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為唯一的標準,如在與小朋友玩時常常會搶別人的東西,不能滿足時甚至會抓咬別人。此年齡段出現(xiàn)了人生的第一個反抗期。
我們應該怎么做
1、情緒緊張的孩子更易反抗
在孩子疲憊和饑餓的時候,就該讓他們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歡的零食,有助于緩解緊張的情緒,而不是教他學習新東西或做事情。 周圍環(huán)境的變換也會讓孩子緊張,反抗心理加重。比如,當孩子生病時,通常他們的情緒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對著干,這時父母應理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時候不妨多寬容他們一些。
2、保護孩子的安全
孩子的危險意識不強,因此,他們會做出一些可能會產生危險后果的行為,發(fā)現(xiàn)后,應立即制止,然后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溝通,讓他了解自己行為的后果。比如說,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興,但可能被車子撞倒。你要告訴他:“媽媽不能讓你在大街上跑,因為這里車子很多,如果被車子撞到,會受傷,非常疼。”
3、讓孩子學會與人合作
舉例告訴孩子,詢問與命令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把書拿給我,好嗎?”和“把書拿給我!”。還有,告訴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點,你可以說“輕輕地拿起那個杯子”,不要說“不要把杯子打壞!”
4、父母的要求應合理
對小孩子來說,讓他跟小朋友交換玩具比讓他無償?shù)匕炎约旱耐婢呓o小朋友更容易。讓孩子用語言表達要求,但不能縱容他的不良習慣。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鬧地要蛋糕,不要因為周圍人的目光讓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帶出來,用平靜的語言告訴他:“因為你的表現(xiàn)很差,所以媽媽不能給你買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應該對媽媽說。”慢慢地孩子就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5、做好孩子的榜樣
成人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思想和行為,因此,我們要控制自己的行為,不要讓抵觸情緒控制自己,特別是在孩子面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確實毫無原因地產生抵抗行為,不要因為覺得煩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這樣做對孩子、對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選擇。
•動作發(fā)展速度較快。
2歲兒童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鉆等基本動作,并能扶著欄桿上下樓梯。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也有了較快的發(fā)展,可以同時一手捧碗一手拿匙,還會進行穿珠等活動。此年齡兒童動作發(fā)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期,但做事動作遲緩,身體的控制力較差,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需要成人的幫助。
我們應該怎么做:
提供更多的操作材料和操作機會,讓幼兒能夠在操作中發(fā)展動作。
幼兒活動時,需要成人的指導和關注,保證幼兒游戲時的安全。
教師應學會等待,不過多干預幼兒的嘗試。
•思維存在于動作之中
2歲兒童的各種心里活動帶著明顯的自覺行動性,記憶及思維都是在直接與該事物的接觸或在活動中進行的。離開了具體的事務、具體的活動便不能進行,他們往往先做后想、邊做邊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說不出自己要捏什么,而常常在捏出某種形象之后才會說“蘋果”、“大餅”等。
我們應該怎么做:
活動一定要有教具、圖片、頭飾等。
教學方式中要考慮到幼兒的思維特點,給幼兒更多想象的空間。
允許孩子手舞足蹈。
•嘗試模仿、喜歡重復
2歲兒童愛模仿別人,他們看見別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的活動,在幼兒園模仿小朋友、老師的行為。模仿的大多數(shù)是一些具體、簡單的外部動作。
我們應該怎么做:
材料數(shù)量充足。
要起到表率作用。
各種活動可以交替反復進行,不要急于追求結果。
•詞語發(fā)展迅速、聽說能力基本形成
2-3歲是兒童口語發(fā)展的關鍵期,此時的兒童變得特別喜歡說話,詞匯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簡單的復合句來表達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的簡單句型。2歲后期會用“我”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愿望,開始把自己從客體中區(qū)分出來,言語的發(fā)展促進了自我意識的萌芽。
2~3歲幼兒的語言發(fā)育特征是什么?
2~2歲半
(1)會說50多個字。
(2)能說5~6個字組成的句子。
(3)會說簡單的兒歌。
(4)會使用代詞“你”、“我”。
(5)不再說難懂的話。
2~3歲幼兒的聽力發(fā)育特征是什么?
2~2歲半
(1)能持久地注意傾聽一些聲音,如電視聲、電話鈴聲等。
(2)能分辨身后家中成員的說話聲音。
(3)能按指令同時做兩件事,如把開關關上,隨后把皮球交給爸爸。
(4)能指出書中人物或動物的動作,如睡覺、寫字等。
•對鮮明的色彩、節(jié)奏感的興趣
2歲兒童處于新異性的探索階段,此時的兒童對新奇事物特別感興趣。因此,色彩鮮艷的、有聲響的、會動的物品特別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和喜愛,能激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能主動去認識環(huán)境,投入活動。
我們應該做什么:
教具應該顏色鮮艷,清晰,簡單。
多運用歌曲、音樂游戲、律動等方法進行教學活動。
有韻律的兒歌也是幼兒喜歡的。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