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培訓PPT課件這個PPT共28頁,主要包括了傳染病疫情管理,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等內容,歡迎點擊下載。學校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
內容
1、傳染病疫情管理
2、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知識
晨午檢
晨午檢班主任對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
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學校分管校長,分管領導要進行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
因病缺勤
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于因病缺勤的學生,應當了解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懷疑,要及時報告給各學校分管校長。
學校分管校長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追查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
流感樣病例
流感樣病例:發熱(腋下體溫≥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實驗室確定診斷為某種疾病的依據。
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防控
冬春季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兒童和老年人是最容易受呼吸道疾病侵襲的高危人群。
流感
流感:
即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高度傳染性,傳播速度快,可在人群中引起流行。
臨床主要表現為急起高熱、明顯的頭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癥狀。
呼吸道癥狀輕微。
在健康年輕患者中多呈良性經過,較少并發癥
在老年人和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中可引起較嚴重的并發癥,直至死亡。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
俗稱“傷風”,又稱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
起病較急,主要表現為鼻部癥狀,如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也可以表現為咳嗽、咽干、咽癢或燒灼感等。
2—3天后鼻涕變稠,可伴有咽痛、頭痛、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等,有時由于咽鼓管炎癥導致聽力減退。
一般經5—7天痊愈,伴并發癥的可致病程遷延。
流感是全球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的重中之重
流行病學特點
易感性
各年齡組普遍易感,無性別差異
季節性流感兒童感染率高
潛伏期短
1-4天,平均2天
傳染性
病例發病前1天至病后5-7天或癥狀完全消失,呼吸道分泌物、體液和排泄物具有傳染性
幼兒或免疫抑制病例排毒時間更長
體溫越高,排毒量越大
臨床特征
癥狀、體征:發熱或寒戰、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肌痛或全身痛、頭痛、乏力等,部分患者(更常見于兒童)可出現嘔吐和腹瀉
并發癥包括細菌性肺炎、中耳炎、鼻竇炎、脫水,及心臟病、哮喘、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加重
流感是如何傳播的?
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
咳嗽
打噴嚏
接觸被病人呼吸道飛沫污染的物體后,再接觸自己的口、鼻、眼
流感的危害
溫帶國家的流感疾病負擔
美國1(基于2003美國人口數據的平均每年估計值)
2000-4000萬門診
33萬住院;4萬死亡
每年流感相關費用871億US$
英國2(1996-2003,平均每年估計值)
77.9 萬– 116.4萬就診
1.9 萬– 3.1萬住院
1.85 萬– 2.48萬死亡
全球 (平均每年估計值)3
25萬 – 50萬死亡:基于2002年世界人口和發達國家流感超額死亡率的外推
流感在東亞、東南亞的影響
流感相關住院和死亡
中國香港特區:住院和死亡主要集中于兒童和老人,死亡率與美國類似
新加坡:A型流感對全死因死亡有顯著影響
泰國
引起住院肺炎病例的重要病原體:占全年齡組病例的10.4%
幼兒和老年人受影響最重:
流感所致肺炎病例的52%為15歲以下兒童
<5歲兒童和≥75歲老人流感所致肺炎的年發病率最高:236/10萬和375/10萬
2005-8年,泰國每年因流感導致的肺炎住院病例3.6萬,醫院內肺炎死亡病例322例
兒童流感
每年全球兒童流感發病率為20%-30%,5-9歲兒童感染率最高
重癥和死亡常小于2歲
流感防控
疫苗
藥物
非藥物干預
常見其他呼吸道傳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腫大為主要特征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腮腺炎病毒感染可廣泛累及各臟器,在臨床上主要表現于腮腺、性腺與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睪丸炎、卵巢炎、心肌炎、胰腺炎等嚴重并發癥。
水痘
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其以單側成群的水皰疹為特征,并發癥是皮膚感染、水痘病毒性肺炎、腦炎等。
猩紅熱
是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后脫屑。少數患者病后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關節并發癥。
預防性消毒
一、注意居室通風。
冬天室內往往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光線,多種病毒、病菌容易滋生和繁殖,極易引發感冒、氣管炎、肺炎等多種呼吸道疾病。
因此,應注意常開門窗通風換氣,兩個空氣相對清潔、適宜開窗通風的時段分別是10:00及15:00前后;一天內開窗3~4次,一次30分鐘為宜;陰天、雨雪天、刮風時不宜多開窗。
二、提高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
冬天的空氣干燥,濕度較低,導致病菌的孳生和傳播,加上暖氣和空調的使用,不少人感覺特別干燥,使人口干舌燥、流鼻血、嗓子疼、皮膚干燥發癢等,削弱了人體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
空氣濕度對呼吸道疾病的影響很大,研究證明,居室空氣濕度達到55%左右,比較有利于下呼吸道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多喝開水、室內晾一些潮濕的衣服、地面灑水等,均可提高空氣的相對濕度。
三、充足睡眠
兒童每天保證有9~10小時的睡眠時間;
成年人每天保證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
老年人每天保證有5~6小時的睡眠時間。
四、增強體質
1.加強運動:
健康的身體是避免或減少冬季呼吸道疾病機會的根本辦法,可以通過鍛煉身體預防呼吸道疾病。散步、慢跑、做廣播操、打太極拳等,均為不錯的辦法。但不管采用哪種方式方法,都應“因人而異,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鍛煉時,達到剛出汗或出小汗的程度較為合適。
2.健康、營養飲食:
飲食、飲水要衛生;
少吃煎、炸、烘、烤的食物;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奶制品和高蛋白的食物。
五、注意自我防護
盡量少去人群密集場所,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去一些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好戴口罩。
如果身邊有流感病人則應及時采取消毒、隔離等措施。
另外,有慢性基礎病的人群更要注意外界氣候變化對自身的影響,身體一旦出現不適時,應迅速到正規醫院就診。
六、及時接種疫苗,預防相關呼吸道疾病
1、流感疫苗
2、肺炎疫苗
3、水痘疫苗
4、流腮疫苗
5、麻疹疫苗
6、其他疫苗
謝 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