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除垢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污垢的危害及簡單的除垢知識。 2、培養幼兒對小實驗的操作興趣,學習正確的操作方法。 活動準備 白醋、食用堿,熱水。 帶有茶垢的玻璃瓶。 活動過程
一、認識水垢
1、幼兒觀察玻璃瓶內的茶垢,認識水垢 。 2、有水垢的玻璃瓶和沒有水垢的玻璃瓶 教師分別將兩個瓶內倒入白水,請幼兒觀察水的清晰度。 3、說一說兩瓶的不同,知道水瓶內附著的物體就是水垢。
二、了解水垢對人們的危害
1、請幼兒想一想,還在哪里、什么容器里見到過水垢? 2、教師講解水垢的危害 這些粘在水壺和水瓶里的東西叫水垢,它是水中的雜質, 在水中被加熱、燒開以后變成的。 水壺、鍋爐燒水多了或者熱水瓶、飲水機用時間長了會結成一層水垢。 水壺里有了水垢,水就不容易燒開,浪費燃料, 水垢的碎塊如果被我們喝進身體里,會損害健康容易生病, 工廠里的大鍋爐如果不除水垢,還會有爆炸的危險。
三、實驗:除垢
1、認識食用堿 幼兒觀察,白色、粉狀的食用堿。 2、將食用堿放入有茶垢的玻璃瓶,然后倒入開水,搖晃瓶子。 請幼兒觀察瓶壁發生的變化。 3、幼兒講述自己觀察到的情況。 4、教師小結:堿面和水垢放在一起,水垢會產生氣泡,漸漸變小, 這種變化叫化學反應。 5、知道除了用堿面,還可以用白醋或專門的除垢劑來除垢,而且效果更好。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說說,還知道哪種除水垢的方法,哪一種最省力最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