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07
這是集合間的基本關系無生試講,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邏輯判斷中經常會研究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公務員考試中考到的兩個集合之間的基本關系有四種,其中比較麻煩,而且與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方式有所區別的是:有的S是P,這里的S和P分別表示兩個集合。這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解一般是兩種情況,但是從邏輯學角度去理解,這種集合關系包含有四種情況,用圖示表示,分別是:
前兩種情況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后兩種情況是從邏輯學上理解的,不同之處就在于對“有的”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僅代表部分的意思,在邏輯學上“有的”代表了三層含義:最少可以代表一個,最多可以代表全部,還可以代表一部分。因此當“有的”代表全部時,就出現了圖示中的后兩種情況。
因此在做判斷推理的題目時,遇到研究這種關系的題目,一定要從邏輯學上全面認識這種關系。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集合之間包含和相等的含義;
(2)能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
(3)能使用Venn圖表達集合之間的包含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復習元素與集合之間的關系,對照實數的相等與不相等的關系聯系元素與集合的從屬關系,探究集合之間的包含與相等關系;
(2)初步經歷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語言表示有關的數學對象的過程,體會集合語言,發展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關系的含義,感受集合語言在描述客觀現實和數學問題中的意義。
(2)探索利用直觀圖示(Venn圖)理解抽象概念,體會數形結合的思想。
2學情分析 3重點難點
1、子集、真子集的概念及它們的聯系與區別;
2、空集的概念以及與一般集合間的關系.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復習
1.集合的概念、集合三要素
2.集合的表示、符號、常用數集、列舉法、描述法
3.關于“屬于”的概念
活動2【講授】新課講授
一、概念的形成
具體實例1:看下面各組中兩個集合之間有什么關系
(1)A={1,2,3},B={1,2,3,4,5}
(2)A={菱形},B={平行四邊形}
(3)A={x|x>2},B={x|x>1}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甲:我發現在第一組的兩個集合中1是集合A中的元素,也即1∈A,同時1也是集合B中的元素;同理2,3也是這樣,這就是說集合A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是B中的元素。
學生乙:除了甲說的外,我還看到集合B中的元素4、5就不在A中,也就是說集合B好像比A大。
學生丙:馬上提出疑問:難道說集合之間也存在大小關系嗎?
帶著大家的疑問我們繼續來觀察(2)、(3)兩組中兩個集合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學生丁:在第2組中我們都知道所有的菱形都是平行四邊形,但所有的平行四邊形并不都是菱形。我不敢說B比A大,但起碼B中的元素比A中的多,且集合A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是B中的元素。
師:大家分析的都很好,能抓住問題的核心,從元素看集合。那么在第3組中出現了兩個不等式,我們可以借助于數軸進而看到它們的關系(黑板畫數軸表示集合)。
具有這樣關系的兩個集合如何準確的用數學語言表述呢?
(1)子集的定義:
文字語言:一般地,對于兩個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們就說這兩個集合有包含關系,稱集合A為集合B的子集。
符號語言:
圖形語言:這種圖稱為Venn圖.
練習1、用適當的符號填空:
0{0},{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梯形}{平行四邊形},{x|-12},B={x|x1}
(2)、A={x|-1生:對于(1)由數軸很容易得到,但B中的所有元素并不都在A中,也就是說至少有一個元素只屬于B而不屬于A,對于(2)通過對B有求解,也不難發現,,但B中的所有元素也都在A中,也就是說,或者可以說A和B中的元素完全相同。
師:很好,通過對實例1的探討,大家能客觀細致地分析得到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了。
(2)相等關系:文字語言:集合A與集合B中元素是一樣的,就稱A=B
符號語言:如果集合,且,則A=B。
(3)真子集的定義: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x∈B,且xA,我們稱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B(或BA).
問題3、集合中會不會沒有任何元素呢?
具體實例3、考察下列集合.并指出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1)A={(x,y)|x+y=2}。
(2)B={x|x2+1=0,x∈R}。
生:通過觀察分析后回答,(1)中的元素是一條直線上的點,而(2)中元素x是一個方程的解,但這個方程無解。
師:非常好!
(4)空集的定義:
我們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稱為空集,記作。
規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練習2:用適當的符號填空
活動3【活動】課堂小結
(1)知識點:
①子集、真子集、相等關系的概念,空集的概念。
②子集的相關性質。
(2)方法:數形結合(如數軸、Venn圖)解決有關集合問題。
活動4【練習】課堂練習
課本第7頁練習1,2,3
(1)寫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子集、真子集的個數。
(2)寫出集合{a、b、c}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子集、真子集的個數。
(3)寫出集合{a、b、c、d}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子集、真子集的個數。
歸納猜想:對于一個含有n個元素的集合,其子集的個數與元素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活動5【活動】教學反思
1,子集的概念說的不透,例子舉得很好,但是關鍵的地方沒有說出來,關鍵是看公共元素
2,概念之間的從屬關系,聯系與區別,沒有講透,使得很多同學課后分不清真子集,與子集的關系,突然明白一點,沒有笨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不是學生們太笨了,而是老師說的不清楚,不明白,在子集,真子集,相等,這三個概念,從屬關系很明顯,對立關系也很明顯,而老師要做的就是把這點說明白,但是恰恰在兩個班我都沒有講明白,所以在明天573班,我一定要講明白。
2,沒用的例子太多了
3,每一個設計都要靜心設計,由于照用別人的教案,后果真的很慘,以后堅決不上百度下教案了,太差勁了!
4,馬上進入函數,必須的學會幾何畫板,必須堅持用PPT講課!!!!節省很多時間,省下很多同學們思考的時間,但是我電腦里面的數學教學軟件太不齊全了。
5,一節課40分鐘,不要安排的太滿了,不要講的太快了,節奏慢下來,細細品味,比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上課時候的注意力,哪個更重要呢?
1.1.2 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1.1.2 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復習
1.集合的概念、集合三要素
2.集合的表示、符號、常用數集、列舉法、描述法
3.關于“屬于”的概念
活動2【講授】新課講授
一、概念的形成
具體實例1:看下面各組中兩個集合之間有什么關系
(1)A={1,2,3},B={1,2,3,4,5}
(2)A={菱形},B={平行四邊形}
(3)A={x|x>2},B={x|x>1}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甲:我發現在第一組的兩個集合中1是集合A中的元素,也即1∈A,同時1也是集合B中的元素;同理2,3也是這樣,這就是說集合A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是B中的元素。
學生乙:除了甲說的外,我還看到集合B中的元素4、5就不在A中,也就是說集合B好像比A大。
學生丙:馬上提出疑問:難道說集合之間也存在大小關系嗎?
帶著大家的疑問我們繼續來觀察(2)、(3)兩組中兩個集合之間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學生丁:在第2組中我們都知道所有的菱形都是平行四邊形,但所有的平行四邊形并不都是菱形。我不敢說B比A大,但起碼B中的元素比A中的多,且集合A中的每一個元素都是B中的元素。
師:大家分析的都很好,能抓住問題的核心,從元素看集合。那么在第3組中出現了兩個不等式,我們可以借助于數軸進而看到它們的關系(黑板畫數軸表示集合)。
具有這樣關系的兩個集合如何準確的用數學語言表述呢?
(1)子集的定義:
文字語言:一般地,對于兩個集合A,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個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我們就說這兩個集合有包含關系,稱集合A為集合B的子集。
符號語言:
圖形語言:這種圖稱為Venn圖.
練習1、用適當的符號填空:
0{0},{正方形}{矩形},三角形{等邊三角形}
{梯形}{平行四邊形},{x|-12},B={x|x1}
(2)、A={x|-1生:對于(1)由數軸很容易得到,但B中的所有元素并不都在A中,也就是說至少有一個元素只屬于B而不屬于A,對于(2)通過對B有求解,也不難發現,,但B中的所有元素也都在A中,也就是說,或者可以說A和B中的元素完全相同。
師:很好,通過對實例1的探討,大家能客觀細致地分析得到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了。
(2)相等關系:文字語言:集合A與集合B中元素是一樣的,就稱A=B
符號語言:如果集合,且,則A=B。
(3)真子集的定義: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x∈B,且xA,我們稱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記作AB(或BA).
問題3、集合中會不會沒有任何元素呢?
具體實例3、考察下列集合.并指出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1)A={(x,y)|x+y=2}。
(2)B={x|x2+1=0,x∈R}。
生:通過觀察分析后回答,(1)中的元素是一條直線上的點,而(2)中元素x是一個方程的解,但這個方程無解。
師:非常好!
(4)空集的定義:
我們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稱為空集,記作。
規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練習2:用適當的符號填空
活動3【活動】課堂小結
(1)知識點:
①子集、真子集、相等關系的概念,空集的概念。
②子集的相關性質。
(2)方法:數形結合(如數軸、Venn圖)解決有關集合問題。
活動4【練習】課堂練習
課本第7頁練習1,2,3
(1)寫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子集、真子集的個數。
(2)寫出集合{a、b、c}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子集、真子集的個數。
(3)寫出集合{a、b、c、d}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子集、真子集的個數。
歸納猜想:對于一個含有n個元素的集合,其子集的個數與元素個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活動5【活動】教學反思
1,子集的概念說的不透,例子舉得很好,但是關鍵的地方沒有說出來,關鍵是看公共元素
2,概念之間的從屬關系,聯系與區別,沒有講透,使得很多同學課后分不清真子集,與子集的關系,突然明白一點,沒有笨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不是學生們太笨了,而是老師說的不清楚,不明白,在子集,真子集,相等,這三個概念,從屬關系很明顯,對立關系也很明顯,而老師要做的就是把這點說明白,但是恰恰在兩個班我都沒有講明白,所以在明天573班,我一定要講明白。
2,沒用的例子太多了
3,每一個設計都要靜心設計,由于照用別人的教案,后果真的很慘,以后堅決不上百度下教案了,太差勁了!
4,馬上進入函數,必須的學會幾何畫板,必須堅持用PPT講課!!!!節省很多時間,省下很多同學們思考的時間,但是我電腦里面的數學教學軟件太不齊全了。
5,一節課40分鐘,不要安排的太滿了,不要講的太快了,節奏慢下來,細細品味,比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抓住學生上課時候的注意力,哪個更重要呢?
劉愛祥評論
優點:
集合的基本關系講述清楚,由淺入深。值得推廣。
缺點:
可以進一步提高。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集合的包含和相等的關系.
(2)了解使用Venn圖表示集合及其關系.
(3)掌握包含和相等的有關術語、符號,并會使用它們表達集合之間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類比兩個實數之間的大小關系,探究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
(2)通過實例分析,獲知兩個集合間的包含與相等關系,然后給出定義.
(3)從自然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三個方面理解包含關系及相關的概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應用類比思想,在探究兩個集合的包含和相等關系的過程中,培養學習的辨證思想,提高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認識世界,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情分析
這節是在學生剛進入高中的第二課時,前一節學習了集合的基本概念,已經對集合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
3重點難點
重點:子集的概念;
難點:元素與子集,即屬于與包含之間的區別.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思考:實數有相關系,大小關系,類比實數之間的關系,聯想集合之間是否具備類似的關系.
學生思考并類比實數間關系,理解集合之間的關系。
師:對兩個數a、b,應有a>b或a = b或a<b.
而對于兩個集合A、B它們也存在A包含B,或B包含A,或A與B相等的關系.
活動2【講授】概念形成
分析示例:
示例1:考察下列三組集合,并說明兩集合內存在怎樣的關系
(1)A = {1,2,3}
B = {1,2,3,4,5}
(2)A = {新華中學高(一)6班的全體女生}
B = {新華中學高(一)6 班的全體學生}
(3)C = {x | x是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
D = {x | x是等腰三角形}
1.子集:
一般地,對于兩個集合A、B,如果A中任意一個元素都是B的元素,稱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記作
A⊆B ,讀作:“A含于B”(或B包含A)
示例2
1.A={x|x是兩邊相等的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
2.A={x|x2-1=0};
B={-1,1}.
2.集合相等:
若A
⊆ B ,且B
⊆ ?A ,則A=B.
活動3【活動】概念 深化
1.Venn圖
用平面上封閉曲線的內部代表集合.
如果 ,則Venn圖表示為:
2.真子集
如果集合 ,但存在元素x∈B,且x
? A,稱A是B的真子集,記作A
⊆
B (或B
⊆ A).
示例3 考察下列集合. 并指出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1)A = {(x,y) | x + y =2}.
(2)B = {x | x2 + 1 = 0,x∈R}.
3.空集
稱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為空集,記作 .
規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活動4【練習】能力 提升
一般結論:
① .
②若 , ,則 . ?
③A = B
⇔ ,且?.
活動5【活動】自主探究
5. 子集的個數
寫集合子集的一般方法:先寫空集,然后按照集合元素從少到多的順序寫出來,一直到集合本身.寫集合真子集時除去集合本身外其余子集都是它的真子集.
例 1.寫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解:集合{a,b}的所有子集為ø,{a},{b},{a,b}.真子集為 ø ,{a},{b}.
練習1 寫出集合{a,b,c}的所有子集.
解:集合{a,b,c}的所有子集為○,{a},{b},{c},{a,b},
{a,c},{b,c},{a,b,c}.
問:根據上面兩例,你能歸納出子集的個數與集合元素個數的關系嗎?
含有n個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數為2n,真子集數為2n-1,非空真子集數為2n-2。解題時可以依據上面的結論檢驗解答正確與否.
活動6【活動】知識強化
練習:用適當的符號填空:
1)a____{a,b,c}; 2) 0____{x|x2=0};
3)○ ____{x∈R|x2+1=0};4){0,1} ____N;
5){0} ____{x|x2=x}; 6){2,1} ____{x|x2-3x+2=0}.
練習2 判斷下列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
1,A={1,2,4},B={x|x是8的約數};
2,A={x|x=3k,k∈N},B={x|x=6z,z∈N};
3,A={x|x是4與10的公倍數},B={x|x=20m,m∈N*}.
練習1:用適當的符號填空:
1)a____{a,b,c}; 2) 0____{x|x2=0};
3)○ ____{x∈R|x2+1=0};4){0,1} ____N;
5){0} ____{x|x2=x}; 6){2,1} ____{x|x2-3x+2=0}.
練習2 判斷下列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
1,A={1,2,4},B={x|x是8的約數};
2,A={x|x=3k,k∈N},B={x|x=6z,z∈N};
3,A={x|x是4與10的公倍數},B={x|x=20m,m∈N*}.
練習3 已知集合A={a,a+b,a+2b},B={a,ac,ac2},若A=B,求c的值.
活動7【活動】課堂小結
1、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哪些基本概念?學習了哪些集合符號?你能理解嗎?集合的子集有哪些性質?
(1)基本概念
(2)基本符號
(3)性質
活動8【作業】課后作業
必做題:教材P12 第5題
2、已知M={x|2-x<0},集合N{x|ax=1},若N? M,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1.1.2 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1.1.2 集合間的基本關系
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活動】創設情境
提出問題
思考:實數有相關系,大小關系,類比實數之間的關系,聯想集合之間是否具備類似的關系.
學生思考并類比實數間關系,理解集合之間的關系。
師:對兩個數a、b,應有a>b或a = b或a<b.
而對于兩個集合A、B它們也存在A包含B,或B包含A,或A與B相等的關系.
活動2【講授】概念形成
分析示例:
示例1:考察下列三組集合,并說明兩集合內存在怎樣的關系
(1)A = {1,2,3}
B = {1,2,3,4,5}
(2)A = {新華中學高(一)6班的全體女生}
B = {新華中學高(一)6 班的全體學生}
(3)C = {x | x是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
D = {x | x是等腰三角形}
1.子集:
一般地,對于兩個集合A、B,如果A中任意一個元素都是B的元素,稱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記作
A⊆B ,讀作:“A含于B”(或B包含A)
示例2
1.A={x|x是兩邊相等的三角形};B={x|x是等腰三角形}.
2.A={x|x2-1=0};
B={-1,1}.
2.集合相等:
若A
⊆ B ,且B
⊆ ?A ,則A=B.
活動3【活動】概念 深化
1.Venn圖
用平面上封閉曲線的內部代表集合.
如果 ,則Venn圖表示為:
2.真子集
如果集合 ,但存在元素x∈B,且x
? A,稱A是B的真子集,記作A
⊆
B (或B
⊆ A).
示例3 考察下列集合. 并指出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1)A = {(x,y) | x + y =2}.
(2)B = {x | x2 + 1 = 0,x∈R}.
3.空集
稱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為空集,記作 .
規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活動4【練習】能力 提升
一般結論:
① .
②若 , ,則 . ?
③A = B
⇔ ,且?.
活動5【活動】自主探究
5. 子集的個數
寫集合子集的一般方法:先寫空集,然后按照集合元素從少到多的順序寫出來,一直到集合本身.寫集合真子集時除去集合本身外其余子集都是它的真子集.
例 1.寫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解:集合{a,b}的所有子集為ø,{a},{b},{a,b}.真子集為 ø ,{a},{b}.
練習1 寫出集合{a,b,c}的所有子集.
解:集合{a,b,c}的所有子集為○,{a},{b},{c},{a,b},
{a,c},{b,c},{a,b,c}.
問:根據上面兩例,你能歸納出子集的個數與集合元素個數的關系嗎?
含有n個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數為2n,真子集數為2n-1,非空真子集數為2n-2。解題時可以依據上面的結論檢驗解答正確與否.
活動6【活動】知識強化
練習:用適當的符號填空:
1)a____{a,b,c}; 2) 0____{x|x2=0};
3)○ ____{x∈R|x2+1=0};4){0,1} ____N;
5){0} ____{x|x2=x}; 6){2,1} ____{x|x2-3x+2=0}.
練習2 判斷下列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
1,A={1,2,4},B={x|x是8的約數};
2,A={x|x=3k,k∈N},B={x|x=6z,z∈N};
3,A={x|x是4與10的公倍數},B={x|x=20m,m∈N*}.
練習1:用適當的符號填空:
1)a____{a,b,c}; 2) 0____{x|x2=0};
3)○ ____{x∈R|x2+1=0};4){0,1} ____N;
5){0} ____{x|x2=x}; 6){2,1} ____{x|x2-3x+2=0}.
練習2 判斷下列兩個集合之間的關系:
1,A={1,2,4},B={x|x是8的約數};
2,A={x|x=3k,k∈N},B={x|x=6z,z∈N};
3,A={x|x是4與10的公倍數},B={x|x=20m,m∈N*}.
練習3 已知集合A={a,a+b,a+2b},B={a,ac,ac2},若A=B,求c的值.
活動7【活動】課堂小結
1、本節課主要學習了哪些基本概念?學習了哪些集合符號?你能理解嗎?集合的子集有哪些性質?
(1)基本概念
(2)基本符號
(3)性質
活動8【作業】課后作業
必做題:教材P12 第5題
2、已知M={x|2-x<0},集合N{x|ax=1},若N? M,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