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1
這是確定起跑線教學方法,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該活動讓學生了解橢圓式田徑跑道的結構,學會確定跑道起跑線的方法。
2、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如何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點。
教學難點:
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點。
教學過程:
一、提出研究問題。(出示運動場運動員圖片)
1、小組討論:田徑場400m跑道,為什么運動員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終點相同,但每條跑道的長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條跑道上,外圈的同學跑的距離長,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線位置應該往前移。)
2、各條跑道的起跑線應該向差多少米?
二、收集數據
1、看課本75頁了解400m跑道的結果以及各部分的數據。
2、出示圖片、投影片讓學生明確數據是通過測量獲取的。
直跑道的長度是85.96m,第一條半圓形跑道的直徑為72.6m,每一條跑道寬1.25m。(半圓形跑道的直徑是如何規定的,以及跑道的寬在這里可以忽略不計)
三、分析數據
學生對于獲取的數據進行整理,通過討論明確一下信息:
1、兩個半圓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圓。
2、各條跑道直道長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長度等于兩個半圓形跑道合成的圓的周長加上兩個直道的長度。
四、得出結論
1、看書p76頁最后一圖:
2、學生分別計算各條跑道的半圓形跑道的直徑、兩個半圓形跑道的周長以及跑道的全長。從而計算出相鄰跑道長度之差,確定每一條跑道的起跑線。(由于每一條跑道寬1.25m,所以相鄰兩條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徑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徑加2.5m)
3、怎樣不用計算出每條跑道的長度,就知道它們相差多少米?(兩條相鄰跑道之間的差是2.5π)
五、課外延伸
200m跑道如何確定起跑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了解橢圓式田徑跑道的結構,經歷運用圓的有關知識計算所走彎道距離的過程,了解“跑道的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要長”,從而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等活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 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知識在體育等生活領域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
通過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了解橢圓式田徑場跑道的結構,能根據起跑線設置原理正確計算起跑線的位置。(能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確定起跑線的問題。)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圓的知識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探究起跑線位置的設置與什么有關。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激發興趣
出示400米比賽視頻,請同學們觀察,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問題?
生討論,匯報。(起跑線不一致,終點一致等)(跑到長短不一,所以起跑線應該提前一些。)
師:起跑線應該提前多少呢?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走進運動場,用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確定起跑線的問題。(板書課題:確定起跑線)
二、觀察跑道,探究問題
(一)出示教材中主題圖,觀察了解跑道相關知識
師:從圖中你了解了跑道的哪些知識?相機介紹直道,彎道,道寬,并介紹跑道組成。
(二)出示跑道平面圖了解數據表示的意義
師:同學們見過400米的運動場么?請看(出示課件)這就是一個400米運動場的平面圖。一共有幾條跑道?(6條)。最里面的一條我們通常叫做第一跑道,從里到外依次是1到6跑道。同學們知道么?400米的運動場指的是哪條跑道?(第一條跑道的內側線)
(三)分析,確定思路,明確差距
1.師:第一條跑道到底有多長?你會求嗎?(即第一條跑道的長度)? 你認為在求的過程中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生尋找需要的條件,師教學:直道長是85.96米,第一條跑道的半圓形彎道的直徑是72.6米。)
師:那第一條跑道的長度該怎樣計算?(因為第一條跑道的兩個彎道能組成一個圓,所以一條跑道的長度=兩條直道長度+一個圓的周長)。
生在練習本上列式,用計算器計算, 注意:п取3.14159,結果保留兩位小數。指名匯報,師板書。
師:第一跑道的起跑線應設在哪呢?課件演示。明確確定起跑線的意義。
2.師:那怎樣來確定第二條跑道的起跑線呢?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議?
使學生明確確定起跑線關鍵是找相鄰道差。
讓學生同桌交流,并列式解答。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你是怎么列式的?為什么這樣計算?哪種方法更簡便?
生匯報:直道相同,不用參加計算,直接計算第二跑道與第三跑道的圓的周長,再求差。師演示課件。
3.師:其它跑道的起跑線你會確定嗎?
出示學習指南: 1.想一想怎樣確定其它跑道的起跑線呢?以組為單位,選擇喜歡的方法,列式并進行計算,完成學習卡1。(π取值為3.14159,得數保留兩位小數)2.邊計算邊觀察,你發現了什么?和組內同學交流交流。
生在學習卡1上列式,用計算器計算,指名匯報,師板書。
(四)觀察算式,得出結論
1.如果用含有π的式子表示周長你又會有什么發現?組織學生填寫學習卡2,發現規律。組織學生匯報所寫式子,并觀察得出結論。即:相鄰兩條跑道的長度差=道寬*2*∏
師:根據我們的規律,誰能不用計算就能直接說出其它相鄰兩條跑道的長度差是多少嗎?(學生搶答)
2.師:經過同學們的不斷努力我們最終得出了什么結論
生:得出結論:由于每一條跑道寬1.25m,所以相鄰兩條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徑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徑加2.5m,不用計算出每條跑道的長度,就知道兩條相鄰跑道之間的差是2.5π,也就是7.85米,也就是說,每相鄰的外跑道的起跑線在內跑道前7.85米的地方。
3.師:在每一條跑道上標出起跑線。師:第一條起跑線畫好后,其他起跑線怎樣畫才能公平?(第二條起跑線要比第一條起跑線提前7.85米;第三條起跑線要比第二條起跑線提前7.85米……)
4.師:明年學校舉行田徑運動會時讓你去確定起跑線,你準備計算幾次?(一次)
三、鞏固應用,形成技能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可是在比賽時裁判調整了跑道的寬度,你能幫他們再計算一下相鄰兩條跑道起跑線又該相差多少米嗎?
1.400米的跑步比賽,跑道寬為1.5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寬是1.1米呢?
2.在400米的運動場上還要舉行200米的跑步比賽,跑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
四、回顧小結,體驗收獲
1.你有哪些收獲?
2.了解黃金跑道。
師:同學們今天學到的知識可真不少,其實,在田徑運動場上還有黃金跑道之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出示)黃金跑道
排在中間道次(3,4道)的運動員可以觀察到左右兩邊選手的位置,對比賽有利,所以中間道次(3,4道)為黃金道次。其實,每一個跑道的彎道,由于向心力的不同,對于一個職業運動員來說,彎道的跑法最為重要,不同的彎道的跑法略有不同。
附:板書設計
確定起跑線
起點不同 跑道線全長=2個直道長+1個圓周長 直道
終點相同 相鄰跑道長度差=外圈跑道長-內圈跑道長彎道
距離相同 =外圓周長-內圓周長 道寬
=道寬*2*∏
《確定起跑線》是一節數學綜合實踐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圓的概念和周長等知識的基礎上設計的。通過這個活動一方面讓學生了解橢圓式田徑場跑道結構,學會確定跑道起跑線的方法,另一方面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孩子們都知道有的比賽起跑線不一樣,但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結合實際情況,學生能夠理解“為什么起跑線位置會不同”這個問題,因此,讓學生推導確定起跑線位置的過程及其實踐運用是本節課的重點,而理解起跑線的位置與什么有關則是教學的難點。
其實六年級的學生對起跑線并不陌生,但可能很少從數學的角度去思考200米、400米等起跑線位置為什么不同,相差多少。因此本節課我使用課件呈現了兩個比賽場景,讓學生學生觀察不同的起跑場景,比較不同點,從而引入需要研究的數學問題。經過觀察發現:每條跑道的長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條跑道上,外圈的同學跑的距離長,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線位置應該往前移。然后通過多媒體呈現跑道的有關信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對已獲得的信息進行梳理,使學生觀察表明:每圈跑道的長度等于兩個半圓形跑道合成的圓的周長加上兩個直道的長度。學生在小組內借助計算器試算后,匯報方法。從中對多種算法進行優化,如各條跑道直道長度相同,因此跑道之間的差就在兩個半圓形跑道合在一起的圓的周長的差。通過不同的方式,計算相鄰跑道的長度差,不斷對探究方法進行優化,接近造成相鄰跑道長度差的根源,讓學生明白相鄰跑道長度差和跑道寬度的關系。
數學教學可貴之處是引導學生善于發現規律、尋找規律。本節課,充分調動學生對有關知識和生活的積累,通過自主探索、觀察分析、合作學習、交流辯論、互相啟發,把相鄰兩條跑道的長度差計算方法,從繁雜到簡潔、從死算到活化。最后得出規律是一個常數。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在這里,我充分利用多媒體動畫直觀演示,得出兩個圓的直徑的差也就是里圓的直徑加上兩個跑道的寬度。由此得出最簡單的方法:相鄰跑道差=∏×2×道寬。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服務于生活,應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不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實際生活是密切聯系的,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鞏固練習環節我設計了一組練習:確定200米、400米跑步比賽,跑道寬為1.5米,起跑線應依次提前多少米?跑道寬為1.2米,起跑線應依次提前多少米等問題。
課后回顧整節課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表現,也發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比如在計算時,是否把π留著,不計算出來,結果用幾π表示出來,到最后比較時學生很容易歸納出“Nπ”來。這樣學生有利把重點放在方法的探究上,而不是對計算結果的爭議上,這節課盡管學生借用了計算器,但還是在計算上花了比較長的時間。另外,在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中,我有意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方法,再匯報。意在學生親自動手參與計算后在匯報中把計算方法達到最優化。但在教學中,我卻提出問題,匆匆的結束探究,急急的指名匯報,讓部分學生還不知從何開始就“到此結束”。同樣的情形在練習中也再次重演,當學生在匯報 200米比賽中的起跑線該怎么確定時也是學生說得不夠,用部分學生的想法替代了全部學生的思維。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方式是否面向了全體還有待改進。
另外,一些細節的把握做的不是特別到位,以后應加強照顧后進生,讓他們也能真正學會東西,同時不斷提高自身水平,讓教學變的更加精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