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7
這是平移與旋轉課堂中的教學方法,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41~42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1)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2)使學生能在方格圖上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3)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仔細觀察、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平移和旋轉,合作探究圖形在方格圖上平移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說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
2.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數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數。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在方格紙上數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格數。
【教學用具】
課件,圖片。
【學生用具】
方格紙,小房子卡片,小熊卡片,小篇子。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
1.揭示課題。
課件演示纜車、升降電梯、風車、電扇的運動。
師:看看圖上是什么?它們是怎樣運動的?你能用手勢表示它們的運動嗎?它們運動時的樣子一樣嗎?那你們能不能根據它們運動時的樣子給它們分分類?
你是怎樣分的?你為什么這么分?
師:你們說得真好!像纜車和升降電梯這樣的運動在數學里我們叫它平移;而像電扇和風車這樣的運動我們叫它旋轉。(板書課題)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運動是平移和旋轉?
2.聯系生活實際動手操作,初步感知。
師:今天這節課來了一個新伙伴,你們歡迎嗎?你們想不想跟小熊一起去游樂場看看?
師:你能從下面的游樂項目中找出平移運動的嗎?小熊最喜歡玩旋轉類的游戲了,你愿意幫它挑出來嗎?
3.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平移與旋轉。
師:你們看小熊給大家帶來了什么?咱們一起跟小熊做個游戲愿意嗎?游戲之前讓咱們一起先來看看游戲建議吧!
(課件演示游戲建議)
(學生進行活動)
師:在剛才的游戲中,小熊做的是什么運動?
4.小結:剛才我們通過游戲對平移與旋轉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那你們想不想利用它們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呀?
二、探究體驗
1.學生動手移一移,說一說。(學生拿出方格紙和小房子卡片)
師:請你將小房子卡片從原來的位置向上平移3格。(學生動手移一移)
你是怎么移的?兩個同學一塊兒說說。
請你把小房子向右平移4格。
互相出題移一移,說一說。
出示課件:你們看看老師是怎樣移的'?向哪兒平移幾格?
師:你們真棒!通過動手動腦,學會了在方格紙上數出圖形平移的格數了。
2.演示課件:快看,小火車帶著小熊和小朋友來了!
運動過程中提問:小火車做的是什么運動?
(運動停止后,呈現兩人都說自己經過的路長)
學生討論:到底誰經過的路長呢?
師小結:小熊和小朋友無論站在車的什么位置,經過的路都一樣長。
三、鞏固練習
1.做小篇子,實物投影訂正。
2.小篇子:幾號小魚能通過平移與紅色小魚重合,請你把它涂成紅色。
3.欣賞生活中的平移與旋轉。
四、布置作業
到生活中找一找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現象,下節課向大家匯報。
《平移和旋轉》是數學課程標準《空間和圖形》中的一個新的內容,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有如下體會:
平移和旋轉,是培養學生空間觀念的一個重要內容,從兒童空間知覺的認知發展來說,則是從靜態的前后,左右的空間知覺進入感悟平移和旋轉這一動態的空間知覺。《課程標準》只要求讓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有一個初步的感受,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在通過學生對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現象的再現和在教學中的活動分類,讓學生感受平移和旋轉,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正確區分平移和旋轉,體驗平移和旋轉的價值。
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突出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如:在引入“平移和旋轉”時,以游樂園為生活場景,直觀感受纜車、摩天輪、旋轉木馬、滑梯、小火車、大風車的運動方式,初步了解了物體的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征;在解決初步會判斷物體的平移和旋轉時,我從生活入手,拍攝身邊的常見現象,(如:轉門的旋轉,車門的開關,方向盤的轉動)使孩子們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興趣濃厚。
在感知平移和旋轉時。如:用動態語言(手勢),引導學生說出平移和旋轉,學生自己動手移動文具盒,自由想象平移和旋轉的動作,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幫助小組設計到達學校的行走路線等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整個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現問題,小組合作,協同研究,都讓學生自主完成。老師是以參與探索的身份出現,與學生一起研究,這樣,師生之間建立的是平等、和諧、伙伴的關系。總結不足之處,在學生合作前,應使學生聽清要求,在小組合作(幫助小紅設計行走路線)時,如把每小組一張圖片改為小組中兩人一張圖片,合作起來會更方便,效果會更佳。
《平移與旋轉》這節課我上過后覺得教學效果很滿意。在課堂上,我較成功地引導學生根據課本上的有關信息掌握有關旋轉與平移的知識,并能說出評議與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達到了教學目標。
但當時我并沒有意識到,貫穿課堂活動的僅僅是對知識的變通和灌輸,而忽視了與生活的聯系。今年,在聽同事教學旋轉與平移這一節時,受到一個小小的課件的啟發,突出了"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以便引導學生在生活現象中感受、掌握數學知識,既增強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游樂場是學生在生活中比較熟悉的場景,所以同事在開始上課就利用課件出示一個游樂場的場景,在這一場景中有旋轉的風車、有向前行的火車等旋轉與平移的實例,通過這組實例使學生發現兩種運動方式的不同,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鋪墊。
這節課,教師在組織學生感受兩種運動方式的過程中,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站起來,以小組為單位,用肢體動作來表達"旋轉"與"平移"兩種運動方式的特征。學生們互相探討、互相比劃,興致勃勃地體驗。課堂活了起來。
由于學生們之間不斷地交流、不斷體驗,使他們靈活地掌握了知識點。最后,老師鼓勵學生們回想生活中的旋轉與平移的實例,這樣不僅使本節課的知識融合到生活中,同時培養學生的興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令我難忘。
通過這節課的觀摩,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學不僅僅是"告訴",更需要"經歷"。教師應該是一個播火者。要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里播下興趣、熱情和理想。僅僅教授一些知識和技能是遠遠不行的,課堂上要有數學思想方法,引導學生們把數學知識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同是用生活中的經驗幫助理解數知識,二者相得益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