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6
這是大衛科波菲爾譯文,是優秀的語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幽默大師狄更斯的長篇小說。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講述了主人公大衛自幼年至中年的生活歷程,以“一個星期五夜間十二點”“我”的出生為源,將朋友的真誠與陰暗、愛情的幼稚與沖動、婚姻的甜美與瑣碎、家人的矛盾與和諧匯聚成一條溪流,在生活與命運的河床上緩緩流淌,最終融入寬容、壯美的大海。其間夾雜的各色人物,各類機緣,如同河流中的頑石,又似岸邊的花草,在驚險的同時美麗著。小說語言詼諧風趣、妙語連珠,其間樸實、簡短的語句將人物性格及復雜心理刻畫得入木三分。同時,小說也展示了19世紀中葉英國的廣闊畫面,更多的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間充滿善良、正義、人道、博愛的生活理想。
書摘
“昆寧,”謀得斯通先生說,“請你說話留點兒神。有人的耳朵可尖哩!”
“誰呀?”那位先生笑著問道。
我趕快抬起頭來看,急于想知道是誰。
“不過是謝菲爾德的布魯克斯罷了。”
聽說不過是謝菲爾德的布魯克斯,我也就放心了,因為開始時,我還真以為說的是我哩。
謝菲爾德的布魯克斯這個人,似乎很有讓人可笑的地方,因為當時一提到他,那兩位先生就都縱聲大笑起來,謀得斯通先生也非常開心。笑過一陣之后,叫做昆寧的那位先生問道:
“對正在進行的這樁買賣,謝菲爾德的布魯克斯的意見怎么樣?”
“哦,我想眼下布魯克斯對這件事懂得還不多,”謀得斯通先生回答說,“不過,總的說來,我認為,他對這件事是不大贊成的。”
說到這里,大家又笑了起來。跟著昆寧先生說,他要按鈴叫人送雪利酒來為布魯克斯干杯。他這么做了,當酒送來后,他要我也就著餅干喝一點兒;在我喝酒之前,他還要我站起來說,“為布魯克斯的失敗干杯!”這一祝酒詞引得大家一陣喝彩和縱聲大笑,使得我也跟著笑了起來。我這一笑,他們笑得更加厲害了??傊?,我們全都非常開心。
這以后,我們就到海濱的懸崖上散步,在草地上閑坐,以及用望遠鏡看遠處的景物——可是當望遠鏡放到我的眼前時,我卻什么也沒看見,但我假裝說看見了——后來我們就回到旅館吃午飯。我們在外面的時候,那兩位先生一刻不停地抽煙——我心里想,從他們那粗呢外套上的氣味來看,打從這兩件衣服從裁縫鋪里拿回來穿上起,他們一定就不斷地抽煙了。我還不該忘記,那天我們還去乘了游艇。在游艇上,他們三人全都下到船艙,在那兒忙著擺弄一些文件。我從敞開的天窗往下看,只見他們一個個都很賣力地在工作。在這段時間里,他們把我交給一個很和藹的人照顧,那人的腦袋很大,滿頭紅發,頭上戴一頂閃光的小帽子,身上穿著一件斜紋布襯衣或背心,胸前用大寫字母印著“云雀”兩個大字。我原以為這是他的名字,因為他住在船上,沒有街門,沒地方掛姓名牌,所以他就把名字標在衣服上。但是當我叫他云雀先生時,他卻說,這是那條船的名字。
據我一整天來的觀察,謀得斯通先生要比另外兩位先生嚴肅、穩重。那兩位先生整天嘻嘻哈哈,無憂無慮的。他們兩人相互之間經常隨隨便便地開玩笑,可是很少跟謀得斯通先生逗趣。我覺得他比起他們兩人來似乎更精明、更冷漠。他們看待他,也有一點兒像我一樣的味道。我注意到,有一兩次,在昆寧先生說話時,他一邊說,一邊斜眼看著謀得斯通先生,好像要弄清會不會惹得他不高興似的。還有一次,當帕斯尼吉先生(另一位先生)高興得得意忘形時,昆寧先生踢了踢他的腳,還用眼色暗暗警告他,要他留神正顏厲色地坐在那兒默不作聲的謀得斯通先生。那一天,除了那個謝菲爾德的笑話外,我不記得他另外還曾笑過——而那個笑話,順便說一句,那是他說的。
我們晚上很早就回家了。那是個非常晴朗美好的夜晚。母親打發我進屋去吃茶點后,她又和謀得斯通先生在薔薇圍籬旁散步。他走了之后,我母親就問我那一天的經過情況,他們說些什么。我提到了他們說她的話,她笑了起來,并對我說,他們真不要臉,凈在胡說八道——不過我知道,他們的話讓她高興。我當時就知道得跟現在一樣清楚。我趁機問她,她是不是也認識那個謝菲爾德的布魯克斯,但她回答說不認識,不過她猜想那一定是個制作刀叉之類的人。
雖然我有理由說,我記得的是她已經改變了的容顏,我也知道那容顏已經不在人間,可是就在此時此刻,那容顏卻出現在我的面前,和我想要在擁擠的街道上尋見的任何一副容顏一般清晰,所以,我怎么能說她的那副容顏已經消失了呢?現在,她的那股美的氣息,仍和那天晚上一樣,直撲我的面頰,我怎么能說她天真的少女般的美已經凋謝,已經不復存在了呢?既然我的記憶,正像剛才說的那樣,使她復活了過來,而且記憶中的青春,比我或任何人所鐘愛的青春更為栩栩如生,能把當時所珍愛的一切牢牢保持,那我怎么能說她已經改變了呢?
【學習目標】
一、了解作者查爾斯·狄更斯,了解小說創作背景。
二、梳理并把握小說情節。
三、把握小說人物的形象特征,學習小說通過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塑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體會作者對小說人物的情感,把握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態度。
【重點難點】
重點:梳理并把握小說情節,把握小說人物的形象特征。
難點:把握作者對人物的情感,把握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態度。
【總課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查爾斯·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享有世界聲譽的小說家,他創作了《大衛·科波菲爾》《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老古玩店》《艱難時世》《我們共同的朋友》《雙城記》等優秀作品,其中《大衛·科波菲爾》是他的“半自傳體”小說,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這部小說的節選。讓我們走進他的小說,了解19世紀中葉的英國的真實面貌。
二、文學常識
1.了解作者
查爾斯·狄更斯(1812.2.7—1870.6.9),英國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衛·科波菲爾》《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 《老古玩店》《艱難時世》《我們共同的朋友》《雙城記》等。
狄更斯出生于海軍小職員家庭,少年時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斷斷續續入校求學。后被迫到工廠做童工。15歲以后,當過律師事務所學徒、錄事和法庭記錄員。20歲開始當報館采訪員。
狄更斯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復雜的社會現實,為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作品對英國文學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2.創作背景
狄更斯出身社會底層,祖父、祖母都長期在克魯勛爵府當傭人。父親約翰是海軍軍需處職員,在狄更斯十二歲那年,因負債無力償還,帶累妻子兒女和他一起住進了馬夏爾西債務人監獄。當時狄更斯在泰晤士河畔的華倫黑鞋油作坊當童工,比他大兩歲的姐姐范妮在皇家音樂學院學習。父親出獄后,狄更斯曾一度進惠靈頓學校學習,不久又因家貧而永久輟學,他一生所受學校教育不足四年,他的成功全靠自己的天才、勤奮以及艱苦生活的磨練。1836年,狄更斯終于以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而名滿天下,當時他年僅二十四歲。
他寫小說,并不拘泥于臨摹實際發生的事,而是充分發揮想象力,利用生活素材進行嶄新的創造。盡管書中大衛幼年時跟母親學字母的情景是他本人的親身經歷,大衛在母親改嫁后,在極端孤寂的環境中閱讀的正是他本人在那個年齡所讀的書,母親被折磨死后,大衛被送去當童工的年齡也正是狄更斯當童工時的年齡,然而,小說和實事完全不同:狄更斯不是孤兒,而他筆下的大衛卻是“遺腹子”。同時,狄更斯又把自己父母的某些性格糅進了大衛的房東、推銷商米考伯夫婦身上。
3.了解小說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聲。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小說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為長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說(小小說)。按照表現的內容可分為神話、仙俠、武俠、科幻、懸疑、古傳、當代等。按照體制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小說與詩歌、散文、戲劇,并稱“四大文學體裁”。
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同時,小說是一種寫作方法。
三、初步感知
1.速讀小說,標畫出《大衛 · 科波菲爾》(節選)寫了哪些人物。
明確:本文所寫人物并不復雜,主要人物是米考伯先生。
“我”——主人公,童工
昆寧先生——賬房
米克·沃克——童工
粉白·土豆——童工
米考伯——房東
米考伯太太——房東太太
霍普金斯船長——米考伯的牢友
2.概括《大衛 · 科波菲爾》(節選)的主要情節。
學習指導:注意時間節點的變化,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情節內容。
(1)交代“我”的遭遇,到貨行做童工(1-5)
(2)初識米考伯先生(6-22)
(3)入住米考伯先生家(23-45)
(4)米考伯先生入獄,我去探視(46-50)
(5)“我”搬離米考伯家,另覓住處,收獲了豐富的感悟。(51-54)
3.梳理《大衛 · 科波菲爾》(節選)結構
學習指導:在概括情節的基礎上,劃分層次結構。
環境惡劣
“我”到貨行做童工 生活貧苦
初識米考伯
入住米考伯家
《大衛 · 科波菲爾》(節選)“我”入住米考伯家 米考伯被追債
和米考伯太太成為知己
米考伯入獄
“我”搬離米考伯家 “我”探視米考伯
“我”搬離米考伯家
四、文本研習
1.閱讀文本,請概括米考伯先生的形象特點。
方法提示:
第一步,先概述與人物相關的情節。
密考伯是大衛做童工時的房東,后來成了大衛的忘年之交。他因無力償還債務,而身陷囹圄。在他因欠債被關進監獄時,他曾告誡大衛:'一個人要是每年收人二十鎊,花掉十九鎊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會過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鎊一先令,那他就慘了。'就在他剛經過這樣沉痛的懺悔后,他又馬上向大衛借了一先令買啤酒喝,并又變得高興起來。
第二步,根據情節概括形象特點。
他愛慕虛榮,喜好揮霍,不切實際、不肯腳踏實地,他經常負債累累。
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樂天派。
第三步,整合表述。
米考伯先生是一個愛慕虛榮、喜歡揮霍、不肯腳踏實地、開朗樂觀的人。
他是大衛做童工時的房東,后來成了大衛的忘年之交。他因無力償還債務而身陷囹圄。他愛慕虛榮,喜好揮霍,不切實際、不肯腳踏實地,經常負債累累。在他因欠債被關進監獄時,他曾告誡大衛:'一個人要是每年收人二十鎊,花掉十九鎊十九先令六便士,那他會過得很快活,但要是他花掉二十鎊一先令,那他就慘了。'就在他剛經過這樣沉痛的懺悔后,他又馬上向大衛借了一先令買啤酒喝,并又變得高興起來。他就是這樣一個不折不扣的樂天派。
2.思考:作者是怎樣塑造米考伯先生這個人物形象的?
方法指導:小說塑人物形象,主要是通過對人物描寫來完成的。
(1)外貌描寫
他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馬褲......即使他用來看了,也是什么都看不見的。
作者通過外貌描寫,寫出米考伯先生長相滑稽、生活貧困卻極力掩飾、愛慕虛榮的特點。
(2)語言描寫
說話時,他語調中帶有一種屈尊俯就的口氣,還有一種說不出的裝成文雅的氣派,顯示了他的自信和迂腐。有時他語言幽默風趣,又寫出他的善良樂觀。
(3)動作描寫
于是他便戴上帽子,腋下夾著手杖,腰桿兒筆挺地走出來。離開賬房后,他還哼起了一支曲子。
一系列的動作,尤其是“哼起了一支曲子”寫出他樂觀的特點。
3.“我”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方法指導:通過對文中與人物相關的情節、對話、描寫等概括。
“我”是一個善良寬厚、正直勤奮的形象。
“我”遭受不公正待遇,遭人遺棄,成為童工,自食其力。
“我”內心隱藏痛苦,心有大志,只能屈居貨行,但能盡力把事情做好。
“我”覺得米考伯太太可憐,富有同情心。
沒有人給過“我”任何勸告、建議、鼓勵、安慰、幫助和支持,看出“我”渴望別人的關愛。
“我”跟米考伯夫婦產生了奇特而平等的友誼,看出“我”善良有同情心。
米考伯太太窮困潦倒,“我”沒有離開,表現了“我”的善良。
“我”搬家后新寓所靠近監獄,顯示了“我”對友誼的珍視。
米考伯夫婦入獄后,“我過的同樣是苦惱自知的生活”,“晚上,我又回到監獄里......”,寫出“我”重感情,渴望生活的溫情。
五、探究思考
1.作者對米考伯夫婦持有什么樣的情感?
作者塑造米考伯夫婦這個形象,是寄寓了他的豐富的情感態度的。
(1)褒揚贊美他們寬厚、善良、仁愛等美德。
(2)對他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
(3)以他們麻木、無知、盲目樂觀給予善意的批評。
2.作者對當時社會現實是什么態度?
方法指導:狄更斯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十九世紀英國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社會環境與社會生活。他以敏銳獨特的目光,洞察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社會現實,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矛盾與隔閡,使讀者體會到他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失望與批判。同時,在他的作品中,狄更斯又極力宣揚必須根據平等和對人仁愛的正義的原則來和平改造社會制度。狄更斯小說思想內容極其豐富,在社會批判、人性探索方面都有著深刻的內涵。
作者同情米考伯夫婦的遭遇,對造成主人公和米考伯夫婦苦難的社會根源進行了批判。
六、寫作特色
(1)全書采用第一人稱敘事。是作者親身經歷、觀察所得和豐富想像的偉大結晶。
(2)《大衛·科波菲爾》在藝術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動的結構,或者跌宕起伏的情節,而在于它有一種現實的生活氣息和抒情的敘事風格。。
(3)狄更斯也是一位幽默大師,小說語言通俗、夸張,充滿幽默和諷刺。字里行間,常??梢宰x到他那詼諧風趣的聯珠妙語和夸張的漫畫式的人物勾勒。
七、小結
結合名家對狄更斯的評價,深入了解狄更斯其人和他的作品:
狄更斯“對社會生活一切最重大的問題的‘集中注意’”,強調狄更斯“那顆詩人的心……永遠和窮苦不幸的人在一起。”(德國政治家、歷史學家和文學批評家弗朗茨·梅林評)
狄更斯不僅是一位反映了現實,而且還盡力對現實起作用的作家。(前蘇聯作家高爾基評)
狄更斯是英國小資產階級的痛苦、愛好和仇恨的偉大表現者,他是一個溫和的詩人,善于緩和、平衡他的創作里的尖銳刺人的因素。(前蘇聯文藝評論家盧那察爾斯基《論文學》評)
“狄更斯從來不曾把自己看作革命者,然而他肯定是一個革命者。他對眾議院的毫無緩和余地的蔑視……從未動搖過。不過在《艱難時世》中,他就公開地背離了民主,而采取了卡萊爾和羅斯金的理想化的保守主義,認為貴族是人民的主人和上級,同時也是人民和上帝的公仆。(愛爾蘭現實主義劇作家喬治·蕭伯納評)
狄更斯開城市小說之先河,只有在城市經驗的維度上才能理解狄更斯的天才。(英國文化批評家雷蒙·威廉斯評)
狄更斯在19世紀小說家中無人能比。他的名聲早已超出了英倫三島和大洋彼岸的新大陸,從他身上汲取營養的作家不可勝數,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喬伊斯、卡夫卡、??思{、納博科夫、貝克特、拉什迪以及200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維·蘇·奈保爾等。(文學評論家哈羅德·布魯姆《西方經典》評)
八、布置作業
閱讀《大衛 · 科波菲爾》,感知狄更斯小說的特點。寫一篇評論短文。
一.學習目標
1.了解、記憶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相關知識;
2.了解小說《大衛·科波菲爾》的主要情節;
3.了解、記憶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主題等知識;
4.閱讀小說《大衛·科波菲爾》完整版或簡縮版。
二.學習內容及過程
1.了解、記憶查爾斯·狄更斯的相關知識:
(1)查爾斯·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享有世界聲譽的小說家。
(2)《大衛·科波菲爾》是他的“半自傳體”小說。
(3)他的代表作還有《匹克威克外傳》《艱難時世》《雙城記》《遠大前程》《老古玩店》《董貝父子》等。
(4)他是唯一可以與莎士比亞比肩的英語作家。
2.了解《大衛·科波菲爾》的主要情節:
(1)遺腹子大衛與母親相依為命,女仆佩葛蒂十分愛護他。
(2)繼父默德斯東兇殘、貪婪,來做管家的姐姐更為冷酷。
(3)大衛受繼父毒打,被鎖在樓上,母親不敢救他,只有佩葛蒂半夜時悄悄來安慰他。
(4)母親被繼父折磨死后,大衛被繼父送去做童工,磨難中他找到了唯一的親人姨婆,姨婆培養他后來成為一名作家。
(5)佩葛蒂的哥哥是位善良的漁民,收養了兩名孤兒:外甥女艾米莉和侄兒海姆。
(6)大衛長大后帶同學、富家少爺史蒂爾福斯去佩葛蒂先生家玩,史蒂爾福斯卻趁機誘騙即將與海姆結婚的艾米莉私奔了。
(7)佩葛蒂先生在大衛的帶領下找到史蒂爾福斯的家,但史蒂爾福斯的母親斷然拒絕了這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
(8)佩葛蒂找回了被拋棄的艾米莉,帶他移民到澳大利亞,她終生未嫁,成為一個熱心助人、受人尊敬的人。
(9)漁民海姆有一天下海去搶救一艘在暴風雨中將要沉沒的船只,風浪中他認出了正在掙扎的史蒂爾福斯,為了救他,兩人都被大海淹沒了。
(10)大衛的房東密考伯夫婦是狄更斯以自己父母為原型塑造的。
(11)大衛的道德觀念和健全人格是在姨婆的幫助下確立起來的。
(12)大衛的第一次婚姻是盲目的,他娶了嬌小姐多拉。多拉病逝后,他最終娶到了理想的伴侶阿格妮絲。
3.了解、記憶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中的重要人物形象、主題等知識:
(1)大衛·科波菲爾:善良,誠摯,聰明,勤奮好學,有自強不息的勇氣、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滿懷信心,在順境中加倍努力,終于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2)“密考伯主義”:密考伯“債多不愁,樂天知命”的性格成為文學中的典型,被稱作“密考伯主義”。
(3)姨婆脾氣古怪,嫌惡如仇,她說出了做人的箴言:“永不卑賤,永不虛偽,永不殘忍。”
(4)小說的主題:*思想,善惡必服。
(5)全書始終采用了第一人稱的敘事方式。
三.課外閱讀小說《大衛·科波菲爾》。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