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6
這是語言簡明教案,是優(yōu)秀的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文題鏈接】
航天、生物、計算機、新能源……你對哪個領域的科學技術最感興趣?請搜集相關資料,加深對這種科學技術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寫作指撥】
本次作文要求我們展開想象,寫科幻故事。作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確定角色,貼切命名。所謂角色就是科幻作文中所涉及的人或物,他們是這個故事的扮演者,也是締造者。
大多數同學在寫作時都能幻想出很多的角色,但每個角色的人物形象都不夠生動。怎么辦呢?其實不難,只要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電視上看到的、書本上學到的各種人物或動、植物大卸八塊,再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加以拼湊,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不就可以躍然紙上了嗎?如果再給他們取個貼切又蘊藉豐富的名字,那就更好了。比如:用孫悟空的頭、羊的身子、米老鼠的手、大象的腿加以拼湊,并在頭腦中放入一塊電腦芯片,組合成一個名叫“萬事通”的神奇人物,就把想象和科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了。
二、設定情節(jié),關聯(lián)呼應。情節(jié)是指事情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局,它貫穿于科幻作文的始終,是故事的生命線。它和角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開端。可采用開門見山點明題意的方法,也可以采取用表示聲音的詞或幾個奇怪的問題、現(xiàn)象來設置懸念,以引人入勝。
2.發(fā)展。真正切入主題后,要把自己融入故事當中,當作故事的主人公。讓開頭設置的疑團由復雜到簡單慢慢解開,讓文章的主人公過五關斬六將,同時加入自己的大膽想象,使情節(jié)曲折,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3.高潮。當主人公經受過一系列的驚險或趣事后,可以利用一些更為高科技的東西把故事推向高潮。
4.結局。結尾可以通過一個有趣的動作、一個奇怪的聲音,把筆鋒自然地轉到現(xiàn)實;或者在結尾闡明一個道理,或提出一個新的問題,讓讀者去思考,去品味,給讀者一種回味無窮的感受。
三、講述故事,語言簡明。由于一篇幾百字的作文只能寫一個很小的生活片段,不可能全面反映出各角色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因此敘述故事時,要做到簡明生動,切忌拖泥帶水。
【佳作借鑒】
我和克隆的“我”
我一直想克隆一個自己,這個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
鄰居W博士是一位學識淵博的老人,他很早就知道我有這個愿望,于是他提取了我的DNA,并對我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最后他讓我在家等幾個月,有了結果就通知我。
這幾個月是我有生以來最難熬的幾個月。我整天在家中坐立不安,默默地數著鐘點計算日子。終于有一天,W博士打電話讓我去領克隆人回家。我聽后興奮得手舞足蹈,火速把這克隆的另一個“我”領回了家。
我們交替上學,一起看書、做作業(yè),成績飛速提升……我們的感情一直很好。
可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我”變了,“我”總是用一種異樣的目光看著我,我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有一次,我出去買東西,不料在一個巷子里被幾個小混混攔住了去路,帶頭的是一個“刀疤男”,他兇神惡煞地看著我說:“上次你發(fā)酒瘋,打傷了我的一個弟兄卻跑了,沒想到冤家路窄,竟然會在這兒遇見你。”
我一頭霧水:“我什么時候惹你了?”他惡狠狠地說:“還給我裝?我看你能裝到什么時候?”他的那幫弟兄把我的眼鏡打掉了,還將我的臉打得青一塊紫一塊。
他們一群人散了之后,我艱難地爬起來往回走。夜?jié)u漸黑了,暖黃色的燈光搖曳著,如鬼魅般的樹影吞噬著我的心,一陣恐懼涌上心頭。
我一路跌跌跌撞撞地回到了家,克隆的“我”看見我這副模樣,竟幸災樂禍地說:“你成了一國寶啦!”我壓抑著心頭的怒火,嚴肅地說:“我知道是你干的,自己惹禍,還找了個替罪羊。如果你還有點良心就給我收手。”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六,我到同學家去玩,同學打開電腦,向我展示他的最新繪畫作品《春韻》。他畫得真的很棒,柔美的線條,大師般的水準,使我沉浸在詩一般的意境中,可突然,他的電腦屏幕黑了。
“完了,電腦被黑了!”他皺著眉。我突然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匆忙跑回家,發(fā)現(xiàn)“我”正坐在電腦前對我笑:“我給你朋友的禮物還不錯吧!”原來又是“我”干的。
“你為什么這么做?”我哭著說,“你還嫌害我不夠嗎?”
“因為我恨你,我不想當你的復制品,我覺得自己如同行尸走肉!”
我驚呆了,是啊,我從未考慮過“我”的感受,“我”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啊!
第二天,我把“我”送回W博士的實驗室,并對W博士說:“我不想讓他生活在我的陰影之下,也許放手對他來說是種解脫。”W博士微笑地點點頭,并把“我”送到了外星球。
今晚的夜藍得深邃,我抬頭仰望天空,有一顆星星特別耀眼,應該是“我”在對我笑吧!
【精彩點評】
情節(jié)生動,耐人尋味。這篇作文描寫了“我”與“克隆的‘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通過“克隆的‘我’”在外惹是生非、惡作劇等情節(jié),揭示了“克隆人”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同時也含蓄地提出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隨著克隆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類將如何正確面對?
想象大膽,新穎神奇。整篇文章的想象大膽而活潑,新穎而神奇。作者還注重心理、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的描寫,使得人物性格貼切、鮮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語言簡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較閱讀中,體會“簡明”的內涵。
2.總結閱讀和寫作經驗,把握使語言簡明的方法技巧。
過程與方法:1.在比較閱讀中,體會“簡明”的內涵,把握使語言簡明的方法技巧。
2.修改習作,使其更加簡明。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語言簡明的基本要求,體會“簡明”的內涵,把握使語言簡明的方法技巧。
教學難點:體會“簡明”的內涵,把握使語言簡明的方法技巧。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步驟:
一、故事導入
古時,一個性急的王員外有次宴請四個客人。可是過了約定時間了,客人只到了三個,而另一個卻遲遲不露面。王員外不由得說了一句:“該來的怎么還不來?”一客人聽了心里不是味:“難道我是不該來的?”就拂袖而去。王員外著急了,說:“不該走的走了。”另一個客人暗想:“原來我是該走的。”也扭頭里去了。王員外不由地喊了一聲:“我又沒有說你!”最后一位客人呆不下去了: “講了半天,卻是指我。”拔腳就走。只剩下王員外一人呆在那里。
請同學們想一想,可憐的王員外是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問題了?
看下面這段文字,你覺得它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問題嗎?
還有一種立體的書,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圍上去看。它的插圖都是立體的。當你把書打開的時候,書里的人和動物會馬上站起來,“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語言不簡潔清楚。
二、寫作指導
(一)“語言簡明”的含義和要求
1、“語言簡明”的含義
簡,即簡要、簡潔;明,即明白,清楚。“簡”反映了量的要求,即說話要盡可能簡潔,不能啰唆;“明”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就是意思要表述得清晰,使對方能夠明白無誤地接受。用一句話來概括,簡明就是用簡潔的語言,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達到盡可能高的準確度。
2、“語言簡明”的基本要求
(1)語言表達要明白易懂。要做到詞語選擇能讓人明白易懂,必須注意避免用冷僻的詞語,避免用已經“死去”的詞語,避免濫用外來詞語與方言詞語。
(2)語言表達要準確、規(guī)范。使用詞語要準確、規(guī)范,為的是不生誤解,不生歧義。這就要求把語言中許多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分辨清楚,按照詞語約定俗成的用法來運用,總之要讓別人能準確地理解自己表達的意思。
• 三個避免
• 避免啰嗦——不說廢話
• 避免晦澀——便于理解
• 避免歧義——防止誤解
(二)閱讀教材,歸納要點
要做到語言簡明,應注意三點:
(1)行文時要圍繞中心來寫,不旁生枝節(jié)。
(2)在沒有特殊的表達需要時,要避免詞語的重復。
(3)還要注意不要堆砌詞語。
(三)“語言簡明”的技法
1.去次留主法一一圍繞中心,突出重點
來看這段文字:
這種笨重的漢書使用起來是極不方便的。據說,秦始皇每天批閱的簡牘文書有120廳重。西漢的時候,東方朔給漢武帝寫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簡,是由兩名身強力壯的武士抬到宮廷里面去的。漢武帝把竹簡一片一片地解下來看,足足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才看完。
(崔金泰、宋廣禮《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原稿)
通讀這段文字,可以看出,語段主要說明簡牘文書“笨重’’、使用“不方便”的特點。首句提出看法,接下來兩句用兩個事例說明這一看法。文字較簡潔,意思已很明確。最后一句是順著第三句說下來的,并不全是說明“笨重”“不方便”的,因此偏離中心,刪掉后語言會更加簡明。
2.刪繁就簡法——一避免重復,刪除多余
重復是說話或寫作中常見的毛病。它使語言噦唆繁復,甚至導致意思表達不清,影響語言的表達效果。魯迅在談到自己的寫作經驗時曾說過,盡量刪除可有可無的文字。這是確保表達簡明的又一方法。
詞語的重復有時是相同詞語的重復。例如:
①他說他在陣地上掩埋烈士的時候,他掉了眼淚。
②你們好心腸要好到底,我們上禮拜的一塊錢總得補給我們。
例①中三個“他”指代對象相同,語法作用也相同,可以刪掉最后一個“他”;例②中兩個“我們”表達重復,刪除前一個“我們”會更簡明。
詞語的重復有時是同義詞語的重復。例如:
①這是十分緊急的任務,因為這邊的敵人也是向那個方向前進進攻的。
②游人往來如梭,使這座橋人群熙攘,充滿生氣。
例①中“前進”與“進攻”都有向前移動的意思,語義重復,應刪掉其中一個;例②中“往來如梭”與“人群熙攘”是近義詞,語義重復,可刪掉“人群熙攘”。
還有一種情況,某個詞語保留著文言的用法,但用的人對詞語的意思了解不清,造成重復。例如:
這純屬是憑空的編造。
句中“純屬”已經有“是”的意思,再加上“是”,就重復了,應刪掉“是”。
3.巧用替代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無論是書面表達還是口頭表達,都不能總是具體敘述而不作必要概括。只有把具體的敘述和必要的概括結合起來,表達才能簡明。比較下面兩句話:
①這艘新艦艇,機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規(guī)定的延長機油使用期的方法,來延長機油使用期,就可避免人力和機油的浪費。
②這艘新艦艇,機器性能良好,如果按照措施上規(guī)定的延長機油使用期的方法來做,就可避免人力和機油的浪費。
例①中第二個“延長機油使用期”與前面重復,不夠簡明,而例②中用“做”來代替,同時去掉前面的逗號,表達更簡明。
4.消除歧義法——避免含糊,消除歧義
消除歧義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①添加語境法。如“班長說說服了我和王佳一起去爬山”,后邊加上“他自已卻游泳去了”,歧義即刻消除。
②變換詞語法。此法只要運用于多義詞義不確定,多音字的讀音不確定,兼類詞的詞性不確定的情況。如“同桌好說話”,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歡”,就消除了歧義。
③加注標點法。如“中國女排打敗了俄羅斯隊獲得冠軍”,加上標點,變?yōu)?ldquo;中國女排打敗了俄羅斯隊,獲得冠軍”,表意就明確了。。
④調整語序法。如“李明是一位博聞強識的李教授的得意門生”, 調整為“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聞強識的得意門生”,歧義就消除了。
另外,漢語是一種非常豐寓的語言,它的許多表達形式都是以簡明為原則出發(fā)而成的,像成語、簡稱、緊縮句、合說等。我們在運用語言時,可以適當選用這些表達形式,使語言達到簡明。
例如:
舟山群島地處我國東部南北要道,島嶼像星星、棋子一樣分布著(星羅棋布),數也數不清,港口眾多,風光旖旎,具有發(fā)展經濟的獨特而有利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但是長期以來,因為陸路交通不便,地理優(yōu)勢難以轉化成經濟優(yōu)勢,面對浩浩蕩蕩的浙江經濟潮,舟山落后了。如今連做夢都在尋求(夢寐以求)的連島大橋已經開始興建,“天塹變通途”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舟山經濟的騰飛指日可待,百萬市民無不心情愉快,精神振奮(歡欣鼓舞)
語段中畫線句子換成括號里的成語,表達就會更簡明。
需要注意的是,簡明與否不能單純以字數多少為標準,要從語育表達的需要出發(fā),當簡則簡,當繁則繁。不能為了“簡”而影響“明’’,甚至讓人誤解。
錘煉詞語
錘煉詞語,就是從豐富的詞匯中選用恰當的詞語,生動準確地反映客觀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
(1)選用準確貼切的動詞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照)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升)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浸)過一樣;又像籠(罩)著輕紗的夢。
改一改
天啦,要遲到了。我掀開被子,從床上爬起來,拿過襯衣,穿上鞋子,幾步跑進洗手間,找出牙刷,擠上牙膏,胡亂刷了幾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臉上洗了幾下,穿上外套,跑出寢室。
天啦,要遲到了,我踹開被子,從床上跳起來,拉過襯衣,套上鞋子,幾步沖進洗手間,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亂戳了幾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臉上抹了幾把,抓起外套,飛出寢室。
(2)選用生動形象的修飾詞
秋,多么溫情的名字!她帶來了落葉,帶來了秋雨,帶來了喜訊,帶給我們一篇詩章。
秋,多么溫情的名字!她帶來了繽紛的落葉,帶來了纏綿的秋雨,帶來了豐收的喜訊,帶給我們一篇華美的詩章。
(四)“語言簡明”示例
200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姚明及其頒獎詞:
他用高超的體育技能,在一個強手如林的國家運動項目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成就了很多人的夢想,更成為中國人的驕傲。他出色的表現(xiàn)和隨時聽從祖國召喚的愛國精神,使他帶給人們的思考已經遠遠超過了體育本身。對祖國的情感,對現(xiàn)在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期待,都將使他成為中國體育和NBA的歷史人物。
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功勛科學家孫家棟及其頒獎詞:
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你是國家的棟梁。導彈、衛(wèi)星、嫦娥、北斗,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你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
(五)練習
練1. 好的廣告語耐人尋味,給人美感,使人難忘。請寫出你最喜歡的一條廣告語,并說說喜歡的理由。
廣告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歡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廣告語:沒有聯(lián)想,世界將會怎樣?
喜歡的理由:語帶雙關,將思維現(xiàn)象與產品名稱融為一體,使人不知不覺中接受了“‘聯(lián)想’對世界很重要”這個宣傳主旨。
練2.把下邊這段話改寫成一組排比句。
理想不是現(xiàn)成的糧食和畫卷,而是一粒種子、一張白紙,需要你去播種、描畫和渲染。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蔥蘢的綠洲,你要去開墾它,改造它。
示例:理想不是現(xiàn)成的糧食,而是一粒種子,需要你去播種、培育;理想不是壯美的畫卷,而是一張白紙,需要你去描畫、渲染;理想不是蔥蘢的綠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開墾、改造。
練3.段語對比
缺乏具體的描寫,讀來味同嚼蠟,請看下面一段文字:
考卷發(fā)下來了,我的語文得了100分,我非常高興。可有幾個同學卻說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說了很多諷刺話,這時我刺激很大,更增添了我學習的信心。
這種非常空泛的敘述在考場作文中頗具代表性。同學們是怎么諷刺“我”的?對“我”造成了怎樣的刺激?“我”的心態(tài)怎樣?毫不具體。我們不妨變動一下。
改動后的文字:
成績公布了。哈,100分,萬歲!我想叫想唱,想蹦想跳,想讓所有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分享我的喜悅。幾個同學走過來,我笑著迎上去,準備接受他們的祝賀。哪知鉆進耳朵的是一串嘲諷:“瞧那得意勁,麻雀變鳳凰了!”“哼,抄來的分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轟!我頭腦一炸,眼前暖融融的陽光一下變得冷颼颼的。我想哭,痛痛快快的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100分向他們證明:我這只麻雀能變成鳳凰!
這段改動后的文字有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有環(huán)境的渲染,不再只是空泛的敘述,更具感染力。
三、寫作實踐
一 下面這段話不夠簡明,請加以修改。
籃球比賽結束后,比賽完的隊友們一個個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學校的車,學校有好幾輛大巴和小轎車。我沒有上車,而是一個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緊鎖著眉頭,無奈地嘆息,我心里很難受,不禁為比賽的失利感到難過。那個夕陽西下的黃昏,我一個人站在家門口,獨自佇立在余暉之中。
提示:
1.抓住敘事的主題,去掉偏離中心的語句。
2.刪掉語義重復的詞語,使表達更加簡明。
二 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帶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獸》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50 字,寫完后小組內交流。
提示:
1.概括主要內容,要在立足原文的基礎上,把握中心和要點,刪減旁枝末節(jié)的部分。
2.概括的文字既要簡明,也要保持連貫通暢,避免因過度追求簡明而造成字面意思跳躍。
三 航天、生物、計算機、新能源……你對哪個領域的科學技術最感興趣?請搜集相關資料,加深對這種科學技術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想象科學技術在未來的發(fā)展情況,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帶來潛在的威脅和災難。
2.要有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如果能像《帶上她的眼睛》那樣,設置一些懸念和伏筆,那就更好了。
3.寫完后多讀幾遍,根據語言簡明的要求,做進一步的修改。
四、例文評析
《生命的輪回》《“智慧”手環(huán)體驗記》
五、習作展評,提升寫作質量
教學環(huán)節(jié)四:學生互改
教學環(huán)節(jié)五:作文展評
教學反思:
第六單元 寫作 語言簡明
1.把握簡明的內涵、特點。(重點)
2.掌握使語言“簡明”的基本方法,并運用于語言實踐。(難點)
寫作——修改——點評
一、導入新課:
寫作時,老師經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時語言簡明,那什么是語言簡明呢?簡,即簡要、簡潔。明,即明白,清楚。其本質要求是用最經濟的語言材料傳送最大的信息量,達到最高的準確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達效果。今天,我們就進行這方面的寫作訓練。
寫作指導
怎樣才能做到語言簡明?
1.行文要圍繞中心來寫,不旁生枝節(jié)。
2.在沒有特殊的表達需要時,要避免詞語的重復。
3.還要注意不堆砌詞語。
作文一、修改片段
下面這段話不夠簡明,請加以修改。
籃球比賽結束后,比賽完的隊友們一個個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學校的車,學校有好幾輛大巴和小轎車。我沒有上車,而是一個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緊鎖著眉頭,無奈地嘆息,我心里很難受,不禁為比賽的失利感到難過。那個余暉滿天的黃昏,我一個人站在家門口,獨自佇立在暮色之中。
寫作提示:
1.抓住敘事的主題,去掉偏離中心的語句。
2.刪掉語義重復的詞語,使表達更加簡明。
寫作示例:
籃球比賽結束后,隊友們一個個都坐上學校的大巴走了。我沒有上車,一個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心里很難受,無奈地嘆息,獨自佇立在暮色之中。
作文二、概括內容
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帶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獸》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50字,寫完后小組內交流。
寫作提示:
1.概括主要內容,要在立足原文的基礎上,把握中心和要點,刪減旁枝末節(jié)的部分。
2.概括的文字既要簡明,也要保持連續(xù)通暢,避免因過度追求簡明而造成字面意思跳躍。
例文欣賞:
《河中石獸》講述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里,十幾年后,人們找石獸的故事。根據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著;講學家認為石頭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老河兵講解應當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作文三、想象世界
航天、生物、計算機、新能源……你對哪個領域的科學技術最感興趣?請搜集相關資料,加深對這種科學技術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寫作提示:
1.可以想象科學技術在未來的發(fā)展情況,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帶來潛在的威脅和災難。
2.要有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如果能像《帶上她的眼睛》那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