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0
這是《一棵小桃樹》教材分析,是優秀的七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棵小桃樹》是統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18課,是一篇語言含蓄、寓意深刻的散文。文章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描寫了一棵在逆境中誕生與成長、即使歷經風雨仍頑強生存的小桃樹,借此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理想執著追求的堅定信念,以及面對生活的困苦和磨難須有頑強斗爭的精神。
文章首段中的“愛憐”一詞統領全篇。究其“愛憐”之因,有三層內涵:一是因小桃樹外形的瘦弱和生長的坎坷,因身世可憐而愛憐;二是因小桃樹生長經歷與作者成長經歷的相似,因經歷相似而愛憐;三是因小桃樹是“蓄著我的夢”,它在風雨之中仍堅強著,給當時“心境垂垂暮老”的作者帶來了信心與鼓舞,因帶來希望而愛憐。因此,本課的教學設想以首段“愛憐”一詞入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品析小桃樹的形象、領會小桃樹就是另一個“我”的深刻內涵、體會作者面對生活困苦與磨難頑強斗爭的精神。
這是一篇狀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通過描述一棵小桃樹曲折艱難的生長過程,贊頌了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并借小桃樹書寫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對生活的困苦和磨難,要頑強地抗爭,不懈地追求。
《一棵小桃樹》為賈平凹寫的一篇散文。文章一開頭就飽含著作者對小桃樹的一往情深:當初始懷著它能給“我”帶來幸福的希望,讓它“孕育著我的夢”而種下它,所以,“我”偏愛它。見到它長得纖弱,沒人管它,為自己漂泊他鄉忘卻了它而難過。當自己生活遭到挫折,見到小桃樹在風雨中掙扎,頑強同命運作斗爭時,“我”不由得對它產生贊美之情。總之,小桃樹象征著“我”的幸福和希望,小桃樹的坎坷經歷又和“我”的相似,所以,“我”關注它、愛護它。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了解桃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2、欣賞配樂故事,感受語言的優美。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小桃樹的故事圖片及投影片;
2、故事配樂(班得瑞的Fairyland夢境、Snowdreams雪之夢)。
活動重難點:
提高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幼兒對小桃樹的情感變化的理解。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討論小桃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導語:上周我們中午去散步的時候看到很多樹木都開花了,不知道你們是否注意過路旁有棵桃樹的變化,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幾幅圖片,要請你們仔細看一看。
1、出示兩棵不同表情的桃樹圖片
提問:這是同一棵小桃樹,看看兩張里面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追問:它有的時候會哭,有的時候會笑。你覺得它碰到什么問題會哭,碰到什么問題會笑呢?
2、看看小桃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讓幼兒給六幅圖片排順序,提問:小桃樹在成長過程中是怎么變化的?
追問:它每一次的變化和什么有關?
小結:隨著春夏秋冬四季的轉換,小桃樹慢慢地長大了。
二、欣賞散文故事《一棵小桃樹》。
1、欣賞配樂故事,感受故事中語言的.優美。
提問:故事里小桃樹有高興的時候也有悲傷的時候,你們記得它高興的時候會怎么樣?
小結:在春天里,小桃樹快樂的跳起了桃花舞;在夏天里它又高興得跳起了綠葉舞。
提問:它哭了幾次?每一次有什么不同?
小結:前兩次哭泣它舍不得它的花瓣和綠葉離去,第三次流得是快樂的眼淚。
2、再次完整欣賞散文故事《一棵小桃樹》,再次體會小桃樹成長過程中的堅強。
提問:為什么故事里運用了“終于”這個詞語?
小結:是啊,小桃樹從一粒種子成長為一棵成熟的桃樹,經過了三年這么長的時間,小桃樹的愿望終于實現了,結出了第一個桃子,流出了快樂的眼淚。我們小朋友學本領的過程有時也是艱難和漫長的,但是只要你付出努力,堅持下去,有一天你一定能夠學好本領,結出自己的“桃子”來。
活動延伸:
畫一張小桃樹結滿果子的畫。
活動反思:
在活動的開始,讓幼兒對圖片進行排序是,幼兒很容易被春夏秋冬主題中以前學到的經驗所影響,不是按照小桃樹的生長過程來排序,而是找春夏秋冬四季對應的圖片。另外,幼兒都不知道桃樹是先開花后長葉子的。所以教了四五個小朋友都沒有排正確,但是當我把故事讀了一遍之后,他們立刻就排好順序了。他們可以準確的回答出故事的每個問題。
我在他們回答完小桃樹的感情變化問題之后,把小桃樹的結果子跟他們的學本領聯系起來,讓他們了解自己只要向小桃樹那樣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有好的成就。小朋友們對這一點的感受非常深刻!
另外,回答問題時有些小朋友不夠專心,答非所問,后來我使用獎勵蓋印章的刺激,他們回答問題的質量就有明顯的改善。
附散文:一棵小桃樹
一棵小桃樹,第一次開花。在春風里,它快樂地跳起了桃花舞。
春天要走了,花謝了,花瓣落了一地。小桃樹哭了,它舍不得她的花瓣兒離去。
一棵小桃樹,枝頭長滿了碧綠的葉子。在夏天的風里,它喜歡跳綠葉舞。
秋天來了,樹葉落了,小桃樹哭了。它舍不得她的葉子離去。
一個個春天過去了,一個個夏天過去了,小桃樹漸漸長大了。
當又一個秋天來到的時候,小桃樹發現自己的枝頭結出了一個個的果子。
小桃樹又哭了,這一回它流的是快樂的眼淚。
小桃樹眺望著遠方,等待著果園里的姐姐來采摘。
小桃樹迎來了它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日子,它終于結桃子了。
小百科:桃樹是一種果實作為水果的落葉小喬木,花可以觀賞,果實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頭等,核仁也可以食用。果肉有白色和黃色的,桃有多種品種,一般果皮有毛,“油桃”的果皮光滑;“蟠桃”果實是扁盤狀;“碧桃”是觀賞花用桃樹,有多種形式的花瓣。
就算你生來就不被世人所看好,就算你的命運如此,你也該活出自己的世界,活出自己的精彩。
——題記
《一棵小桃樹》中的作者賈平凹寫了自己在兒時,因為奶奶的一句話,種下了一顆桃核,也因此在心底種下了一個幸福夢。
種下桃核的一個季度后,奶奶偶然在院的角落,發現了桃核拱出的一點嫩綠兒,卻長得很委屈。大家都笑話它,就連奶奶也不怎么看好它,“我”卻執著要它開花結果。“我的夢是綠色的,將來開了花,我會幸福呢。”“我”對的小桃核寄予了希望與對未來的美好的寄托。
又一個季度,桃樹才長上了二尺來高,樣子也極猥瑣,卻又依舊充滿朝氣地長著。“我”走出了山,來到城里,心想著要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如今,桃樹開了花,雖然長得弱小,但一夜之間,桃花全開了。“我”的小桃樹的花兒,開得太單薄,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沒有一點粉。一場大雨,將花的花瓣片片付給了大雨,飽受風雨的無情摧殘。“我”在走上社會后,發現自己讀不懂人世的大書而感到自己的幼稚天真,十分悲哀,奶奶的離世,又雪上加霜,讓“我”備受打擊。
這顆小桃樹是“我”命運的寫照,蓄著幸福夢,帶著勇氣去闖蕩,卻又在備受打擊后嘲笑命運的悲慘,現實的無情。看著“我”的小桃樹在風雨中無力地掙扎,“我”無奈地發現自己原來是一個“孱頭”。發現小桃樹已經“老了許多,瘦了許多,楚楚的容顏全然褪盡了。”在我為這樣的殘酷現實而感覺精疲力盡。可那又如何?“然而,就在那伏地的剎那,我突然看到那樹的頂端,高高的一枝上,竟還保留著一個欲綻的花苞。”在“我”正為自己的幼稚天真、桃樹的不幸感到悲哀時。到底在樹尖上還有一朵花呢。那可是“我”的小桃樹在風雨中抗爭,“千百次俯下身去,又千百次掙扎起來”所保留的一個花苞,也讓“我”得到了一點點慰藉。
這朵花,仿佛又讓“我”看到了自己夢的精靈,又讓“我”的內心充滿了希望。不禁會想,今日迎著風雨頑強斗爭的“重病少女”,不禁會想,明日的她是否會開,是否開得絢爛,是否開得美麗又是否會綻放出灼灼的不同于其他的光芒。
人生只要充滿希望,不怕挫折,不論我們遇到什么挫折,總會遇到那個好的轉折點,只要我們抬起頭,依舊是新的一天,夢的精靈依舊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