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4-27
這是輕叩詩歌大門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輕叩詩歌的大門”是繼五年級“走進信息世界”和“傲游漢字王國”之后的又一個綜合性學習單元,這是一種新的教材編排方式,教學方法與其他單元明顯不同。這次綜合性學習我采取了個人、小組和班級三級活動結合的形式。個體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自主性,可以比較自由地選擇時間、地點和活動方式,適合一些簡單的問題咨詢、查找資料等,由于我們農村的孩子個人能力有限,獲取信息量比較少,需要通過小組活動、班級交流來互補。
小組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分工合作能完成比較復雜的活動,組內人員合理配備,還可以充分發(fā)揮每個小組成員的特長和優(yōu)勢,取得更佳的成果。而班級集體活動單位時間內的效益較高,受益面廣,但受時間的限制,難以使每個學生都有充分活動的時間和機會。所以,將這三種活動形式結合起來進行。“學習寫詩”可以采用個人活動的方式進行,“研究一位詩人”、“研究某一類詩”比較適合小組活動,“詩歌知識大比拼”、“詩歌朗誦會”需要班級集體活動,而“寫總結報告”需要個人、小組、班級三級層面結合的活動。
這次活動我結合本地、本班學生以及我自身的實際,并且廣泛地聽取學生的意見和意愿,把學生的疑惑、興趣、期待融入整個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去,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實在在地解決學生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詩歌、欣賞詩歌、學寫兒童詩活動,感受詩歌的魅力。
2.通過搜集整理和合編小詩集,增強對詩歌的興趣,提高欣賞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各項活動有序進行,并號召每個同學都積極主動參與。
教學難點
1.用恰當的語氣讀出詩歌表達的情感。
2.表情手勢要自然。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2】
1.導語: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對詩歌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了一些關于詩歌的知識和故事。同學們想不想進一步走近詩歌,去了解更多有關詩歌的知識和趣事呢?你想知道哪些有關詩歌的知識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綜合性學習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
2.我國正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想一想我們都學過哪些詩歌呢?你知道哪些詩人呢?有哪些與詩歌有關的故事或軼聞趣事?
3.除了中國的詩人,詩作,你還知道其他國家有哪些著名的詩人和詩歌嗎?
4.師: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詩歌,天真的兒歌、樸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詩歌,但僅憑個人的力量是有限,搜集的資料也會有限,我們全班同學為何不一起合作,共同來輕叩詩歌的大門呢?那要如何才能合作完成呢?(導出擬定活動方案,分工合作,明確職責,各施其能等。)
5.今天我們一起輕叩詩歌大門吧!(板書:輕叩詩歌大門)
二、師生合作,共商計劃
1.師:在進行綜合性學習之前,要做好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動計劃。有了好的活動計劃,就為活動的成功奠定了基礎。請大家想想,在制定綜合性學習活動計劃時有哪些要求?(戲稱作戰(zhàn)方案)
2.學生匯報制定活動計劃的要求。教師相機引導:【課件出示3】
(1)如何組成小組
(2)確定哪些活動內容
(3)如何開展活動
(4)擬定活動計劃應該包括的內容:活動時間、活動內容、參加人員、分工情況、人員職責等
(5)活動結束后要展示活動成果
3.教師提示:為了更好地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課本中特向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請大家一同走進課本P44頁。
4.學生自由學習P44頁的“活動建議”。【課件出示4】
(要求:從活動建議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議要特別注意?對擬定活動計劃有哪些幫助?)
5.明確建議,突出活動重點。【課件出示5】
匯報讀懂哪些要求。(圍繞“合作編小詩集”,“舉辦詩歌朗誦會”可以有選擇地開展哪些活動,如何開展活動。)(板書:合作編詩集 舉辦詩歌朗誦會)
師進行總結這次綜合性學習開展的活動有:【課件出示6】
(1)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詩歌或記錄當地的民歌、童謠,以及有關詩歌的知識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類別,對搜集到的詩歌進行整理、歸類。
(3)欣賞自己喜歡的詩歌,大體把握詩意,體會詩人的感情。(準備一個筆記本)
(4)舉行詩歌朗誦會。
(5)根據興趣,選擇開展寫童詩、詩歌知識競賽、合編小詩集等活動。
6.學生分組(適時關注學生分組的情況,并建議作適當調整)
7.學生分組討論活動計劃。
(提示:討論時要作好分工,如專人記錄討論結果,專人負責整理討論意見,并形成完整的計劃。)
三、制定計劃,修訂完善
1.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活動計劃。
2.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相機引導,提示注意計劃的完整、合理、科學以及活動形式盡量不重復)
3.小組根據評議,修改完善活動計劃。
四、執(zhí)行落實,開展活動
學生根據擬定的計劃,展開行動,進行綜合性學習。
(一)合作編小詩集 【課件出示7】
1.可以編寫哪些內容?
預設1:可以編寫收集來的詩歌。
預設2::可以編寫自己寫的詩歌。
預設3:還可以編寫與詩有關的故事或資料。
2.該怎么編排?【課件出示8】
(1)可以從詩人、內容、形式等角度給詩歌分類。
(2)配上插圖。
(3)給詩集取個好聽的名字,制作封面和目錄,在班級里展示。
(板書:分類 配圖 取名 封面 目錄)
(二)舉辦詩歌朗誦會
1.選擇詩歌。
小組討論:選哪幾首詩歌來朗誦,采用什么形式朗誦更精彩。
2.怎樣召開班級詩歌朗誦會。【課件出示9】
(1)推選班級主持人。
(2)安排好節(jié)目順序。
3.對朗誦者提出要求:【課件出示10】
(1)用恰當的語氣讀出詩歌表達的感情。
(2)表情、手勢要自然。
(板書:語氣恰當 表情、手勢自然)
五、課堂小結
【課件出示11】
本次綜合性活動,我們學會了編詩集, 學會了朗誦詩歌,更學會了創(chuàng)作詩歌,課下希望大家多多閱讀一些優(yōu)美的小詩,也多多創(chuàng)作一些優(yōu)美的小詩,爭做小詩人!
板書設計
輕叩詩歌大門
合作編詩集 :分類 配圖 取名 封面 目錄
舉辦詩歌朗誦會:語氣恰當 表情、手勢自然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這次綜合性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學生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鍛煉了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能力,成效是多樣的。最大的收獲是同學們都能參與進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參與了多項活動,都有自己的收獲。同學們寫的詩,雖然稚嫩、粗糙,但都發(fā)揮了大膽的想象,寫出了童真童趣,抒發(fā)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我想只要學生勇于創(chuàng)作,樂于抒發(fā)即可。他們的能力,他們的水平,一定會隨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而不斷提高。
不足之處:
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不管是形式還是內容,還存在很多不足,我也有不少的困惑。本次活動結束后,我靜下心來仔細想了想:我們開展的此次活動是否很好地完成了全部教學任務,這樣的課怎樣上,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有些目標像收集整理詩歌,背誦詩歌,舉行詩歌朗誦會等還好把握,對于欣賞詩歌這樣的目標,比較難操作,也比較難把握。因為詩歌的語言高度凝練,它雖然來源于生活,但卻高于生活。對古詩的賞析,淺則三言兩語,深可洋洋灑灑千萬言。而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淺,閱讀范圍不廣,理解能力有限,很難真正去欣賞一首古詩。如何更好地完成這些教學目標,還有待思考。
教材分析:
“輕叩詩歌的大門”是一次語文綜合性學習,選自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一冊第六組,它分成“詩海拾貝”和“與詩同行”兩大板塊,通過閱讀材料和開展活動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學習本單元,除了能讀懂一些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還要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生活,了解當代詩歌的發(fā)展困境,從而引發(fā)學生思考文學發(fā)展前景。通過自學、討論等方式,在閱讀分析中歸納詩歌的共同點。上網查找資料,整理分析,了解當代詩歌的發(fā)展情況,通過辯論加深理解,形成觀點,體會當代詩歌面臨的困境,初步探討文學發(fā)展的前景。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團體協(xié)作的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評價的能力,并學會用計算機收集和整理資料。學習的成果要形成自己的觀點,做到言之有據,并能把探究活動的過程、學習成果整理好,用演示文稿、網站的形式發(fā)布。
學習目標:
情感與價值觀:
感受詩歌的魅力,激發(fā)熱愛詩歌的感情。
知識與能力:
1、能誦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
2、了解詩歌的分類、特點及發(fā)展歷史。
3、初步了解當代詩歌的發(fā)展困境,預測當代詩歌的發(fā)展前景。
4、初步探討文學的發(fā)展前景。
5、培養(yǎng)綜合、分析、評價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能進行分工合作,培養(yǎng)團隊成員的協(xié)作精神。
2、學會通過計算機收集和整理資料。
3、能制作簡單的ppt演示文稿和網站。
學習過程:
第一階段初步感知
1、出示教師演示文稿,提出本單元的基本問題——文學還會有“黃金時代”嗎?
2、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明確研究的方法:結合課本內容,利用網絡資源、圖書資源等,分小組自主研究。
3、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每組4——7人為宜,推選小組長,每個小組為自己的小組命名。組內商量分工情況并填寫分工情況表。
4、提示學生從內容問題開始探究,出示內容問題:
(1)本單元六首詩歌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2)這些詩歌怎么分類?
(3)這一組詩歌有什么共同點?
(4)你讀過哪些詩歌?
(5)詩歌有哪些共同點?
(6)詩歌的發(fā)展歷程是怎樣的?
5、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內容問題。
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內容,借助學生支持文件學習,通過課外查找網絡資源、到圖書館查找書籍等方式解決內容問題,并以小報或ppt的形式將學習成果整理好,下節(jié)課班內交流。
6、教師提供《“輕叩詩歌的大門”內容學習演示文稿范例》和《“輕叩詩歌的大門”內容學習演示文稿評價量規(guī)》,明確學習成果要求和評價標準。
7、學生匯報初步學習成果(一課時)。
學生匯報學習成果,師生根據《“輕叩詩歌的大門”內容學習演示文稿評價量規(guī)》共同評價學習成果。
第二階段深入探究
1、回顧第一階段的學習成果,布置新的探究任務。
出示單元問題:
(1)你認為征文比賽中“除詩歌外,題材不限”的這種規(guī)定會不會影響詩歌的發(fā)展?
(2)2006年,“趙麗華詩歌事件”轟轟烈烈,你怎么評價這次事件?
(3)80后作家韓寒認為,“現代詩歌和詩人都沒有存在的必要”,你贊同他的觀點嗎?
(4)詩歌有可能重現唐朝時的輝煌嗎?
2、師生共同討論完成任務的可行方法:細化問題法、調查研究法、小組討論法等。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