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09
這是楓樹上的喜鵲教學設(shè)計一等獎,是優(yōu)秀的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課前交流:互相認識。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今天我們要學個有趣的故事,叫《楓樹上的喜鵲》。
生讀題,師板書。
二、檢查預習情況。
1、了解讀了幾遍?
2、搶答:故事發(fā)生在哪里?
教學生字:渡口。生讀。請生指渡口在哪兒?(渡口旁的楓樹上)
教學渡船,渡河,擺渡。
三、學習第一段。
1、生讀。
2、你看到了一棵怎么樣的楓樹?交流。
很大很高,請生讀出這種感覺。
想把什么詞語送給楓樹?四個字的詞語。
3、理解“遮蔽”。蔽的意思是什么?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個詞語是由意思相近的`兩個字組成的)
請生說說類似的詞語。
5、指導書寫“蔭、蔽”:觀察結(jié)構(gòu),師范板書,生書空。
寫蔽時,跟老師說:一撇一點頭上頂,巾字下面站端正,反文橫短捺出鋒。請生各寫一個。注意寫字姿勢。
評議,夸一夸,提建議,對照字再寫一個。再評議。
6、再讀第一段,了解我喜歡什么?(喜鵲和楓樹)
把相關(guān)的句子劃出來。
7、默讀2-12段,把喜歡楓樹、喜鵲的句子劃出來。交流。
△我就像在童話書本里那樣……阿姨。
生讀,哪個詞讀出我特別喜歡阿姨。
師范讀,聽出什么不同?生再讀。
8、還有這樣有意思的句子,出示:
△……我的喜鵲弟弟。
9、把這兩句變成詩形,生齊讀。
10、交流其他喜歡的句子。
11、把童話變成一首小詩,出示3句變成詩形的句子,配樂讀。
12、師當阿姨,生當?shù)艿芘浜献x。強調(diào)標點:!和,弟弟的“,”可能學得怎么樣?再學一學。
四、學習日出段。
1、不僅不拼音,還看日出呢?師畫太陽。出示課文內(nèi)容。生做老師,生做弟弟,演一演:阿姨,弟弟,翻譯,旁白。
2、理解省略號的意思:阿姨和弟弟一起學拼音,看日出,還可能做些什么呢?
3、四人小組合作編故事。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看懂圖意,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讀,體會“?”、“!”、“……”的作用,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理解課文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故事情境,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并借助“?”、“!”、“……”來表達。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大自然對待小動物的無比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圖文結(jié)合,看懂圖意,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童話故事的神奇,感受故事的童趣。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
1.今天我們要學這個有趣的故事,叫《楓樹上的喜鵲》。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楓樹上的喜鵲)
題目中你覺得哪個詞語要讀重一些?(喜鵲)
3.過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
(二)識字解詞
1.學生自讀課文。
(課件出示)提出要求:
(1)不認識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請教老師和同學。
(2)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詞;
(3)讀通每個句子,讀不通順的多讀幾遍;
(4)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課件出示)
sǎn tái
yí
biàn jiāo yóu xì
mǔ
傘
抬
姨
便
教
游
戲
母
各自拼讀,找出平舌音“傘”,前鼻音“便”。
指名認讀,相機正音,并用生字口頭組詞。
(2)出示新詞(課件出示)
渡口 遮蔽 拼音 山岡 懂得 答案
借助拼音,開展讀詞游戲。
開火車讀,再讀。
小老師領(lǐng)讀,齊讀。理解、記憶。
(3)讓我們把這些字詞帶到課文中,一起來讀好課文。
①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聽讀音是否正確。
②開火車讀,看誰讀得好。組織互相評價讀書。
3.整體感知內(nèi)容。
請大家?guī)е@些問題聽老師讀課文。
這個童話,作者具體介紹了喜鵲媽媽教孩子的哪些事情?
(兩件事:學漢語拼音和看日出)
本文以什么為感情主線?(我喜歡喜鵲一家。)
(三)生字書寫
出示生字:(課件出示)田字格課件:傘抬姨便教游戲母
1.記生字:開動腦筋記生字。學生各抒己見,然后教師總結(jié):
(1)加一加:“扌”加“臺”是“抬”。“女”加“夷”是“姨”,“亻”加“更”是“便”,“孝”加“攵”,是“教”,“又”加“戈”是“戲”。
(2)減一減:“每”減“人”是“母”。
(3)猜謎語:“有朵花,人喜愛,有時閉來有時開,雨天開在大街上,花根就在手中栽”就是“傘”,“夜半人方到江畔”是“游”。
2.組詞語:給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頭組詞。
3.指導寫字:
(1)師范寫,重點指導“姨、游、教”并講述:
(課件出示):“姨、游、教”田字格課件。
“姨”:左邊的“女”部,橫變短,不露出右邊,第八筆是豎折折鉤。
“游”:左中右結(jié)構(gòu),注意右邊的部分不要寫成“攵”。
“教”:左邊的“孝”,下面的“子”的一橫變成提,右邊是“攵”。
另外,“抬、便、戲”為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的字。“母、傘”是獨體字。
(2)老師范寫,學生在習字本上描紅、臨寫生字。(提醒寫字姿勢。)
(3)指名說說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書寫要點。
(4)教師巡視指導,強調(diào)寫字姿勢,提出要求。
看準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個字的結(jié)構(gòu),放慢速度。
嚴格按筆順描寫。
(5)展示學生寫字作品,講評,適當獎勵。
(四)總結(jié)交流
小朋友們,許多詩人為我們留下了很多描寫喜鵲的古詩。(課件出示)
指導朗誦:乾隆皇帝的《喜鵲》。
喜鵲聲唶唶,俗云報喜鳴。
我屬望雨候,厭聽為呼晴。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復習舊知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喜鵲一家,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故事,看看喜鵲媽媽是怎樣教自己的孩子學習的。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學習第1自然段
(1)生讀。
(2)故事發(fā)生在哪里?
教學生字:渡口。生讀。請生指渡口在哪兒?(渡口旁的楓樹上)
教學渡船,渡河,擺渡。
(3)你看到了一棵怎么樣的楓樹?交流。
(很大很高),請生讀出這種感覺。
想把什么詞語送給楓樹?四個字的詞語。(枝葉茂盛)
(4)理解“遮蔽”。蔽的意思是什么?(遮、擋的意思)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個詞語是由意思相近的兩個字組成的)
請生說說類似的詞語。(阻擋滿足喜歡)
(5)再讀第一段,了解我喜歡什么?(喜鵲和楓樹)
把相關(guān)的句子劃出來。
出示:“我們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楓樹,我很喜歡它。”
“楓樹上有一個喜鵲的窩,我喜歡極了。”
2.默讀2-8段,學習喜鵲學拼音段。
把喜歡楓樹、喜鵲的句子劃出來。交流。
(1)我像在童話書本里那樣,在心中稱呼她是我的喜鵲阿姨。
生讀,哪個詞讀出我特別喜歡阿姨。
師范讀,聽出什么不同?生再讀。
(2)還有這樣有意思的句子,出示:
我還像童話書本里那樣,在心中稱呼小喜鵲是我的喜鵲弟弟。
(3)把這兩句變成詩形,生齊讀。
我像在童話書本里那樣,
在心中稱呼她
是我的喜鵲阿姨。
我還像童話書本里那樣,
在心中稱呼小喜鵲
是我的喜鵲弟弟。
(4)交流其他喜歡的句子。
(5)把童話變成一首小詩,出示3句變成詩形的句子,配樂讀。
(6)師當阿姨,生當?shù)艿芘浜献x。強調(diào)標點:!和,弟弟的“,”可能學得怎么樣?再學一學。出示:
“鵲!鵲!鵲!……”喜鵲阿姨教道。
喜鵲弟弟們也跟著學:“鵲,鵲,鵲……”
3.學習日出段(9——13自然段)。
喜鵲一家不僅會拼音,還會看日出呢?師畫太陽。出示課文內(nèi)容。生做老師,生做弟弟,演一演:阿姨,弟弟,翻譯,旁白。
出示:我看見喜鵲阿姨站在鳥窩邊,指著上升的太陽,對坐在鳥窩里的喜鵲弟弟們問道:“鵲!鵲鵲鵲?――”
我懂得,她問話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
喜鵲弟弟們,一齊快樂地答道:“鵲!鵲鵲!鵲鵲鵲!”
我懂得,喜鵲弟弟們很快給出了答案:“媽媽,那是太陽!太陽升上來了!”
(三)回顧課文,編寫故事
1.跟阿姨和弟弟一起學拼音,看日出,還可能做些什么呢?
2.四人小組合作編故事。
(1)借助插圖創(chuàng)設(shè)新情境,自由創(chuàng)編,鼓勵選用“?”、“!”或者“……”。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展示。
①我看見喜鵲阿姨逮了一條蟲子回來,站在窩邊。喜鵲弟弟一齊叫道:“鵲!鵲!鵲鵲鵲!”
我懂得,他們的意思是:蟲子,蟲子,給我吃!
②喜鵲阿姨把蟲子送到喜鵲弟弟的口中,叫起來:“鵲,鵲,鵲……”
我知道,她是在說:“快,快張開著,把它吃了。”
(四)積累強化,課外拓展
推薦郭風的另一首詩《童話》。
《童話》
作者-郭風
小野菊坐在籬笆的后面,
側(cè)著頭,想到:
“我長大了,
要有一把藍色的遮陽傘,
那時侯,我會很好看,
我要和蜜蜂談話!”
站在她旁邊的蒲公英,插嘴到:
“可是,那有什么好呢?”
小野菊馬上問道:
“可是,你會比我好媽?”
“我長大了,會有一頂
旅行用的黃色的小便帽;
我要帶一只白羽毛的毽子,
旅行到很多的地方!”
小野菊沉思地說:“那真的很好,
可是,我不要像你!”
(五)總結(jié)全文。
童話是多么神奇而美好,展開你豐富的想象吧,把你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盡情歌頌,盡情贊美,我們也能成為了不起的小詩人、小作家!
板書設(shè)計
楓樹上有一個喜鵲窩
楓樹上的喜鵲 喜鵲阿姨教喜鵲弟弟學習漢語拼音
愛護小動物
喜鵲阿姨教喜鵲弟弟看日出
一、教材分析:
《楓樹上的喜鵲》教學設(shè)計
《楓樹上的喜鵲》是一篇童話故事,這篇課文敘述的線條簡潔、明快,情節(jié)簡單、干凈,語調(diào)較為活潑,符合兒童的心理特 點和閱讀接受能力。但是這篇童話又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一般 的童話大都采用第三人稱敘述,講述者是置身事外的。而這篇童 話采用的是第三人稱和第一人稱穿插敘述的方式,把一個帶著童 真、童趣的眼睛去看待周圍事物的孩童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這個童話故事告訴我們:童話就在我們身邊,人人都可以創(chuàng)造童話。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對童話故事有濃厚的興趣,好奇心強,但缺乏一定的鑒別能力。大多數(shù)學生活潑、好動、大膽且獨立,他們已經(jīng)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喜歡讀書,但語言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時間還比較短。
三、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 “渡、蔽、拼”等 7 個生字,會寫“傘、 抬、姨”等 8 個生字,會寫“喜歡、好像、抬頭、說話、童話、 阿姨、對岸、游戲、發(fā)明、字母、上升”等詞語。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讀,體會“?” 、 “! ” 、 “??” 的作用,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3、創(chuàng)設(shè)故事情境,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并借助“?” 、 “! ” 、 “??”來表達。
4、通過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話故事的真諦。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交流積累識記生字的方法,培養(yǎng)識字、寫字能力。
2、在自主讀文的基礎(chǔ)上,通過語言對話,能用不同的語氣表 現(xiàn)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省略號、破折號等,了解標點的作用。
五、教學課時:
2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 “渡、蔽、拼”等 7 個生字,會寫“傘、 抬、姨”等 8 個生字,會寫“喜歡、好像、抬頭、說話、童話、 阿姨、對岸、游戲、發(fā)明、字母、上升”等詞語。
2、 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讀, 初步體會 “?” 、 “! ” 、 “??” 的作用,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的教室里來了很多老師。你看, 連森林里的小楓樹也趕來了。誰愿意和它打個招呼?她看到小朋 友這么熱情,還帶來了它的朋友——喜鵲。對喜鵲了解多少,學 學叫聲等。
2、教學“鵲”字。
3、齊讀課題
4、過渡:楓樹上的喜鵲發(fā)生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流利。朗讀要求:
(1)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通過拼音認識文中的生字。
(3)圈出文中你還不認識的生字。
(4)如果有不理解的詞語,試試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與 同桌討論。
(5)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再讀課文,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1)同桌互讀生字,檢查同學的預習情況,如果有不會的, 同桌教一教。
(2)教學生字,可以用加一加或減一減的方法來識字。 渡-氵=度 岡+刂=剛 懂-忄=董(班上有這個姓就更好) 母+扌=拇
(3)去掉拼音寶寶再讀一讀。
(4)把生字帶到詞語中讀一讀。
(5)把詞語帶入課文再讀一讀,看看還有不認識的生字嗎?
3、再讀課文,感知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1)學生齊讀課文。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匯報。
(4)師小結(jié)。 我們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楓樹,楓樹上有一只喜鵲阿姨,喜鵲 阿姨生了六只喜鵲弟弟,他們一起在樹上學習、游戲。我非常喜 歡他們。 三、生字書寫 。
1、觀察生字,看看有哪些生字需要提醒大家。
2、重點指導左右結(jié)構(gòu)的“姨和教”的筆順。
3、練寫,點評。
4、同桌相互交流,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游”字各部分所占的位置。
5、學生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6、再評議。
四、作業(yè)。
1、書寫生字和新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細讀課文, 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體會 “?” 、 “! ” 、 “??” 的作用,感受課文富有童趣的,純凈透明的語言。
2、照樣子創(chuàng)設(shè)故事情境,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并借助“?” 、 “! ” 、 “??”來表達。
3、通過感受故事中角色的感情,明白童話故事的真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認讀生字新詞。
2、讀課文,回憶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中都有些什么?他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認識楓樹。
(1)找出描寫楓樹的句子讀一讀。
(2)讀一讀描寫楓樹的句子,這里把楓樹比喻成什么?
生:很大又很高的綠色太陽傘。
(3)師:楓樹和太陽傘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能遮蔭,楓樹遮蔽了村里的渡口。
2、認識喜鵲。
(1)認識喜鵲阿姨,我像童話書里一樣稱呼她為喜鵲阿姨。這里體現(xiàn) 了我的什么特點?
(2)我也像童話書里一樣稱呼六只小喜鵲為喜鵲弟弟。多么天真活潑 的孩子。
3、在介紹楓樹和喜鵲的時候,我用了兩個“我喜歡極了” ,從這里可 以看出我對楓樹、對喜鵲怎樣的感情呢?
三、品讀領(lǐng)悟,體悟情感。
1、現(xiàn)在請孩子們仔細地讀一讀 4-12 自然段。
(1)找出寫喜鵲語言的句子。
(2)喜鵲在忙些什么呢?
2、匯報交流展示喜鵲在忙些什么。
(1)喜鵲在忙些什么呢? 一會兒教喜鵲弟弟唱歌, 一會兒教喜鵲弟弟做游戲 ,一會兒教他們學 喜鵲阿姨自己發(fā)明的拼音字母?
(2)仿寫拓展 。
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
(3)體會這里的“?”的.作用。
說明喜鵲忙的事情遠不止這些,其實還有很多,還沒有列舉出來。那 同學們來幫他列舉一些吧。
(4)學生匯報。 如:一會兒教他們捉蟲子,一會兒教他們飛翔?
3、交流喜鵲語言的句子。
(1)找出句子。
A “鵲!鵲!鵲! ”喜鵲阿姨教到。
B 喜鵲弟弟也跟著學“鵲,鵲,鵲??”
C 問喜鵲弟弟: “鵲!鵲鵲鵲?”
D 喜鵲弟弟一起快樂地回答: “鵲!鵲鵲!鵲鵲鵲! ”
(2)體會每一句的意思,找出文中相應(yīng)的句子。
(3)體會句中的“?” “! ” “??”的作用。
4、身臨其境,分角色模仿喜鵲的叫聲,上臺展示。“鵲!鵲!鵲!” “鵲,鵲,鵲……”“鵲!鵲鵲鵲?”“鵲!鵲鵲!鵲鵲鵲!”
四、拓展延伸。
1、小組合作探究,交流喜鵲還會說什么……
(1) 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童話。
A 我看見喜鵲阿姨找了一條蟲子回來,站在窩邊。喜鵲弟弟一齊叫道:“鵲!鵲!鵲鵲鵲!”
我懂得,他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B 喜鵲阿姨把蟲子送到喜鵲弟弟嘴里,叫起來:“鵲,鵲,鵲……”
我知道,她是在說:“ ____________ ”
(2) 課堂交流,師給予評價
2、口語交際情景中延伸省略號的作用與用法。
(1)舉例造句。
(2)指導朗誦。
五、主題升華。
這是一群跟我們一樣有著童真童趣的小喜鵲,熱愛自然,享受生活。他們的世界同樣也充滿了童話的純真,你們喜歡么?好,相信我們的孩子更是活潑有趣的“小喜鵲”,我們也能創(chuàng)作出美麗的童話。
六、作業(yè)。
1、找像這樣有趣的童話書讀一讀。
2、再讀課文,體會“?”“!”“……”的用法。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