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5
這是《3.蠟燭》學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識記重點字詞。
2、分析品味重點語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3、分析人物動作描寫,體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4、珍視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捍衛世界和平。
【學習重難點】
通過朗讀、小組探究,分析人物外貌、動作描寫,品味感受人物豐富的情感世界。
【學習流程】
預習導學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瓦lì ( ) 精疲力jié( ) fú( )曉 揣在懷里( )鞠躬( )
2、這篇通訊寫了一位飽受 之苦的老婦人 的動人事跡,贊美了 。
3、這是一篇戰地通訊,它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學習研討
4、課文以蠟燭為題,這里的燭光,你認為有什麼特殊的象征意義呢?
5、文章對哪些內容進行了不厭其煩的反復描寫?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反復加以描寫?(盡量自己找一找,劃一劃,然后歸類)。
拓展學習
6、體驗感悟:
文中老婦人始終沒有說一句話,豐富的內心世界都是通過她的動作來表現,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請展開想像,揣摩一下老婦人的內心世界。把你想像的老婦人的心理活動寫下來,字數不少于200字。
7、課外延伸:
思考:戰爭留給我們的是什么?戰爭留給一個民族的是什么?在面臨戰爭,面臨民族危亡的時刻,每個國家的人民表現出來的又是什么?
8、拓展閱讀:
一列火車緩緩地駛出柏林,車廂里盡是婦女和孩子,幾乎看不到一個健壯的男子。在一節車廂里,坐著一位頭發灰白的戰時后備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個身體瘦弱而多病的老婦人。顯然她在獨自沉思,旅客們聽到她在數著:“-,二,三……”聲音蓋過了車輪的"咔嚓咔嚓"聲。停頓了一會兒,她又不時重復數起來。兩個小姑娘看到這種奇特的舉動,指手劃腳,不加思慮地笑起來。一個老頭狠狠地掃了她們一眼,隨即車廂里平靜了。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婦人重復數著。兩個小姑娘再次偷笑起來。這時那位灰白頭發的后備役老兵挺了挺身板,開口了。
“小姐,”他說,“當我告訴你們這位可憐的婦人就是我的妻子時,你們大概不會再笑了。我們剛剛失去了三個兒子,他們是在戰場上死去的。現在輪到我自己上前線了。在我走之前,我總得把他們的母親送進瘋人院啊!”
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
(1)文段寫老婦人多次重復數著“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婦人對_________ _的痛苦訴說,也表現了作者對戰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文中對老婦人身體狀況作了怎樣的描寫?這描寫是為了揭示什么?
(3)文末“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這句話怎么理解?
一課一得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