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2
這是《游園驚夢》賞析解讀,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人生在世如春夢,且自開懷飲幾盅。白先勇先生的小說《游園驚夢》以一幅繁華熱鬧、流光溢彩的宴客圖,展現一位昔日梨園女伶如今已喪失青春年華與富貴社會地位的奇女子的所憶所見。在精致的外表下蘊含著無盡的蒼涼與悲哀,撫今思昔,感慨萬千,對過往的緬懷和喟嘆,顯示出在永恒的時間流逝中,人生的無常、人世的滄桑,從而傳達出一種歷史的蒼涼感。
一、似水流年
藍田玉,“藍田日暖玉生煙”,但這塊軟玉沒能保持住永遠的光澤,錢夫人入竇公館前廳,站在一株“萬年青”前面照鏡子的一幕,頭發亂了,身上的綢緞似乎失去了光澤,鏡中出現的是一塊已經黯然失色了的藍田美玉。
藍田玉原是秦淮河畔的昆曲名伶,因一曲《游園驚夢》而被花甲之年的錢將軍看中,一夜間成了將軍夫人,享盡了榮華富貴。錢將軍死后,她成了落魄夫人,在臺南伶仃度日。宴會女主人竇夫人桂枝香,在南京時是次長竇瑞生的偏房,出面請客都沒份兒,連三十歲生日酒都是藍田玉替她在錢公館請的。現在,竇瑞生官做大了桂枝香也扶了正。竇公館氣派非凡,桂枝香也打扮得雍容華貴,宴會來客層次很高,宴會熱鬧而風光。十三天辣椒蔣碧月也比從前更加標勁,更加佻撻。此情此景,勾起她一生回憶,想起她過去在南京梅園新村錢公館宴客的款式哄動了整個南京城,單就替桂枝香請生日酒那天,梅園新村的公館里就一擺就是十臺。在南京,藍田玉風華翩遷,筵席之間,十有八九的主位是她占先的,但現在,她卻在臺南孤苦伶仃,門庭冷落,坐一次主位都臉紅了。別人都是坐官家汽車來赴宴,她卻坐計程車前來,衣服顏色款式也不合時。
小說采用了第三人稱的視角,從深度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為了創造‘舊事重提’或‘過去再現’的印象效果,作者在小說里大量運用了‘平行’技巧。”此時竇夫人的宴會情景跟當年錢夫人在南京為其做生日的盛宴情景,十分相似:今日落魄的錢夫人即昔日的竇夫人,昔日享受富貴榮華的錢夫人即今日的竇夫人;標致、潑辣、風騷的蔣碧月搶奪過姐姐的情人,錢夫人的親妹妹月月紅與蔣碧月的性格做派如出一轍;而陪伴錢夫人的善解人意的程參謀仿佛就是昔日錢夫人深愛著的鄭彥青,蔣碧月和程參謀的曖昧親密恰恰正如從前的月月紅和鄭參謀……人物關系和活動場景之間的過度巧合的對應、吻合,很容易造成人生如戲的感覺,似乎歷史是一個劇本,不同的是由不同的人去演繹,昔日的臺上人變成了如今的臺下人而已。
在小說中,展現錢夫人對往昔的眷戀與緬懷的處處可見:“她總覺得臺灣的衣料粗糙,光澤扎眼,”“哪里及得上大陸貨那么細致、那么柔熟”,她認為“臺灣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陸的那么醇厚,飲下去終究有點割喉”。錢夫人雖然生活在現在,但她更生活在過去,記憶是她曾經活過的唯一憑據。時間的流逝是永恒的,而人類也終究無法留住時間,曾有過的繁華隨時間消散,如今留下的也不過是幾個回憶的片段。時間是單向的,如果在遙遠的將來能夠實現雙向的,也許誰也不會去回憶、不會去珍惜了。小說勾勒出一幅青春幻滅、愛情破碎、生命消亡、榮華盡褪的頹敗圖景。
二、意識流動
小說《游園驚夢》的成功在于將意識流手法的完美應用,在今昔的交錯與對比之中突出往昔的可戀,現在的悲涼,從而將人生的無可奈何表現得淋漓盡致!
當藍田玉在眾人的勸說下臉紅心跳地坐上了主位時,她不禁回想到了錢鵬志當年對她的照顧,為她擺的大場面,那時確是享盡榮華富貴和氣派尊嚴,而如今風華已逝,自己無力鎮住場面,確是今非昔比,失落和惆悵已成必然。
當藍田玉目睹著蔣碧月蠻橫耍潑的姿態飲下一杯花雕時,由一句似曾相識的“到底是不賞妹子的臉”勾起,意識流入桂枝香生日酒的時空,那時妹妹月月紅明艷動人,仗著年輕氣盛,也是說著這般話為難著她。而昔日的情人鄭彥秋竟也順勢胡鬧,彎著身敬酒,柔柔地叫夫人,全然無所顧忌。月月紅正如今日的蔣碧月,都搶了姐姐的男人,還要在姐姐面前耍盡威風,要足面子。她們也都喜歡穿的那樣鮮艷,洋溢著光華,想要吸走眾人的目光。竇夫人今日的宴會和當年她的生日宴又構成了一組對比。
小說以第三人稱藍田玉的人物視角敘事,仿佛在積蓄力量,當酒力上來,錢夫人的感情也蘊積到相當程度時,完全中斷竇公館宴請賓客唱昆曲的現實線索,在錢夫人意識流動中回到當年在南京酒席清唱會的情境中去:時而是錢將軍充滿憐愛的話語,時而是鄭彥青的柔聲低喚,時而是瞎子師娘的無限嘆息,時而是妹妹的肆意嘲弄,時而是自己與情人的縱情交歡,時而是妹妹與情人的輕柔淺語。
由于聽到《游園驚夢》,觸景生情,心理上又重新經歷了一次她一生中最痛苦的經驗……以往經驗和眼前情境所形成的合力喚起并且推動了錢夫人的意識流動。錢夫人意識流動使眼前的竇公館故事和當年錢夫人在南京酒筵清唱會上故事的重疊。兩個時間橫斷面上的兩個故事,在錢夫人意識流中重疊在一起。
錢夫人的意識流將情緒引向高潮,在文本中自然地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效應,一個圓熟、和諧并且具有波瀾之美的藝術品就這樣臻于完成了。蒙太奇、時空跳躍、自由聯想等意識流技巧的交替使用,使現實與幻覺相互交織,構成一個時空錯亂、斑駁離奇的世界。
三、戲夢人生
小說的題目出自《牡丹亭》改編的昆曲《游園驚夢》,小說巧妙地將藍田玉游園賞戲與昆曲《游園驚夢》結合起來。《游園驚夢》與錢夫人的命運維系在一起:當年錢將軍為藍田玉所唱的《游園驚夢》而癡迷,才將其娶為夫人,藍田玉因此由一個地位卑賤的戲子躍身成為高貴的將侯夫人。一次《游園驚夢》的清唱會上,她發現自己的妹妹月月紅鄭彥青有了私情,急怒之下,啞了嗓子,再不能登臺演唱。多年后的今天當她參加竇夫人的宴會,似曾相識的情景和《游園驚夢》的唱段再次勾起了悲痛的回憶,藍田玉再次失聲。《游園驚夢》是錢夫人人生的“關鍵詞”,而錢夫人藝術生命的衰竭同時也象征著昆曲這種傳統藝術的式微。小說中多處運用了戲劇穿插,將古典戲劇的情節、氣氛與小說主人公的內心處境和悲劇命運相互對照。錢夫人徹底沉浸在戲曲營造的氛圍之中,她的意識流動、情緒起伏都與《皂羅袍》《山坡羊》等曲牌的唱詞、節奏相關。讀者捕捉了昆曲的旋律,領悟到唱詞的意蘊,也就可以洞悉到錢夫人紛繁復雜的心理世界。
人生在世如春夢,再好的夢終歸有醒的時候,但夢醒時分,我們又在哪里?春夢了無痕。一切變得那樣的陌生,仿佛從沒有發生過一般。
竇夫人宴請的客人大多是從大陸瓢泊到臺灣來的將領及家屬,對大陸有著深刻的留戀,對臺灣有著矛盾而復雜的心理,臺灣再好也不過是被人趕過來的。藍田玉作為這些人的一個縮影,一方面極力描寫當年在南京時的無限風光,風華翩遷,宴席華麗,另一方面展現今日在臺灣的伶仃、荒涼。在今昔對比,今不如昔,繁華已逝之中,感慨人生無常,歲月無情。歷史的舞臺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階段演繹,錢夫人的三十年河東已經過去,竇夫人的三十年河西在登臺,但能持續多久?歷史似乎是喜新厭舊的,誰也不能永不下場。可惜萬年青只是一株樹,萬年歡只是曲牌,時間會洗去一切。
時間能沖去一切,曾經的繁華如煙一般流去。“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世事滄桑,時間會湮沒曾經的成功、曾經的輝煌,在無聲無息中已經離去。
“錢夫人在宴會進行過程中,跌入了舊夢。錢夫人過去享受的那種富貴榮華,今日回想起來,好比一場夢。竇夫人的盛宴,其富麗堂皇氣派,其輝煌鮮明色彩,在今日臺北的現實狹窄環境和污染空氣里,簡直好像不可能存在。”
這些從大陸飄過來的異鄉人,在聽著昆曲中尋找一絲陶醉,麻木無知的生活型態,在如夢一般虛幻無常的人生里,卻執迷不悟地貪戀榮華富貴和兒女私情。
不可能每一個夢都成真,正如許多人期盼著田園牧歌,無論你如何努力,因為很多是背離著時代的發展方向。人生如夢如幻,但我們是活在當下的。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人生又是無常的,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當夢醒時,你還會失落嗎?
參考書目:
1、《<游園驚夢>的寫作技巧和引申含義》,歐陽子
2、《白先勇文集》,白先勇
3、《夢醒時分的闡釋空間——論白先勇<游園驚夢>藝術價值構成機制》, 劉俐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