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1
這是《好朋友》課后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小班孩子的自我意識正逐步形成,他們的交往對象越來越多,交往范圍也發生著變化。最近,孩子們出現了一些“小團體”的現象,而且時常會有小朋友跑來向老師告狀:“老師,×××打我。”“老師,×××搶我東西”……
為此,我們設計了主題活動《好朋友》,針對孩子們生活中的小問題及時引導。讓孩子們學會用關注的眼神觀察周圍的伙伴,感受親切、溫馨的集體氛圍,體會微笑面對朋友是多么重要,有好伙伴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在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還可以體驗與同伴一起分享食物、玩具、秘密的快樂,體驗到與同伴、老師一起活動的快樂。
主題目標:
1、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2、能用多種方式表達對好朋友的友好情感。
3、學會體諒、原諒他人,能夠關心朋友。
家園共育: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鼓勵引導孩子去大膽地結交自己的好朋友,并能向家里的人簡單介紹好朋友的情況。
•鼓勵幼兒從家里帶一兩樣自己喜歡的玩具到幼兒園與小朋友共同分享。
•鼓勵孩子邀請幾個朋友到家里來玩或者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體驗和同伴一同玩耍的快樂。
•耐心傾聽孩子的小秘密,增進親子情感,讓孩子和父母也能成為好朋友。
•配合“找朋友”的活動,和孩子一起進行“你問我答”的游戲。如“飯碗的朋友是…”“小鳥的朋友是…”,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語句回答,并說說理由。通過這樣的游戲,不僅有助于孩子的語言發展,還能增進親子感情。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