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3
這是《21.蚊子和獅子》教例評析,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21.把“球”拋給學生——《蚊子和獅子》教例評析
〔教例簡述〕
教學過程分為兩個步驟。
一、評“讀”
1.學生自由誦讀課文。
2.幾個同學分別朗讀課文,其它學生聽讀。
3.請同學們評議這幾個同學的朗讀。
同學們評議的內容有:
①蚊子說的一段話不能讀得太蠻橫。應讀出一種藐視、嘲笑的口氣。
②讀“開戰”的部分,速度要快,要突出獅子的狼狽。
③“吹著喇叭”處,要讀出蚊子的得意。
④“嘆息”這一部分,要讀出一點諷刺意味。
⑤兩段之間要自然停頓。第二段要讀得平穩、有力。
⑥“最強大”與“小小的”要讀出反差。
⑦肯定句的語氣要與否定句的不同。
……
二、答“疑”。
教師請同學們解答老師的疑問:
1.蚊子的兩次“吹著喇叭”在意思的表達上有什么不同?
2.蚊子的話語是表現了蚊子的自信還是驕傲?
3.蚊子的“說話”是不是太羅嗦?
4.蚊子“嘆息”的一段話,能不能說明蚊子認識了自己的錯誤?
5.課文中大起大落的情節是否合理?
6.全文點示寓意的關鍵詞句在哪里?
同學們認真惴摩課文內容,紛紛解答“老師”不懂的內容”,其中有些“見解”甚至掀起了課堂教學的高潮。如對第3個問題的答“疑”。
學生一:蚊子的話并不羅嗦。第一,這些話表現了蚊子的自信;第二,這些話表現了蚊子的策略,它用辱罵、鄙視的語言激怒獅子,以便戰勝獅子;第三,與蚊子“吹著喇叭”的特點非常吻合;第四,話越多,與失敗形成的對比越強烈……
學生二:是太羅嗦了!你們看,“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強”、“我比你強得多”這些句子不僅重復羅嗦,而且表達也不生動。我們學習語文,難道要學習這樣的表達嗎?
……
〔評 析〕
有人說,評價一個教學設計的優劣,要看三點。第一,看其是否因材施教;第二,看其是否因文施教;第三,看其是否因能施教。
有調查報告說,學生心目中的語文課,應做到四“要”:課堂氣氛要活躍,教學手段要多樣,鍛煉機會要均等,教育方法要巧妙。
我們若用上述觀點來進行評價,這個教例應該是很優秀的,這是一節樸實活潑、簡煉豐滿的課。
教師有很高的操作技巧,他“大智若愚”,把解決問題的“球”拋給了學生。
于是學生的活動便“滿堂生輝”。看“評讀”中的議論,看“答疑”中的見解,是多么令人欣喜!
這一“拋”,實際上“拋”出了教師的魅力,談笑之中,“檣櫓灰飛煙滅”,主要教學問題迎刃而解。雖然說是極短的一篇課文,也可以看出教師指揮若定的風度。
那么,“拋”球的價值在什么?在“省時不省力”。省時,是把大量的學習時間省給了學生;不省力,是教師要花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才能邁開這改革的一步。
“把‘球’拋給學生”,——留給我們意味深長的思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