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3
這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一課時導學案,是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了解作家作品;積累生字生詞;
2、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3、初步感受文章的主旨
學法指導
1.明確學習目標,了解作者
2積累生字詞,并能熟練運用
3小組合作探究,完成探究提升
4 充分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完成拓展延伸
5 當堂檢測自己,鞏固知識
自學導航
相關鏈接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說集《彷徨》、《吶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他的小說《狂人日記》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這組散文是在魯迅生活中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借舊時的美好事物,來排遣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閑靜”,寄一些安慰而寫的,可以說《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時代的一曲戀歌。《朝花夕拾》包括:《狗·貓·鼠》、《阿長與山海經(jīng)》、《二十四孝圖》、《五猖會》、《無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nóng)》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記》,其中前文篇是魯迅在北京期間寫的,后五篇是在廈大期間寫的
二自讀感知,積累生字生詞。
1、讀準下列字詞的讀音:
攢 拗 確鑿 菜畦 桑葚 蟋蟀 臃腫 腦髓 相宜 書塾 方正 博學 蟬蛻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倜儻
2、結合語境理解上面字詞的含義,根據(jù)你的理解至少用上上面的四個詞語說一段話。
探究提升。
1、從文題來看,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提示:表明了記敘的是作者的一段經(jīng)歷(從……到……),點明了寫作的兩個場景( )
2、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魯迅童年生活過的兩個地方,從題目看,文章是按空間順序來寫的,那么他們各自的起止段落為何,那一段又是過渡段,請?zhí)接憽?/p>
3、主題探討:
把前后兩部分聯(lián)系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種說法可供參考。
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
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xiàn)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我的看法
拓展延伸
1、閱讀1—8段,以“一個 的童年”說一段話
2、閱讀10—24段,以“ 的讀書經(jīng)歷”說一段話。
當堂檢測
一基礎知識檢測
菜qí( ), 桑椹( ),輕捷( ),油líng( ), 斑蝥( ), chán( )絡,攢cuán, ( )( )shān hú
高枕( )而臥, 斂( ), 腦( )suǐ,陌生( ) 鑒賞( ),人跡( )至hǎn,覓食( ),竹( ) shāi,( )谷bǐ,傳( )
shòu,書( )shú, 確鑿( )
二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寫出你心中的百草園或者三味書屋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要求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景的筆法,了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2、從語言入手理解課文中的寫景和抒情;
。
學法指導
1.明確學習目標
2溫故知新,及時鞏固上一課時的內容
3小組合作探究,完成探究提升
4獨自完成拓展延伸
5 當堂檢測自己,鞏固知識
自學導航
一、溫故而知新:
1為什么說百草園是我的樂園:
(1)有趣的________ ;(2)有趣的________(3)有趣的活動——( )。
2.魯迅,原名周樹人,________(籍貫)人,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小說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魯迅先生________集《朝花夕拾》,集名的意思是________。課文主要通過________手法,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封建教育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不滿。
二 獨立思考 感悟課文
1、作為散文,要有文眼貫穿其中,你認為1——8段的文眼是什么?
探究提升
1賞讀第二段,感悟這段文字寫景的妙處。(從多個角度品讀)
2、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后,又寫了美女蛇的故事。簡要復述和評論這個故事。其余的同學思考文章為什么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由赤練蛇而寫到美女蛇,這是什么表現(xiàn)手法?能否從學過的文章中再舉出一兩個使用這種手法的地方?
3、作者寫冬天的百草園,著重描寫了捕鳥,那么作者是怎樣描寫的,準確地運用了哪些動詞,為什么要寫捕鳥?
:
4作者把百草園描寫得這么有聲、有色、有趣、有味,實際上百草園其實很普通,而且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說:“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這是荒園”。既然這只是一個只有野草的荒園,為什么作者把它看作是“樂園”,而且寫得這么有趣?
5、學生品讀過渡段,探討應讀出怎樣的語氣?并組內朗讀
拓展延伸:
1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這個句式有什么好處呢?能否模仿課文,用這個句式來寫一寫我們美麗的校園呢?
教師示例:(體現(xiàn)有趣的景物很多。不必說明亮整潔的教室,干凈舒適的食堂,環(huán)境宜人的寢室,也不必說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鈴聲,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單是文化長廊一帶就有無限風光。)
2作者用一連串的動詞,準確地描述了雪地捕鳥的過程,請你也用上一系列的動詞來介紹你曾參與的一項活動。(如溜冰、跳馬、騎自行車、釣魚等)
當堂檢測 相關練習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重點理解寫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
2探討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在文中的關系
3討論文章的主題。
學法指導
1.明確學習目標,明確重難點
2根據(jù)自學導航
3小組合作探究,完成探究提升
4 充分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完成拓展延伸
5 當堂檢測自己,鞏固知識
自學導航
一 溫故知新:
1背誦寫景的句子,感受寫景的妙處
2背誦雪中捕鳥的片段,體會動詞的妙處
二 獨立思考
1、默讀10——24段,思考下列問題:
(1)三味書屋的陳設是怎樣的,你能用平面圖畫出來嗎?為什么中年的魯迅還記得這樣清楚?
(2)文中還寫到了作者的老師——壽鏡吾先生,你認為他是一味怎樣的人,你喜歡他嗎?作者對他態(tài)度如何?
(3)為使人物形象生動,文章對這位老先生進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寫?
探究提升
1 三味書屋的生活是枯燥無味的還是歡樂的,發(fā)表你的看法
2本文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兩部分之間是什么關系?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細讀課文,邊讀邊把前后兩部分聯(lián)系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種說法可供參考。你贊成哪一種說明理由
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脫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xiàn)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拓展延伸
1、告別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們在一天天的長大,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煩惱,自己的見解和思想。你有自己的煩惱嗎?把它說出來,讓我們來給你化解化解。
2、從現(xiàn)在的觀點來看,你認為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哪些方面需要改革?試談談你的看法。
當堂檢測
練習冊上的課外閱讀
第二課時 探究題 答案
1 (1)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讓學生分別找出寫形、聲、色、味,寫春、夏、秋景的相關內容)
(2)層次井然,條理分明,活潑多姿。 (分析寫景的順序)先用兩個“不必說”從整體上寫百草園,再寫局部的“泥墻根一帶”:由低到高寫靜物(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再由高到低寫動物(鳴蟬—黃蜂—叫天子);整體是從植物到動物(菜畦、皂莢樹、桑葚——鳴蟬、黃蜂、叫天子),局部是從動物到植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烏、木蓮、覆盆子)。
(3)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讓學生找出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從修辭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有擬人: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寫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4)既抓住了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用詞貼切。
(引導學生揣摩詞、句,讓學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竄、輕捷、低唱、彈琴等詞語和相關語句。)
石井欄“光滑”表明長年累月摸,寫出少年魯迅多次好奇地摸。說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態(tài)較別的昆蟲肥大,而且體現(xiàn)了兒童特別的感覺。 “直竄”寫出鳥兒的機靈輕捷和兒童羨慕不已的心理。至于寫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有的感受。
(5)善于運用聯(lián)想。作者由何首烏根聯(lián)想到吃了便可以成仙,從而表現(xiàn)了百草園的有趣,使文章更加生動活潑。
2: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秘色彩,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這是運用聯(lián)想的表現(xiàn)手法;《天上的街市》也運用了聯(lián)想,由地上的街燈聯(lián)想到了天上的明星,再到天上的街燈和街市。
3 點撥:作者很懷念在百草園的生活,這是一段無憂無慮的生活回憶是美好的。可見童年的魯迅是一個熱愛大自然、好奇、天真幼稚的孩子。 5明確:應用疑問、猜測和無可奈何的語氣讀出魯迅告別百草園時內心的震蕩、依戀、無奈,從而表現(xiàn)他對百草園的眷戀惜別之情。
第三課時 探究提升
1學生認為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是枯燥無味的,或者認為這里的生活也讓人難忘也有歡樂的,只要緊扣文章內容來談,言之有理都可,應給于肯定。如,認為枯燥無味,可從繁瑣的禮儀、教學方式的單調、不允許學生提問、不準做與教學無關的事、學生的個性得不到發(fā)展等方面來談。認為歡樂,可從老師較為開明、老師知識淵博、有機會便跑出去玩、老師讀書入神可在座位上做游戲畫畫等角度來談。
2 對于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
①兩部分是對比關系,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陳腐的生活相對比,一個是多么適合兒童心理,表現(xiàn)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么妨礙兒童身心的發(fā)展,表現(xiàn)了兒童對它的厭惡。
②兩部分是襯托關系,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
③兩部分是和諧統(tǒng)一的關系,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
3 (這三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學生無論贊成哪種說法,都要給予適當肯定。)
第一種說法,根據(jù)是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寫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種說法,是對第一種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