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2
這是《鴻門宴》創新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課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理清線索) 明確:殺不殺劉邦 按照事件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可分為幾個部分?(理清線索) 明確:宴會前(1—2段 幕后活動)
宴會中(3—4段 明爭暗斗)
宴會后(5—7段 脫身除患) 圍繞“殺不殺劉邦”這個中心問題,進行了幾個回合的斗爭?(進一步熟悉文本) 明確:三個(無傷告密 范增舉玦 項莊舞劍)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文言文是沒有標點的,段落劃分見仁見智。請將第二、三部分重新分段并說明理由。(引導學生進一步熟悉文本,把握結構) 教師示范,學生點評:歸納項羽、劉邦的人物形象 引導學生學會用點評的形式鑒賞文本
教師示范: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劉邦陣營口徑一致。劉項不同之處。]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敢于當面譴責霸王,豪氣干云。][樊噲好章法。先說暴君之慘,再說懷王之約,三說劉邦功高。三者下來,淘盡項羽虛驕,使之落于道德下風。樊噲理直氣壯,項羽理屈詞窮。]
6、按句式說話:“我從課本中發現兩個 ”(找出兩相映照的人物)
明確:項羽——劉邦
范增——張良
項莊——樊噲
曹無傷——項伯 研討探究:項羽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投影:《垓下歌》及《史記 項羽本紀》中“烏江自刎”“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明確:項羽失敗的原因很多,宜從內因和外因兩方面進行考察研究。其中,項羽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項羽滅秦之后,逆歷史潮流而行,襲周制“分裂天下而封諸侯”,使社會再次回到秦統一以前的分裂、動亂的狀態。但從個人性格來看他的失敗應該是性格的悲劇。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