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2
這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課時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 整體把握全文結構,全面理解課文內容。
2. 品味作品在質樸的語言中洋溢著的誠摯美好的感情。
3. 品析課文細膩的心理描寫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教學重點:
1. 品味作品在質樸的語言中洋溢著的誠摯美好的感情。
2. 品析課文細膩的心理描寫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教學難點:
運用細膩的心理描寫和對比手法表現誠摯美好的感情和生命的熱情。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方法:
品讀-感悟
教學設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海倫•凱勒的一篇著名散文。作為一位盲聾啞人,海倫•凱勒并沒有向我們展示多少“命運”的多舛,而是讓我們更多地感受到作者的熱切、坦誠和真摯。作品表現了作者堅強不屈和積極樂觀的精神,表露出對世人強烈的愛和熱切的希望。
第一課時:整理全文結構,理解課文內容;解讀假如得到三天光明的安排,體味作者誠摯美好的感情。
第二課時:理解文章前面一部分,學習對比手法,體會作者對世人的規勸,表白自己的內心,拓展《命運交響曲》和國際著名激勵大師約翰•庫緹斯,思考生命的意義,感悟生命之重。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播放《二泉印月》音樂。
在凄涼、哀怨的二胡聲中,導入:
生活在光明世界里的人,是很難體會殘疾人所忍受的各種困難和痛苦的,尤其是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我們從盲人阿炳的《二泉印月》中聽出的是……(坎坷的經歷、悲慘的命運、凄涼的心境)。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一位盲聾啞的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精神世界,去品味這被譽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給我們展示的豐富情感。
二.作者簡介:
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女作家,教育家。在生命的88年里,有87年在黑暗和寂靜中度過。19個月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7歲時,安妮•莎莉文走進了她的生命,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大學期間寫了第一本書《我生活的故事》(1902年),敘述她如何戰勝病殘,不僅給盲人而且給成千上萬的健康人帶了了鼓舞。作品還有:《我所生活的世界》(1908)、《從黑暗中出來》(1913)、《我的信仰》(1927)、《中流——我以后的生活》(1929)和《愿我們充滿信心》(1940),在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與寂靜并不存在,她自己也是個有理智的人。海倫•凱勒后來成為卓越的社會活動家,她的精神受到人們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舉為世界十大杰出婦女之一。
馬克•吐溫說,19世紀出了兩個了不起的人物,一個是拿破侖,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三.整體感知:
1.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它既是人們攝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也是人們傳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秋波一送,表達千般風情;眼神一瞥,會有萬種暗示??墒蔷哂姓R暳Φ娜?,你能想象得到一個永遠處于黑暗中的盲人對光明是何等渴望嗎?
海倫•凱勒在這假想的三天光明里都要看些什么?
自讀課文,理清作者想象中三天的活動內容,將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勾畫出來。
明確:
白天 夜晚
第一天 看望親愛的老師,約朋友來家,看看小狗們的眼睛,觀察房間里的小東西,看書籍,樹林散步,看落日 回憶這一天
第二天 仰望壯麗的曙光,參觀紐約自然史博物館,參觀首都藝術博物館 欣賞戲劇
第三天 游覽紐約成,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看戲劇
2.這三天光明給海倫帶來一種怎樣的感受?
我的內心充滿了甜蜜的回憶,使我很少有時間來懊悔。
四.研讀課文:
1.“有了”三天光明的海倫•凱勒,為什么“首先要長時間地凝視著我親愛的老師安妮•莎莉文•梅西太太的面龐”?
明確:海倫•凱勒在假想地三天光明中,首先想看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老師,這確實是作者最大和最真誠的心愿。莎莉文來到海倫家的第一天,作者就認為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這是1887年3月3日,當時我才6歲零9個月?;叵氪饲昂痛撕蠼厝徊煌纳?,我不能不感嘆萬分”。
長久地凝視莎莉文老師。她要看的是面部地輪廓、面貌、眼睛,為的是永遠記住她并認識她的溫和、耐性和性格地力量。這充分表現了她對莎莉文老師地感激和尊敬,她視莎莉文老師為“那些好心的、溫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變得有價值的人們”中最卓越的代表。同時也展示了老師的人性美和對人類的同情。
2.自主、自由地在這一部分中選擇一段文字進行分析感悟。
約朋友來家:海倫把看望親友安排在第一天,足見她對親情的極端重視,因為是這些人給了她生命和智慧,表現了她對自己周圍的人使懷著極其真摯的友愛之情的。這里體現的是一種親情美。
小狗們:小狗們是海倫很重要的朋友,它們的陪伴為她的生活增添了快樂和溫暖,帶給她溫馨的安慰。
房間里的小東西:表現了作者對光明世界的好奇。
書籍:“崇敬地落在”是這段文字的關鍵詞語。作者的敬意是通過比喻表現出來的,將書比喻成“輝煌的巨大燈塔”,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書在作者人生中地巨大引導作用,也寫出了崇敬盲文的原因。
森林散步:“陶醉”形象地描寫了作者看到美麗大自然地愉悅之情。“拼命”一詞極為真切地寫出了對光明的高度重視。
(學生可以選取其中的一部分來闡述,不必要求完整,在闡述過程中適時指導學生朗讀,以加深理解。)
3.分析第二天
“看”藝術作品:作者將其稱為“壯美的繪畫世界”,通過藝術來“搜尋人類的靈魂”。“細心地觀察”“飽覽”“依依不舍”等寫出了獲得光明后對繪畫欣賞時的喜愛著迷的程度。
觀看戲劇:心理描寫。文中及其細致地寫出了希望看到舞臺藝術地心理。關于巴甫洛娃一段,將盲人如何感受運動中的美寫得尤其逼真、生動。
4.分析第三天
“看”日常世界:這一部分,要先讓學生注意作者在“觀光”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細節,這顯示了作者的博愛胸襟和了解現實生活的愿望,也可以視為作者對她所有讀者的真誠勸告。
(以上環節讓學生自己來分析,學生的回答不必求全,老師只宜點到即止,讓學生課后去體會。)
五.自主討究,小結
透過這些“美妙的回憶”我們能感到海倫是用心在感受生活的真諦,縱觀全文,海倫是用一顆怎樣的心“看”外部世界,去安排這想象中的三天光明旅行的?
學生聯系課文內容、閱讀資料的簡介,討論交流。
提示:想象海倫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
示例:
一顆熾熱求索的心。
一顆坦誠真摯的心。
一顆樸素博愛的心。
一顆對生活熱戀的心。
一顆對知識渴望的心。
一顆對人類友愛的心。
一顆堅忍不拔的執著心。
一顆積極樂觀的上進心。
一顆追尋人類崇高精神和同情的心。
……
而這恰恰又是一顆平凡的心。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我們從海倫的三天光明中,絲毫沒有看到恐懼、凄涼、悲哀,看到的是光明的內心世界,堅強的意志,對生活充滿愛。因此,海倫的人生之路不是一曲《二泉印月》,而是一曲《命運交響曲》。
多媒體播放《命運交響曲》。
我們看到不僅是她自己美好的內心世界,還有對世人的規勸。
二.研讀課文:
1.文章除了運用心理描寫以外,還運用了什么手法來寫?
對比,將健全人與自己進行對比。
2.找出文中鮮明對比的部分,并進行分析。
第三段與第四段進行對比
從樹林里遠足回來,正常人觀察到了什么?“沒有什么特別的。”
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類似的經歷,也許同樣是沒有什么。
我們看看作者的感受,一個僅僅憑借觸覺感知世界的人有什么感受?
朗讀第四段。并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作者說“我這個不能用眼睛看的人,僅僅憑借觸覺,就能發現好幾百中使我感興趣的東西”。“如果我僅僅憑借觸覺就能得到那么多的快樂,那么憑借視覺將會有多少美展現出來啊!”“可是那些有視覺的人顯然看得很少。”
“也許人類就是這樣,極少去珍惜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而渴望那些我們所沒有的東西。”
談談這句話的理解。
托爾斯泰說:“我珍惜我現在擁有的一切。”
老師:在第一段中,作者這樣寫道:“我們大多數人都把人生視為當然。我們并不感激我們的所有,直到我們喪失了它;我們意識不到我們的健康,直到我們生了病——自古以來,莫不如此。”所以,海倫認為:如果我們像明天就會死去那樣生活,才是最好的規則。這樣一種態度可以尖銳地強調生命的價值。(尖銳:靈敏而深刻)
3.海倫在文中怎樣勸導我們這些健全人的?
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應用于其他器官。
朗讀第29段,末段。
我們應該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三.總結課文: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種偉大的精神——堅忍不拔,自我超脫而又追求美和崇高,也正是她引導人類邁向光明的未來。而只要這種精神存在,海倫•凱勒的名字就不會被遺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就將為人們所珍視。正如羅斯福夫人為海倫的《我生活的故事》寫的前言所說:“這個故事是永遠不會完結的。人類精神的美一旦被人認識,我們就不會忘記!”
四.拓展延伸:
澳大利亞的“無腿超人”約翰•庫緹斯,國際著名激勵大師。
約翰•庫緹斯說,他一出生,腿就是畸形。醫學上稱為先天性骶骨發育不全。他沒有肛門,而且他的膀胱和腸也不正常。由于腿部完全沒有發育,剛剛出生的小約翰看起來只有一個可口可樂罐子那么大。
約翰•庫緹斯說,醫生們曾斷言他活不過一天、一周、一個月。但他在醫生的斷言中活到了現在,成為輪椅橄欖球運動員、室內板球健將、澳大利亞殘疾人乒乓球冠軍,成了國際著名的演講大師,并且有了心愛的妻子和可愛的兒子。
他說:截肢手術讓我身體的平衡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必須要重新學習走路、走樓梯,甚至上廁所。不過這些對我來說不是問題,只是挑戰而已———我根本不相信有問題,我只相信有挑戰。惟一讓問題消失的方法就是把它們變成挑戰,并積極地面對。不管面前是什么樣的挑戰,我都用我的方法積極地沖向它。我實在記不起自己當時站了多少次又摔倒了多少次,我只知道如果摔倒十次,那么第十一次一定要站起來,五十次的摔倒那么五十一次要站起來,如果一百次摔倒,那么該死的一百零一次再站起來!
無論你認為自己多么的不幸,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有比你更不幸的人!
無論你認為自己多么的成功,在這個世界上永遠有比你更強大的人!
約翰的名言:別對自己說不可能。
約翰•庫緹斯在青島演講,開場直白有力:“你們都可以看到我的殘疾,那么,你的殘疾是什么呢?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殘疾,請問你的殘疾是什么呢?”
五.作業:
課外收集勵志例子。
板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美]海倫•凱勒
白天 夜晚
第一天 看望親愛的老師,約朋友來家,看看小狗們的眼睛,觀察房間里的小東西,看書籍,樹林散步,看落日 回憶這一天
第二天 仰望壯麗的曙光,參觀紐約自然史博物館,參觀首都藝術博物館 欣賞戲劇
第三天 游覽紐約成,看日常人的生活和世界 看戲劇
老師親友對親情的重視對生活中美的追求
人類歷史對世界物質方面和人類精神生活的關注對人類生活的高度贊美
日常生活對世人生活的關心勸誡世人要珍惜光明
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