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2
這是《鯨》教學設計及板書,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了解鯨的體形、種類和生活習性,培養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將事物寫具體”的方法。
3、了解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等說明事物特點的方法。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鯨的種類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難點:鯨的進化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回憶一下課文主要介紹了鯨的哪幾方面內容?(指名概括小標題,教師板書:體型、進化、種類和生活習性)課文在第二自然段介紹鯨的進化時,你了解了哪些內容?(鯨的進化經過了漫長的年代;生存環境發生了變化;鯨不是魚而是哺乳動物等)下面我們接著學習,看老師寫課題。(在黑板上書寫了一個大大的“鯨”)
2、師:大家發現了什么?(太大了!)老師為什么把這個字寫這么大呢?猜一猜。(有可能是這個鯨它長得非常大,所以您把這個字“鯨”寫得這么大。(了不起!和同學握手,猜到老師心里了)接下來只要發言的,只要是舉手的,只要是動腦筋的,你就會和老師握一次手,好嗎?
3、師:同學們都知道這篇課文是說明文,既然是說明文,總要有一些說明的方法,看看課文第一段到底采用了哪些說明的方法,向我們具體介紹鯨很大這個特點的。
二、創設情境,講授新課。
1、精讀第一段,探究說明方法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對感興趣的語句多讀幾遍說說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教師適當補充。
(作比較、列數字、舉例子、假設)
(2)師生共同分析,教師講解
如:第三句話用了列數字的方法。最大的有16萬公斤,最小的也有2千公斤。16萬公斤是什么概念!?(十百六十噸)
師:一噸是一千千克,周老師大概60千克,最小的有多少個周老師重?(三十多個)
師: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重。我見過的最大的肥豬,有800多斤。想想看,相當于十幾頭大肥豬啊,這鯨,大不大呀?
師:(出示課文片段:不少人看到過象,都說象是很大的動物。其實還有比象大得多的動物,那就是鯨。)把說明方法寫在句子旁邊。
師:(出示大屏幕:目前已知最大的鯨約有十六萬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兩千公斤。我國發現過一頭近四萬公斤重的鯨,約十七米長,一條舌頭就有十幾頭大肥豬那么重。)這是列數字的方法,應該把列數字這四個字寫在什么地方?(句子旁邊)
師:這一段還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說明方法。(投影出示課文片段:它要是張開嘴,人站在它嘴里,舉起手來還摸不到它的上腭;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很寬敞。)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說明方法?(從“要是”兩個字看出是假設的說明方法)
(3)指導朗讀,注重評價
3、合作學習3~7段,培養概括與辨析能力
師:通過這一段的學習,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鯨確實是一種很大的動物,接下來,請同學們認真閱讀3-7自然段,對同一個段落感興趣的同學自由組合成小組,結合老師的補充材料,小組合作,用“鯨的自述”匯報你感興趣的內容。
(1)小組成員匯報,其他同學認真聽的同時適時補充。
(2)師生評價。
三、小結:一起看資料袋的內容,搜集瀕臨滅絕的物種,制成課件出示,對學生進行保護動物的教育。
四、作業:搜集有關鯨的更多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一期手抄報。
五、板書設計:
體形:龐大
鯨進化:陸地——淺海——海洋
種類:須鯨、齒鯨
習性:進食呼吸睡覺生長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