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2
這是五年級上冊17課《松鼠》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科書分析:
1.課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屬于說明性文章。它主要運用抓特點進行具體細致描寫的寫法,運用了打比方、作比較、舉例子和具體描述的方法,以形象化的語言,介紹了松鼠的外形、活動、行為動作、窩和生育等方面。課文共五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介紹松鼠的一個方面。
2.課后練習1“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信息分條寫下來”,是梳理課文條理,概括各部分主要意思的學習訓練,以及提取語言文字信息,讀懂各部分內容,了解課文內容耳朵學習訓練,是第一階段的閱讀教學——知道“寫了什么”。
3.課后練習2是課文《太陽》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體會這些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的學習訓練的延續和發展。即讓學生通過句段寫法的比較,了解說明性文章另一種的寫法——抓特點進行具體細致描寫,用形象化的語言介紹說明。它是第二階段的閱讀教學——知道“怎樣寫、為什么這樣寫”。
學情分析:
1.通過第二學段的學習,已具有一定的梳理課文條理、揣摩文章順序、了解課文內容、概括部分主要意思的能力;也具有較強的提取、整合語言文字信息回答問題、完成任務的能力,這些是落實這一課課后練習1的有利條件,可比較放手進行學習訓練。
2.學生通過課文《太陽》的學習,已經了解了說明性文章一些基本的寫法——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運用平實的語言進行介紹說明。而《松鼠》一課要學習了解的是抓特點進行具體細致描寫的方法,運用形象化的語言介紹說明。雖然學生在《蟋蟀的住宅》等課文學習中接觸過這樣的寫法和語言,但由于這些課文基本不涉及說明方法和語言的學習,因此,本課的說明方法和語言學習是新知,要注意在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總結講授。
3.課文介紹說明松鼠的信息比較多,要求整理這些信息并分條寫下來,對于四年級的學生而言是比較困難的,可通過范例引導,梳理個部分層次,幫助每一位學生逐步達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馴”等8個生字新詞,正確讀寫“鼠”等11個字和“松鼠”等13個詞語,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默讀課文,梳理課文條理,把握課文內容要點,能把課文中關于松鼠的信息分條寫下來。
3.能根據說明性的句子內容,在課文中找出相應的內容,體會抓特點具體細致描寫(含打比方)與說明性敘寫在表達上的不同,初步了解可以通過抓特點具體細致描寫(含打比方)進行說明的寫法。
重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2、3。
難點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3。
教學準備:
教師:“馴”等8個會認讀的字的字卡,教學PPT。
學生:每人一套“馴”等8個會認讀字字卡。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注:1.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指導”指的是采用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匯報,以獲取學生學習結果以及思維過程,相機進行指導達標。2.學生答案,注意指導符合語法規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設計中不再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釋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一)激趣導入,釋題。
1.導語:通過單元導讀,我們知道這個單元的重點教學目標是“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那么,通過第一篇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哪些基本的說明方法呢?(指名回答。預設:通過第一篇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到的基本說明方法有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對了。作者就是通過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運用平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太陽和我們關系密切的一些特點,說明太陽河我們關系非常密切。接下來,我們學習的另一篇課文,繼續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和語言。請看老師板書課題。
板書課題:17 松 鼠
2. 齊讀課題。
3.釋題。
提問:同學們,讀了課題,通過課題,你知道作者要向我們介紹說明什么事物嗎?(指名回答。預設:通過題目,我知道作者要向我們介紹說明的事物是松鼠。)
4.簡介作者。(內容見《教師用書》)
(二)明確課文主要教學目標。
導語:通過課題,我們知道課文向我們介紹說明的事物是松鼠。那么,是怎樣向我們介紹說明松鼠的呢?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將會了解到哪些說明方法和語言呢?讓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課文讀準確通順了,了解了課文內容,進行有關的實踐訓練就都知道了。
二、指導預習。
(一)布置預習。
出示預習任務:
(1)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把會認讀的字詞圈畫出來,借助拼音,把生字詞讀準。
(3)朗讀課文,注意做到讀準、讀通順課文。
(二)反饋指導。
1.PPT出示會認讀的生字詞(注音)。通過個別指名檢查等方法,指導讀準生字讀音。
2.說說哪個生字容易讀錯,指導讀準音難字。預設:“錐”。
3.PPT出示會寫字中已經會認讀的字詞“松鼠、清秀、玲瓏、做窩、光滑、拾榛子、梳理”,復習認讀。
提示:會認讀的字詞和會寫的字詞中紅色的字,學習完課文,就要求正確書寫。
4.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讀通順。
三、梳理課文條理,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內容要點。
(一)梳理課文條理,了解課文內容。
1.出示任務: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的每一個自然段分別介紹說明了松鼠哪個方面,然后用“”給課文劃分部分,概括各部分主要意思。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一個自然段一個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意思: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
追問:也就說,這一部分介紹說明了松鼠的哪個方面?(指名回答。預設:這一部分介紹說明了松鼠的外形這個方面)(板書:外形)
第二部分主要意思:松鼠經常在樹林高處活動。(板書:在高處活動)
追問:這一部分介紹說明了松鼠的哪個方面呢?(指名回答。預設:這一部分介紹說明了松鼠的活動這個方面)(板書:活動)
第三部分主要意思:松鼠十分警覺,動作輕快敏捷,會儲藏食物。
追問:這一部分介紹說明了松鼠的哪個方面呢?(指名回答。預設:這一部分介紹說明了松鼠的行為動作這個方面)(板書:行為動作)
第四部分主要意思:松鼠通常在樹枝分杈的地方搭窩。
追問:這一部分介紹說明了松鼠的哪個方面呢?(指名回答。預設:這一部分介紹說明了松鼠的窩這個方面)(板書:窩)
第五部分主要意思:
追問:也就說,這一部分介紹說明了松鼠的哪個方面?(指名回答。預設:這一部分介紹說明了松鼠的生育這個方面)(板書:生育)
(二)把握課文內容要點。
1.導語:梳理了課文條理,概括了課文各個部分的主要意思,你能完整地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說明松鼠的嗎?
出示任務:完整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說明松鼠的。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課文從松鼠的外形、活動、行為動作、窩和生育等五個方面介紹說明松鼠的。
四、提取松鼠的信息分條寫下來。
(一)范例引路。
1.導語:我們梳理了課文的條理,概括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課文是從松鼠的外形、活動、行為動作、窩和生育等五個方面介紹說明松鼠的,那么,課文給我們提供了哪五條關于松鼠的信息呢?我們先看課文介紹說明的第一方面,先找一找第一條信息。
出示任務:默讀第一部分,想一想,你從中獲得了關于松鼠的哪些信息?分別標上序號,然后說一說。注意做到內容完整,語句通順連貫。
個體操作。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先訂正獲得的信息,然后才說話。
預設:
信息1: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討人喜歡。(板書:漂亮 乖巧 馴良)
信息2:松鼠面容清秀,眼睛發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一條帽纓形的尾巴。(板書:清秀 發光 矯健 輕快 帽纓形)
信息3:松鼠尾巴老是翹起,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吃東西用前爪往嘴里送。(板書:翹起 坐著 用前爪)
說話:指名一、兩個說,用以上兩個標準評議;評議后個體根據評議再練說,再反饋指導。
3.把第一條關于松鼠的信息寫下來。(提示在橫格上書寫的要求:字的中心在橫格中線,保持水平;字距、字與標點符號之間有一定距離;坐姿和握筆姿勢正確,注意正確的運筆方式。)
4.反饋指導。
重點評價糾正是否按照在橫格上書寫的要求書寫。
(二)合作試身手。
1.導語:在課文的一部分中提取某一個相關信息,我們只要把這個部分梳理一下,看看它是由幾個意思組成的這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有幾個意思,就有幾個信息,就像第一部分那樣。第一部分由三個意思組成它的主要意思: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所以第一部分就傳達出三個關于松鼠的信息,從而組成一條關于松鼠的信息了。我們就用這樣的做法,在第二部分找找第二條信息的有關信息。
出示任務:默讀第二部分,想一想,你從中獲得了關于松鼠的哪些信息?分別標上序號,然后說一說。注意做到內容完整,語句通順連貫。
個體操作,四人小組交流。
2.反饋指導。(以小組為單位,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先訂正獲得的信息,然后才說話。
預設:
信息1:松鼠經常在樹林的高處活動。(板書:在高處)
信息2:白天休息,晚上活動。(板書:白天 晚上)
說話:指名一、兩個說,用以上兩個標準評議;評議后個體根據評議再練說,再反饋指導。
3.把第二條關于松鼠的信息寫下來。(提示在橫格上書寫的要求:字的中心在橫格中線,保持水平;字距、字與標點符號之間有一定距離;坐姿和握筆姿勢正確,注意正確的運筆方式。)
4.反饋指導。
重點評價糾正是否按照在橫格上書寫的要求書寫。
(三)個體獨立完成。
1.導語:我們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了關于松鼠第二條信息寫下來的學習任務,那么,接下來自己獨立完成找出第三、四、五條信息的有關信息,然后寫下來的任務,有信心嗎?
出示任務:默讀第三、四、五部分,想一想,你從中分別獲得了關于松鼠的哪些信息?一一標上序號,然后說一說。注意做到內容完整,語句通順連貫。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分部分,先訂正獲得的信息,然后才說話。
預設:
第三部分:
信息1:松鼠十分警覺。(板書:警覺)
信息2:松鼠動作輕快敏捷。(板書:輕快 敏捷)
信息3:松鼠秋天會貯藏食物在冬天吃。(板書:貯藏)
說話:指名一、兩個說,用以上兩個標準評議;評議后個體根據評議再練說,再反饋指導。
第四部分:
信息1:松鼠在樹杈搭窩,窩干凈、暖和。(板書:搭窩 干凈 暖和)
信息2:松鼠用小木片、干苔蘚搭窩,窩寬敞堅實、舒適安全。(板書:小木片 干苔蘚 寬敞堅實 舒適安全)
信息3:松鼠窩窩口向上,有一個圓錐形的蓋防雨水。(板書:向上 圓錐形蓋)
說話:指名一、兩個說,用以上兩個標準評議;評議后個體根據評議再練說,再反饋指導。
第五部分:
信息1:松鼠一胎生三四個。(板書:三四個)
信息2:松鼠過了冬天會換毛。(板書:換毛)
信息3:松鼠用爪子和牙齒梳理絨毛。(板書:梳理)
說話:指名一、兩個說,用以上兩個標準評議;評議后個體根據評議再練說,再反饋指導。
3.把第三、四、五條關于松鼠的信息寫下來。(提示在橫格上書寫的要求:字的中心在橫格中線,保持水平;字距、字與標點符號之間有一定距離;坐姿和握筆姿勢正確,注意正確的運筆方式。)
4.反饋指導。
重點評價糾正是否按照在橫格上書寫的要求書寫。
四、小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具體見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17 松 鼠
1.漂亮 乖巧 馴良
一、外形 2.清秀 發光 矯健 輕快 帽纓形
3.翹起 坐著 用前爪
二、活動 1.在高處 2.白天 晚上
1.警覺
三、行為動作 2.輕快 敏捷
3.貯藏
1.搭窩 干凈 暖和
四、窩 2.小木片 干苔蘚 寬敞堅實 舒適安全
3.向上 圓錐形蓋
1.三四個
五、生育 2.換毛
3.梳理
第二課時
一、復習。
(一)復習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
PPT出示會認讀的字和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指名認讀,齊讀。
(二)復習上一節課學習的有關內容。
提問:上一節課我們給課文《松鼠》劃分了部分,概況了各部分的主要意思,誰能說說課文從那五個方面介紹說明松鼠的?分別介紹說明了什么?(指名回答并形成板書。預設:見上一課教學過程。如果是連堂上課,這個步驟就省掉。)
二、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
(一)了解描述性說明方法。
1.導語: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了解了課文的內容,獲得了有關松鼠的五條信息。不過,你們有沒有發現,《松鼠》這篇課文的語言表達,與《太陽》那篇課文的語言表達,有很大的不一樣,接下來,我們體會體會好嗎?
出示任務:(PPT出示練習2的三個句子)讀下面三個句子,想一想,它們分別介紹說明了松鼠的哪個方面的?是通過寫了什么來介紹說明?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句子1:介紹說明松鼠的外形;通過寫松鼠的體形、體長、尾長和體重介紹說明的。
句子2:介紹說明松鼠的巢(窩);通過寫松鼠筑巢的地方、用材和大小介紹說明的。
句子3:介紹說明松鼠的生育;通過寫松鼠換毛的季節和產子介紹說明的。
3.出示任務: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找出這三個句子在課文中相對應的內容,做上記號。
個體操作。
4.反饋指導。
預設:
句子1:第一部分;句子2:第四部分;句子3:第五部分。
5.導語:我們通過在課文中提取關于松鼠的信息,通過讀這些句子,知道了課文的第一部分和句子1都是介紹說明了松鼠的外形這一內容的,但是由于它們的語言表達不一樣,就會給讀者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究竟會帶來怎樣不同的體驗呢?我們一起來體會吧。
出示任務:(PPT出示句子1和第一部分)朗讀第一部分和句子1,想一想,它們分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進行介紹說明?讀了以后,你分別有些什么感受體會?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先朗讀,再分別就第一部分和句子1談方法和感受體會。每一位都要發言。
6.反饋指導。(采用小組匯報交流和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第一部分:
說明方法:運用具體描述的方法說明。
體會感受:讀著眼前能浮現出松鼠這個鮮活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松鼠的喜愛情感。
句子1:
說明方法:運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體會感受:運用數字說明外形,簡單明了,一讀就清楚明白。
7.導語: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介紹說明,就產生不同的效果。我們繼續來體會。
出示任務:朗讀第四部分和句子2,朗讀第五部分和句子3,想一想,它們分別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進行介紹說明?讀了以后,你分別有些什么感受體會?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先朗讀,再分別談方法和感受體會。每一位都要發言。
8.反饋指導。(采用小組匯報交流和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進行。)
預設:
第四部分:
說明方法:運用具體描述的方法說明。
體會感受:讀著眼前能浮現出松鼠搭窩的過程和使用的材料,眼前能出現松鼠窩的樣子,能體會到松鼠窩的干凈暖和、寬敞堅實、舒適安全,感悟到松鼠乖巧這個鮮活的形象。;
句子2:
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
體會感受:這樣說明,簡單明了,一讀就能對松鼠筑巢的地方、用材和大小有一個清楚的了解。
第五部分:
說明方法:運用具體描述的方法說明。
體會感受:能清楚了解到松鼠的毛色和怎樣梳理絨毛的,讓讀者能了解到松鼠是一種愛干凈的小動物。
句子3:
說明方法:列數字、舉例子。
體會感受:這樣說明,簡單明了,一讀就能對松鼠什么時候換毛和產子的情況有一個清楚的了解。
8.小結:不同的語言風格進行介紹說明,就會產生不同的表達效果,因此,我們要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恰當的語言風格進行介紹說明。
(二)繼續了解說明方法。
1.導語:課文《松鼠》雖然主要運用了具體描述的方法來介紹說明,但是還運用了其他的一些說明方法,我們進一步來了解了解。
出示任務: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還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介紹說明松鼠的?畫出有關的句子,把說明方法寫在句子旁邊。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1)打比方。句子: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像飛鳥一樣住在樹頂上,滿森林跑,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
(2)列數字。句子: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個。
(3)舉例子。句子: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在老樹空心的縫隙里,塞得滿滿的,留到冬天吃。
(4)作比較。句子:松鼠不像山鼠那樣,一到冬天就蟄伏不動。
3.小結:說明性文章,作者會根據表達的目的,選定恰當的語言風格來寫作,不管主要用哪種風格語言來介紹說明,為了把事物介紹說明清楚明白,都會綜合運用到各種說明方法,這樣才能介紹說明得科學準確,清楚明白。
三、單元習作審題明要求。
(一)復習喚醒。
提問:哪位同學記得這個單元的習作學習目標是什么?(指名回答。預設:這個單元的習作學習目標是搜集資料,用恰當的說明方法,把某一種事物介紹清楚。)。
(二)審題明要求。
1.導語:在閱讀單元導讀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單元是學習習作的單元,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并運用這些基本的說明方法介紹說明一種事物。那么,單元習作要求我們寫什么?有些什么具體的寫作要求呢?我們先來了解了解,以做準備。請翻開課文P74。
出示任務:閱讀“習作”題目,想一想,題目要求我們寫什么?有些什么具體要求?
個體操作,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
預設:
問題1:
題目要求我們把一種自己了解的感興趣的事物寫下來,把它介紹給別人。
問題2:
(1)可以選擇題目提供的表格中的事物和題目寫,也可以自選事物,自擬題目寫。
(2)寫之前要細致觀察該事物,搜集有關的資料,了解這個事物的主要特點,想清楚從哪幾方面介紹。
(3)寫的時候要做到三個要求。
3.小結:這個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寫一個自己了解并感興趣的事物,把它介紹給別人。要介紹清楚,就必須對這個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以及搜集有關的資料,使自己對這個事物的有清晰的了解。因此,從現在開始,同學們就要選擇這樣的一個事物,進行觀察和搜集資料了。在觀察和搜集資料的時候,不要忘記做有關的筆記哦,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啊。
四、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與詞語表詞語讀記。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認字評價(注:所出示的字脫音節,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三)PPT示詞語表詞語,自由讀記。
(四)反饋讀記(注: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五、寫字教學。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 觀察字形,思考容易與學過的哪個字混淆,同桌說一說。
3.反饋指導。
指名說并板書,然后讀一讀:
例:玲(玲瓏)鈴(鈴鐺) 秀(清秀)禿(光禿禿)
4.指名說說哪個字容易寫錯,會錯在哪里。
例:鼠,上部是“臼”,上面是開口的;歇,左下里面是“人”,不是“乂”;滑,右上里面是一個筆畫:橫折;梳,右上是“云”的變形,不要漏了一點。
(二)寫字指導。
1.觀察并說說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筆畫的變形、退讓、延伸等。
2.各寫一個,反饋評議。
3.按評議對照修改,然后每個字在寫兩個。
六、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具體見教學過程。)
七、寫字練習和抄寫詞語表詞語。
作業設計:
觀察一個自己了解的感興趣的事物,搜集查有關資料,準備習作。
板書設計:(見第一課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