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0
這是第26課《皇帝的新裝》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一課時
課時總第課時 課型
教學目的:①培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②理清故事情節。
③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教學重點:①聯想和想像。
教學難點:對于童話寓意的理解
教具準備:幻燈片、幻燈投影儀、電腦
作 業:見自測
板書設計:
皇帝的新裝
情節 皇帝
引子 愛新裝
開端 做新裝
發展 看新裝
高潮 穿新裝
結局 展新裝
時間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播放本課錄音。
1、你能讀準下面加點字的字音嗎?
蠢 chǔn 傻 shǎ 款 kuǎn 炫xuàn耀 稱chèn職 名稱chēng 呈chéng報 滑稽jī 陛bì下 頭銜xián 爵jué士 駭hài人聽聞 隨聲附和hè 和hé平 和huó面 和huò藥 和hú牌 更gēng衣 更gèng加 欽qīn差大臣 賜cì給 御yù聘pìn
2、積累下列詞語:
呈報:報告(上級)。
滑稽:(言語、動作)引人發笑。這里是荒唐的意思。
精致:精巧細致。
無雙:沒有第二個(能夠相比)。
賜:賞賜。
御聘:皇帝請的(人)。御,指皇帝。
華蓋:古代帝王出門,張在頭頂上或車上的華麗的傘蓋。
不可救藥:原意是病重得無法醫治。比喻人或事無法挽救。藥:用藥物治療。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
駭:驚嚇,驚懼。
隨聲附和:別人說什么,自己也跟著說什么。形容沒有主見。附和,跟著別人說。
一、 導向:
1、導語:
說起童話,我們大家肯定會興趣盎然,那么你都讀過誰的童話?(學生可能說:鄭淵潔、安徒生、格林等等),看來大家都讀過安徒生的童話,也非常喜歡他的作品。小學時,我們學過他的哪篇童話?(肯定會異口同聲地回答《賣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會受大家歡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裝》。不過,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學習本文,要學會多角度、多側面的地學習,去分析。
2、揭示目標:
①培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②理清故事情節。
③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二、 自學:
1、作者作品簡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麥人,世界著名的兒童文學家,寫有160多篇童話作品,還著有詩歌、劇本和小說。《賣火柴的女孩》、《丑小鴨》是他的代表作。作品的內容多是揭露社會的黑暗,抨擊統治階級。
2、感知內容:
復述課文并作簡單評析。
3、在書上畫出一些自己認為重要的詞語、句子或段落,以便幫助理解文章線索,進行深入思考。
線索具體表現為愛新裝—做新裝—看新裝—試新裝—展新裝。由此可以把全文分成三部分——引子(1)發展(2—22)高潮、結局(23—結尾)
4、分角色朗讀,讀出各個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誠實的官員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
三、 討論:
1、第一部分寫出皇帝的什么情況?表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哪些語句最能體現?“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這可能嗎?這個夸張有什么效果?
寫出這位皇帝“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錢都花掉”,“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每個鐘頭都要換一套衣服”,整天都“在更衣室里”。表明了他的心思興趣都在穿漂亮衣服上,為穿漂亮衣服,不惜花費,奢靡無度,穿漂亮衣服成了他特有的癖好;他整天時光都消磨在穿漂亮衣服上,昏庸懶惰,荒廢朝政。
四、 質疑:
你認為皇帝、大臣、百姓都是怎樣的一些人?當時的社會又是怎樣的?
五、 自測:
1、用“不……除非”造句。
2、思考:這個皇帝是個怎樣的人?他為什么會受騙?(要全面)
3、將本文縮寫成3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六、 自結:
學習本課時你有什么收獲?
閱讀童話類文學作品,可以像閱讀本課一樣,先從情節人手,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的順序,理清課文內容,明白層次、結構及詳略,然后再做細致的揣摩、探究。
七、 教后記:
第26課《皇帝的新裝》第二課時
課時總第課時 課型
教學目的:①了解本文語言描寫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義。
②聯系現實生活,體驗反思,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通過合作探究了解作品深刻的內涵和思想。
教學難點: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教具準備:幻燈片、幻燈投影儀、電腦
作 業:見自測
板書設計:
皇帝:嗜好新衣,不理朝政——昏庸,愛慕虛榮,愚蠢、荒淫
相信騙子——愚蠢
先讓大臣去看新衣——狡猾
其實沒看見,卻要裝著看見——自欺欺人
堅持游行——裝模作樣,維護自己的尊嚴
大臣:明哲保身,曲意逢迎
百姓:沒有看見卻要說看見——膽小怕事,人去亦去
社會:說假話,互相欺騙,隨聲附和,社會風氣敗壞,封建專制統治腐朽。
想象豐富大膽夸張 曲折反映現實生活
時間 教學過程
一、 導向:
1、導語:
回憶舊課,導入新課。
2、揭示目標:
①了解本文語言描寫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義。
②聯系現實生活,體驗反思,培養敢說真話的良好品質。
二、 自學:
1、再讀課文
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①他們為什么用織新衣而不用別的手段來騙皇帝?
②你如何評價這兩個騙子?(可多角度多側面地評價)。
③文中的大臣、老百姓為什么不敢說真話?現實生活中是否有類似的情況?請你就童話中小孩敢于說真話談談作品對我們今天有什么現實意義。
三、 討論:
1、他們為什么用織新衣而不用別的手段來騙皇帝?
因為皇帝愛新裝已經到了成癖的程度,對騙子所說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裝自然會感興趣,所以騙子看準了皇帝的心思,用織新衣來騙他,自然會行騙成功。
2、你如何評價這兩個騙子?(可多角度多側面地評價)。
a.騙子針對皇帝的貪圖享樂,不理朝政,設下騙局,其出發點是好的,希望皇帝改過自新,治理好國家。
b.騙子騙皇帝,以騙對騙,只不過是以毒攻毒罷了。
c.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沒有寫騙子落人法網,實在耐人尋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讀者敞開一扇感情之門——他并不痛恨那兩個騙子。
d.兩個騙子也代表了社會上靠行騙為生的一種社會病態,所以作者把騙局當作一面鏡子,當作一把解剖刀,剖析這種社會人生的病態。
e.騙子不值得肯定,純粹是為了個人撈取錢財。
3、文中的大臣、老百姓為什么不敢說真話?現實生活中是否有類似的情況?請你就童話中小孩敢于說真話談談作品對我們今天有什么現實意義。
大臣們怕別人說自己是愚蠢的、不稱職的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官職,所以不敢說真話,而老百姓或出自安全考慮,或受不良世風影響,也不敢說真話。
現實生活中有類似情況。(可讓學生設想一種不敢講真話的情景:有學生可能會說到在老師面前不敢講真話的情景,教師應及時向學生檢查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以取得學生的認可與信任。)
四、 質疑:
體會幾個人的不同的心理特點及心理描寫的作用
從全文來看,皇帝是個怎樣的人?而大臣和一般老百姓呢?從他們身上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怎樣?
作者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作者對當時那個社會,那個時代的態度怎樣?
封建專制統治的腐朽。諷刺與嘲笑。
五、 自測:
1、發揮想象,不脫離原文主題,大膽想像,為課文續寫一個合理的結尾。
要求:a.大膽想像,勇于創新。
b.書寫規范、工整。
c.字數300字左右。
2、課外閱讀《安徒生童話選》中的《丑小鴨》、《海的女兒》、《豌豆上的公主》等
六、 自結:
學習本課時你有什么收獲?學習本文你有什么收獲?
一場鬧劇,以騙開場,以騙收束,圍繞“新裝”,刻畫出封建統治階級上層人物的荒誕、可笑,揭露他們的虛偽、愚蠢、腐朽的本質。笑聲過后,留給我們的卻是嚴肅的思考。在現實生活中,如何保持純真的童心,不虛偽,不說假話,敢說實話,敢說真話,讓我們的社會保持純凈,這就是對每個人的考驗了。
作為一個人,要敢于正視現實,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于說真話。如果每一個人都多一份真誠,多一份愛,那么世界會變得更加美好!
七、 教后記: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