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0
這是《秋天的懷念》第2課時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母愛”的內涵。
2、在“秋天的懷念”中,獲得“好好活”的思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當一個人正處人生的高峰,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指點江山,世界在你面前展開最美的笑臉的時候,一場災難到來,你癱瘓了,你會怎么樣?
二、一讀課文
概括故事情節。
三、再讀課文
體會“母愛”的內涵和“好好活”的含義。
問題預設:
1、母親為什么“擋”在窗前?
明確:
不想讓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葉凋零的蕭條景象,而產生傷感痛苦,甚至是絕望的心情,從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2分角色朗讀體會“我”和母親不同的態度和心情。
我:“什么時候?好吧,就明天。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
母親:“憔悴的臉上 央求般
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
笑了
坐在我身邊
絮絮叨叨
我:漫不經心、馬虎應付、無所謂
母親:喜出望外、興奮投入、高興得不知所措
對比強烈、鮮明,要在讀中反復體會,在體會中品讀人物,要讀出當時人物的心境、態度、情感;
對學生朗讀進行評價、指導;可分角色朗讀。
3、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明確:母親像做錯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我
四、三讀課文,拓展延伸
領悟主題,感悟人生
(一)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說完的話。
明確:
盛開的菊花猶如堅強勇敢地活過來的“我”,艷麗的色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最終懂得了母親“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而菊花卻成為了我懷念母親永遠的寄托。
五、拓展延伸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里,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么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里穿過。
---------《合歡樹》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游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
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著,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么晴朗。后來又患尿毒癥,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于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病隙碎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