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7
這是二年級上冊《玲玲的畫》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文本教學解讀
《玲玲的畫》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語文要素是借助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容。一篇內容簡單、意蘊深刻的兒童故事。課文通過講述玲玲在爸爸的幫助下,把弄臟的畫變得更好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課文全文注音,以人物的心情變化為主線,以對話的形式推進故事的發展,是學生識字寫字、練習角色朗讀、訓練講故事的好材料。
1.識寫生字。
課文有15個生字要求會讀,10個要求會寫。其中“幅、評、獎、報、另、及、并”7個生字要求會讀會寫。
7個后鼻音的生字中,“玲、評、另、并”的韻母是in,“詳、獎、臟”的韻母是an,教學時要求學生讀準。“懶”和“肯”讀前鼻音,需重點強調“肯”,避免讀成后鼻音。“玲”在作為人名“玲玲”時,第2個字應讀輕聲;“候”在詞語“時候”中,也讀輕聲。“啪”是擬聲詞,可讓學生通過舉例來認識“擬聲詞”。
認讀“玲、詳、幅、評、獎、催、啪、候、臟、糟”10個字,宜根據形聲字的特點來歸類識記。這些字大多為左右結構,教學時宜先找到其偏旁部首,即形旁;聲旁從其讀音,借助拼音讀正確。識記字形可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如“曹”加“米”合成“糟”。也可采用“換偏旁”的方法,如“洋”換個“讠”就是“詳”,“冷”換個“王”就是“玲”。“獎”可用“拆分法”,拆成“丬、夕、大”加以記憶,“候”宜強調中間一小豎,與“猴”區分,可設計情境化識字教學:“這一豎是孫猴子丟失的金箍棒呢,大家要記牢。”“端詳”和“糟”這2個字詞的意思學生不容易理解,宜結合文中字詞加以理解,如“端詳”即為“仔細地看”,“糟”即為“壞”。
認讀“拿、并、報、懶、畫、肯”6個字,宜根據會意字的特點來歸類識記,將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先借助拼音讀一讀,再觀察古文字、編好口訣、幫助記憶,如:“合手握持就是拿”“兩人站立即為并”。字不離詞,也可通過組詞、借助實物、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意思,如“懶惰、偷懶”“肯定、不肯”“報紙、報刊”“圖畫、繪畫”等。
認讀“另、及”2個字,宜根據熟字用拆合法識記,“口”加“力”合成“另”,“極小”的“極”去掉木字旁就是“來不及”的“及”,并引導學生根據語言實踐體會字義,如“一個學生,另一個學生”“一本書,另一本書”,“來不及的反義詞就是來得及”。
識寫的10個生字中,“評、候、幅、報”是左右結構,且左窄右寬,不需要重點強調。“另、拿、獎、并”是上下結構,書寫時應關注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重心要穩。其中,“另”上一“口”要寫扁,且內收。“獎”中一橫要寫長取斜勢,撇捺要舒展,穩穩托住上面的部分。“拿”上下兩部分要緊湊,“合”字撇捺向兩邊舒展。“畫”是半包圍結構,偏旁“凵”向下略收,最后一豎向下略微出頭。“及”是獨體字,書寫時強調起筆是“丿”,且撇捺都要寫得舒展。
2.朗讀課文。
由于課文篇幅不長,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讀正確、讀通順的難度并不大。文中有大段的角色對話,因此,讀好對話,是本文朗讀的重點。先區分角色語言,注意觀察提示語,然后抓住爸爸的話,體會問句、感嘆句的語調和語氣,讀出爸爸對玲玲的關心、安慰和鼓勵。玲玲的話只有兩句,沒有提示語,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讀出她的得意和傷心;接下來,宜采用分角色朗讀,通過指名讀、比賽讀,在大量的朗讀實踐中積累分角色朗讀的經驗。文中長句子要注意停頓、斷句,要通過范讀、練讀、賽讀,讀準停頓、讀出重音,讓別人聽得明白。
3.學講故事。
在朗讀課文正確連貫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試著用“得意”“傷心”“滿意”這3個詞語講講這個故事。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圈畫出玲玲情感變化的這3個詞語,然后找一找、說一說玲玲為什么會得意、傷心又滿意了呢?運用文中的語言或學生自己的語言把這條情感變化的主線串聯起來,故事就完整、生動了。最后,可以通過講一講、比一比的方法,指導學生把故事內說完整,通過語氣的變化讓故事更生動,以此訓練學生講故事的能力,體會主人公玲玲的情感化。
二、教案
教學目標 :
1、認識15個字, 會寫10個字。重點寫好“畫、報、候、獎”等生字。
2、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 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4.試著用上“得意”、“傷心”、“滿意”三個詞語,講講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會認15個字, 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 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上課之前我們來看個腦筋急轉彎,生參與猜測。
師:同學們很愛動腦筋,真厲害!
2、課件出示玲玲圖像:
今天, 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 她叫玲玲, 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興的事, 我們來看看, 她是怎么處理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范讀, 畫出生字詞, 讀準字音、注意字形, 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2、初步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聽了課文之后, 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自由說, 幫助學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認真讀課文, 邊讀邊想, 看誰填得準。
課文共有( )個自然段。這篇課文講述了( )準備參加( )的( )不小心被弄臟,( )重畫一張,在爸爸的啟發下, 她開動腦筋, 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 畫變得更漂亮了。
三、讀認生字
1、出示自讀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 借助拼音, 讀準字音, 讀通句子。
(2)畫出生字、詞語, 多讀幾遍。
2、小組學習。
(1)組長檢查生字讀音。
(2)交流識字方法。
(3)接讀課文。
3、檢查小組學習情況。
(1)課件出示生字、詞語。
玲玲 端詳 一幅
評獎 催促 啪
臟亂 報紙 另外 及時
懶蟲 并且 糟糕 肯定
指名開火車朗讀, 師生正音。
齊讀。
去掉拼音朗讀。
(2)借助圖片理解詞語。
(3)學習多音字, 課件依次出示:參和臟。
四、情景朗讀
1、分段朗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
(2)開火車朗讀。
(3)小組賽讀。
2、課件出示句子讀一讀, 品一品。
(1)玲玲得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玲玲, 時間不早了, 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 我把畫筆收拾一下就去睡。”
預設:讀出玲玲為自己的畫感到“得意”的樣子。
(2)就在這時候, 水彩筆啪的一聲掉到了紙上, 把畫弄臟了。玲玲傷心地哭了起來。
“怎么了, 玲玲?”爸爸放下報紙問。
“我的畫弄臟了, 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預設:讀出事情突發后玲玲“傷心”的情形。
(3)爸爸拿起畫, 仔細地看了看, 說:“別哭, 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 不是很好嗎?”
預設:讀出爸爸處事沉穩的語氣。
(4)玲玲想了想, 拿起筆, 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瞇著眼睛, 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整張畫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滿意地笑了。
預設:讀出玲玲想出辦法把壞事變成好事后的“滿意”心情。
(5)爸爸看了, 高興地說:“看到了吧, 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 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預設:讀出爸爸高興的語氣。
3、同桌合作對話, 讀好人物語氣, 體會人物心情。
爸爸:“玲玲, 時間不早了, 快去睡吧!”
玲玲:“好的, 我把畫筆收拾一下就去睡。”
爸爸:“怎么了,玲玲?”
玲玲:“我的畫弄臟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爸爸:“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
爸爸:“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課件出示四幅圖,學生排列圖片,并給四幅圖配上合適的詞組。
根據課件,復述課文。
五、學寫生字
1、課件出示“畫、幅、評……”等生字。
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認字,說說哪些字是自己已經認識的,是從什么渠道或通過什么方法認識的。
2、鞏固生字。
(1)同桌之間相互考查識字情況。
(2)分組進行組詞比賽,哪組組的詞多,哪組獲勝。
3、打開“優教學生字”,逐個學習,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
4、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畫、幅、評……”等生字。
(2)觀察字的結構,說說書寫注意點,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點掌握“候、獎”兩個生字,不要添減筆畫。
(3)教師范寫,引導學生再次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
(4)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并仿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5、鞏固生字:抄寫今天學的10個生字。
六、小結
玲玲要參賽,一幅畫讓她心情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玲玲也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下節課繼續來學習。今天回家之后,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試著用上“得意、傷心、滿意”三個詞。
七、板書
5.玲玲的畫
得意地
傷心地
滿意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