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
這是《景陽岡》教學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景陽岡》是部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名著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草船借箭》已經為學生積累語言、感受名著魅力做了鋪墊,《景陽岡》用體驗感悟為抓手,初步培養學生對名著類作品的鑒賞能力,落實語言運用,感知人物形象。
一、首先,關注詞匯,感悟古典名著魅力
關注新鮮詞匯,感受古白話小說的魅力。本單元的主題是“體會名著的魅力”,學習本組課文,要理解主要內容,感受人物形象,感受名著的魅力,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篇幅長、內容多,我對教材內容大膽取舍,抓住重點、難點聚焦理線。古典白話小說不同于普通的現代小說,有其獨特的語言魅力。統編三上教材第一單元就有非常重要的語文要素: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通過預測發現,學生對“但凡、晌午、如何、理會、請勿自誤”等陌生化詞匯有“新鮮”的感覺,但因為這些詞語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怎么使用,孩子們理解起來有困難。二、緊扣重點詞句,感悟人物形象
聚焦語言特色,初步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景陽岡》一課抓住人物對話、心理、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人物性格。本課教學我抓住對武松語言、心理、動作的描寫,利用各種教學方法,認真品味語言,了解武松的性格特點。對于打虎前文,武松與店家的對話描寫,讓學生進入文本角色,通過語言讓學生體會到武松的直率、豪爽、倔強、多疑;對于武松的心理描寫,引導學生抓描寫武松心理變化的句子,通過聯系上下文,體會了武松的內心變化過程,了解武松膽大、要面子、自負的性格特點;對于武松動作的描寫,尤其是打虎動作的描寫,引導學生通過圈劃動詞、比較動詞、品讀動詞等方法,體會武松勇猛、機智、無畏的性格特點。
三、 喚醒文體意識,選擇適切的閱讀策略。
在教學中教師要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們有文體意識,比如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這篇文章重點分析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情節,在打虎部分重點感受武松打虎的畫面,品味精彩的一系列動詞,如閃、按、踢、揪、提、打等動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環境,打虎前文部分就是一種環境的鋪墊,讓學生自讀自悟,感受環境描寫的好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創造一個交流學習古典名著的平臺。文學作品常常以一件物品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為了體現武松赤手空拳打虎的形象,我有意識地讓學生關注“哨棒”,引進名家的點評,讓學生感悟到名著名家名篇的高妙之處。
課文篇幅較長,讓學生朗讀課文,圈畫批注,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味感悟武松機智勇敢、武藝高強的特點。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