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
這是《7.祖父的園子》公開課教案,是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意義。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蕭紅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產生閱讀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學重點】
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體會祖父的愛。
【教學難點】
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閱讀蕭紅的作品《呼蘭河傳》,宏觀把握文本。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重點學習“我”在園中的趣事,體會我的自由、快樂。
第二課時:重點感悟祖父的慈愛,讀悟中領會“寄情于景”的寫作方法
第一課時
一、原著導入,引出課題
1.出示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
2.引出課題。介紹蕭紅。這是蕭紅在《呼蘭河傳》中寫下的心聲。在《呼蘭河傳》里,她用了許多的文字寫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點描寫了家里的園子,她稱它為祖父的園子,自己的后花園。為什么她對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這個園子給童年的蕭紅留下了什么呢?讓我們隨著作者美好的回憶,走進她魂牽夢繞的祖父的園子。板書課題。
3.讀課題。
設計意圖:以小說中經典的語言過渡、拓展,將課文置于《呼蘭河傳》的背景中,既與文本的理解相得益彰,又可引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出示閱讀提示,學生初步讀文完成提示內容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 找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3 查字典,聯系上下文,與同桌探討,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4 分小組討論,交流,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里快樂玩耍的哪些情景?
(二)檢查自學情況
三、精讀課文
1.在祖父的園子里,有一位非??蓯鄣男∨ⅲx著讀著就被她逗得想笑了,拿起筆用心讀一讀,找找她做的哪些趣事,讓我們忍不住要被她逗得笑起來。
出示閱讀提示:
A、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
B、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先自己練讀,再讀給同伴聽。
C、想一想,你為什么喜歡自己讀的段落? 有什么感受和體會?
2.交流討論:
過渡: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著看著就想笑了?
(交流時說、議、讀相結合):
預設交流一:祖父戴一頂大草帽,我就帶一頂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出示插圖)
(1)作者這樣寫,讓你有什么感覺?
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頂大草帽、一頂小草帽相映成趣。
(2)品味語言:蕭紅喜歡用繞口令般的重復語言來敘述故事,這一語言風格充滿著獨特的“蕭紅味”。
預設交流二:祖父種小白菜的時候,我就在后邊,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其實,不過是東一腳西一腳地瞎鬧.有時不但沒有蓋上菜種,反而把它踢飛了.
議:哪里是在種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鬧。
讀:誰愿意當當文中的小女孩,來讀讀自己的調皮搗蛋。
想象著小女孩東一腳西一腳踢飛種子時的調皮相,再來讀讀這有趣的畫面。
交流三:其實哪里是鏟,不過是伏在地上,用鋤頭亂鉤一陣。我認不得哪個是苗,哪個是草,往往把谷穗當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當谷穗留著。
我是在怎樣鏟地的?
哪里是在鏟地的呀?這簡直就在幫倒忙。
交流四:玩膩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亂鬧一陣。祖父澆菜,我也過來澆,但不是往菜上澆,而是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大喊著:
“下雨啰!下雨啰!”
(1)同樣是澆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哪些詞說明我和祖父是不一樣的?
(2)想象一下,小蕭紅大喊著“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樣的?(激動地、歡快地、開心地、天真爛漫地……)
(3)感情朗讀。你邊讀邊想象她的動作,神情。
(4)小結:你看,本是澆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那,它就成了亂鬧的玩具。瞧我的開心勁兒,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抓住文中的趣事,通過詞句品讀、想象畫面、再現情境,“以趣導學,以情激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高效地引導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3、作者為什么能將她的童年生活寫得(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把“我”—一個小孩做的、想的、說的如實地寫下來。這些事,只有小孩會這樣做,這樣說,具有真情實感。作者的描寫具體生動,用了一系列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使我們好像真正走進了園子,看到了“我”一樣。因此,我們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那樣有趣,真實,吸引讀者?
四、布置作業(yè),積累鞏固
1.抄寫詞語,聽寫詞語。
2.讀讀背背課文中寫景的句子。
設計意圖:讀讀背背,抄抄寫寫,讓學生經歷扎實有效的語言文字的積累、訓練。
【板書設計】
祖父的園子
自由快樂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