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
這是《陳涉世家》和《為學》課后反思,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節選自 司馬遷 《史記。陳涉世家》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與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節選自彭淑端《為學》
看了為學這段話,突然想起來看過的一個電影《冒牌天神》,里面有這樣的一句對白:
你覺得上帝是應該給他勇氣還是應該給他一個找到勇氣的機會?
這句話現在很適合我。
做與不做,做有做的理由,不做有不做的理由。兩者之間的取舍,決定一念之間,這一念就是這個人的屬性與本質了,我屬于哪一種呢?
貧者在去南海時怕了嗎?想了嗎?
富者是想了,是準備了,但結果還是落在了貧者之后。貧者沒有造船,至于他怎么去又怎么回的,不在這篇文章的探究之內,貧者至少在去南海的路途上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執著的信念要到南海去,啟程了,上路了,哪還管風雨雷電,哪還顧烈日炎炎。
富者造船是沒錯的,但這一個舉措顯示了一點,富者擔心路途的遙遠,擔心路途的艱辛,打造一個自己的船便少了風吹日曬,這一路就舒適了許多,但這是這個“舒適”讓他的南海夢只停留在意念中,終究還是一個夢。富者想了太多的過程,而失去了結果。相反,貧者只奔著一個目的:去南海,至于有沒有方舟無關緊要,而是要到南海,貧者沒有考慮太多路途中的事情,或者也考慮了,但并沒有把一切都考慮萬般周全就出發了,一切在途中隨遇而安。
我有富者的影子,如果不能放下,就可能永遠到不了我的南海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