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
這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設計理念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小語教材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主要寫巴迪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媽媽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長大后巴迪成長為一名著名作家,也明白了父母這兩個極端的斷言又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
這篇課文既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又凝聚著感情,滲透著深刻的哲理,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感體驗十分接近。文章前一部分文字淺顯生動,但是對人物的刻畫確十分細致;后一部分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具有啟發性。我執教的是第一課時,著重來學習巴迪的父母是如何評價他的詩以及巴迪在聽完父母評價后的不同表現,主要抓住巴迪內心的情感變化這根主線,去學習和體會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神態等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情感的寫法。
一節課只有30分鐘的時間,如何讓學生在 30分鐘的時間里學的有所得,學的有效率是我們在備課伊始所主要考慮的問題,30分鐘的時間里如果既體會父母的評價又理解巴迪的感受,那么就很難深入的去訓練學生。所以,我們最后確定,在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之后,讓學生找到父母對巴迪寫的詩評價的語言,去簡單體會母親當時的興奮和父親的嚴厲,然后學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即可,不做重點的理解。把重點打在學習巴迪的表現上。學生已經有五年的學習經歷,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所以在學習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引領著學生學習巴迪在聽完母親的評價后有哪些情感的變化,在學習的過程中滲透學習的方法,即:抓住對巴迪語言、動作、神態等的描寫去體會人物內心情感,同時也要通過文字想開去,再現當時情景,走入人物的內心。然后讓學生就運用這種方法來學習巴迪在聽完父親的評價后他又有哪些情感變化。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教師的引領作用,教師不但是教給孩子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們學習的方法。讀是最有效的語言實踐活動,所以當學生正確地捕捉巴迪當時的內心想法,從內心深處感動,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時,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主要形式是自讀、指讀、齊讀。
在執教的過程中,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在生字教學環節。因為在備課之時已經確定要知道孩子們書寫“謄”字,所以在讓孩子找出書寫時要注意的字時,第一個孩子就提出了這個字,我就順勢指導了這個字,可是之后沒有繼續追問。這個環節顯然沒有做實,流于形式。語文課堂充滿未知,你永遠不可能知道學生會如何回答某個問題,所以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發言我往往還不能做出最好的評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