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5
這是第12課《桂花雨》第二課時教學實錄,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簡析:
《桂花雨》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我”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
課文先寫“我”小時候對桂花的喜愛,再寫為什么要搖桂花,接著主要描寫了“我”幫大人搖桂花、收桂花的快樂情景,最后寫“我”對童年時代“搖花樂”的懷念。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純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通過前幾個學期的訓練,對學習漢字已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初步養成了主動識字的習慣,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本文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強的特點,教學本文,我先啟發學生質疑,引發閱讀期待,巧妙地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在豐富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打開學生與文本的綠色對話空間,濃情營造師生之間充滿靈性的對話磁場。把課文中的情境形成生動的畫面。再通過朗讀、感悟,理解母親話的含義,感受作者的愛花思鄉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3.體會作者表達的濃濃思鄉之情。
重 點:
引導學生體會搖花樂,感悟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難 點:
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教法設計:
創設情境,以讀為主,讀中感悟,讓學生充分地觸摸語言,品悟語言,加深
對文本的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審美樂趣,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語文。
學法設計:
1.學習在閱讀中抓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的方法。
2.學習本文抓住人物的心情、動作、語言 把事寫具體的方法和“借物抒情”的寫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梳理文脈,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及桂花的香。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十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讀出桂花的香。
預設流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3-6自然段,理解“搖花樂”和“花雨美”。
課時目標:
1. 學習3-6自然段,理解“搖花樂”和“花雨美”,感受桂花給全家及全村人帶來的樂趣。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愛花思鄉情。
重 點:
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體會搖花樂,感悟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難 點:
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所
表達的感情。
預設流程:
一、復習導入
1. 聽寫詞語:“沉浸 糕餅” ,師生評議。
2.“浸”字左邊是三點水,右邊上半部分是屋子里一只手拿著掃帚,下邊一只手把東西放進水里。表示浸濕東西就像人睡覺一樣,需要一段時間。“沉浸”就是很長時間沉醉其中。文中是說人們多長時間沉浸在桂花香里?說明桂花香的時間長。讓人們陶醉的僅僅是桂花的香味嗎?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讓作者常常想起不能忘懷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齊讀,引導質疑,教師梳理。
二、自主學習,感受“搖花樂”和“花雨美”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3小節。邊讀邊想從哪些語句能感受到搖桂花對很快樂。并用——畫出體現“搖花樂”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
2.匯報交流
(1)(出示)“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
自由讀這句話,說說你從這句話感受到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試著讀一讀,讀出這種急切、迫不及待的心情。
讀到這兒,你覺得這是一場____的桂花雨?
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說——(出示句子,齊讀)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2)(出示)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
你從這句話感受到了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演一演,讀一讀。
(3)師配樂范讀,生閉眼想像:這下,我可樂了,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一朵朵,一串串,金黃金黃的,帶著香味,帶著調皮,落在我的頭上、肩上、臉蛋上、鼻尖上、舌頭上、眼睛上、脖子里,像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假如你是文中的小姑娘,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象?紛紛落下來的桂花像_____,一朵朵黃黃的、小小的花兒帶著濃郁的香味,落到了—— ,你感覺——
桂花越落越多,看著這漫天飛舞的桂花雨,你想____地喊____大聲喊起來,把你的快樂告訴大家。
讀到這兒,你覺得這又是一場____的桂花雨?
好美呀!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說——(齊讀)(出示句子)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沐浴著這紛紛飄揚的桂花雨,呼吸著那陣陣飄逸的桂子香,感受著這份快樂的難道只是作者一個人嗎?還有誰?(媽媽、爸爸)
(4)引讀[出示句子] 母親洗凈雙手,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
從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的?讀出你的感受.
(5)“父親詩興發了,即時口占一絕”, 父親的詩你讀懂了嗎?說說你的理解.桂花不僅給作者的童年帶來了——快樂,還給作者一家人帶來了——快樂,讓我們感受到那一家人濃濃的親情。所以,作者在最后說:——(齊讀)
(6)引讀第4節。
看!桂花搖落以后,全家動員(讀下去)——揀去小枝葉,鋪開在——竹席上,曬上——好幾天太陽。桂花曬干了,收在——鐵罐子里,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鹵,過年時——做糕餅。
[出示句子]: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指名讀。你又讀懂了什么?
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給作者帶來了童年的快樂,給一家人帶來天倫之樂,給全村人帶來豐收之樂。桂花已經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作者在最后說:——(齊讀)
然而這樣的快樂如今只能出現在夢中了,在作者12歲的時候跟著母親離開了家鄉,離開了桂花樹,來到杭州上學,杭州有一處小山上,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愛桂花的我總要給同樣愛桂花的母親捧上一大袋……
三、體會感情。
(出示句子)可是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為什么母親這樣說?你是怎么想的?
后來,作者去了臺灣,又去了美國,她打電話對母親說:
(1)這里的橘子真紅,母親一定會說:
(2)這里的水真清,母親一定會說:
他鄉的桂花再香,香不過家鄉的桂花。他鄉的山再秀,也秀不過家鄉的——山,他鄉的水再美,也——美不過家鄉的水。母親思念家鄉的桂花,其實就是思念——故鄉。
作者寫家鄉的桂花,其實是為了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作者是借桂花表達對家鄉深深的眷戀之情!這種寫法叫 “借物抒情”。
“莫道人間情萬種,最真莫過思鄉情。”這場繽紛的桂花雨,承載著作者甜甜的夢和那份濃濃的鄉愁。讓我們再次讀出作者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讓那場美麗的桂花雨在我們的心頭綻放。(配樂朗讀最后一段,男生讀,女生讀,齊讀)讀到這兒,你覺得這還是一場普通的桂花雨嗎?這簡直就是一場____思鄉雨! 所以,作者在最后說——(齊讀)(出示句子)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
同學們讀得多動情呀!你們朗朗的讀書聲,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體會到了甜甜的搖花樂和濃濃的思鄉情,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再次讀讀課文。
四、總結拓展
這恒古不變的思鄉情曾令多少古今中外的詩人、作家魂牽夢縈夜不成寐,他們往往借助一花一草來表達自己的情愫,聰明的孩子們,你知道哪些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
五、布置作業(自由選做)
1.喜歡讀書的同學,課外搜集一些表達思鄉之情的散文和詩句,讀一讀,背一背,舉辦一次“花雨繽紛入夢甜”的朗誦會;有時間還可以讀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魯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愿你們在這濃濃的書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樂。
2.喜歡寫作的同學回憶童年令自己難忘的人或事,學習本文借物抒情的寫法寫下來。
板書設計: 香
桂花雨 思鄉情 借物抒情
樂
第12課 《桂花雨》同步練習題
第一部分 基礎練習
一、比一比,再組詞。
茁( ) 捧( )吩( )棟( )
拙( ) 棒( )紛( )揀( )
二、照樣子寫詞語
笨笨拙拙:
濕 漉漉:
炊煙裊裊: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1.“桂花開得( )時,不說( ),至少前后左
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 )。”若將句中“沒有不”換成別的詞語,可以是:( )。
2.父親聞著( )和( )的混香,詩興大發:“( ),( )。( ),( )。”
3.桂花搖落以后,全家動員,( )小枝小葉,( )在簟子上,( )好幾個天太陽。桂花曬干了,( )鐵罐子里,( )茶葉中泡茶,( )桂花鹵,過年時做糕餅。全年,整個村莊都 ( )在桂花香中。這正是父親詩中所說的:“( )。”
四、拓展練習
1.填寫讀書名言。
1)“書猶( )也,( )讀之可以( )。”這是劉向說的,說明讀好書可以讓人變得( )。
2)“我撲在書上,就像( )的人撲在( )上。”高爾基把書比作( ),說明讀書可以使我們( )。
2.填寫歇后語。
茶壺里煮餃子--( )。
八仙過海--( )
劉姥姥進大觀園--( )
( )(自己寫一歇后語。)
五、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江山如畫的江南,是人間天堂。傍晚泛舟西湖,明月清風,桂子飄香。極目遠眺,湖光山色,水光接天,真是相得益彰。江南還是個魚米之鄉。
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桂花樹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態,笨笨拙拙的。不開花時□只是滿樹茂密的葉子□開花季節□也得仔細地從綠中絲里找細花□桂花不與繁花斗艷,可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
1.在文中□處填上合適的標點符號。
2.用“———”畫出這段話的中心句。
3.這段話中,作者將桂花樹與____________的外形進行了對比,寫出了桂花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4.在自然界,有許多植物在外形上并不突出,如小草、花生等,但它們或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或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請選擇一種植物,學習這一段話的寫法,進行介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趣味習題
一、成語接龍
我來接龍??梢允峭魡? 四面楚歌 ——歌舞升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我能選擇最恰當的關聯詞語送給句子。
1._____不來臺風,我_____可以收幾大籮。
2.小時候,我_____對什么花,_____不懂得欣賞。
3. _____讓它開過, 落在泥土里, 尤其是被風雨吹落, 比搖下來的香味_____ 差多了。
4.長大后,_____我走到哪里,_____不能忘記我的故鄉。 5._____沒有太陽,_____沒有我們這個美麗的世界。
三、我能給劃線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①邊界;疆界 ②處所;區域 ③遭遇到的情況 )
2.全年,整個村子都浸 在桂花的香氣里。 (①泡,使滲透 ②逐漸
3.母親一看天上布滿陰云,就知道要來臺風了。 ( ①全 ②全部充實;沒有余地 1/4 ) ④驕傲③感到滿足
四、小馬虎把這段話寫得亂極了,快來幫助他排列一下。
(搖桂花。 ( )我總是纏著母親問: “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呢?” )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我喊著: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 )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 )母親說: “還早呢,花開的時間太短,搖不下來的。 ” )可是母親一看天上布滿陰云,就知道要來臺風了,趕緊叫大家提前
五、快樂閱讀
摘星星,每完成一題,得一顆??凑l摘得多。 ________________ 農村,是我童年生長的地方,它給了我無限的快樂,無限的樂趣。 夏天的傍晚,農民們收工了,這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人們有的在河里游 泳,有的在吃飯,有的乘 (chéng chèng)涼、聊天。每當這時候,也是我最得 . 意的時候。農村的蚊子很多,然而蜻蜓更多,我和幾個孩子拿著扇子來到馬路上 捕蜻蜓,蜻蜓在我們頭上亂舞,我們一邊跑,一邊用扇 (shān shàn)子撲打著, “捕蜻蜓啦!快追呀!哈哈哈……”我們叫著、喊著,蜻蜓可真機靈,追呀!追呀, “啪” “啪” “啪”一下,兩下,三下,什么都沒有逮著。但我并不灰心,還 是那樣不顧一切地追著,拍著。 “啪” ,我按到一只,我的心顫 (chàn zhàn)抖著,帶著希望,慢慢地,慢慢地揭開扇子: “呼” ,蜻蜓又飛了。我呆呆地望了一 會兒天空,又不顧一切地追蜻蜓了。 我們家鄉的地, 遍地是黃土, 而我卻樂在其中。 我經常弄來好多好多的泥巴, 制作泥槍炮。我把黃泥巴在手上搓呀搓呀,一會兒搓成一個圓的,一會兒又搓成 一個方的,把它們連接起來,制成一個坦克。對,還要插上一面小旗,兩邊再加 上一小塊,就更好了。坦克制成了,我欣賞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別 (bié bíe)提多高興了。 我小時候很自信, 總認為自己是對的。 我家養了六只雞, 睡覺時總是站著的, 我可一點都看不慣,總要把它們都按下去躺著睡。雞因此對我很不滿意, “咯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