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
這是一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雪地里的小畫家》說課稿,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各位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17課《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自我評價六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雪地里的小畫家》既是一篇課文,也是一首融兒童情趣和科普知識為一體的兒童詩。文字既排列整齊又錯落有致,氣韻生動充滿兒童情趣。是一冊教材中不可多見的美文,這篇課文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學生們喜聞樂見的韻文體裁形式,描寫了雪地里一群“小畫家”畫畫的事,全文共六句話,語言生動活潑,字里行間都流露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也激發了學生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思維也很活躍,首先我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確定本課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啦、梅、蛙、睡……”等11個生字,會寫幾、用、魚這3個字,認識2個偏旁“蟲、目”并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活動,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的閱讀、表達、觀察、思維、想象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第三句(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圖文結合,指導朗讀,游戲助學,創造性思維的訓練”等,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學生通過“猜謎語,看圖體驗,自主認識、劃記生詞,思考問題,朗讀、背誦課文,參與游戲”等學習方法,在扎實的朗讀訓練中理解課文,培養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能在看、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體會學習的樂趣,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課文主題。
上課后,首先給學生帶來一個簡單的關于雪的謎語,學生猜出來后,出示出示一幅“雪地背景圖”,并問他們雪美不美,喜歡在雪地里干什么,把孩子們帶入雪的世界。隨后引出“腳印”并提出問題:現在,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你們知道是誰嗎?快打開書本去看看吧!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可引發學生閱讀的欲望。
2、初讀課文,學生自主認讀生字。
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掃清生字障礙。雖然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偏小,開始認讀時會比較困難,但可以從小培養這種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自主認讀生字,將不會讀的生字劃出來,知道自己哪些拼音學得好,哪些學得弱,在教師師范讀寫時才會更有重點。
3、學習課文,理解內容,指導朗讀。
出示動畫,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課文內容,并帶學生逐句分析課文,指導學生帶感情朗讀課文。全文共六句話,教師用多個問句引發學生思考。
第一句:我采用符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征的方法進行指導。播放課件,創設情景,以故事的形式把學生引進文本,讓學生自然流露出高興、激動的心情,跟隨雪地里的小朋友一起喊:“下雪啦,下雪啦!”并引導學生從“啦”字和感嘆號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同時本課要認的生字讓學生借助拼音隨課文自主識字。(師讀、齊讀、男、女生讀)。
第二句:利用孩子好奇的心理特點,設置懸念,播放課件,(聽叫聲,猜動物),引出小畫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指導學生高興地朗讀第2句話,并引導學生理解“一群”的意思。
第三句:一年級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生活經驗又少,我就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引導學生觀察動物的腳印,并與實物進行對比,學生通過觀察對比能直觀地發現四種動物腳的形狀各不相同,而且知道動物的腳印與實物非常相似,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學完后,通過“對號入座”的游戲,在快樂的游戲中加深記憶。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求異思維,我還補充問:他們的腳印還像什么?(小組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再引導學生用贊賞、夸獎的語氣讀第3句話(師生合作讀,指名讀,齊讀)。
第四句:同學們平時畫畫要用什么工具?而小畫家呢?學生通過對比就能讀出輕松、得意的語氣。為了進一步鞏固重點,我還補充問:他們都是用腳畫畫,可畫的畫為什么不一樣呢?(表演讀、指名讀第4句)
第五句:過渡語導入,引導學生從“為什么”和問號體會奇怪的、疑問的語氣。(這堂課兩處這樣安排都是為了指導學生抓關鍵詞和標點培養語感,同時指導了學生正確使用標點。)
第六句:聯系生活,引導學生輕且慢地讀第6句話。合作讀,表演讀5、6句。(滲透青蛙冬眠的知識)讓學生說出還知道哪些動物是冬眠的?
4、復習鞏固,拓展延伸
(1)、做找腳印的游戲,即補充了板書,又完成了課后的練習。
(2)、為了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我還設計了拓展延伸練習:雪地里還會有哪些小畫家?他們會畫什么呢?還有誰也沒參加?(學生分小組討論,仿照課文編兒歌,同學們可選一項或幾項來說,做到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學生在學習第3句話時已經進行了知識遷移的練習,因此學生能編得比較豐富有趣。這一環節既加深了學生對兒歌的理解,又將學習延伸到文本以外,把學生引發到大自然中去認識更多的事物。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自編動作讀全文。指導背誦。
(4)、指導書寫。“魚”字。
5、教師小結,布置作業
1、讀了這篇文,我們知道了小雞、小狗、小鴨、小馬的腳趾形狀不一樣,還知道了青蛙冬天在洞里冬眠。
2、查找資料:還有哪些動物會冬眠?(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3、背誦課文
附:板書設計:
17、雪地里的小畫家
小雞 小狗 小鴨 小馬
竹葉 梅花 楓葉 月牙
(青蛙冬眠)
五、說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清新明了。既是對課文的一種“再創造”,同時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學生,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審美情趣。
六、說教學效果評價
這篇課文精悍短小,為了適合低年級的認知特點,我利用板書圖文并茂的直觀展示給學生,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閱讀為主線”的原則,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以故事的形式貫穿教學,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自主、合作、探究理解課文內容,使大部分同學都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學習及課堂活動中去。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力求達到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情感熏陶及能力訓練的有機結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