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
這是《12.雪地里的小畫家》說課稿設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說教材
1、《雪地里的小畫家》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上冊最后一個語文園地的第二篇課文。
2、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及意義:
這篇課文在本冊教材中起著總結與提高的作用。既是一篇課文,也是一首優美的兒歌。文字既排列整齊又錯落有致,氣韻生動充滿兒童情趣。課文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學生們喜聞樂見的韻文體裁形式,描寫了雪地里一群“小畫家”畫畫的事。全文共六句話,不但形象地講述四種動物爪(蹄)的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而且語言生動活潑,字里行間都流露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讀起來瑯瑯上口。
3、教學目的:
《新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對于閱讀提出的要求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本課是本冊教材最后一單元的一篇課文,在全冊中起著"鞏固識字,用學到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朗讀課文,能提出課文中不明白的問題并能討論解決"等作用。因此,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偏旁"蟲、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雞、小鴨、小狗、小馬這四種動物爪zhua(蹄)子的不同形狀以及青蛙冬眠的特點。
4、教學重、難點
第一學段1-2年級的重點是識字與寫字。因此,"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偏旁"蟲、目"便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語文重在讀,重在"讀中悟情。"所以我把"朗讀課文"也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由于學生的經驗少,觀察能力還較差,因此我把"了解四種動物爪(蹄)的不同形狀和青蛙冬眠的特點"作為本課要解決的難點。
二、說教法: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應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不僅突出課文"工具性"的特點,還應突出"人文性"的特點。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轉變自己的角色,由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轉變為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學中,我將力爭擺正自己的位置,給學生更多的發揮與施展才能的空間。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揭示課題。
2、上課前,出示一幅“雪地背景圖”,加上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把學生帶進情境,接著把小雞、小鴨、小狗和小馬4個動物展示在背景圖上。
3、引導學生質疑,指導學法,讓學生學會學習,
為了從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將學習方法用圖示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如看圖、劃句子、讀文、思考問題、朗讀背誦等等。在行朗讀指導時,我采用符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征的方法進。首先我采用“生活經驗的遷移”來指導朗讀第一句,在指導讀第三句時,我采用的是“體態語言暗示”的方法來進行抑揚頓挫的訓練。在指導朗讀最后一句時,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個性特征,讓他們邊讀邊表演簡單的舞蹈動作,激發學生充分表達內心的情感以達到感情朗讀的效果。
4、圖文結合 抓住圖與文的聯系,理解課文重點。在講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重點,我利用反復看圖的方法。
5、創新訓練
為了在語文學科中進行創造性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教學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還有哪些小動物會來畫畫呢?會畫出什么畫來?請你展開想象,把它們畫的畫畫在紙上。
6、表演演示 。
孩子是最善于模仿和創造的。讓學生理解小動物在雪地"畫畫"這一部分內容時,我請四個小朋友模仿小動物歡快地在雪地里跑來跑去的場景。此時,不僅是孩子,連老師也真想和他們盡情地玩耍。這樣的場景不正再現了我們課文的內容嗎?而且它更富有兒童的創造力。
三、說學法
新時代對于孩子們的要求更高。要求他們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首位,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他們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引導、組織他們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1、學習大膽質疑
只有能提出問題,才會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視野也會變得越來越開闊。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鼓勵學生針對課題學習大膽提出問題,踴躍發表自己的見解。如請學生說說自己還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又如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動物也要冬眠等等,這樣就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得到了培養。
2、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興趣是教師,習慣是軌道。因此,教學中,我還非常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如上課專心聽課,別人發言時認真聽,讀課文朗讀評價的規則。相信這些良好的習慣養成,將會使學生受益匪淺。
3、讀書入境法朗讀
讀書入境法朗讀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的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過程中,我著力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初讀、精讀、表演讀、個人讀、小組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質。
4、聯系生活法
語文與生活是緊密聯系的,“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課堂上,我積極引導他們把學習語言的觸角伸向課外,給他們創設一個暢所欲言的環境,如:“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有冬眠的特點?”學生興趣很高,一下說出了“蛇、狗熊、刺猬”等等很多動物。
四、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這間對話的過程。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借助拼音認識課文的13個生字。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鳥、小雞、小鴨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4、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知道小鳥、小雞、小鴨四種動物腳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分兩課時,今天我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二> 、引導質疑,展學目標。
三>、自學探究
四>、初讀檢查,了解內容。
五>、創設情境,指導讀文
六>、開心練習(我真棒!)
1、我會連:畫家和作品(課后題)
2、我會說:(課件展示)
3、我會演
4、我會畫
5、我會背
6、我會唱(課件展示歌曲)
七>、拓展延伸
雪地里還會來些什么小畫家呢?它們的腳印又像什么呢?請你仔細觀察,把結果寫在日記本上。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