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
這是《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教學心得案例,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是一篇用淺易的文言文寫成的演講詞。蔡元培就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北大學子,明確提出了三點要求,并列出自己的計劃。他高屋建瓴地匡正大學的性質,明確求學的目的;他著眼于學生品行,引導其砥礪德行,以身作則,承擔起匡正流俗的責任;他倡導團結向上的學風,希望師生友愛,維護北大榮譽。結尾所作計劃,務實而細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讀罷全文,并瀏覽有關資料,不由使人對“學界泰斗,人世楷模”這一高度評價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本文是高一必修二第四單元演講詞的首篇。思路清晰,層次清楚。難點在于,作品具有較強的時代感,學生如何能切身體會先生的諄諄教誨。學生底子極差,文言現象又限制了其深入理解。這些基礎問題不解決,學生讀之如同嚼蠟,興味索然。本文作為演講稿的語言特色及觸動人心的力量無從談起。
我把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全部列出來,竟多達五十多處。小組合作后仍然有二十多處。即使已經解決的問題,要深入人心也十分勉強。如何讓枯燥的文言知識鮮活起來,從而給學生情感精神上的觸動?我想,何不把所有難點集中編寫在一篇短文中,以當今社會風氣與學生現狀為切入點,激勵他們樹立正確遠大的學習目標?于是有了下面這則小文。
視今之當軸,即才能卓絕,多為人詬病。何也?追本溯源,其求學多以為干祿之終南捷徑。視事之初,規行矩步。官階既高,則敗德毀行,違背民意,為人訾詈。其原始之宗旨既乖,肩以重任,必誤國誤民。
汝等自鄉邑而來,年方二八,風華正茂。三年攻讀,或按時肄業,或學成畢業。成績之高低,分數之多寡,姑不具論。為學之宗旨,不可以不正大也。
師之教授,惟圖諸位潛心自修,旁稽博采,切磋學問,容有底止。學成任事,有所裨益于家國。此固父母之所望,時勢之必需也。
茲有生之放蕩冶游者,宗旨且不知為何物,終日敷衍塞責。實驗既終,嘆息悔恨,事后則如煙云。貽誤花季,遭人譏謗。然弭謗莫若自修,茍能以勤奮之行,易怠惰之態,力矯邪風,則無虞受人指摘,為人輕侮。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余常悲之。同學相處,毀譽共之,理當道義相勖。師生同堂,實則緣分,益盼教學相長。
言之當否,有心之人,心必了然。學風匡正,學業有成,尙賴諸位。
實踐證明,這個辦法是行之有效的。學生對文言詞語異常熱情起來,七嘴八舌地開始翻譯,小組成員自動湊在一起探討老師寫給他們的文字。他們一會兒從原文中尋找對應的詞匯,一會兒舉手請老師幫他們解決分歧。就這樣,當我在小組間邊巡視邊解答到第三遍的時候,再沒有學生提出問題。這時候,再請各個小組的代表分擔各段內容的講解,他們竟解釋得十分流暢到位。回頭再來讀《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顯而易見,他們對于文本的理解加深了,帶著感情,帶著對于求學之道的思考,他們的學習狀態漸入佳境。下課的時候,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何不借這個短文請學生給老師寫封信,談談自己的感想呢?文言很好,白話也可,半文半白也可以。沒想到想法一出口,全場欣然稱好。
課堂上,看到學生充滿激情和感動的表情,我感慨頗多。這幫孩子底子實在太差了,有的孩子識字能力和讀寫能力近乎小學生的水平。令許多老師搖頭嘆息,無奈抱怨。我剛接到這兩個班的時候,也著實驚詫了幾天。但是很快調整了心態。老師的作用,就是要幫助學生走向優秀。消極抱怨,不過是誤生誤己。我們的領導和老師總是和重點中學比,比來比去,學來學去,人家的做法學不會,反打擊了自己的積極性,把所謂的改革搞得一塌糊涂。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顧學生實際,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請相信,只要誠心教學,結合實際,敢于創新,就一定能破冰突圍,為學生和自己打開一條寬闊的出路。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