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6
這是《聲聲慢》公開課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深入研讀詩歌,抓住意象,體驗情感,滲透對學生詩歌誦讀的指導。
2、了解詞人的人生際遇對其詞作風格的影響,體會其前后期作品的別樣愁情。
3、讓學生由詞及人,突破文本的顯性層面,進入到詞人苦悶、復雜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
1、知人論世,結合作者生平理解作品;
2、分析作品如何以意象傳“愁”。
〔教學難點〕通過比較鑒賞體會作者“一般愁字別樣情”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同學們,人們都說李清照愁多,更有人說她是“一般愁字別樣情”。那么李清照到底愁什么,為什么愁,她的愁又有什么別樣?帶著這樣的疑問讓我們一起走進李清照的《聲聲慢》。
二、因聲求氣
首先,請一位同學朗讀這首詞。(教師指名朗讀)學生先評價朗讀效果,之后再欣賞配樂朗讀(多媒體播放MTV)。走出優美的旋律,你能用這首詞中的一個字來概括作者所抒發的情感嗎?(愁)
三、鑒賞美文
(一)愁緒
1、學生在文中找出奠定作者愁的感情基調的句子。
明確: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2、大家發現這十四個字的特點?(疊字)如果我把它改為“尋覓,冷清,凄慘戚”好不好?
明確:原句朗誦起來朗朗上口,韻律感強。同時又營造了一種悲涼、冷清的氛圍。
(二)愁景
1、我們知道,意境要有意象構成,那么作者選了哪些意象來表現她的愁呢?你認為哪個意象寫得最好?(學生探究后自由發言)
⑴淡酒:文本怎么寫的?為何喝了三杯兩盞白酒還覺得酒淡?
明確: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濃,酒力壓不住心愁,只能是舉杯澆愁愁更愁。
⑵過雁:文本怎么寫的?為何說雁是舊時相識?看到大雁南來北往,傷心什么呢?
明確:雁由北向南遷徙,李清照南下避難;大雁尚且能按時自由南飛,自己困頓他鄉。
⑶黃花:文本怎么寫的?“損”如何理解?為何用此意象什么?
明確:“滿地黃花堆積”。花盛 樂景哀情 反襯;花衰 以花喻人 正襯,表現出了作者的凄苦憂愁。
⑷梧桐細雨:文本怎么寫的?為什么這樣寫?
明確:表現出了環境的凄涼,流露出人在深秋的孤獨與寂寞
2、教師總結上面所討論內容。
(三)愁因
那么作者為何而愁?讓我們走入作者的生活,知人論世吧。
李清照大事記
1103年:新婚燕爾幸福日,金石書畫共傾心。
1127年:金人入侵滅北宋,金石書畫化灰塵。
1129年:丈夫赴任染病去,時值中年有遺孀。
1131年:卜居會稽逢盜賊,重病纏身欲喪命。
1132年:不幸再嫁張汝舟,倉促離婚被判刑。
1155年:孑然一身無子嗣,悲苦離世人不知。
0教師小結
四、拓展延伸
比較《聲聲慢》與《醉花陰》中的愁情。
小結:兩文雖然所寫的時令、意象相同,但意境不同、愁因不同、愁的程度不同。如果說《醉花陰》表現了作者的獨居之愁、閨怨之愁,那么《聲聲慢》所表現的就是亡國之愁、喪夫之愁、淪落之愁。
五、課堂結語
教學反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