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
這是《少年閏土》示范課公開課教案,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根據學校教導處安排,11月2日鄭峰老師執教新橋學區內公開示范課,本次上課的課題為:人教版六年級上第五單元《少年閏土》第二課時,村小及中心部分語文教師參與聽評課活動。
設計思路:
課文主要圍繞著閏土與“我”講述的四件事: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瓜刺猹、潮汛看魚,進行描寫。通過語言、動作、外貌及環境描寫方法刻畫人物,呈現出一個聰明能干、機智勇敢、見多識廣、活潑可愛的閏土形象。本課教學主要是圍繞其主體內容進行開展,感悟作者的感情,并學習其寫作方法,用于習作中。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復習第一課時中的閏土形象:紫色的圓臉,頭戴小氈帽,項戴銀項圈。閏月出生,五行缺土。
回顧第一課時中介紹的四件趣事。
這幾件事中,你覺得作者最喜歡的是哪一件?為什么?詳略要有區別。
二、教學“看瓜刺猹”
(一)課文中有幾處描寫“看瓜刺猹”。
(1)學習 第一自然段
環境描寫,色彩明麗,閉眼想象:靜謐的夏夜晚上,一切都在睡夢之中,周圍安靜極了。一輪金黃圓月直掛天空,月光灑在海邊的淺灘之中,泛起熠熠的光亮,夏夜清涼的晚風拂面而來,項戴銀圈的閏土,躺在木板床中的閏土,雙手墊于頭部,仰望那熠熠星空,空氣中飄拂著瓜果的香味,是如此的愜意,舒適。突然——傳來了“沙啦啦”的響聲,閏土悄悄捏起鋼叉,伴著銀色月光,走近一看,發現一匹猹在咬瓜,毫不猶豫迅速向猹刺去。唯美畫面中,那位勇敢的少年屹立于其間,身手敏捷,機智勇敢。
指名讀,齊讀。
(2)學習 第二部分
1、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學習“捏”字使用的好處。習作之中,注意詞語的選擇使用。
2、指名讀,分角色朗讀。
3、感悟閏土的形象。
(3)第一自然段與第二部分關系
兩處都是關于“看瓜刺猹”內容,第二部分是閏土敘述給“我”聽的,第一自然段也是這樣的嗎?第一自然段閱讀后,其內容寫的就是閏土所說的那種情況。二者的關系是?想象。
讓人太感興趣了,讓人朝思暮想,所以文中的“我”記的太深刻了,所以想象著會是一副怎樣的場景。
再次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雪地捕鳥”
1、動作描寫,感悟動作連貫,捕鳥時候,閏土的心情。
2、感悟閏土的形象。
(三)學習“海邊拾貝”、“潮汛看魚”
感悟閏土的形象。
三、前文小結
(一)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語文學習,重要的是解決兩件事。一是了解課文寫了什么。二是課文怎么寫的。回顧課文采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外貌、動作、語言、環境。
四、現實比對
(一)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而他卻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不知道海邊有五色的,形狀各異的貝殼,不知道如何去捕鳥,不知道鳥的種類,不知道潮汛時候盡然還能有魚可以跳躍,不知道……他(文中的“我”)不知道,而與他經常在一起玩耍的城里朋友,城里的同學,城里的小伙伴們也不知道!
(二)對比
1、當閏土在海邊發現如許五色的貝殼時候,我和我的朋友在觀望著“高墻上四角的天空”。2、當閏土在大雪飛揚的時候,和他的小伙伴們一起在雪地捕鳥時候,一起滾雪球,打雪仗的時候,我和我的朋友在觀望著“高墻上四角的天空”。
…………
(三)理解什么是“高墻上四角的天空”
猶如井底之蛙,猶如籠中之鳥。
不知道生活中還有那么多的趣事,那么多歡樂。對比這親密的小伙伴,自己的生活實在是讓人憤恨,讓人不滿。越是渴望得到的就越是難以滿足,“我”渴望掙脫牢籠,飛向海邊的沙地去照看西瓜,渴望能在下雪天時候可以捕鳥,渴望……但現實就是無法實現。所以,對于現實,“我”內心充滿著憤恨,而對閏土只剩下羨慕與敬佩,對農村生活產生向往。
五、離別
(一)離別之時,彼此會向對方訴說什么呢?發揮想象。
(二)多年不曾見面,再見已是物是人非。但那個勇敢的少年卻永遠停留在心間,在那“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齊讀)
六、課外拓展
《故鄉》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基本達到了教學的預設目標,學生能基本掌握了文本內容,對于作者的情感體驗的也比較到位。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反復的在思量,要不要向學生說明,作者想表達對于封建制度的不滿。但最終我選擇了放棄,并不是因為不重要,而是這一內容我覺得需要結合原著進行闡述,對現實的不滿就是對于封建制度的不滿。但如果脫離原作品的整體性而單一的以本課為例進行解讀,太過于牽強,屬于強行扣帽子。
本次執教屬于學區內的公開課,聽課成員比較多,難免有些緊張,設計的分角色朗讀,動詞在習作中的運用沒有提及到,實乃教學的一敗筆,平時還是要加強基本功的訓練。
附評課記錄電子版:
汪夢玲(601):《少年閏土》這課的教學,鄭老師比較重視研讀課文內容,讓學生自悟內容,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整體角度而言,設計的層次分明,教學流程流暢,準備的很充分,學生積極主動。注重寫作方法的教學,關注文本內容寫什么和怎么寫,關注寫作順序,找動詞方面進行訓練學生。有全班度,自由讀,最好加上分角色朗讀。
楊秀丹(宣塘):根據文本內容進行朗讀,不同人物的不同內心去進行感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文本知識進行課堂教學,達到良好效果。
張琴(宣塘):第一自然段于對話進行反復交流,再回到第一自然段,學生有點蒙圈。
劉俊紅(團結):感觸最深的是對于重點段落,重點內容進行聯系生活,達到情感的共鳴。理解課文應該是寫的是什么,課文是怎么寫的,找到重點,找到目標。
郭小琴(團結):自由讀、大聲讀,讀的形式太少,沒有單個讀。學生對課文內容不夠熟悉。
胡澄瀅(602):層次清楚,抓住重點,研讀很好,逐步分析。四件事一直融入到后面,升華帶情感,環節緊湊。段落說明要準確一些會更好,最好將動作詞語指導習作說一說。
吳瓊(黃家堰):概括出了閏土的品質,以及描寫方法,朗讀教學效果比較好,值得學習。
金琪丁(503):銜接過程比較好,再從細節去品讀。尤其是第一自然段。
楊周芬(教導主任):課堂應該是張弛有度,前面二十分鐘必須高效,后面要松弛一些,不要始終讓那個學生緊繃神經,學生容易疲勞。關于讀的指導方面很到位,體會情感再去讀,但并不是那么全面。老師的語言要精煉一些,或者更詩意化一些,教師的語言可以豐富一些。例如:“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語言可以再詩意化一些,語言的交流,學生長期耳濡目染會有更好的效果,再如“高墻上四角的天空”圖出來時候,對比“我”的生活與閏土的生活再深入一些。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