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
這是《伊利亞特》讀后總結,是優秀的教學案例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作者為古希臘的荷馬,著名的荷馬史詩的前一部。這也是著名電影《特洛伊:木馬屠城》的故事藍本,講述的是在公元前1000多年前,發生在古希臘人與特洛伊人之間的一場曠世奇戰。總體來說,這部電影忠實地反映了原作的情節。雖說如此,但我依舊不后悔翻開這本書,因為里面有一些電影里面沒有的內容。
這場著名的曠日持久之戰,除卻人類之間的拼殺,它還是一場古希臘神明之間的戰爭。以宙斯為首領的奧林匹斯山眾神,因為各種緣由,分別支持戰爭敵對雙方。阿波羅神是特洛伊的鐵桿支持者,這也是為什么在電影中阿喀琉斯要先攻陷阿波羅神廟的緣故了。打破了特洛伊保護神的象征,失卻了神的保護,特洛伊的淪陷也就無可避免。宙斯本來想要中立,卻因為阿喀琉斯之母、海神之女忒休斯的請求,使阿伽門農在沒有阿喀琉斯的幫助下吃了敗仗,不得不祈求阿喀琉斯的幫助。而宙斯之妻赫拉,卻公然欺騙特洛伊王子郝克托爾,促使阿喀琉斯將其殺死,讓特洛伊人失去了最重要的保護人,其潰敗自然也在一瞬之間了。
說起戰爭,歷史上中國和西方的戰爭方式是不一樣的。中國歷史上的戰爭,都要求出師有名,而這種“名”通常是高尚的,正義的,而占領之后,戰勝一方就要安撫民眾,擔負起所謂的比戰敗統治者更優秀的教化育民的職責,以便讓被占領地區的百姓更好歸化,承認自身的統治地位。這樣的戰勝者對于燒殺搶掠是不屑的,或者更功利地說,是忌諱的、怕引起眾怒的。而西方歷史上的戰爭,則要更加赤裸裸,戰爭的目的就是要燒殺搶掠,占有所有被占領土地的一切資源:糧食、牛羊貨物、金銀珠寶乃至女人。防守一方之所以努力抵抗外敵侵略,其目的也沒有什么高尚的情操,不過是為了保護自己以上財產不被掠奪而已。
就好像蒙古帝國在中國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其中的奧秘,正是由于蒙古人沿襲了西方思想,占領了中華大地,并沒有想過如何更好地本土化。而清朝的滿族人,雖然也是游牧民族,但他們卻很好地融入了中華文化,統治的時間比蒙古人自然也長了一些,雖然對于滿清后期在外敵侵略中的割地賠款等賣國行徑,本人是十分痛恨的,但單純談論其前期統治的歷史,想來蒙古和滿清的差異,大體體現了西方和中國戰爭的差異吧。
而對于女人在歷史中的地位而言,似乎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都不是很高。《三國演義》中就提到,劉備就發表過“女人如衣服,破了可以再買新的,而兄弟如手足,斷了如何再長出來?”的言論。且不說這話是否言不由衷,但至少真切表面了女人在歷史上地位低下這一情形。正像英文中“歷史”譯為“history”,真真是男人們的故事!而現代的美國女權主義者們似乎曾要求把歷史這一詞匯變為“hertory”來彰顯女人的重要。雖然這種提法沒多久就被廢掉了,因為“歷史”這一詞匯的來源與男人女人沒有半點關系。
大概正是因為這種戰爭近似于掠奪的潛在特征,使得西方不少歷史悠久的文化,沒有一個得以存留下來。西方的文明似乎只有非此即彼,非存即亡。但事實上,世界并非是二元的。中國作為唯一一支連綿不絕,直至今日的古文明,這越發證明了華夏文明的優秀。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