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6
這是《主題班會與普通班會的區(qū)別》主題班會反思,是優(yōu)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班會課通常是班主任針對班級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在班會上,班主任除對學生進行日常思想品德教育外,還集中地對學生進行科學審美、個性心理以及社會實踐等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若干良好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加學生的集體凝聚力和榮譽感,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和業(yè)余生活。
主題班會和普通班會雖同屬班會,卻是有顯著區(qū)別。班會類型,通常意義上,可將其分之為:固定班會、臨時班會和主題班會。所謂“普通班會”,便是指的前兩項,即固定班會和臨時班會。“固定”的概念便是,每周一次,或是每幾周一次。而主題班會,一般來講,便是指在一定的階段,圍繞某個主題開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班會。
最大的區(qū)別:主題班會總是要圍繞一個主題進行,這個主題就是主題班會最核心的東西;而普通班會常常有很大的隨意性。可是主題班會卻是內容集中,指向單一,即它的主要功能便是德育,即借助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普通班會則內容龐雜,便指向不同,而目標多樣。
在主題班會的類型里,從活動類型看,可以分為這樣幾種類型:
體驗型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也就是我們在主題班會里面通過對一個主題比較深入的體驗,來使學生達到對這個主題的深入理解。
討論型 對一個問題進行深入地討論。
表演型 這種類型現(xiàn)在很多班級活動里面經常被老師采用。比如現(xiàn)在我給大家展示的是一個體驗型的班會。心理劇和道德情景劇在我們學校班級活動里面經常要采用,這個道德情景劇就是要讓學生在班級活動——這個主題班會過程當中,通過角色的扮演去體驗當時的道德情景。
敘事型 通過一個事件、故事的講述調動大家對這個故事的體驗,喚起大家的共鳴。
綜合型 以上介紹的體驗性、討論型、表演型還有敘事型,實質上都是一種理論上的劃分,在真正的主題班會類型里面往往是一種綜合型。比如做一個感恩主題的班會,在這個過程當中會用到敘事、討論、體驗等方式。
從主題來劃分,可以分為這樣幾種類型:
日常主題這是最常見的。日常生活的很多主題都可以作為主題班會的主題來使用。
政治主題像我們以“八榮八恥”為主體所進行的主題班會,就是屬于政治主題。
階段性主題階段性的主題在我們學校的各個年級段都會使用到。比如在初中這個階段,學生在面臨中考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很多學生在中考以前也會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心理問題。在這個階段,老師組織一次“怎樣以正確的心態(tài)去應對中考?”那么就是屬于一個比較典型的階段性主題班會。
節(jié)日性主題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節(jié)日適合作為主題班會的主題,像禁毒日、學雷鋒紀念日、植樹節(jié)等等。
幼兒園學習網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