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6
這是《主題班會經驗交流》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班主任老師: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是主題班會的相關內容。班會課是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主渠道,是學校進行學生德育工作的主陣地,也是班主任針對班級情況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
主題班會的意義
“主題班會”針對性強,感染力大,教育面廣,是德育的主要渠道。一般來講,主題班會是指在一定的階段圍繞某個主題開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班會,它有強烈的導向性,告訴學生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在班會上,班主任除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外,還集中地對學生進行科學審美、個性心理以及社會實踐等各種能力的培養。簡單地說也就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儀表、文明禮儀、課堂紀律、學習態度、活動實踐等方面的養成教育的培養和總結。
主題班會的內容
1、集體榮譽感教育。如:《憲法在我心中》、《崇尚英雄,精忠報國》。
2、組織紀律教育。《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安全教育》。
3、行為習慣養成教育。
4、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好習慣會成就優秀的學生》
主題班會的實施原則
開好主題班會必須經過充分的準備,必須依據一定的原則:
1、目的性原則
班會,又叫做班會課,既然是一門課程,就有它的教學目標。召開班會的最重要一點就是確定班會的主題,并且圍繞主題把握內容,涉及從起點到終點的全過程。主題班會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主題的確定必須尋找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的思想問題。具體來說,就是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及身心特點、思想發展的脈絡,結合學校、家庭、社會生活實際,針對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方面出現的問題,廣泛選取題材,進行篩選、提練、策劃、組織,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班會的目的很明確,從大的意義上講是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從具體要求上講,又要明確教育什么,教育到什么程度。如三月份主題班會《傳承優良傳統,弘揚雷鋒將神》,從大的意義上來講,我們要教育學生,具體來講,就是教育學生助人為樂,那么,教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在我們自己學生身上能體現出有優良的班風、和諧的校園、文明的城市、真善美的品德。
2、“雙邊”性原則
所謂“雙邊”性原則,就是在組織設計班會時體現兩個作用——既要體現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又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主題的確定由班主任來完成。每次開班會時,提前一周布置主題班會的話題,引導學生查找資料,精心設計活動形式和過程,放手讓學生自己組織,給了學生鍛煉的機會以及自我發揮、自我教育的平臺。組織形式可以有演講,也可以有專題講座,或者辯論會,或者詩歌朗誦等。
3、綜合性原則
班會是班主任利用綜合手段達到教育目的的一種教育形式。這種綜合手段是指多種內容的綜合、多種教育形式的綜合,發揮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因此組織和設計班會就必須利用多種內容、多種形式、發揮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性原則。在《崇尚英雄,精忠報國》主題班會中,首先集體觀看宣傳片,接著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英雄故事,然后讀英雄所寫的家書,最后書寫主題班會感悟。
4、應體現連續性和系統性
在連續性方面:一次主題班會無論組織得怎樣好,我認為都不能將一個問題全部解決,更不能認為一個主題班會結束,就是某個思想方面教育的終結,因此班會應有連續性,有時在同一個問題或某個教育主題上,需要幾次班會,甚至需要多次強調。比如:行為規范、安全問題、文明行為、人人有責等方面。
在系統性方面: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我認為班會就應該為這個目標服務,每一次班會都應該成為這個班級發展整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讓活動的主題,深入學生的內心,實現心靈的內化和行為的自律。
主題班會的總結深化
一次主題班會結束,必須進行總結,班主任應注意在參加班會的過程中收集資料,為總結做準備。收集資料的重點是那些帶有普遍性或典型性的事例、認識和問題。總結深化是一次主題班會的最后一個環節??偨Y深化的目的不僅是為本次班會劃上一個完滿的句號,更是為下一次班會作鋪墊;不僅僅是對本次班會作出總的評價,還要鞏固和擴大班會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要善于總結、集中和提煉,要做好“追蹤教育”,鞏固班會成果,在主題班會活動結束之后,要及時掌握來自學生中的信息反饋,同時,以力借力,告訴孩子們將主題班會的內容和形式分享給家長,既可以讓孩子們和父母達到思想的交流,也可以鞏固和擴大班會的教育效果,家長和老師共同抓住學生思想情感方面的變化,繼續加以引導,促其升華。力爭在每次活動之后,讓學生們的心靈深處留下一點有價值的東西,并使他們在行動上有所表現。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