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8
這是《雷鋒行,我也行》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開學到現在,三周我們扎扎實實開了三次班會,我從來都不插手,只是讓他們自己去做,這周的班會在準備期間因為在午休時間太吵,還被別人批評了,不過任何事情在得失之間都要取舍,以后會做的更好,這次在三次中是最好,我們的主題是“雷鋒行,我也行。”
感動一:為什么每次班會都要演小品,確實,其實不需要每次都演,不過他們積極性太高,我也沒有阻止,這次,他們的小品確實讓我驚喜。五個同學模擬在公汽上看到老人蹣跚站立在身邊,每個人的心態變化,并且將每個人內心所想展現出來,給大家一起探討。
感動二:對社會現象的洞察力 另一個小品表演了表現了現在好人難當,做好事扶起了老人,結果其實是碰瓷,我們該怎么辦?
感動三 :善良 孩子的心多么純凈和善良,學生說,其實碰瓷的人肯定是家庭很困難的,就算我給他些錢,我覺得做了好事也是可以的。
對于第三點,我提出了我的建議,善良是可以的,但是必須要還原于事實之后,再按照你的意愿去做。因為你的農夫行為,有可能使他們向下一個善良的人下手,那就是助長不良風氣了。
反思與評價:在這次班會中,我聽到最多的詞是“幫助”,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在“我身邊的雷鋒”環節中,一個孩子說環衛工就是雷鋒,寒風中他們那樣為社會付出......于是,我問了她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環衛工是雷鋒,請問,你們誰的理想是當環衛工?”大家都愣住了,只有一個同學緩慢的把手晃了一下,“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問道,接著我給他們講到我在臺灣看到的一個場景:
去臺中的高鐵上, 一位干凈利落的阿姨突然走過在,對我們道歉說,不好意思,后面有水潑在地上了,我來打掃干凈,對不起。“邊說,邊蹲下來,用抹布仔細的擦拭,接下來,她走到前面每一排位置,并對客人道歉,然后蹲下來開始工作。我看到她的整個過程,不斷的想到,為什么我在臺灣看到的很多服務行業、工作人員,他們的熱情,他們的盡責,他們的快樂讓我感動,因為他們的教育在骨子里交給他們的就是職業道德,社會責任,這才叫職業不分貴賤。
雷鋒告訴我們的不是幫助而是責任——第三周班會有感 雷鋒告訴我們的不是幫助而是責任——第三周班會有感
所以,我告訴學生,職業是有區別的,工資,待遇等等都是有區別的,可是每個職業都會有幸福工作的人,每天將自己認真打理,干凈,大方,禮貌,盡職,也會有敗類,這就是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僅僅是學會幫助別人,不足以使你的善良走的更遠,想想雷鋒當年在做這些事的時候,絕對不會說我喜歡幫助他人,而是說這是我應該做的,這就是社會責任感。將來我們會在不同的崗位,你如何能一輩子在自己的工作共享受到幸福,取決于你的責任感。
我想起上次邏輯思維中講到養一個孩子是需要社會責任感的,因此我們大人今天怎樣對待我們的工作,未來你就會給你的孩子以什么樣的社會環境,這就是傳承。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