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06
這是歷奇活動主題班會課反思,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主題班會,就是指按照教育目的,任務的要求,圍繞特定的主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一種教育活動。主題班會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陣地,但不少主題班會課普遍存在集中灌輸多、啟發引導少,理論習得多、學生實踐少,消極應付多、解決實際問題少,政治教育多、品德內化少的現象。為了提高主題班會課的實效,許多班主任老師在班會課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涌現出了許多班會課模式,筆者在所任教學校嘗試把歷奇活動運用于主題班會中,大大提高了班會課的實效。
一、歷奇班會課的內涵及特點
歷奇教育的“歷”就是經歷、參與,既強調過程中的參與,又強調參與者共同生成活動的結果。“奇”乃新奇、新鮮和創新之意。歷奇活動班會課是以歷奇活動為思想道德教育載體,通過有效的歷奇活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實踐,強化體驗與內化的統一,獲取教育最大值。
歷奇式班會課形式的特點是:(一)輕松快活、參與率廣,游戲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性,基本上沒有什么高難度,大家都有能力參加,同學愿意在玩中去體會;(二)重在分享體驗,每個游戲結束,教師會給學生充足時間讓他們交流活動過程中所得到的收獲體會,引起思考與共鳴,激發學生道德情感的體驗;(三)以小見大,游戲的設計很講究,小游戲里必須蘊含著“大道理”,沒有“道理”的游戲,他就會失去教育的意義,游戲是載體,道理才是目的。
二、歷奇班會課的理論依據
1、道德“內生外化”理論
道德的生成規律:“外塑—內化—內生—外化”。道德教育不是“告訴”,而是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活動體驗的自主構建,在特定的情境中去體驗,引發學生情感共鳴,深化學生情感體驗,促發道德內生。歷奇班會課的核心理念是強調體驗學習,以通過高質量的歷奇活動,引發自主參與,產生多維互動,捕捉心靈震撼點,引發思考,使經歷、體驗與內化統一,有利于學生品德內化與踐行。
2、活動教學理論
活動教學是在真實而富有意義的任務驅動下的“做中學”。現實任務驅動下的活動要求學習者手腦并用,全身心參與、體驗,在做中學(任務即做事)。活動教學是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團隊學習過程。自主活動不能簡化為孤立個人行為。對活動效率的改進、對活動方式的學習與調適、群體歸屬感、對友誼的追求等等,都需要展開各成員間的分工與協調、合作與競爭、交流與分享,盡管種種人際互動又常常是以個人的獨立思考與行動為基礎的。活動教學中的人際互動包括兩個方面:同伴互動與師生互動。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有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著轉表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在學生的道德教育中運用情景活動為載體促發學生在活動經歷中體驗、感悟從而自我構建,品德內化。
4、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德育長期以來采取灌輸式教育,以教師為中心,將道德要求以說教方式灌輸給學生,不僅效率低,也難以滿足學生的現實需要。歷奇活動,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主體觀,從學生主體地位出發強調教育內容,以滿足學生需求。學生在在活動中一起分享、探究、在思想碰撞中成長。
三、歷奇班會課的實施
1、確定好班會課的主題。
班會課的主題是班會課的靈魂,如何選定班會課的主題,一要從問題出發,學生的思想狀態是變化不定的,個性不一的,確定班會課主題我們要分析現狀抓住共性存在問題,以便通過班會課去解決這個問題。二要朝方向目標出發。按照學生的心理思想成長規律。鮮明的活動主題,必須建立在符合學生心理特點與社會發展要求的基礎上,過于“輕淺“的主題,感到無味;過于“漂浮”的主題沒有接地氣;過于“高遠”主題,學生可望不可及。最近發展區
2、選擇好歷奇活動載體。
歷奇活動是主題班會課道德生成的“共生原點”。共生原點應該是生長行和操作性的統一。所謂的生長性就是活動內容蘊含著與主題切適的教育思想和內涵,學生從中會吸收到生長的養料。所謂操作性,就是學生具備參與活動的能力,教師具備組織能力、引導能力、變通能力,課堂具備時間條件、空間條件、情景條件和物質條件。歷奇活動強調活動的“經歷”、“新奇”和“內涵”。因而在設計活動載體時要尤其注重活動新鮮感、趣味性、能引發人的好奇心和參與熱情。心理學研究表明,游戲是人們最熟悉、最樂意參與的活動。筆者在所在學校做了主題班會課問卷調查,就主題班會形式這一選項,選擇游戲形式占64%,居幾種班會課形式之首。因此,選擇設計一些新趣、富有意義的小游戲作為歷奇班會課的載體會取得教育效果最大值。
如筆者聽了本校吳老師一節主題班會課,主題為“成長需要朋友,朋友需要信任”。為了達成這目標,吳老師設計了“蒙眼闖方陣”這個游戲,教師在教室里隨意放置幾樣障礙物。首先讓幾個學生蒙上眼罩獨自從屋子的一個門口走到另一個門口,記錄下其碰到的東西的數量,并發表其“闖關”的感受;再讓這批同學各找到一隊友,該同學蒙上眼罩后,在同伴的引導下再次穿過障礙走到目的地;游戲完后,再請他們談談自己的感受。這個游戲所蘊藏的大道理就是讓學生體會到,當自己遇到困難時要懂得求助,朋友之間要互相信任。
3、歷奇式班會課的四個階段
歷奇式班會課一般遵循“激發興趣——經歷體驗——分享內化——強化提升”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激發動機、啟動參與,為學生進入下階段的經歷體驗做好鋪墊。第二階段:組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游戲活動,促進他們身心投入;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活動體驗引發學生情感共鳴,深化學生情感體驗。第三階段:分享內化,游戲活動結束后,引導學生回顧、思考剛才的活動,體驗領悟,分享交流;學生之間的通過分享交流自身體驗,進一步引發思想的共鳴與碰撞。第四階段:強化提升,在前期的充分分享交流的基礎上,回溯整個團體經驗,深化連接,激勵升華,強化改變,達成共識,促成主題班會課目標生成,學生品德內化。
班會課作為一門重要課程,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陣地。只有我們聚焦核心素養,優化班會設計,創新班會課形式,將核心素養貫徹到整個班會課體系中,培養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并最終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