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1
這是《愛與孝》主題班會課反思,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自從有了第一次學生主持召開《愛與孝》的主題班會課以來,很多學生都在躍躍欲試,想來嘗試策劃、設計、主持召開我們的班會課。本周又由肖欣欣同學策劃主持召開了《熱愛集體大家談》的主題班會課。學生們的積極參與體驗,我很欣慰。
從班會主題的選定到班會課準備工作、過程設計,全都是學生個人完成,我只是給予一些建議或意見。在班會課上,很明顯地變化是積極參與的同學增多了,從同學們臉上的表情還可以看出他們很喜歡這樣的方式,他們感覺很放松,不是被迫接受,而是“我的觀點我表達,我的班會我做主,我是主人”。
在班會形式設計上,主要有討論分享、游戲活動和展示個人觀點。在班會實際開展過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融入游戲中,吸引學生參與,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敞開心扉交流彼此真實感受,無需過多生硬的講解。在游戲中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易于學生接受,使學生主動調節自身心理狀態,在游戲中互相給予積極的暗示,時間久了,學生們的心理也會越來越積極向上。
這種形式的班會課,用比較專業的術語亦稱作體驗式班會課。即學生在開放、輕松的環境中,自覺自愿參與班會,可突出參與者的個性和個人觀點,在游戲、討論、分享中去體驗、領悟班會主題和班會要達成的目標。這種班會課的設計形式符合學生身心和認知特點,是他們喜聞樂見的、集趣味性與教育性于一體的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況下,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在親身體驗中提高認識,再內化為個人經驗,達到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目的。
體驗式主題班會,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創設情境或開展游戲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到團體活動中,同學們獨立參與活動,在游戲之后又可以在團隊內進行討論、分享彼此感受。這樣的方式符合中學生的認知和理解水平,他們可以自然地參與游戲,將自己置身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中,感同身受,經過親身體驗,內心的感受會更加深刻。在這種情境中產生內心體驗,在討論、分享中達到教育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班會課的形式不要僅僅局限于是班主任主持的專利,不妨交給學生來設計和體驗過程,盡管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能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培養學生的能力,并且使得學生在體驗中不斷成長,對班集體的構建、老師的班務管理都會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