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1
這是生活習慣回顧主題班會教案,是優秀的班會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健康的生活習慣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的表現形式,認識到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于我們身心健康以及不良生活習慣可能的后果。
2.能辨識健康的生活習慣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體會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重要性。
3.激發學生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意識,能以積極的態度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了解健康的生活習慣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的表現形式。
本課的難點:激發學生積極改正不良生活習慣的意識,從而以積極的態度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PPT
四、教學過程:
1.天真屋
(1)閱讀體驗。
讓學生結合插圖,閱讀材料,了解樂樂的不良生活習慣。
(2)小結過渡。
同學們,你現在已經了解了樂樂的生活習慣了,你想對樂樂說什么呢?
2.聊天室
(1)討論交流。
你覺得樂樂的生活習慣健康嗎?這些習慣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
(2)體驗分享。
你覺得樂樂應該怎樣改變生活習慣?
(3)總結歸納。
不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利于身體健康。
3.游戲角
(1)健康習慣小貼士
請同學們對照健康習慣小貼士,看看自己平時是否做到,想一想,做一做。
(2)加油站
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幫助我們預防各種傳染病,請同學們參考圖片說一說我們平時應該如何預防感冒。
(3)醫生怎么說
在同學們發言的基礎上補充說明,加深印象。
(4) 知識競賽。
師生互動進行健康知識競賽,幫助學生了解健康生活習慣。老師作為主持人和裁判,同學們分為2組進行舉手搶答,表現好的同學可以獲得獎勵。
(5)總結歸納。
通過這次健康知識小競賽,你有什么感受?
在學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健康的生活習慣非常重要,能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生活更加幸福。
4.分享交流
挑選自己的一個好習慣,給大家講講是怎樣養成的,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
五、總結語:
健康的生活習慣可以讓我們身體棒棒,心情舒暢,對我們的學習也大有好處。
一、教學目標:
通過各個事例和同學們周邊的事情,講述生活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親身感受自己生活習慣的偏差,激勵自己及時改正不良習慣。
三、教學難點:
希望學生們通過這么一次思想教育及時改變過來,為養成更好的習慣努力。
四、教學過程:
師生共同列舉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同時進行反思,找出不足并確定是否能改正。
良好的生活習慣表現為:
(一)、合理飲食
少吃洋快餐,節制零食,不偏食,吃早餐。
洋快餐主食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為特點,而小吃和飲料則是以高糖、高鹽和多味精為主。高熱量的油炸、焙烤食品所含的脂肪量大大超過了一名成人一天所需的脂肪量,不僅加重了消化器官和腎臟的負擔,使身體容易處于缺水狀態,而且為心血管病埋下隱患。
(二)、保持衛生
勤洗手,防止病從口入,保持潔凈。
研究顯示,個人衛生中最重要的是養成飯前便后要洗手的衛生習慣。一雙未洗過的手上最多有80萬個細菌,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億個細菌。
(三)、睡個好覺
晚上休息好,白天抽空保持10-30分鐘的午睡。
好的睡眠對身體保持健康是必不可少的。8-12歲,每天需睡眠 10 小時;12-18歲,每天需睡眠9 小時;成年人每天需睡眠 7-8 小時(不宜少于6小時) 。
睡眠時間過長與睡眠不足一樣,都可導致神疲、體倦、代謝率降低。如睡眠時間過長后,心臟跳動減慢,新陳代謝率降低,肌肉組織松弛,久而久之,人會變得懶惰、軟弱無力,甚至智力也會隨之下降。
(四)、享受玩耍的樂趣
學習之余娛樂不可少,興趣愛好美化生活。
培養健康的娛樂愛好,有利于大腦的放松。逛公園、聽音樂、繪畫等都是很好的娛樂方式。
(五)、用好新媒介
健康上網,不做電視迷。
家長適當控制孩子上網、看電視的時間,每天上網不能超過4小時。每個小時后,要適當休息,站起來活動活動,和向遠處眺望,休息眼睛。
(六)、適宜活動
每天運動20-30分鐘,運動方式多樣,保證運動安全。
每天運動20-30分鐘,可以放松身體和頭腦。運動使身體呼吸到更多的氧氣,有利于解除疲乏,思維也更加清晰。
五、總結
同學們,一種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養成的,必須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并通過堅持不懈的訓練,不斷強化才能形成。希望這些名言可以鞭策大家,激勵大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胃的對話
教學目標:
1. 學習"講究衛生、預防疾病、安全避險、自救自護"的知識和本領。
2. 增強、提高自己應對困難,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從而快快樂樂的健康生活。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胃的作用。 難點:學會保護自己的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課前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芝麻開門
1.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好朋友,它的名字叫胃。它是你肚子里用來盛裝食物,并對食物進行消化的柔軟肌肉"口袋"
2.胃每天都在認真,勤勞地工作著,有時還很累呢。
二,觀察在線
1.食物進入胃后,胃的肌肉開始收縮引起胃蠕動。
2.胃不停地蠕動,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成糊狀。
3.胃經過緊張收縮,幽門打開,容易消化地食物依次被送入十二指腸。
4.糊狀食物被不斷地向下推。
5.胃的作用是什么呢?
三,點擊問號
1 ,聽聽胃的對話,想一想 。
2 ,出示對話:
⑴我的小主人每天最愛吃零食,沒有正常的飲食規律,讓我從早忙到晚,我好難受啊!
⑵我的小主人特貪吃,見到好吃的,就不顧一切地大吃大喝,快把我撐破了。
⑶我的小主人更厲害,為了玩,他吃飯時總是狼吞虎咽,從不細細咀嚼,讓我負擔很重,都消化不良了。
⑷我的小主人可好了,他不吃零食,不偏食挑食,吃飯時還細細咀嚼,你們看,我多舒服啊!
3,怎么對待自己的胃的?學生交流。
4,吃飯要定時定量進餐要細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飯后略作休息再開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漲或胃酸過多,胃酸過多可能會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并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點心。食用溫和飲食━每餐由六大類食物中廣泛的攝取各種食物,以獲得均衡的營養,不要純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飯后不要躺下休息。
四,攜手共享
1,書上24頁,面對下面幾個小伙伴,你想對他們說什么?評判他們的做法對不對。 狼吞虎咽( ) 零食不斷( ) 細嚼慢咽( ) 暴飲暴食( ) 冷飲過度( ) 挑食偏食( )
2,向他們提出建議嗎?補充養胃食物 一、小米:暖胃,安神 二、南瓜:南瓜性溫,味甘。
保護胃粘膜,幫助消化:南瓜所含果膠還可以保護胃腸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進潰瘍面愈合,適宜于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消除致癌物質: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突變作用,有防癌功效,并能幫助肝、腎功能的恢復,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三、菠菜、胡蘿卜、洋蔥、大蒜
五.巧手作坊
⑴查閱圖書或借助網絡,全面了解胃的作用,胃的保養等的知識。
相關介紹:胃病飲食:得了胃病飲食上要注意以下11條原則:
1.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
4.規律飲食: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時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饑或過飽。
6.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7.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8.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餐后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涼后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煙,因為吸煙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應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C的含量,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⑵.學生實踐創作。
活動形式:
敘述、交流、討論、總結等形式。
活動目標:
1、通過主題班會,讓全班同學更具體、深入地理解《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通過我們班的各個事例和同學們周邊的事情,讓學生親身感受自己行為習慣的偏差,激勵自己及時改正不良習慣并增強班級凝聚力,增強班級榮譽感。 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1、課前布置學生再認真細讀《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2、收集進入五年級以來我班學生在校園內外違反《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案例并在班會課上討論。
教育過程:
一、 創設情景,引入主題
猜猜看: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與你親密無間。我不是機器,但我全心全意聽命于你。對成功的人來說,--我是功臣;對失敗的人來說,--我是罪人。培訓我,--我會為你贏得整個人生;放縱我,--我會毀掉你的終身。我到底是誰?--我平凡得讓你驚奇。(習慣)
二、回首過往,分享收獲
從小到大,你有什么“好習慣”曾讓你倍受贊賞、取得小勝利或取得一些事情上的成功?給同學們說說,大家來分享、學習一下??
(小組交流,個別同學發言)
三、深入生活,反思總結
現在請大家聯系生活實際,看看你們自己的行為習慣怎么樣?
(同學們展示課前所收集的案例資料并相互交流討論)
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違反了《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例如,橫穿馬路,說粗話、臟話,聚眾打架;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里、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面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和清潔工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隨意攀折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
班主任:
通過交流相信大家發現了我班在行為習慣方面存在的問題,下面再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一些在文明行為規范方面做得比較好的事例。(學生自由發言)
同學們,大家都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遵規守紀的事例,也講了一些在文明行為規范方面做得比較好的事例,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看似簡單,但展現著一個班、一個學校的學生的總體素質,所以要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就必須遵守學校的紀律和規范,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接下來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結合你的感受,說說我們班今后該怎么辦。
學生共同制定出《班級文明自律約定》。
四、做好今天,贏得明天
“好習慣,益終身” ,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的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我們小學生來講,尤為重要。昨日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決定明天的我們。
班主任寄語:
只有個人能遵規守紀,那我們的班級才有活力,學習才會有一個好的環境。俗話說: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同樣的,我們隨便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可能就在外人面前展現了我們的素質。同學們,從這一刻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班成為一個文明禮貌、助人為樂、和諧共處的班集體;讓我們自己力爭在學校做一個好學生,在家做一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