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6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教師隨筆:小班要不要教小朋友背誦詩詞?,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幼兒園教師隨筆:小班要不要教小朋友背誦詩詞?
孩子在沒有接觸到復雜的社會前,他們的記憶力是十分強大的,所以小魚哥哥十分贊同在小班時就要大量教小朋友背誦詩詞。
我們通常的做法就是老師念一句,小朋友跟著讀一句,然后重復多次后,小朋友就記住了。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你長期這樣做的話,孩子后期對詩詞的興趣就下降了,根本不會再好好跟著你記了。
為什么?
成年人做一件事情,也怕重復,更別說小朋友了。所以,我們在教小朋友記詩詞的時候,不妨做一些改變。例如,可以把詩詞做成朗朗上口的兒歌的形式,讓孩子們在音樂中,就完全能享受到詩詞的快樂。還有就是可以根據詩詞的意境,給孩子們加上一些動作的表演,這樣更利于孩子培養濃厚的興趣。
還有一點就是,給孩子們教詩詞的時候,老師千萬不要一直把孩子禁錮在那里。而是單純地教十分鐘,讓孩子們表演或者是節奏唱十分鐘,就不要再教了。這個時候,就要讓孩子們去玩一會玩具,或者是到戶外活動一下,讓孩子們充分地換換腦子,接下來,再教一下,孩子們便會很努力地去回憶剛才說了什么。對于孩子來講,這種記憶詩詞的過程是非常有效果的。
小班的孩子就需要背誦詩詞,而且老師要記得,他們還是小孩子,沒有必要非得讓每一個小朋友都記住,也沒有必要非得讓每一個小朋友都在同一個時間段里記住。只需要讓孩子們喜歡上讀詩詞的這種節奏和感覺,就十分成功了。
幼兒園教育隨筆:何種識字卡片更適合小班寶寶
自從小魚哥哥接了幼兒小班以來,沒少給園長添麻煩,當然也沒少讓園長花錢。但是每每聽到是給小班小朋友準備的,園長便很開心地拿錢出來。
前幾天小魚哥哥準備給孩子們看圖識字,但是當拿到那些原有的卡片時,小魚哥哥驚呆了,不僅臟兮兮的,而且已經破爛不堪,小魚哥哥便一咬牙又向園長打了購買識字卡片的申請。園長見我又拿著申請進來,搖頭苦笑,但很大方地簽了字。
那么問題來了,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類的卡片識字,到底要選擇哪一種識字卡片給小班的寶寶呢?例如,市面上常見的兩種識字卡片,一個是有很多的畫面加文字的,有些直接只印了文字。到底這兩種識字卡片要如何選擇呢?
圖文并茂的卡片,看上去相當形象,而且顏色分明,圖案豐富,對于孩子來講,刺激性會更大,而且這樣的識字卡片上的信息也更飽滿,對于年齡稍大一些的寶寶來講,更好一些,因為他們接受的信息多,腦子也能反應的過來。但是對于年齡還小的小班小朋友來講,這些卡片并不適合他們。
因為孩子還小,他的記憶容量并沒有那么大,他們同時加工處理不同的信息的能力也沒有那么強,從某種角度來講,如果這么多的信息同時進入到小班寶寶的腦海里,他們反而會有更大的負擔。所以,圖文并茂的識字卡片并不適合小班的寶寶。
還有,在認字過程中,如果卡片上有鮮艷的其他的圖案或者是顏色,則這些東西對寶寶的吸引力更強,孩子的集中力也不會集中在漢字上,這種情況下,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漢子了。因此,孩子們可能只會記得卡片上的圖畫,而沒有記住文字。或者是把文字與圖案當成一個整體來識記。所以,也不利于孩子識字的過程。
因此,小魚哥哥還是建議直接購買只印字的識字卡片,這樣直觀,簡捷,容易讓小朋友把注意力集中到漢字上,更能加強記憶,幫助快速認識漢字。
幼兒園教育隨筆:什么是小班延伸法教育
小班的老師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教學經歷,你可能會問孩子,你家有幾口人,都有誰,當孩子回答正確后,老師給予表揚,授課老師就這樣結束了。
其實這樣的教學方法并沒有說不好,但是至少在延伸上做得并不好。對于這樣的教學過程來講,小魚哥哥有更好的過程,也希望和各位老師交流。
小魚哥哥認為,小班的孩子的教育多數應該用延伸法進行。因為孩子們的聯系能力是有限的。有時候,你的一個問題,只在你傳統的問答過程中結束了,就讓孩子的聯系能力也嘎然而止了。所以,你可以改變一下原本的問答環節,讓孩子們完全打開聯系的能力。
下面給大家講一下實例:
我問小明。
“小明,你家有幾口人?”
“三口人。”
“都有誰?”
“爸爸,媽媽和我。”
“小明,你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我爸爸很忙,我都很少看到他。”
“那小明有什么話想對爸爸說?”
“我希望他能多陪陪我。”
“我相信小明的爸爸一定能聽到小明的心聲,抽更多的時間陪小明的,是不是?”
“是。”
“那小明的媽媽是個怎樣的人呢?”
“媽媽很漂亮,可是有時候又特別兇!”
“媽媽在什么時候很兇?”
“我不聽話的時候,她還動手打我。”
“小明覺得媽媽打你對不對?”
“對,因為我惹媽媽生氣了。”
“那小明不想讓媽媽打小明,應該怎么做?”
“聽媽媽的話,不惹她生氣。”
“小明真乖。老師相信小明一定會是一個很聽話的小寶寶,是不是?”
“是。”
大家有沒有發現,通過這種延伸的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語言能力,而且也讓孩子從中學到了邏輯能力,以及各種事件的聯系能力。
許多幼兒老師可能會嫌麻煩,如果一個接一個小朋友問下來,豈不是累死?當然不是的。有一些活潑的,語言能力發展強的孩子,你可以不用延伸法。這種方法多數是用在內向的,語言能力發展較弱的孩子的身上的。
有時候小魚哥哥想,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在自己教學的路上多一些責任性的花樣,孩子的教育又何擔心不行呢?
幼兒園教育隨筆:幼兒園冬季為什么不能取消戶外活動?
隨著冬天的到來,孩子們的戶外游戲也成了家長們最為關注的問題。每天送孩子入園,總會有家長問:“今天太冷了,你們還出去活動?”“老師,今天孩子流鼻涕了,就別讓他參加戶外游戲了。”殊不知,參加戶外游戲,經常接受空氣溫度、濕度、氣流的刺激和陽光照射,呼吸新鮮空氣,能增強孩子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加強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育。
幼兒園應理解一到冬天就精神緊繃的家長,面對家長的質疑,老師這樣回應:
溫度變化與孩子感冒關系不大,穿衣不當才是罪魁禍首。
隨著天氣溫度的變化來增減衣服是正確的。但從科學角度來講,孩子身體正處于快速發育時期,其身體內部的新陳代謝遠高于成人,維持身體溫度所需的能量釋放也多于成人,按理說孩子應該比成人穿的少才科學。事實呢?“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一到冬天,很多孩子都會被爸媽裹成“小棉球”,一出門,就里三層、外三層,在室內也不放松警惕。其實,孩子與成人一樣,體內都有很好的恒溫系統,如果穿著太多,孩子身體內部的溫度調節功能就會失調,這樣更容易感冒。
戶外游戲有利于增強孩子的抵抗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戶外游戲是以陽光和新鮮空氣為伴、以個體或群體的方式,動用全身感官共同參與的活動。經常讓孩子參加戶外游戲,感受空氣溫度的變化,有利于孩子冷熱應變能力的提高,從而增強自身的免疫力。幼兒園的戶外游戲,不僅有規律,而且保證足夠的時間,最為重要的是,孩子們在一起,由老師組織活動,快樂無比,運動量也會大大增加。在冷空氣中運動,由于其心肺功能的增強而使孩子臉色紅潤,胃口大開,吃得多,睡得好,長得也快;而長期窩在溫暖室內的孩子,食欲不好,沒有血氣,得病的幾率也會更高。
帶孩子參加戶外游戲,家長、老師要注意以下幾點:
游戲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
冬季氣溫低,身體發僵,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若立即開展戶外游戲,有可能造成肌肉拉傷或關節損傷,而且由于心跳加快,還可能引起惡心、嘔吐等不適應癥狀。因此,家長、老師應先帶孩子做好準備活動,使渾身的肌肉、關節活動開,體內器官,尤其是心臟進入適應運動的狀態,血液循環和物質代謝得到改善。
避免“病從口入”,教孩子用鼻呼吸
冬季進行戶外游戲時,我們要教孩子用鼻子呼吸,鼻黏膜內有豐富的血管和較多的分泌腺,當冷空氣通過鼻腔后,可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從而避免寒冷、干燥或伴有微塵和致病的微生物吸入肺內。氣不夠用時,也應提醒孩子采取口鼻結合的呼吸方法,或者將舌前部稍卷微貼上腭,以免寒冷空氣直接刺激咽喉和肺部,我們一定不要讓孩子邊跑邊說話。
注意保暖,防止凍傷
帶孩子出來運動,衣服增減要適宜,準備活動結束后,讓孩子脫掉厚衣服。游戲結束后,提醒孩子及時穿上衣服,注意保暖。如果出汗,要把身上的汗跡擦干,換上干燥的內衣,或事先在孩子背部塞一塊隔汗巾,游戲后再抽出來,防止孩子感冒。
注意游戲場地地面的安全性與適用性
戶外游戲場地是孩子進行奔跑、跳躍、攀登等較劇烈運動的場所,活動前都要仔細檢查活動場所的安全性,做到地面無雜物、器械牢固安全等。
幼兒園教師隨筆:小班要不要教小朋友背誦詩詞?
孩子在沒有接觸到復雜的社會前,他們的記憶力是十分強大的,所以小魚哥哥十分贊同在小班時就要大量教小朋友背誦詩詞。
我們通常的做法就是老師念一句,小朋友跟著讀一句,然后重復多次后,小朋友就記住了。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你長期這樣做的話,孩子后期對詩詞的興趣就下降了,根本不會再好好跟著你記了。
為什么?
成年人做一件事情,也怕重復,更別說小朋友了。所以,我們在教小朋友記詩詞的時候,不妨做一些改變。例如,可以把詩詞做成朗朗上口的兒歌的形式,讓孩子們在音樂中,就完全能享受到詩詞的快樂。還有就是可以根據詩詞的意境,給孩子們加上一些動作的表演,這樣更利于孩子培養濃厚的興趣。
還有一點就是,給孩子們教詩詞的時候,老師千萬不要一直把孩子禁錮在那里。而是單純地教十分鐘,讓孩子們表演或者是節奏唱十分鐘,就不要再教了。這個時候,就要讓孩子們去玩一會玩具,或者是到戶外活動一下,讓孩子們充分地換換腦子,接下來,再教一下,孩子們便會很努力地去回憶剛才說了什么。對于孩子來講,這種記憶詩詞的過程是非常有效果的。
小班的孩子就需要背誦詩詞,而且老師要記得,他們還是小孩子,沒有必要非得讓每一個小朋友都記住,也沒有必要非得讓每一個小朋友都在同一個時間段里記住。只需要讓孩子們喜歡上讀詩詞的這種節奏和感覺,就十分成功了。
從開學初接過這個小班,已近兩個月的時間了。兩個月的時間,不過須臾,孩子們卻在性格、生活、學習上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那個不愛吭聲的昆坤每天扮演“奧特曼”;那個害羞的康康如今儼然一個“小管家婆”,誰表現不好她馬上告訴老師… 記得第一次早上站在門口迎接孩子,因為第一次接觸這批孩子和家長,孩子們在屋里哭成一團,家長們也舍不得走,擔心的詢問:“老師,就你一個人嗎?”“不!其他老師一會就來。”我肯定的回答,似乎我的“肯定”能帶來些許的安慰。一邊抱著哇哇大哭要掙脫我懷抱的孩子,一邊安慰著同樣看著孩子哭心急如焚的家長。看來,分離焦慮不僅在孩子身上得到體現,與家長亦無大異啊。 這種狀況,以我的經驗,一般要到十一以后,一切才能步入正軌。每天,家長接的時候,告訴他們:“孩子今天在幼兒園沒有哭,還和小朋友玩。不要著急,慢慢會好的,都有個過程。”以后,話題逐漸從“哭”上轉移,告訴他們孩子今天完成的功課。有哪些進步。 一直頑固地哭了一個月的楊皓鈺,雖然,開始的哭并沒有影響她自己吃飯睡覺,卻讓別的小朋友不能安靜上課。在我經常與她聊天后,不但不哭了,而且還能專心上課,迅速完成老師的指令。這是一個行動迅速的孩子,無論吃飯,做作業,還有生活自理方面。每次,我都會語言鼓勵。無疑,不著邊際的聊天,拉近了老師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在關注她。“鈺鈺,這件衣服真漂亮,誰買的?”“鈺鈺,媽媽做什么好吃的了?給我吃好不好?”… 那段時間,下班回到家,好像耳朵里還是“老師,我媽媽什么時候來?”“老師,我不哭了”。孩子那焦慮的表情似乎并沒有從我眼前散去。趕快給自己換個耳朵,放放舒緩的音樂,小心輕度焦慮癥。 還是學學我的楊皓鈺小朋友,干脆利索,吃飯就吃飯,入廁就入廁,回家就回家,哭就是哭,我該吃吃,該睡睡,不苦了自己。大家不知道吧?哭中也有樂! 那,下班后的馮老師,也堅決做一個不哭的,“苦中作樂”的好大人。比如現在,聽聽自己喜歡的歌,學會它,下次和朋友去K歌時,該“新歌發布會”了,一定不唱以前唱過的歌!蓋了他們~~ 請允許女人一點點小小的虛榮心吧!呵呵~~
這正是培養自制力、忍耐力的時期。盡管如此,有的孩子依然會有許多要求,不合已意就會發生吵鬧。如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呢?悄悄話 孩子不聽話時,就湊到他耳邊低低講幾句話,提醒提醒他。有時這種悄悄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講道理對于3歲多的孩子的要求,與其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拒絕,倒不如把理由、原因好好講給他聽,反而能使他安靜下來。轉移注意力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別處,如他高高興興地去了,就大大表揚一番。3歲兒好戴高帽子、愛奉承,剛剛還在又吵又鬧,只要一表揚,馬上就高興得笑起來,歡歡喜喜地去干其他事。斥責要有方人們常說,斥責孩子要有方;要有一致性。孩子做了同樣一件事,媽媽責備,而奶奶卻稱贊;或有時斥責一頓,有時卻聽之任之。這種沒有一致性的斥責法,會使孩子無法具有一定的價值觀,不僅缺少正確的行動準則,而且會學會察言觀色行事。 孩子淘氣并不一定就壞 但那些有可能發生危險的調皮行為或損害他人的做法則必須予以嚴厲責備、教訓。當媽媽的不是圣人,不可能保證一直冷靜地對待孩子,有時免不了要動怒。該斥責的時候,是冷靜地斥責,還是感情用事般的責罵。因事態及斥責的人的不同而有所異,感情用事般的責罵并不能說不好。但是,如沒有一致性,則事情就不好辦。3歲的孩子尚不知好歹、不明善惡,對于小孩子來講,區別善惡好歹的基準全在于媽媽罵不罵而這種基準是不能因媽媽自己的好惡而定的,必須依據社會的規律行事。
體罰對于1、2歲的孩子姑且不論,但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反而會導致產生攻擊心理。孩子滿3歲以后,已經能聽懂大人的話,除特別情況外,一般不能遇事就打,實行體罰。特別是3歲兒最能模仿大人的行動,經常挨大人打以后,見到小朋友也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出手打人,從而會變成一個愛打架的調皮鬼的
《小班下學期隨筆3篇》:小班下學期隨筆第1篇 周四吃過下午點后,班里的肖俊龍走到跟前對我說:“老師,垃圾桶里有一個蘋果,不知是誰扔掉的。”“只咬了一口,多可惜。”邱雨小朋友
《幼兒園生活隨筆200篇簡短》:幼兒園生活隨筆200篇簡短第1篇不再直接給幼兒喂飯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個幼兒因為吃了涼的飯菜而嘔吐。嚇壞的我馬上帶幼兒到洗漱間進行清洗,并告訴了其他的教師,而大家卻覺得
《幼兒園教學隨筆小班3篇》:第1部分 今天,我給孩子們示范講解五角星的折法,孩子們課專心聽著。示范結束后,我要求大家自己試一試,折一折。可王潔瑩一拿到紙,就叫了起來:“|老師,我不會做。”接著就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