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保育隨筆小班16篇,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育隨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雖小,卻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和成人一樣有隱私,有自尊心,不想被別人嘲笑,同樣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有時鬧肚子,控制不住自己,大小便拉到褲子里,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老師在小朋友面前給孩子換褲子或以此為例提醒其他孩子,這種做法可能會無意中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覺得無地自容。
奇奇是我們班的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有一次他非常著急的說:“老師我要上廁所。”還沒說完他就進了衛生間,我看見覺得很好奇,他從來也沒這樣啊,我就隨他進了衛生間,看見他蹲在那也不出聲,我一問才知道他壞肚子,他不想讓小朋友知道自己拉在褲子里就進了衛生間。我安慰他說:“沒關系,老師在這兒給你換,不告訴其他小朋友。”他點了點頭,我從衣柜里給他拿了一條干凈的褲子,關上衛生間的門給他換了下來。奇奇說:“老師,千萬不要告訴其他小朋友。”“好的,老師一定會替你保守秘密的。”于是,我和他拉鉤,他笑著跑回了活動室。
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要了解孩子此時的心理狀態,在滿足他們需求的同時,為他們創造安全的環境,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
戶外活動剛剛結束,李浩宇小朋友就開始喊:"老師,李旭濤小朋友尿褲子了"。
李旭濤小朋友長得黑黑的,矮矮的,給人一種憨厚健康的感覺。就是性格有點內向,不愛說話。他的媽媽曾經告訴我,家里的親戚,除去奶奶、爺爺、姥姥、姥爺以外。他從來沒有喊過。鄰居的小朋友如果不到家里來找他玩,他決不會去找別人。
我走到李旭濤的跟前一看,孩子的褲腿都濕了,并且還冒著熱氣。聽到李浩宇的喊聲,孩子們也都圍攏了過來。更讓他覺得無地從容,臉色憋得有點像紫茄子,兩手緊緊的捂著褲襠。看到我走到他的跟前,竟哇哇地哭起來。
我蹲下身子耐心的對他說:老師給你看看,是尿褲子還是出汗濕透的。我假裝仔細檢查的樣子,給他從里看到外。然后站起來對其他小朋友說:"李旭濤不是尿褲子,是剛才練習呼啦圈時很用勁,結果出汗很多,把衣服都濕透了,老師剛才用手摸到了,換一條褲子就好了。"孩子們聽我這么一說,都散開了。李旭濤也放松了緊緊抓住衣服的手。
一個四歲的孩子,他們的童心是那么單純、那么透明、又那么脆弱。他們需要呵護、需要愛撫、有時也需要心理上的安慰。我雖然給他制造了一個美麗的謊言,但卻給他擋住了尷尬,保護了孩子強烈的自尊。在他的淚光里分明充滿了對老師的信賴和感激,這種信賴和感激更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心靈之距。
最近我們班又新進來了一名幼兒,本來以為剛入園的新生,而且是插班生,肯定會有哭鬧情緒。第一次見這名幼兒,白白的,眼睛大大的,還會很甜的叫一聲“老師好!”挺乖巧的一個女孩兒,可奶奶要走的時候,女孩兒抱著奶奶不肯放,倒也沒哭鬧。由于是第一天上幼兒園,而且已經是下午了,奶奶就把女孩兒領回家了。看著女孩的背影,想象著她明天入園時的一種情景~~~~第二天,女孩兒開開心心地來到了教室,在家人的指示下,主動與老師問早。然后我帶領她來到教室,讓她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女孩兒拉著我嚷著要玩滑滑梯。我說:滑滑梯好玩嗎?女孩兒:好玩,昨天媽媽帶我玩了,在下面的。我:我們幼兒園還有更好玩的,走,我帶你去。我帶著女孩兒拿了一些積木,她問說這是什么,我就玩給她看。女孩兒的注意力還是很容易吸引和轉移的,看著好玩,就自己動手玩起來了。一天,孩子的情緒都很快樂,微笑著做早擦,而且看到其他老師能很甜地叫一聲“阿姨”,一點兒不陌生,很熱情,也很喜歡粘著老師,跟你好。這個女孩兒有兩個特點:一是好奇愛問。對什么事物都感興趣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而這名女孩兒卻能圍繞著你問個不停,對新鮮或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她喜歡和你說話,喜歡和你交流,而且都是帶著微笑的,看到她的笑容,你就會變得很耐心,也很愿意和她交談。二是喜歡唱歌,女孩兒的接受能力很強,一首歌教了一遍差不多就會唱了,她的口齒也很清晰,聲音甜美而清脆。真心希望,這名活潑開朗的女孩能永遠保持這種無邪的笑容!
這學期我又接了一個小班,和往常一樣我給孩子們準備了很多活動角,比如:玩具角、圖書角、飼養角等。按我們的以往的經驗,孩子們最喜歡到玩具角和飼養角活動,對圖書角來說大多數剛入園的小班幼兒都不怎么感興趣,可最奇怪的是我的小班的孩子都特別喜歡看書,一到閱讀活動時間就特別高興。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可接下來出現的問題卻讓我傷透了腦筋,嶄新的圖書不斷地被損壞,每一次活動下來我都要花很多時間去修補。盡管我想了很多辦法,都沒有多大效果。接下來上課又需要用新的幼兒用書了,可我害怕一節課還沒上完孩子們已經把它撕壞了,怎么辦呢?我看著破舊不堪的圖書,突然心生一計,我拿出嶄新的幼兒用書告訴孩子們:“今天又要用新書了”!孩子們一聽,個個歡呼雀躍。接著我在每本圖上分別寫上孩子的名字,并且告訴他:“這本書寶寶是你的,你可要好好保護哦”!拿到新書后孩子們既興奮又小心翼翼,翻書動作也比往常輕了許多。活動結束時所有的書寶寶都完好無損,我在心里偷偷地笑,看來,對孩子們來說自己的東西才最值得珍惜。在以后的閱讀活動中孩子們都格外小心,而我也趁機向孩子們講解愛護圖書的道理。就這樣孩子們學會了如何愛惜圖書,而我也學會了如何根據孩子的特點尋找合適的教育策略。
轉眼,在茅幼待了一個月了,日常生活方面得到同事們很多幫助不在話下,但與之相比更多的還是工作方面的感悟。大班的孩子們比我想象中更加有自己的想法,當你關注到他們每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或者很多細節的東西,而令你覺得豁然開朗。再結合自己的反思,就像是每次吃飯慢慢咀嚼每一刻米,都不會浪費一粒米一樣,那些點點滴滴變成了我的幼教生涯中的寶貴財富。帶一雙敏感的眼睛發現那些細小的事情。 印象中有那么一件事情,這天,當寶寶午覺過后,我去照看他們盥洗,突然我們班的小朋友跑來告訴小逸凡午覺醒來就哭了。當時心里有點著急,我讓他到我跟前告訴我怎么回事。小逸凡抽泣這說:“我的媽媽,老了,媽媽老了…”我心里一楞,剛剛準備去安慰他現在我知道現在得問問他怎么回事。我問:“你問什么覺得媽媽老了。”小逸凡難受的指指自己的額頭,我看到媽媽的額頭上面有3條橫線了。我當時心里的確有些酸,這個可愛的學生給了我這么措手不及的一個感動,而我要怎么去安慰他呢,這變成了一個難題。我轉過身把他牽到窗邊,對他說:“你看,秋天到了,樹葉會慢慢變黃,飄落在地上這是自然規律。我們人慢慢長大,長大了后慢慢老去也是自然規律呀。”小逸凡又傷心的問我:“那老師會不會老?”我微笑著說:“老師也會老去,我老了你也慢慢長大了啊。等你長大了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回報爸爸媽媽。”小逸凡擦了擦眼淚,很鄭重其事的告訴我:“等我長大了,我要好做好多好多事情,實現好多好多夢想。” 對呀,就是這樣一件小事就觸動了我的神經讓我變得敏感起來。我希望,我能有更多的發現孩子們內心的感受和并同他們分享自己感受,讓這種因感覺而生的感情,為我的生活添加色彩,讓我做一個溫暖善感的老師。
自然界各種物體的顏色,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水平是有差異的。 如紅色對光線反射是67%,黃色反射65%,綠色反射47%,青色只反射36%。
紅色和黃色對光線反射比較強,容易產生刺眼的感覺。綠色和青色對光的吸收和反射的程度都比較適中,對人的神經系統、大腦皮層和眼睛里的視網膜都無不良的刺激反應。
青色、綠色的樹木和草叢不僅能吸收強光中對眼睛有害的紫外線,還能減少強烈光線對眼睛的產生的耀眼程度,使緊張的眼睛適當緩和。
因此,讓孩子多看看綠色的樹木、草地和農作物,對眼睛大有益處。
晨間活動中,小朋友們在玩踩高蹺。有的小朋友走得非常好,穩穩當當的走了很長一段,有的小朋友由原來的踩不上去,現在也能走上幾步,在走走停停中玩得很起勁。
思思和琪琪剛開始也不怎么會玩,我就教她倆玩踩高蹺的方法:先套上一只腳,走一走,找找感覺,然后坐著把高蹺套上,再慢慢走,逐漸熟悉高蹺的技巧。
思思學得挺認真,漸漸地也能走幾步了,琪琪看見思思會踩高蹺了,想和思思一起玩,結果才踩兩下,就跌下來了,思思也被她撞倒摔了個跟頭,一下子大哭起來,琪琪趕忙過來道歉:“你別哭,別哭嘛,我都說對不起了,我不是故意的,你就勇敢一點嘛!”勇敢兩字似乎對思思起到了非常有用的效果。思思馬上停止哭聲說:“沒關系,我學會保護自己了,我是用手撐在地上的。”兩人相視一笑,又開心起來。看來,這種玩具材料不僅讓他們喜歡,還使他們產生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挫折,我們要做的就是告訴他們,以后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懂得保護自我。
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孩子的成長將更加精彩。
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孩子是未來的主人,培養環保意識從小做起。而我園著重對孩子開展了環保教育。前段時間南方地區的干旱,深深牽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而對于小班孩子來說他們不能理解沒有水的痛苦,打開水龍頭,干凈的水就會流淌出來。孩子就認為水管只要打開,就會有水且源源不斷。孩子的記憶中水是永遠用不完的。我想通過環保活動《做節約用水的好孩子》讓孩子來理解感受水的有限。
我先通過一些問題引出水,暢談水的用途,再讓孩子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生活中沒有水會怎么樣?然后我出示了一些旱區的圖片和視頻,當孩子們看到這些圖片的時候,頓時鴉雀無聲,都驚呆了。也許僅僅憑借老師的嘴巴說沒有水會怎么怎么樣,而我們生活的地區不缺水,所以孩子們無法切身的體會沒有水的日子。而看到這些圖片,當看到那些孩子手捧著碗,碗里是又臟又少的泥水時,孩子都驚呆了。發現還有許多小朋友沒有水喝。原來還有奶奶在水塘里挖水,等等孩子們沒見過的場面。通過這些照片孩子們知道了水會變少甚至沒有。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注意觀察了孩子,洗手的時候浪費水的現象減少了,就算是有孩子做的不夠好,也會有旁邊的小朋友提醒。接著我們還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在家怎樣節約用水。看到這些我暗暗高興上次的活動影響了孩子,孩子們已經被那些圖片中顯示的艱辛深深地折服了。可見身邊的時事也會影響甚至改變孩子的習慣。
孩子是天真的無邪的,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有限,而那些很深奧的道理未必就能理解,更應該從孩子的生活出發,找到一個恰當的點,簡單的語言或圖片有時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注地球、熱愛地球這是每個地球人共同承擔的責任。對于這些心智還未成熟的孩子們來說,一切從簡單、粗淺開始,就如從珍惜自己身邊的一滴水做起。我們要捕捉身邊的每一個環保教育的契機,讓孩子真正做到從小環保,從身邊環保,培養環保的意識。
美國和中國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多方面都截然不同,就拿教育孩子吃飯來說,中國家長講實惠,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一般對吃相不太在意。美國孩子長大后注重儀態修養,尊重他人;中國孩子長大后講究自我,看重己欲。
反思“保姆式喂飯教育”!
我們一起來看下美國家長是如何教育孩子吃飯的,和中國家長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
任何國家,不論大人或小孩,每日必經三餐。大人每天在飯桌上的言行舉止對孩子身心所產生的烙印遠比學校的功課更要深刻。
首先,先看中國家長怎么教孩子吃飯
1、中國家長愛逼著孩子吃飯
中國人重視吃飯。家長對孩子的愛,尤其體現在吃飯上。首先是讓孩子多吃,不分青紅皂白,使勁喂,只要孩子多吃就好,自古如此。中國父母喂孩子吃飯,小時候在自己嘴里嚼軟,再喂進嬰兒口中;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再最后是一筷子一筷子喂。經常可見祖母端著碗,四處追趕孫兒喊叫著喂一口飯。而喂孩子的最大年齡可達十一歲。
2、中國家長辛苦給孩子做飯
就是到現在,仍有絕大多數父母會利用中午哪怕只有一個鐘頭的時間,穿人山過車海,趕回家去給孩子做頓中午飯。當然,除了多吃,還要吃好,父母可以挨餓,但孩子碗里肉一口都不能少。能看著孩子咂嘴吃香,父母心里更是甜如蜜糖。
接著,我們看美國家長怎么教孩子吃飯
1、美國家長不逼孩子吃飯
美國的家長也關心孩子一天的飲食,但跟中國父母相比,真是天壤之別。美國人從不硬逼孩子多吃飯,更絕對想不到給孩子吃燕窩,因為大人也不吃。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國家庭,會主動給孩子補鈣,也都嚴禁孩子喝可口可樂等軟飲料,還不許多吃糖。不同的是,美國孩子從能夠拿得動勺子那一天起,就開始自己吃飯了,即使弄得滿臉滿身,家長也不會去管。
2、美國家長不給孩子做飯
而且,美國孩子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天中午就在學校吃午飯,根本不會有家長跑回家給孩子做飯。家庭貧窮的學生在可以在學校領免費午餐。孩子在學校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都是自己決定,家長看不見也不知道。中產階級的孩子會帶飯到學校,大多數是一片三明治,一瓶果汁再加一塊甜點。孩子怎么吃,吃了多少,又丟掉多少,家長一無所知,也根本不問。
2、美國孩子吃什么自己決定
美國家庭吃飯,桌上擺幾樣菜,孩子喜歡吃哪樣或者不喜歡吃哪樣,都由自己決定。美國家長把孩子當做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個人的意愿。事實上,幾乎所有美國孩子都不喜歡吃青菜,有的美國家長會要求孩子吃一些,如果孩子堅持不吃,也就不吃了。盡管美國父母也知道青菜的營養價值,但他們絕對不會強迫孩子去吃。美國孩子吃飯,自己說吃飽了,就可以立即放下刀叉,甚至離開飯桌。美國家長不會在孩子說吃飽后,還連哄帶騙的逼孩子多吃幾口才許離桌。
3、美國的家長教育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思維
美國人在吃飯這件事上的態度和作法,體現了美國兒童教育學的一個核心目標:培養孩子獨立思維的能力。孩子吃飯,必須自己決定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飽。如果明明沒有吃飽,而是為了貪玩而不再吃,那么過一會兒他挨餓,就活該了,因為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他必須自己承受后果,真正嘗到苦處,下一次就不會重犯。美國人愛說,犯錯誤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學習過程,兒童教育學對這一認識尤其重視。
美國家長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不管現在還是將來,孩子只能過自己獨立的生活。所以必須盡早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與此相反,中國家長則認為孩子年紀尚小,缺乏生活經驗,沒有能力做出正確選擇,所以父母必須替孩子做決定。比如孩子們不喜歡吃青菜,那大人肯定會逼著他們吃;孩子才吃一碗飯,大人就一定要逼他們再多吃。
最后,我們來反思下中國家長教育
1、中美家長教育方式的結果有什么區別
在這樣兩種不同生活環境里,美國孩子可能免不了經常挨餓,中國孩子從早到晚肚子都飽飽的。美國孩子因為不吃青菜,營養要靠維他命補充,中國孩子營養在飯萊里都吃夠了,要補的只有燕窩和人參。美國孩子從小懂得,自己應該決定要什么,不要什么,是饑還是飽;中國孩子從小明白,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所以時時處處要聽大人話。美國孩子從小有什么說什么,不想吃就說不吃,吃飽了就說吃飽了,他們有充分的自信,也能得到父母的信任;中國的孩子從小明白,自己說什么也不會被信任,時時刻刻要等待大人的命令。每天都要討好大人,不喜歡吃也說真好吃,吃飽了也說還要吃。
2、中國孩子最愛說的一句話:“我聽話”。
結果,美國孩子長大后,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知道,我會”。中國孩子長大后,最愛說的一句話是:“我聽話,我是好孩子”。美國孩子半饑半飽,獨往獨來,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中國孩子則肚皮鼓鼓,面色紅潤,長大后服從領導,兢兢業業,領導讓說什么就說什么,讓做什么就做什么。
3、美國家長尤其注重孩子的吃相
美國家長不管孩子吃什么,飽不飽,卻嚴格管教孩子的吃相。美國人吃飯時,不許端起盤子放在嘴邊,不允許張著嘴咀嚼然后雙唇作響,不許大聲吸面條、稀飯或者其他液體,不許含著滿嘴飯菜含混說話,更絕對不許進了嘴的東西再吐出來。孩子從小就開始訓練拿刀叉把排骨、雞鴨、魚蝦之類在盤中剝凈,只叉肉或蝦仁入口,而且剝離肉和骨頭時還不能在瓷盤上切出聲響,一但“砰”的一刀切到盤子上,父母就瞪起眼睛,孩子必須趕緊道歉。
中國家長講實惠,注重孩子吃什么,吃多少,一般對吃相不太在意。大人小孩,吃得熱熱鬧鬧,咂嘴吸湯,剔牙打嗝,十分盡情盡興。美國孩子長大后注重儀態修養,尊重他人;中國孩子長大后講究自我,看重己欲。
吃飯,影響人的一生。
剛入園的小班孩子,對于涂色來說真是一大難題,有的孩子不僅人不準顏色,還把畫面涂得一塌糊涂,不是涂到畫面外就是把紙涂透了。對于自己的彩筆,更是看不住“門”,有的孩子的帽沒了,有的孩子的彩筆不知跑到哪里去了,還有的幾個小朋友的彩筆摻到一起。
今天,第一次讓孩子接觸顏色,孩子們的能力讓我出乎意料之外,不少孩子認識的顏色還真不少,幾個孩子都能說出紅黃藍綠,這與家長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首先讓孩子涂一個紅蘋果,讓孩子找出紅色的彩筆,脫下帽放在彩筆盒里,然后把彩筆盒扣好,接著再涂顏色。
雖然孩子們第一次涂色,但我覺得要比想象中好,畢竟孩子第一次接觸,比以往小班的孩子強多了。在收彩筆時,我一個一個的檢查孩子的彩筆,孩子們的彩筆不但沒有少,也沒和其他小朋友的差。
所以,大家不妨試一下:先拿出彩筆,脫下帽放在彩筆盒里,然后把彩筆盒扣好,等用完彩筆后,再把帽扣好,整理好彩筆,最后蓋好彩筆盒。這樣不僅丟不了彩筆帽,還和同伴之間產摻了彩筆,還上了老師不少的力,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形成這樣的好習慣,孩子們也不會喊“彩筆丟了”。
作為一位小班的教師,幼兒的音樂課是讓我最頭疼的事了,因為他們往往喜歡聽老師唱,而自己開口唱的興趣并不高。
我根據了小班愛模仿的年齡特點,在孩子初步學會歌曲以后,發給孩子每人一張紙,讓孩子拿在手里卷起來,模仿歌唱家拿著話筒唱歌的樣子。這樣孩子們就來勁了,聽著琴聲一個個大聲的唱起來了。唱了幾遍之后,又讓他們將手里的紙卷成筒狀當話筒。拿著“話筒”,孩子們更來勁了。最后我請幾個孩子在所有小朋友面前輪流演唱,他們儼然像個小歌星。這樣,孩子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模仿能力。
女兒今年3歲了,是崔嶺幼兒園小班的一員。別看孩子還只是個小不點,但她的模仿能力很強。記得有一次晚飯后,女兒拿起了書,有模有樣的當起了小老師。“媽媽你是小朋友,我是老師,你要聽我的話,放學我會獎勵你一個漂亮的紅點。”女兒笑咪咪地說。然后女兒又一本正經得拿起書開始對我提問,當我回答得到她的滿意時,她又會嘟起小嘴快樂地說:“棒棒棒,你真棒!”接下來,孩子又教我背兒歌、跳舞。看著孩子點點滴滴的進步,我感到很欣慰,同時也很感謝老師對孩子的付出和教導。
作為同樣是幼兒教師的我,深知老師就是孩子的領路人,別看孩子們的年齡小,但他們的觀察能力、模仿能力都很強。我們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只有我們當好了排頭,孩子才能少走彎路,奮發向前。
在所有的詞典當中,“孩子”兩個字應當是我們心中最柔弱,最摯愛的兩個字。他們就像一顆幼苗,需要教師為他們提供最適宜的成長空間,而這種空間的形成,則重在生活的每一天。
師生間的交流是維系孩子健康情感的關鍵因素,是最為有效的教育途徑之一,這種溝通不僅能使孩子獲得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夠增進師生間的感情交流,能夠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及他們的需要。無論是表揚、批評或閑聊,都要做到目光中飽含深情,態度中蘊含希望,神情中充滿慈愛和關懷,要內冷外熱,保持清醒頭腦,不遷就,講究交流的方法,從而在心理上使幼兒信任你,對你有安全感。交流可以是隨時隨地的。教師應會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任何時間。比如:乘涼戶外觀察的路上、飼養植物的時候等,這種交流的內容可以不說的很深,也不一定是講道理,只因為有這種交流的習慣、氣氛,就會使孩子從中獲得一種健康的情感影響。
鉑涵是個虎頭虎腦、白白胖胖的小男孩,今年剛上小班,老師、小朋友都很喜歡他。
早上入園時,他會牽著媽媽的手,主動跟老師打招呼:“老師你好”,當然他也會得到老師的贊賞:“鉑涵真棒”。
上課了,鉑涵會端端正正的坐在小椅子上,然后問老師:“老師,你看我棒不棒”,同樣他會得到老師的夸獎“鉑涵真棒”。
可是今天這個棒小孩卻遇到了難題,因為他感冒了,媽媽把他中午吃的藥帶到了幼兒園。
午飯后,我喂他吃藥,可是好話說了一大筐,他卻總是閉著嘴巴一個勁的搖頭,這時,不知哪個孩子喊了一句“鉑涵加油”,于是大家一起喊著“鉑涵加油!鉑涵加油!”,小伙伴們的加油聲讓鉑涵的抵觸情緒產生了動搖,我趁機說“鉑涵是個棒小孩,不怕苦對嗎?”,“對”說完鉑涵張大嘴巴一口將藥水喝光了,還不忘問我“老師我棒不棒”,同樣我用鼓勵的的語氣對她說“鉑涵真棒”。
一句“鉑涵真棒”,讓我想了很多,孩子是需要鼓勵的,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作為老師千萬不要吝嗇自己對孩子的夸獎,多夸夸我們的孩子吧!因為他們要健康快樂的成長。
午飯后,小朋友有的玩娃娃家,有的下棋,有的玩自帶的玩具,也有的看書畫畫,大家各干各的,都很投入。忽然,我發現文文扒在桌子上,肩膀一動一動的,哭得非常傷心。我走過去,推了推她:“文文,你怎么啦?”她滿臉的淚水和委屈,哽咽著說:“他們說要吃我。”轉念一想,我明白了,一定是玩飛行棋,其他小朋友的棋子要吃掉文文的棋子。于是,我說:“這又沒關系的,他們吃掉你的棋,你也可以去吃他們的棋。哭有什么用呀,真難為情!”“不是呀!他……他們三人說好了,誰也不吃誰,就盯著我一個人吃。哇……”這下,我明白到了文文那種孤單無助的感覺,也意識到雖然平時經常對他們進行團結友愛教育,但力度還是不夠,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聯合起來去欺侮人,我應該及時制止這種現象,以免再次發生。于是,我立刻對這三位小朋友進行了教育,他們自覺地承認了錯誤,并表示友好地和文文一起玩,大家誰也不吃誰的棋了。看著文文閃著淚水的笑臉,使我深深體會到保護孩子幼小純潔的心靈是多么的重要,而老師正是這些美好心靈的重要保護者。
一年前,我是一位深受小學生愛戴的小學教師,而今天,我當了一名幼兒園的保育員。現在,我自豪的說,我仍然是深受幼兒愛戴的好老師。因為,我是一名有色彩的保育員。我眼中的色彩是:一路,風景獨好,無處不在的顏色,告訴我,我,應該為它做些什么。
歲月如梭,我的幼兒教師轉崗培訓日期將要結束,在這段特別的日子里,我的腦海里留下一幕幕難以忘懷的情景。不久,我將要奔赴新的工作單位,在此,我懷著一顆激動的心情,覺得自己應該對保育員這份工作做個深情的觸摸,讓我的心靈色彩更加絢麗。
灰色的幼教之始。我初來幼兒園的時候,為自己的工作苦惱過,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自己是一名“低矮”的保育員,保育工作就是園里沒有人愿意干的工作。這個時期我很不開心,嘲笑自己滿腹抱負為何做了這項被人瞧不起的工作呢?這個時期我的心靈天空是灰色的,心情隨之陰暗。保育員工作是不是低賤,沒有人愿意干呢?是不是如他人所問:你們保育員是孩子的保姆吧,只管管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吧?或者有的朋友冷冷的說:好好的書不教哄小孩子圖啥呀?這些世俗的眼光令我心痛而彷徨。還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經過我近一年來的勤勞實踐,保育工作完全不是這樣的糟糕。其實保育工作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基礎和保障,保育員則是幼兒園里骨干教育力量,是孩子眼中的“慈祥媽媽”,更是家長眼中的“親親老師”。一路走來,我心路的道途趨于平穩,我的灰色心情漸變藍色,猶如放晴的天空,藍藍萬里。
我愛藍色,尤其是天空的蔚藍,那藍的深遠、沉靜……。我愛上保育工作,心情也如藍色般沉靜,不再有哀怨。在這個平凡而辛苦的工作崗位上,我會一如既往的盡力為幼兒營造一種干凈、舒適、安全的成長環境。雖然工作平凡,平凡如小草,或許沒有誰理解我的付出,沒有誰關切我的心情,沒有誰撫慰我的心傷……,但是這些都不要在意,也都不重要。因為自己原本就是一棵小草,小草本應該有小草的精神,即只求耕耘、付出,不求回報、索取。假若這樣想這樣做,心則坦然和欣慰,心中的希望就永不熄滅。生命中有希望,生命就煥發綠色。
固然,綠色是我的真愛。綠色代表新鮮、柔和、青春……。在我的人生中,綠色總能給我生的希望和活的堅韌。不論我的工作是干什么,我都試著去愛它,努力干好它。我想讓我的工作長出綠葉,它至少能讓我為自己感到愜意和自豪。當然我的保育工作也不例外,經歷一段的心路歷程,我愛上了它。這愛從何生起,還源于我的一個特別習慣。每當春天的腳步來臨,我總愛停下匆匆的步伐,找一找春天的綠色。所以每天早晨,我都習慣跑步去公園賞綠,我不求尋覓作詩的靈感,只求用綠的語言對自己心靈的獨白和情思的寄托。幾天前的早晨,我如約而至,我居然發現了牡丹花開了,那鮮亮的顏色,從綠汪汪的葉子中冒出,十分漂亮,令我頓時心曠神怡,我強烈感受到了生命的震撼和美麗。我突然思索:我所培育的孩子們,不正是這花朵嗎?汪汪的綠葉不恰是我們園丁嗎?這一天,我帶著這樣一份喜悅和敬畏的情感,把保育工作做的出奇的好。我在這一天竟然注意了孩子情切問候,關注了孩子不時給我投來那可親的笑容和毫不掩飾的憨厚的情感。我背過身偷著樂了……。此刻,一股幸福的感覺涌上心頭,我被他們的天然的真情感動了。我喜歡孩子,所以我沒有理由不把保育工作做好。讓每個孩子健康安全的生活、學習,是我一名保育員的職責,是園領導的期盼,更是家長的渴盼。其實,我們的工作都在等著我們去愛她,只是我們沒有用心與之去交流罷了。我頓悟了,感謝那一片綠,讓我的情傾注于我所愛的工作以及孩子們。就是從那天起,我決定不在低頭前行,我決定做一棵泛綠的小草,我該有自己的靈魂和本色。世界所有的工作都是光榮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包括從事幼兒保育工作的保育教師,他們也是光榮的,高尚的,理解和尊重的花環應該屬于他們。
既然是光榮的使命,我不能懈怠,一顆紅色的心就是完成使命的力量。所以我酷愛紅色。紅色代表熱情、活潑、幸福。今后,不管我從事什么工作,我將永葆保育員的色彩,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用一顆火熱的紅心,把工作做得更好。
這就是我,一棵熱愛色彩的草,綠色是我的本色,藍色是我的心靈,紅色是我的精神。在我的田野里,我要永葆色彩的激情,把愛播撒,追求小草的精神,默默無聞的耕耘,收獲一定有幸福。只有這樣,每天的洗洗涮涮才有意思,每天的勞作才有意義。聽,洗碗池中唱著歌,是我的雙手指揮著水和碗的合奏樂聲;瞧,一位箭步如飛的身影,那是我保育員的工作風采。一名保育員教育了我,教我學會了麥穗低頭的謙虛,但不是哈腰的自卑。
《教育隨筆小班短篇3篇》:教育隨筆小班短篇第1篇 這學期,接手了一個新班級,而且還當了班主任。當我與這群孩子接觸兩周下來后,我真心地覺得——這幫小班的孩子真可愛!我們班的孩子很調皮,有
《教學活動小班教育隨筆3篇》:第1部分 今天區角活動,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只見平時不太喜歡畫畫的雨桐居然選擇了畫畫,好奇心驅使我走到了他身邊,只見他正用紅色的蠟筆畫著一個個封閉的圓,邊畫邊說道:&ld
《幼兒園隨筆小班11篇》:第1篇幼兒園隨筆小班 今天看了看我們班孩子剛入園時我給他們照的照片,和現在對比起來真是差別很大啊,那時候的他們個子還都不高小小的,現在他們都長得很高了,也懂事了,上課也知道認真聽老師講課了,偶爾有點小淘氣但是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