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教師教育隨筆:謝謝你,好吃的面包,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每年的4月2日起我園都會開展圖書節系列活動,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度最高的就是“苗苗故事劇場”。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培養其創編故事的能力是語言教育的發展目標之一,而《謝謝你,好吃的面包》中以敘事性語言為主的特點,恰恰為幼兒創編故事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摼幑适隆吨x謝你,好吃的面包》 在本次創編活動之前,孩子們以組為單位投票推選此次要創編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他們選擇的圖書都是故事情節突出、人物和對話都比較多的。這與他們的已有經驗有關。為了幫助幼兒獲得新經驗、促進已有經驗更大的提升,我向幼兒推薦了《謝謝你,好吃的面包》這本圖書。開始我也有些顧慮,是不是牽著孩子走了?但是我又考慮到,當幼兒的經驗達不到時,教師的引導如果能夠幫助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可在開展創編活動時,我極力想把孩子們向我的預先設定引導,由于內容的局限性,我提了很多個封閉性的問題,孩子們反應平平,沒有任何語言活動中該有的興奮和各抒己見,活動進入了瓶頸。這時,“園本教研”成為我打開瓶頸之門的鑰匙,在教研之后,我重新設計了活動內容和提問,扔掉自己的劇本,用心傾聽孩子們想說什么。 我首先拋出了一個問題:“面包是怎么來的?”孩子們在這個問題的導向下一步步深入,引發出更多的與此有關的問題。幼兒的思考如下?! ≡诤⒆觽儗γ}絡很清晰的狀態下,我又拋出了第二個問題:“如果請你來把面包的制作過程演出來,我們可以怎么演?”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點燃,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對孩子們的答案是有一定預設的,可他們的回答遠遠超出了我的預設,大家很快達成了一致。如下圖?! ∥业牡谌齻€問題針對孩子們研討出的角色提出:“角色一共就這么幾個,可是我們班有32個小朋友,該怎么演呢?”接著我又提出了另一個關鍵問題:“這些角色的出場順序是什么?”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非常順利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就連平時不與同伴交往的沛文,也主動選擇了月亮的角色?! ^域活動中的小組創編活動 區域活動中,我們分角色創編對白和動作,播種農夫因為人員少,想象力有限,還特意邀請了小麥組的成員跟他們一起創編。輪到小麥組時,峻峻突然說:“我們想滾著上。”我很好奇:“為什么要滾著上呢?”峻峻說:“因為麥子是橢圓形的啊,農民伯伯種它們的時候它們一定是滾著的。”峻峻示范過之后,其他的麥粒覺得非常有趣,紛紛滾起來,可是在滾的過程中卻總是撞在一起。這時軒軒又提出了按照個頭給麥粒排隊的想法,達成一致后他們又試了一次,紛紛表示比上次感覺好多了?! ∷薪巧膶Π缀蛣幼鞫荚趨^域活動中分小組完成了。他們在創編對白時相互幫助,妥協與堅持并存。與其說是在小組中學習,倒不如說是在分組游戲,孩子們一致的感受就是:玩兒得太開心啦!就連平時不愛與人交往的沛文,也發出了陣陣笑聲?! 》纸M制作道具 設計道具時,孩子們的想象力很豐富,麥粒組的軒軒說:“麥粒是土黃色的橢圓形,就用土黃色的紙把我們全包起來吧!長成麥苗的時候我們就從紙里鉆出來?!逼渌柠溋<娂姳硎举澩?。在把小麥包起來的時候,很多角色都來幫忙了。包好之后,麥粒發現一個問題:全包上之后身體動不了了,沒有辦法滾著上場。可麥粒又特別喜歡這個動作,怎么辦呢?經過協商,他們決定不全包起來,腿上包裹一層黃色的紙,身上穿黃色的衣服,這樣遠看就是一個整體了。我再次為孩子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驚訝。 小農夫哲哲提出了讓小麥們在舞臺上真的喝水、吃肥的想法,于是大家一起想出了用喝水水壺倒水,用咖啡色的m豆做肥料的設想?! 》纸M制作的時候他們相互幫助,三天的時間,孩子們已經基本把自己的服裝和道具準備好了。 排練并發現問題 在排練過程中,孩子們不斷發現問題,比如上場順序和舞臺站位問題,這些問題在孩子們的商討中一一解決。整個表演越來越順暢?! √栐铝两惶嬲玖?,其他角色以太陽月亮的起落為信號上場。小麥滾上場后用表演區的黃沙當土覆蓋在他們身上。所有的演員上場先繞場亮相,之后在小麥的旁邊站立,既能讓全場觀眾看到他們,又不影響小麥?! 『⒆蛹仁茄輪T又是觀眾,能夠創編并表演已經很棒了,但能在表演的過程中不斷審視自己,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他們各方面能力都是一個新的提升。整個活動中,教師只是一個記錄者和總結者,活動真正的主人是孩子們,他們大膽設想、勇于嘗試,讓表演變得更加完整。在最后他們提出了想用真的面包在舞臺上開面包派對的想法,于是我們聯系家長,開展相關“嘉賓有約”活動。 大家一起做面包 小楷媽媽是一個國際學校的小學部語文老師,對孩子們的年齡特點了解得比較深入。在接到邀請后,她認真準備,積極與我溝通確定細節,包括分幾組、怎么分、對孩子有什么樣的要求,她都考慮得非常周到。因為孩子有食品制作的前期經驗,所以在使用食品秤時還算順利,此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孩子自己看配方,最后大部分孩子都能在引導下弄清楚做面包的先后順序。 吐司分享完之后孩子們又有了新的發現:“老師,我們只能做這么大的吐司,切開分享嗎?我們能不能做像面包店里那種一個一個的小面包來分享啊?!庇谑俏液托】瑡寢寘f商,把5個面包機留下來繼續供我們探究。我們開始了多次的做面包實驗?! 〉谝淮危何覀儼衙姘鼨C設定在發酵檔,發酵完成后把面取出來,供孩子們造型。不足之處是,完成發酵后,面沒有發得很飽滿,孩子們在自己取面做造型的時候大小不一,以至于烤出來的面包有的糊了,有的還不太熟?! 〉诙危涸诿姘鼨C顯示發酵完成之后,我們又繼續停留了兩個小時才打開蓋。面發得非常好。我們為孩子們準備了等長的火腿腸段,讓孩子纏繞做香腸面包,一是增加樂趣,另一方面也控制了孩子們的取面量。這次面包做得非常成功,孩子們開心極了,不過他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可不可以在上面撒點兒芝麻啊?”“我們能不能做帶餡兒的面包?” 第三次:這次除了為孩子們準備基本的材料外,還為他們準備了果醬、豆沙餡、刷子、蛋液和芝麻。有了前幾次的經驗,孩子們做起來特別得心應手,大小適中,餡料豐富。孩子們跟別的班小朋友分享的時候都帶著自豪感??蓡栴}又來了:“我們什么時候把面包拿上舞臺?”“用什么裝?”“用哪只手拿?”“誰給舞臺上的小朋友遞面包?”“開完面包派對請觀眾吃的時候大家從哪邊上場從哪邊下場?”根據孩子們的問題,我們一一進行了實驗,最終才有了完美的方案?! 〉谒拇危哼@次是為正式演出而制作的面包,孩子們小心翼翼非常認真。想到第二天的演出要給大家帶來這樣的驚喜,他們就興奮不已?! ∶缑绻适聞鲅莩觥 ≌窖莩鰰r突發意外:洋洋生病了,大雨一角暫時空缺。小楷自告奮勇:“老師,他的動作、臺詞我全都會,我來替他吧!” 演出非常成功,孩子們像在舞臺上玩兒著游戲,輕松自然,獲得大家一致好評?! ≌且驗楹⒆觽兊娜虆⑴c,在出現突發狀況的時候老師孩子們才能臨危不亂地從容應對。“老師讓我來吧”這句話源于自信,更多的來源于此次活動帶給他們的成就感。“太好玩兒啦!還想再玩兒一次?!边@個活動在幼兒心中是“玩兒”,是“游戲”。我們的目的達到了?! v時一個月,我和孩子們圍繞面包經歷了許多有趣的事情。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實現了“玩中學”“做中學”;作為老師的我也完全沒有“生拉硬拽”的無力感。我和孩子們在活動中都似乎忘卻了“表演”的任務,認真地體驗,盡情地玩兒?! 『⒆觽冊凇巴鎯骸钡倪^程中,獲得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尤其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主動學習的能力。如我們去小學參加圖書跳蚤市場的路上,一個孩子喊了一句“今天天氣真正好”,馬上有其他的孩子編出一首順口溜:“我到小學去買書,帶著我的十塊錢,買完圖書吃面包?!边€自夸道:“真是好詩啊!” 兒童的學習是一個連續的、不斷積累的過程,他們學習能力的發展是建立在已有經驗基礎之上的。比如,孩子們之所以能夠用完整的語言、清晰的邏輯創編故事,得益于他們大量的閱讀;孩子們能夠在家長和教師的引導下獨立制作面包,得益于他們食品制作的經驗;他們能夠想到舞臺站位和觀眾的反應是因為他們有著豐富的大型活動經驗…… 最后,園本教研對我自身的提升和對教育教學活動的促進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從表演形式上就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教師不再是導演,孩子也不再是教師手下的演員。當我真的放開手“讓孩子做”的時候我看到了奇跡,原來孩子們真的可以完成而且可以比老師做得更好!摘自:《學前教育》2017.02
《幼兒大班教學隨筆3篇》:幼兒大班教學隨筆第1篇 教育幼兒不撒謊 大班的孩子正處于發展想象力的時期,常常把想象力與現實相混淆,幼兒園的教師和父母應幫忙孩子渡過這一真假難辨的年齡階段,但當孩
《大班保育隨筆3篇》:大班保育隨筆第1篇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人類奠基的教育,教師要運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訂內容和方式、方法,及時的給幼兒進行一定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要讓孩子們持之
《大班教師隨筆3篇》:大班教師隨筆第1篇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二,與自己的父母講話也用命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