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教師教育隨筆:練就一雙“文化之眼”,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外行看幼兒教育,總會不自覺地陷入一種誤解:教那么小的孩子,只需要一點粗淺的日常生活經驗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高深的學問,孩子也不理解。所以,當幼兒園老師很簡單。
但近年來,隨著專業化水平的提升,不少人已從教育的專業性上維護著幼兒教師的尊嚴:教育本就是一種極深的學問,不僅有專業的理論,還有專業的技術,不學就不懂幼兒的想法,不學就不了解他們的發展規律。
但是,僅僅強調教育專業知識和技巧是不夠的。幾乎所有的教育情境,都包含更廣泛的人類社會生活經驗和文化科學知識。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時常會暴露出教師在相關知識背景上的局限。例如,幼兒在游戲中自發合作,搭建了一座大橋,教師以談話的方式來參與,希望在此基礎上達到指導和提升的效果。但談話總是無法深入,最后導致意興闌珊地匆匆結束。教師提出的問題包括:“你們搭的是什么?”“它在什么地方?”“你們這個地方搭的是什么?”“你們怎樣搭的?”孩子們面對這樣的問題,要么一句話答完,要么就不回答。原因在于,教師在面對孩子的作品時,不僅沒有針對橋梁包含哪些教育價值去分析和思考,而且自身也缺乏相應的人文和科學知識。也就是說,自己也不懂橋梁。
關于橋梁的知識非常豐富:橋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包括哪些部分?橋梁的功能是如何通過這些結構實現的?古代的橋梁和現代的橋梁有什么不同?橋梁對人類有什么樣的價值和意義?有哪些美好的相關故事?……倒不是說要在這樣一個時刻,將這些知識經驗一股腦地傾倒給孩子;而是說,如果教師有著更好的知識儲備,就可以更好地回應孩子,在孩子回答“我發現橋的兩頭都有這個高高的東西”時,教師就可以及時地和他對話了:“我知道了,你說的是橋塔,你見過南京哪些橋有橋塔呢?你覺得它會有什么作用呢?”
和中小學不同,幼兒園教師幾乎都是“全科教師”,這意味著幾乎對任何領域都要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儲備,尤其是在綜合課程的背景下。從這個角度而言,不論是在職前教育還是職后成長,我們的學習都更應該具有“通識”的意識。這不僅涉及到是否能給予孩子合適的、正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否引導孩子朝向人類真善美價值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甚至可以說,不了解人類的文化科學知識,我們就沒有辦法了解兒童的天性和能力,因為后者是需要前者來進行分辨和定位的。正如杜威所言:“我認為為了正確地說明兒童的能力,我們必須具有關于社會狀況和文明現狀的知識。兒童具有自己的本能和傾向,在我們能夠把這些本能和傾向轉變為它們的社會對應物之前,我們不知道它們所指的是什么?!?/p>
如果我們具有藝術文化方面的素養,就可以發現兒童作品中蘊藏著的可以媲美大師的美感和想象力;如果我們具有科學技術素養,就可以知曉孩子“為什么拱橋要建得彎彎的”問題背后的價值;如果我們懂得公平和正義的觀念,就能理解孩子“要讓每個人都有一大幢房子”觀念的寶貴……幾乎孩子的任何問題和觀念,我們都能在人類的文化知識和經驗里找到它們的來龍去脈,并且將之化為孩子成長的重要資源。
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我們作為教師,不僅要有著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永遠保持對文化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生活中學習,從書本中學習,和孩子一起學習。用杜威的話來說,“要讓我們充分揭示在兒童頗為簡單的要求里究竟包括著什么,整個物理科學一點也不多……當兒童在作畫或者亂涂一通時,要使我們能衡量兒童心里所激起的沖動的價值,拉斐爾和科羅的藝術一點也不多……”我們正需要練就這樣一雙“文化之眼”。
幼兒園教育隨筆:何種識字卡片更適合小班寶寶
自從小魚哥哥接了幼兒小班以來,沒少給園長添麻煩,當然也沒少讓園長花錢。但是每每聽到是給小班小朋友準備的,園長便很開心地拿錢出來。
前幾天小魚哥哥準備給孩子們看圖識字,但是當拿到那些原有的卡片時,小魚哥哥驚呆了,不僅臟兮兮的,而且已經破爛不堪,小魚哥哥便一咬牙又向園長打了購買識字卡片的申請。園長見我又拿著申請進來,搖頭苦笑,但很大方地簽了字。
那么問題來了,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種類的卡片識字,到底要選擇哪一種識字卡片給小班的寶寶呢?例如,市面上常見的兩種識字卡片,一個是有很多的畫面加文字的,有些直接只印了文字。到底這兩種識字卡片要如何選擇呢?
圖文并茂的卡片,看上去相當形象,而且顏色分明,圖案豐富,對于孩子來講,刺激性會更大,而且這樣的識字卡片上的信息也更飽滿,對于年齡稍大一些的寶寶來講,更好一些,因為他們接受的信息多,腦子也能反應的過來。但是對于年齡還小的小班小朋友來講,這些卡片并不適合他們。
因為孩子還小,他的記憶容量并沒有那么大,他們同時加工處理不同的信息的能力也沒有那么強,從某種角度來講,如果這么多的信息同時進入到小班寶寶的腦海里,他們反而會有更大的負擔。所以,圖文并茂的識字卡片并不適合小班的寶寶。
還有,在認字過程中,如果卡片上有鮮艷的其他的圖案或者是顏色,則這些東西對寶寶的吸引力更強,孩子的集中力也不會集中在漢字上,這種情況下,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漢子了。因此,孩子們可能只會記得卡片上的圖畫,而沒有記住文字?;蛘呤前盐淖峙c圖案當成一個整體來識記。所以,也不利于孩子識字的過程。
因此,小魚哥哥還是建議直接購買只印字的識字卡片,這樣直觀,簡捷,容易讓小朋友把注意力集中到漢字上,更能加強記憶,幫助快速認識漢字。
幼兒園教育隨筆:什么是小班延伸法教育
小班的老師們有沒有過這樣的教學經歷,你可能會問孩子,你家有幾口人,都有誰,當孩子回答正確后,老師給予表揚,授課老師就這樣結束了。
其實這樣的教學方法并沒有說不好,但是至少在延伸上做得并不好。對于這樣的教學過程來講,小魚哥哥有更好的過程,也希望和各位老師交流。
小魚哥哥認為,小班的孩子的教育多數應該用延伸法進行。因為孩子們的聯系能力是有限的。有時候,你的一個問題,只在你傳統的問答過程中結束了,就讓孩子的聯系能力也嘎然而止了。所以,你可以改變一下原本的問答環節,讓孩子們完全打開聯系的能力。
下面給大家講一下實例:
我問小明。
“小明,你家有幾口人?”
“三口人?!?/p>
“都有誰?”
“爸爸,媽媽和我?!?/p>
“小明,你爸爸是個怎樣的人?”
“我爸爸很忙,我都很少看到他?!?/p>
“那小明有什么話想對爸爸說?”
“我希望他能多陪陪我?!?/p>
“我相信小明的爸爸一定能聽到小明的心聲,抽更多的時間陪小明的,是不是?”
“是?!?/p>
“那小明的媽媽是個怎樣的人呢?”
“媽媽很漂亮,可是有時候又特別兇!”
“媽媽在什么時候很兇?”
“我不聽話的時候,她還動手打我?!?/p>
“小明覺得媽媽打你對不對?”
“對,因為我惹媽媽生氣了?!?/p>
“那小明不想讓媽媽打小明,應該怎么做?”
“聽媽媽的話,不惹她生氣?!?/p>
“小明真乖。老師相信小明一定會是一個很聽話的小寶寶,是不是?”
“是。”
大家有沒有發現,通過這種延伸的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語言能力,而且也讓孩子從中學到了邏輯能力,以及各種事件的聯系能力。
許多幼兒老師可能會嫌麻煩,如果一個接一個小朋友問下來,豈不是累死?當然不是的。有一些活潑的,語言能力發展強的孩子,你可以不用延伸法。這種方法多數是用在內向的,語言能力發展較弱的孩子的身上的。
有時候小魚哥哥想,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在自己教學的路上多一些責任性的花樣,孩子的教育又何擔心不行呢?
外行看幼兒教育,總會不自覺地陷入一種誤解:教那么小的孩子,只需要一點粗淺的日常生活經驗就可以了,不需要太高深的學問,孩子也不理解。所以,當幼兒園老師很簡單。
但近年來,隨著專業化水平的提升,不少人已從教育的專業性上維護著幼兒教師的尊嚴:教育本就是一種極深的學問,不僅有專業的理論,還有專業的技術,不學就不懂幼兒的想法,不學就不了解他們的發展規律。
但是,僅僅強調教育專業知識和技巧是不夠的。幾乎所有的教育情境,都包含更廣泛的人類社會生活經驗和文化科學知識。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時常會暴露出教師在相關知識背景上的局限。例如,幼兒在游戲中自發合作,搭建了一座大橋,教師以談話的方式來參與,希望在此基礎上達到指導和提升的效果。但談話總是無法深入,最后導致意興闌珊地匆匆結束。教師提出的問題包括:“你們搭的是什么?”“它在什么地方?”“你們這個地方搭的是什么?”“你們怎樣搭的?”孩子們面對這樣的問題,要么一句話答完,要么就不回答。原因在于,教師在面對孩子的作品時,不僅沒有針對橋梁包含哪些教育價值去分析和思考,而且自身也缺乏相應的人文和科學知識。也就是說,自己也不懂橋梁。
關于橋梁的知識非常豐富:橋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包括哪些部分?橋梁的功能是如何通過這些結構實現的?古代的橋梁和現代的橋梁有什么不同?橋梁對人類有什么樣的價值和意義?有哪些美好的相關故事?……倒不是說要在這樣一個時刻,將這些知識經驗一股腦地傾倒給孩子;而是說,如果教師有著更好的知識儲備,就可以更好地回應孩子,在孩子回答“我發現橋的兩頭都有這個高高的東西”時,教師就可以及時地和他對話了:“我知道了,你說的是橋塔,你見過南京哪些橋有橋塔呢?你覺得它會有什么作用呢?”
和中小學不同,幼兒園教師幾乎都是“全科教師”,這意味著幾乎對任何領域都要有一定的知識經驗儲備,尤其是在綜合課程的背景下。從這個角度而言,不論是在職前教育還是職后成長,我們的學習都更應該具有“通識”的意識。這不僅涉及到是否能給予孩子合適的、正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否引導孩子朝向人類真善美價值的方向去思考和探索。甚至可以說,不了解人類的文化科學知識,我們就沒有辦法了解兒童的天性和能力,因為后者是需要前者來進行分辨和定位的。正如杜威所言:“我認為為了正確地說明兒童的能力,我們必須具有關于社會狀況和文明現狀的知識。兒童具有自己的本能和傾向,在我們能夠把這些本能和傾向轉變為它們的社會對應物之前,我們不知道它們所指的是什么?!?/p>
如果我們具有藝術文化方面的素養,就可以發現兒童作品中蘊藏著的可以媲美大師的美感和想象力;如果我們具有科學技術素養,就可以知曉孩子“為什么拱橋要建得彎彎的”問題背后的價值;如果我們懂得公平和正義的觀念,就能理解孩子“要讓每個人都有一大幢房子”觀念的寶貴……幾乎孩子的任何問題和觀念,我們都能在人類的文化知識和經驗里找到它們的來龍去脈,并且將之化為孩子成長的重要資源。
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我們作為教師,不僅要有著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永遠保持對文化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生活中學習,從書本中學習,和孩子一起學習。用杜威的話來說,“要讓我們充分揭示在兒童頗為簡單的要求里究竟包括著什么,整個物理科學一點也不多……當兒童在作畫或者亂涂一通時,要使我們能衡量兒童心里所激起的沖動的價值,拉斐爾和科羅的藝術一點也不多……”我們正需要練就這樣一雙“文化之眼”。
任鴻益是我們班最內向的一個孩子,平日里坐在座位上一動也不動,在班里他如果不說話,你都不知道班級里還有個他,可以說是默默無聞型的,不喜歡和小朋友說話,也不喜歡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
記得開學的那段時間,他媽媽送他來上幼兒園,沒有一次是他自己自愿進教室,都是他媽媽拉著他在幼兒園轉幾圈,因為每次他媽媽走的時候,他總是拉住他媽媽的手不愿意松開,自己也不愿意進教室,不愿意讓我們靠近,只要你一走近他,他就會說:“老師,走開!走開!”或“老師,我討厭你”的話,還會哭個不停。經了解知道,任鴻益的父母和老人對他寵愛倍至.他在家里隨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長也盡其所能滿足他需要,什么事情都不讓孩子動手去做,導致孩子自理能力較差、性格孤僻,與其他孩子或老師交流特別少。為了幫助他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我從精心照顧他生活起居入手,幫助他、鼓勵他、相信他,讓他感受到老師就像他的家人一樣關懷他、愛護他。
不要怕,老師幫助你。有一天,他竟然連著尿濕了兩條褲子。當時我真的想發火了,但轉念一想,小鴻益本來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他很特殊,自理能力較差,剛來幼兒園,我的態度對他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至關重要。于是,我輕輕的將他抱起,第二次幫他換掉濕褲子。然后對他說:“別害怕,慢慢來,老師會幫助你的?!钡诙焐险n,孩子們正在玩玩具,我發現小鴻益時不時的瞅我,當我和他目光相對時,他趕緊低下了頭。我想,他肯定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說,但是不好意思。于是,我走過去輕輕的拉住他的小手領他到一旁,摸摸他的頭說:“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跟老師說嗎?”他點了點頭馬上又搖了搖頭??吹竭@種情況我立馬把他攬到懷里,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說:“沒關系,說出來老師會幫助你的。”只見他指著褲子小聲的說:“我……我拉屎拉在褲子上了。”話剛說完馬上又低下了頭。我想或許他怕我責備他,又或許是害怕小朋友笑話他,他的頭一直不敢抬起來。我把他帶到班里,幫他擦干凈,給他換上干凈的褲子。小鴻益見我沒有責備他,終于抬起頭笑了。離園時,他媽媽來接他,看著小鴻益跟著媽媽高高興興的回家,一種溫馨的感覺油然而生。
要記住,每天必須做到事。為了讓小鴻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每天早晨大概9:30左右的時候都會帶他去一趟廁所,并告訴他每天都要做的事,一定要記住,要養成好習慣。漸漸的他自己也知道了什么時候去衛生間,什么時候洗手,什么時候活動,什么時候上課。在我們和家長及班里小朋友的關愛和幫助下,小鴻益在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再也沒有尿濕過褲子,再也沒有哭個不停。小鴻益的變使我對愛有了更深的理解,愛孩子不僅要保護他的安全,同時更要保護他的自尊;不僅要關注他的身體,更重要的是關注他的心理,多一點關心、多一點細心、多一點耐心,多一份責任心,即使臟點、累點、辛苦點也無怨無悔。因為,我們的付出換來的是孩子們的健康快樂成長。
有進步,老師表揚你。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小鴻益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一天,小鴻益媽媽送他來上學,放下他就走了。我怕小鴻益會因為媽媽沒帶他在園里玩一會而哭鬧,趕緊拉著他在幼兒園里轉了一圈,然后又帶他到滑滑梯那里玩了一會兒告訴他“好孩子都不哭不鬧,老師相信你,你也要做一個好孩子?!敝缶突氐搅私淌?,讓他坐在座位上,并給他拿了一些積木玩,他玩了一會,走到我面前小聲說:“老師,今天我沒哭?!笨粗▲櫼鎿P起的小臉上滿滿的驕傲表情,我高興的說:“你有進步了,老師表揚你,你是好孩子!”小鴻益看了看我,高興地對小朋友說:“老師表揚我了!”通過這件小事讓我更加堅信.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閃光點,只要我們相信孩子,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主動關心、安慰,使孩子消除緊張情緒,孩子就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愛是教師最生動美麗的語言,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都會充分地把對幼兒的愛表達出來,使幼兒真正感受到老師的呵護,在愛和信任中快樂成長。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小魔王”轉變記
我們班的成成相信所有在座的老師都對他不陌生,因為他太有個性、太不尋常了。小班新入園時他一點也不哭鬧,但是沒有半點紀律性可言,上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玩游戲時他想要玩建構區就非要玩建構區,沒有商量的余地,有點“一根筋”。而且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弱,跟我們打招呼都是用一個字“早”。也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以至于有時會有攻擊性行為出現。他的動手自理能力也是非常的弱,不要說穿衣服,連衣服都不會脫。就是這樣一個“混世魔王”經過了小班和中班兩個多月的時間,有了些許可喜的變化。
場景一:穿衣篇
中午音樂響起后,孩子們都開始陸續起床穿衣了,成成還是呆呆的坐在床上,沒有任何動作。阿姨看到了,就開始提醒他:“成成快點穿衣服,要冷的?!弊映陕犃税⒁痰脑掗_始翻動床邊的衣服,一開始是一件針織衫,我看他先把針織衫的袖子翻了出來,接著開始穿,穿了好久才把衣服穿好,他的穿好就是把手臂伸到衣服里就OK了,不會去整理一下衣服。接下來開始穿褲子,只見他拿起褲子看了一下,似乎是在找哪個是前面哪個是后面,看了半天終于開始穿了,他很艱難地把兩條腿伸到褲腿里,接下來就是站起來把褲子提起來,但是可能褲子的松緊帶比較緊,他拉了半天褲子也沒有提起來。于是他又開始發作——自己發自己的脾氣,然后很用力地跺腳,剁了幾次之后開始嚎啕大哭。這時我走過去蹲下問他:“成成,你怎么了?褲子不會穿嗎?”他用留著眼淚的眼睛看著我點點頭。我接著追問:“那你這樣哭褲子就會穿好嗎?”他頓了一下,搖了搖頭?!澳蔷褪橇嗣?,你不會穿可以叫老師或者阿姨幫忙,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現在你需要我幫忙嗎?”我問他。子成點點頭,于是我幫他把褲子提了上去,他心情頓時變好了,蹲下來開始穿鞋子,穿鞋子的時候我發現他還是不太熟練,但是他自己能穿鞋子了。穿好后他就去衣櫥那里把他的小背心拿來開始穿。我也就離開去幫助其他小朋友了。等我忙完,回頭就看見成成已經把小背心穿好了,是這樣的。
雖然衣服穿得不好,但是成成的心情不錯,很開心,我也沒有很直接地說你的衣服穿錯了,而是讓他自己嘗試扣一下扣子,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穿錯了,直接把背心脫了對我說:“老師,不會。”我回答他:“老師是會穿衣服的,是子成不會穿衣服,是嗎?”他點點頭,于是我幫他穿好了背心,穿好背心又急著走了,我把他叫住:“老師剛才幫你穿衣服,你要說什么呢?”他想了想說:“謝謝!”“不用,小朋友有什么困難就是要找老師幫忙的?!蔽一卮鸬?。他聽我講完一蹦一跳地跑到前面教室去了。
場景二:游戲篇
游戲活動開始了,成成又想去建構區搭積木,但是徐老師告訴他建構區人數已經夠了,他非要去建構區,又開始發脾氣哭鬧。徐老師叫他去玩其他區域的游戲,他怎么都不愿意去。他就站在建構區旁邊哭,但也沒有走進建構區,就在旁邊邊哭邊看人家玩。大概過了五分鐘,成成不哭了,慢悠悠地走進教室,看到雨涵在地上玩多米諾骨牌,他看了一會兒就和雨涵一起玩起了骨牌。雨涵很大方地給了成成一個分類盒,對他說:“你把一樣顏色的積木都拿出來。”成成說:“好。”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成成很認真地在把一樣顏色的積木選出來再放到分類盒中。雨涵放了一塊粉紅色的骨牌在綠色的那個格子里,成成馬上說:“不是,這個不是放這里的。”說完把粉色的骨牌拿出來放到邊上的格子里。等到整個游戲結束了,成成還在和雨涵在一起分積木,雖然偶爾也會開一下小差,擺弄一下骨牌,但是他沒有離開過玩骨牌的這個地方。于是我在游戲后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子成:“成成一開始一定要玩建構區還發了脾氣這是不對的,但是后來他和雨涵一直在玩骨牌,沒有離開過,也沒有在教室里大喊大叫,所以老師要表揚他。成成以后都要像今天一樣,好嗎?”子成點了點頭說:“是。”
場景三:點心篇
成成有點挑食,而且動手能力比較弱,他不光吃香蕉要我們幫他剝皮,而且吃其他水果:梨或者蘋果的時候也要阿姨幫他削皮,但是他不會說“削皮”而是用“打開”這一詞來表示他要我們把水果皮削掉。哪一次沒有幫他“打開”他就又開始哭鬧,發脾氣。我們一直跟他糾正“打開”這一詞,讓他說“幫我削皮”或者說“幫我剝一下皮”。他也嘗試不說“打開”,但是他也只會說“削皮”不會完整地說:“幫我削一下皮”。平時我們也跟他說過:“蘋果的皮是可以吃的?!钡亲映蛇€是會讓我們把皮削掉。這幾天的子成有點不一樣了,不僅會自己剝香蕉吃了,而且開始吃蘋果皮了。我們吃蘋果的時候就是一口咬下來把皮和果肉一起咬下去。子成很特別,他咬了幾口蘋果肉之后就開始啃皮吃,這讓我感到很意外。他居然不再讓我們“打開”了,還主動把吃蘋果皮了。吃完蘋果我問他:“蘋果皮可以吃的嗎?”他回答我:“可以的,老師說的?!笨磥碜映蓪蠋煹脑掃€是聽進去了。
《指南》中強調“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成成是個很特殊的孩子,他很天真很單純但是自尊心很強。有小朋友說他不會穿衣服他就會很生氣,會偷偷地在午睡室哭?!吨改稀分羞€指出“幼兒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護和照顧,但不宜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幼兒自主學習的機會,養成過于依賴的不良習慣,影響其主動性、獨立性的發展。”所以一開始他穿衣服我并沒有直接過去幫他穿,而是在他穿褲子時遇到困難急的哭了的時候,才開始幫助他。在發現他的背心穿錯的時候也并沒有直接指出,而是讓他自己扣扣子來發現穿錯了,這樣就不會影響到他的自尊心,讓他對穿衣服不再感到害怕。在游戲的時候我對子成先進行了批評,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只好我也對他進行了表揚,因為《指南》中提出“對幼兒好的行為表現多給予具體、有針對性的肯定和表揚,讓他對自己優點和長處有所認識并感到滿足和自豪。”
現在的成成雖然有時候還會哭鬧、會發脾氣,但是發作的頻率小了很多。而且現在的他能夠用簡單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了?!吨改稀分羞€提出:我們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注意用合適的方式讓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雖然子成在學習能力方面還遠遠落后于其他孩子,但是他的動手能力、自制能力和健康意識都比原來提高了很多。對于成成這類孩子需要我們老師更多的耐心和細心,要給他特殊的教育和指導,希望他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會有更驚人的變化。
幼兒園教師隨筆:小班要不要教小朋友背誦詩詞?
孩子在沒有接觸到復雜的社會前,他們的記憶力是十分強大的,所以小魚哥哥十分贊同在小班時就要大量教小朋友背誦詩詞。
我們通常的做法就是老師念一句,小朋友跟著讀一句,然后重復多次后,小朋友就記住了。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如果你長期這樣做的話,孩子后期對詩詞的興趣就下降了,根本不會再好好跟著你記了。
為什么?
成年人做一件事情,也怕重復,更別說小朋友了。所以,我們在教小朋友記詩詞的時候,不妨做一些改變。例如,可以把詩詞做成朗朗上口的兒歌的形式,讓孩子們在音樂中,就完全能享受到詩詞的快樂。還有就是可以根據詩詞的意境,給孩子們加上一些動作的表演,這樣更利于孩子培養濃厚的興趣。
還有一點就是,給孩子們教詩詞的時候,老師千萬不要一直把孩子禁錮在那里。而是單純地教十分鐘,讓孩子們表演或者是節奏唱十分鐘,就不要再教了。這個時候,就要讓孩子們去玩一會玩具,或者是到戶外活動一下,讓孩子們充分地換換腦子,接下來,再教一下,孩子們便會很努力地去回憶剛才說了什么。對于孩子來講,這種記憶詩詞的過程是非常有效果的。
小班的孩子就需要背誦詩詞,而且老師要記得,他們還是小孩子,沒有必要非得讓每一個小朋友都記住,也沒有必要非得讓每一個小朋友都在同一個時間段里記住。只需要讓孩子們喜歡上讀詩詞的這種節奏和感覺,就十分成功了。
幼兒園教育隨筆:“耳朵”在外面
午睡起床后,我發現很多小朋友的鞋子都穿反了,就一個個去提醒:“你的小鞋子穿反了,快換過來”,可是怎樣才能讓幼兒自己意識到鞋子是反的呢?我看到大部分幼兒都穿的都是搭扣鞋,想到了辦法。我把吉宣帆小朋友請到了前面說:“小朋友們看看,小宣帆鞋子的耳朵在外面,他的鞋子穿對了,會聽到老師說話,那你們的呢?”孩子們被我一說隨即低頭檢查自己的鞋子?!袄蠋?我的鞋子耳朵在外面”“我的也是”…… “耳朵在里面的趕緊讓小耳朵長到外面去,那樣才能聽話哦”。看著孩子們自己能分辨鞋子的正反,我心里不由為想到這個好辦法沾沾自喜。
孩子年齡小,對鞋子的正反還分不清。如何正確識別鞋子的正反,這樣的訓練不是一天兩天,還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我還用兒歌形式教會幼兒識別正反,如兒歌《鞋寶寶》“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高興興頭碰頭。穿反了,生起氣來背對背。”兒歌朗朗上口,小朋友也喜歡,更容易學會穿對鞋子;對經常穿錯鞋的小朋友要單獨講解,不怕麻煩。還可以讓能干的小朋友當小老師帶著同伴邊念兒歌邊檢查。
《小班保育隨筆3篇》:小班保育隨筆第1篇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我們每一天過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日子,然而在我的心里只有這樣的一個追求,那就是做好自我的本職工作,把自我的愛奉獻給每一位幼兒!
《幼兒園禮儀教育隨筆7篇》:幼兒園禮儀教育隨筆第1篇 中班幼兒禮儀教育隨筆(一) 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什么也不缺,可是越來越小氣,越來越自私,不和別人一起分享,這種“小氣”雖不是什么大毛病,
《小班保育隨筆18篇》:第1篇小班保育隨筆 教育隨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雖小,卻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人,和成人一樣有隱私,有自尊心,不想被別人嘲笑,同樣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有時鬧肚子,控制不住自己,大小便拉到褲子里,是常有的事情,如果老師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