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3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小班教育隨筆《你會說普通話嗎?》,是優秀的小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開學已經有接近三個月的時間了,我們小班的孩子慢慢的會有秩序的排隊喝水了,會自己放板凳了,會自己涂顏色了,會每天早晨來的時候問:老師好。。看著孩子們一點點的進步讓我感到很欣慰,記得剛開學一周后周一的早晨尹建懿小朋友和往常一樣早早的來到學校,第一句話就是問:老師好.可是強調不對用土話說的,我聽到后立馬就到他的跟前蹲下說:你跟老師再說一遍:老師好(用普通話)可是他還是用土話說的,連續讓他跟學了兩三次還是用土話說的,這讓我有點犯難了,他爺爺在一旁笑了說“孩子不會說就算了。”我說“這樣可不行,您沒有看見我們門口都貼著標語---請講普通話嗎?放心我一定會讓孩子學會的。”
針對尹建懿的這種情況我每天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會經常和他交流,并要求孩子們在回答的時候必須用普通話,一有機會就讓他跟著我一字一句的說,讓小朋友們也隨時教他學說普通話。剛開始,他瞪著眼睛看著,并不配合你,你說一句,他嘰里呱啦的用自己的話回敬你好幾句,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于是我就想了個辦法,也是一個激將法,我對全班的小朋友說:“如果尹建懿能和你們說普通話,那老師就獎勵他笑臉,你們也要和他一起玩,如果他不和我們說普通話,那這笑臉也沒了,我們也不找他玩了,你們說可以嗎?”小朋友們一致表示同意。但事情的發展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順利,雖然他也很想要得到笑臉,但尹建懿小朋友沒有說普通話的習慣,所以只要一張嘴就是一口的土話,小朋友們可是不折不扣的執行我們的約定的,到最后還是沒人和他一起玩,預期的效果自然就沒有出現,可能有點太急了讓孩子一下子改變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發現他已經開始有意識的去模仿了,音調上可能還不太到位,對于他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慢慢的慢慢的他終于學會了,現在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會說普通話了,孩子們你們真棒!!!
從開學初接過這個小班,已近兩個月的時間了。兩個月的時間,不過須臾,孩子們卻在性格、生活、學習上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那個不愛吭聲的昆坤每天扮演“奧特曼”;那個害羞的康康如今儼然一個“小管家婆”,誰表現不好她馬上告訴老師… 記得第一次早上站在門口迎接孩子,因為第一次接觸這批孩子和家長,孩子們在屋里哭成一團,家長們也舍不得走,擔心的詢問:“老師,就你一個人嗎?”“不!其他老師一會就來。”我肯定的回答,似乎我的“肯定”能帶來些許的安慰。一邊抱著哇哇大哭要掙脫我懷抱的孩子,一邊安慰著同樣看著孩子哭心急如焚的家長。看來,分離焦慮不僅在孩子身上得到體現,與家長亦無大異啊。 這種狀況,以我的經驗,一般要到十一以后,一切才能步入正軌。每天,家長接的時候,告訴他們:“孩子今天在幼兒園沒有哭,還和小朋友玩。不要著急,慢慢會好的,都有個過程。”以后,話題逐漸從“哭”上轉移,告訴他們孩子今天完成的功課。有哪些進步。 一直頑固地哭了一個月的楊皓鈺,雖然,開始的哭并沒有影響她自己吃飯睡覺,卻讓別的小朋友不能安靜上課。在我經常與她聊天后,不但不哭了,而且還能專心上課,迅速完成老師的指令。這是一個行動迅速的孩子,無論吃飯,做作業,還有生活自理方面。每次,我都會語言鼓勵。無疑,不著邊際的聊天,拉近了老師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在關注她。“鈺鈺,這件衣服真漂亮,誰買的?”“鈺鈺,媽媽做什么好吃的了?給我吃好不好?”… 那段時間,下班回到家,好像耳朵里還是“老師,我媽媽什么時候來?”“老師,我不哭了”。孩子那焦慮的表情似乎并沒有從我眼前散去。趕快給自己換個耳朵,放放舒緩的音樂,小心輕度焦慮癥。 還是學學我的楊皓鈺小朋友,干脆利索,吃飯就吃飯,入廁就入廁,回家就回家,哭就是哭,我該吃吃,該睡睡,不苦了自己。大家不知道吧?哭中也有樂! 那,下班后的馮老師,也堅決做一個不哭的,“苦中作樂”的好大人。比如現在,聽聽自己喜歡的歌,學會它,下次和朋友去K歌時,該“新歌發布會”了,一定不唱以前唱過的歌!蓋了他們~~ 請允許女人一點點小小的虛榮心吧!呵呵~~
記得有一天餐后休息時,我和孩子們戶外的塑膠跑道上隨意地聊天。我突發奇想,不由得問孩子們:“你們喜歡老師嗎?”孩子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大聲回答:“喜歡!”我接著說:“那你們覺得老師喜歡你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有些不明白我有什么用意。我帶著微笑,便逐個請小朋友站起來說說自己的感覺。婷婷說:“老師常常會摸摸我的頭,朝我微微笑。”欣怡說:“老師常常夸我有禮貌。”璐璐說:“老師夸我會念兒歌。”汝前程說:“老師夸我愛動腦筋,做的作品最多。”王喆說:“老師和我做朋友,說我唱歌唱得真好聽。”金柱說:“老師常常夸我很可愛、很懂事。”杰杰說:“老師看到我指甲又長又臟,幫我剪指甲。”嘉嘉說:“老師夸我長得很漂亮。”凡凡說:“老師夸我是個守紀律的好孩子。” 莉莉說:“老師夸我長得很漂亮。”敏敏說:“老師常常獎我大紅花和五角星。”……聽著孩子們純樸天真的話語,我笑了,笑得很舒心。我驚訝,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個細微的動作,一句平常不過的夸獎……竟然會讓孩子們產生如此強烈的感觸和體驗!孩子們的內心如春風洋溢,僅僅緣于老師那份平常而真切的關愛。我感嘆,愛,原來可以詮釋得這么簡單!也可以演繹得如此豐富!能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喜愛,我充實、我欣慰!
這正是培養自制力、忍耐力的時期。盡管如此,有的孩子依然會有許多要求,不合已意就會發生吵鬧。如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呢?悄悄話 孩子不聽話時,就湊到他耳邊低低講幾句話,提醒提醒他。有時這種悄悄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講道理對于3歲多的孩子的要求,與其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拒絕,倒不如把理由、原因好好講給他聽,反而能使他安靜下來。轉移注意力將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別處,如他高高興興地去了,就大大表揚一番。3歲兒好戴高帽子、愛奉承,剛剛還在又吵又鬧,只要一表揚,馬上就高興得笑起來,歡歡喜喜地去干其他事。斥責要有方人們常說,斥責孩子要有方;要有一致性。孩子做了同樣一件事,媽媽責備,而奶奶卻稱贊;或有時斥責一頓,有時卻聽之任之。這種沒有一致性的斥責法,會使孩子無法具有一定的價值觀,不僅缺少正確的行動準則,而且會學會察言觀色行事。 孩子淘氣并不一定就壞 但那些有可能發生危險的調皮行為或損害他人的做法則必須予以嚴厲責備、教訓。當媽媽的不是圣人,不可能保證一直冷靜地對待孩子,有時免不了要動怒。該斥責的時候,是冷靜地斥責,還是感情用事般的責罵。因事態及斥責的人的不同而有所異,感情用事般的責罵并不能說不好。但是,如沒有一致性,則事情就不好辦。3歲的孩子尚不知好歹、不明善惡,對于小孩子來講,區別善惡好歹的基準全在于媽媽罵不罵而這種基準是不能因媽媽自己的好惡而定的,必須依據社會的規律行事。
體罰對于1、2歲的孩子姑且不論,但對于3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反而會導致產生攻擊心理。孩子滿3歲以后,已經能聽懂大人的話,除特別情況外,一般不能遇事就打,實行體罰。特別是3歲兒最能模仿大人的行動,經常挨大人打以后,見到小朋友也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出手打人,從而會變成一個愛打架的調皮鬼的
今天天氣可真冷啊!不愧是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我早早來到幼兒園,在門外準備迎接我們班的小天使們。
“老師好”我抬頭一看,是我班可愛的琳琳。我微笑的點了一下頭,只見琳琳走到我身邊,小聲的說:“老師,你冷嗎?我給你暖暖手吧!”幾句再普通不過的話,確讓我在這個寒冬的早晨充滿了暖意。望著孩子渴望的眼神,我微笑的點了點頭。“老師,你還冷嗎,記得去年冬天,你也是這樣給我暖手的。”沒想到一件小小的事,我早已忘卻,孩子卻還記得那么清楚。
多純真又可愛的孩子,讓我們不得不愛。孩子是滿足的,老師一點點愛的付出,孩子就會銘記于心。我相信,只要我們愛孩子多一點,細心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孩子會對我們更加依賴,會更愛我們。
一次,進入一個教室,有一位小朋友在哇哇大哭,一問原因,是教師在發新課本時把她的名字寫錯了,她生氣不要那本書了,但是老師又沒有其他書給她。我拿過書看了看,她名字的最后一個字是“辰”,老師寫成了“宸”,她一看不對就告訴了老師,老師拿筆劃拉幾下,又寫了一個“晨”,她一看還不對,讓老師再改,結果老師把書劃拉得有點臟了,她一看就不要了。
還有一次,老師在網上發布了孩子們的“童言稚語”之后,家長留言,“呵呵,回答的真有趣,我的名字(孩子)出現了兩次每次都不一樣。我的名字是XXX,老師不要寫錯了哦!”
記得年前,我隨著“市級規范化幼兒園”驗收小組去幼兒園,在一個幼兒園看到一個消毒記錄本,把“幼兒園”寫成了“幼兒圖”。
面對這樣的問題,孩子們不僅要問:老師你認識我嗎?
作為教師,有沒有問過自己:認識中國漢字嗎?當站在孩子面前的時候,心里底氣足嗎?
開學已經有接近三個月的時間了,我們小班的孩子慢慢的會有秩序的排隊喝水了,會自己放板凳了,會自己涂顏色了,會每天早晨來的時候問:老師好。。看著孩子們一點點的進步讓我感到很欣慰,記得剛開學一周后周一的早晨尹建懿小朋友和往常一樣早早的來到學校,第一句話就是問:老師好.可是強調不對用土話說的,我聽到后立馬就到他的跟前蹲下說:你跟老師再說一遍:老師好(用普通話)可是他還是用土話說的,連續讓他跟學了兩三次還是用土話說的,這讓我有點犯難了,他爺爺在一旁笑了說“孩子不會說就算了。”我說“這樣可不行,您沒有看見我們門口都貼著標語---請講普通話嗎?放心我一定會讓孩子學會的。”
針對尹建懿的這種情況我每天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會經常和他交流,并要求孩子們在回答的時候必須用普通話,一有機會就讓他跟著我一字一句的說,讓小朋友們也隨時教他學說普通話。剛開始,他瞪著眼睛看著,并不配合你,你說一句,他嘰里呱啦的用自己的話回敬你好幾句,真是讓人哭笑不得。于是我就想了個辦法,也是一個激將法,我對全班的小朋友說:“如果尹建懿能和你們說普通話,那老師就獎勵他笑臉,你們也要和他一起玩,如果他不和我們說普通話,那這笑臉也沒了,我們也不找他玩了,你們說可以嗎?”小朋友們一致表示同意。但事情的發展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順利,雖然他也很想要得到笑臉,但尹建懿小朋友沒有說普通話的習慣,所以只要一張嘴就是一口的土話,小朋友們可是不折不扣的執行我們的約定的,到最后還是沒人和他一起玩,預期的效果自然就沒有出現,可能有點太急了讓孩子一下子改變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發現他已經開始有意識的去模仿了,音調上可能還不太到位,對于他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慢慢的慢慢的他終于學會了,現在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會說普通話了,孩子們你們真棒!!!
《小班常規隨筆3篇》:第1部分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因此,我們幼兒園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八個一活動,它是一種個別化、開放式、自主性的活動。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去選擇玩具。如:跳繩、皮球、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育隨筆3篇》:第1部分 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幼兒認識周圍世界、獲取知識經驗的重要途徑,在實現幼兒園培養目標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科學教育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存在于幼兒日常生活的各個空間
《教育隨筆小班秋天3篇》:教育隨筆小班秋天3篇第1部分大一班的音樂活動開始了,我正帶領小朋友一起學唱歌曲。這時,有兩位小朋友趁大家唱歌時,在人群堆里你推我打。待這個活動單元結束后,我對他們的行為進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