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1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兒園老師教育隨筆《忘不了那雙眼睛》,是優秀的大班教育隨筆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戶外活動時間,孩子們像歡樂的小鳥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在玩,有拍球的、有跳圈的、還有玩沙包的,我在旁邊觀察著他們,忽然一個身影出現在高高的攀登架上,不由一個念頭出現在我腦海里,是誰這么大膽!定睛一看,原來是我們班的“調皮大王”晨晨已經爬到了架頂上,并且正在向下面的小朋友歡呼炫耀呢。再看他那眼神充滿了驕傲、自豪。“晨晨,快下來!”我不由得大喝了一聲,只見他的表情瞬間從陽光變成了陰暗,很不情愿的爬了下來,低著頭走到了我面前,“老師,我再也不爬了”,看著他那一落千丈的情緒,我有些不忍,再看他那黯然失色的眼神,我內心不由一顫,是什么讓這個孩子的心情變化這么大,這不由讓我想起了平時我對他的安全管理,看到他在院子里做追逐游戲,我總是一臉嚴肅“晨晨,不準跑!”區域活動課上,每次他拿著自己新創造的新式武器手舞足蹈時,我會大聲呵斥,“老實點,不要傷著別人。”出于安全的考慮,我總是對頑皮的孩子限制太多。
從他那緊張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對我的戒備,從他那怯生生的目光中,我讀出了我們人格上的不平等,我儼然成了他的主人。頓時我為我的“好意”帶給孩子的不平等而自責;也為我的“好意”給孩子造成的壓力而內疚。于是我一把抱過了晨晨,“孩子,你很勇敢,你在爬一次給老師看看好嗎?”他不相信的目光投向了我,我向他投去了堅定、信任的目光,“你是好樣的!”只見他的笑臉瞬間陽光燦爛,眼神變得剛毅果敢,不一會兒就爬到了架頂,我帶頭送給了他熱烈的掌聲,他羞澀的笑了,眼睛看向了我,看著他那興奮的笑臉、真誠的目光深深地打動了我,孩子是多么容易滿足啊!
是啊!只有放手才能給孩子真正的快樂,我不由反思,我們平時的種種限制真是保護了孩子的安全還是限制了孩子的發展,透過這雙眼睛,我不僅看到了孩子的心靈,也看到了老師給孩子的影響,我永遠忘不了那雙眼睛。
與往常一樣,中午吃過飯天氣好就和孩子們一起在走廊上曬曬太陽、聊聊天、看看書。今天也一樣,我吃過飯站在門口看著他們自主活動。過了一會,我們班的林昱小朋友走到我旁邊,拿著他的小椅子很熱情地跟我說:“陸老師,我的位子給你坐。”還主動給我放好,此時旁邊的小朋友也和在說話,于是我順勢坐在他的椅子上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著。結果這小家伙嘴里冒出一句話:“陸老師,你忘了跟我說謝謝啦!你應該跟我說謝謝!”這話聽得我一愣一愣的,一時半會還沒反應過來呢!哈哈,這小家伙還真有趣啊!我連忙道謝,也道了歉。“下次我不會忘記啦,謝謝你提醒,也謝謝你把位子讓給我坐。”是呀!平時都是我們在教孩子要懂得講禮貌,今天孩子反而指出我的錯誤了。確實,今天我是忘記了最基本的“謝謝”。放心,經過你的批評指正我下次絕不犯同樣的錯誤。老師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有些膽子大的孩子或許在老師面前敢于說,但有些膽小的孩子可能就放在心里了,即使他不說卻不會忘記。所以我們教師要更好地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啊!謝謝你!我會改正錯誤的!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加油!
天天活潑開朗,很愿意幫助小朋友。外出活動時,如果誰忘了把小椅子送回“家”,她會馬上過去幫忙。區域活動結束了。她總是在自己收拾完玩具后去幫助別的小朋友收玩具。洗手時,她也常常主動幫忙小朋友卷袖子。因此,我經常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天天。此后,天天更加愛幫助別人了,但問題也隨之出現:她光想著去幫助別人了,自己的事情卻不做了,有的時候還“幫倒忙”。
我便找天天談話,和她一起分析這樣的“幫忙”合適不合適。“你幫助小朋友是好的,可是你先要照顧好自己,把自己的衣服塞好不露肚皮,才能在幫助小朋友時不會著涼。還有,小朋友還沒用完你就把毛巾和杯子給收拾走了,結果他們就沒得用了。所以,幫忙前要先看看別人是否需要幫忙。”聽了我的話,天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從這之后,天天似乎學會了“察言觀色”,只要看見誰著急的樣子,她就會上前去問:“你怎么了?”如果別人告訴他遇到什么困難,她就會主動地幫忙。
天天幫助同伴的變化過程,讓我認識到,教師的正面引導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肯定和表揚上,只有讓幼兒真切感受自己行為帶給別人的感受,才能調整或鞏固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助人行為變得主動。
一天,領孩子們進入工作室,剛剛開始走線活動時,發現他們的情緒有點不穩定,當時我沒有太在意。在我走到工作室門口看走廊外沒有換完鞋的孩子時,工作室內有幾個走線的孩子跑了起來,他們意識到我發現他們的行動了,便低頭走線,這時為了糾正他們這種走線的姿勢,我就把沙包給放到了頭頂上,讓他們走了兩三圈,這時我給他們解釋說:“有些小朋友不想做工作了,老師現在需要讓他靜一靜,所以你們就要陪著他們幾個練習走線”,誰知話說了沒多久,看到淙淙和另兩個孩子已經拿著墊子坐在線上了。
我就提醒他們,現在不能停下,還需要再走一圈,那兩個孩子放下墊子接著就走線去了,淙淙就坐在墊子上不動,后面的孩子馬上就要走過來了,我便上去和他說,你到旁邊去坐著,他可能以為我生氣不讓他工作了,我說你到旁邊去坐,別的小朋友還要走線,他拿著墊子,沒流一滴眼淚的“哭著”說:“王老師我不走線了,王老師我不走線了……”他的表情和音調透出讓人不得不感覺到他的那個可憐啊,突然間讓我感覺到我侵犯了他的人權,我的心那個不是滋味啊……我有一種在“體罰”他們的感覺,天啊,這種教育方式在蒙臺梭利的工作室里肯定是不允許的。
在后來的展示工作和自選工作環節,我觀察到淙淙的工作還是很開心的。和淙淙的“較量”讓我明白,對孩子的尊重是無處無時不在的,對孩子的教育絕對需要講究方式方法,一定將尊重他們放在第一位,他們絕對不僅僅是孩子。
現在天氣漸漸的開始暖和起來了,早晨起來沐浴著一縷縷的陽光,閉起雙眼,不禁感慨頗多,回想自己來幼兒園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了,在幼兒園里使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懂得了不知疲倦,懂得了謙讓,懂得了溫和,懂得了如何和小孩子們相處。。。
記得我剛踏進五井鎮中心園的校門時,我還懷有抵觸的心里,心里非常的不樂意,因為我是一名音樂生,一直在教初中,自己從來就沒有接觸過幼兒,一點也不了解,一想起孩子們那吵鬧的聲音就會很反感,可是當我踏進校門我便感到了空氣的清新,當第一次見到了整潔美麗的校園,第一次碰到和藹可親的領導,碰到友好微笑的老師,第一次聆聽活潑稚嫩的笑聲,我便開始對這所幼兒園有了好感。
其實很少有人真正的了解幼教這個行業,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什么教育筆記、教學案例、觀察筆記、幼兒成長故事、專題論文、活動記錄等等,并不斷地與時俱進!別人都以為是很輕松的工作,其實不然!工作強度大,永遠有干不完的活,兩個字形容----忙碌,這所有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可是所有的幼兒園里老師都沒有抱怨過,他們總是腳踏實地的工作,因為他們愛孩子,愛這份工作,他們總會說看著那些“小調皮”開心的笑臉就不覺得累了。。。
您使我懂得了很多很多,感謝您,感謝孩子們。
程程是我的外甥女,在我們小班,這天中午她媽媽來接她,恰逢我帶班,經過時,她們跟我說了幾句話,我順手拿了一個蘋果給程程。不料,這一舉動是其他的孩子們議論起來,一個說:“她為什么可以隨便吃蘋果?”、另一個說:“因為她是老師親戚的孩子。”我的臉頓時燒了起來。
正如前蘇聯教育家加里寧說:“一個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他應該想到,他的一舉一動都在嚴格的監督下……孩子們幾十雙眼睛盯著他,他需要知道天地間再也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細,更加敏捷……”
作為教師,應該時刻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免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陰影。
戶外活動時間,孩子們像歡樂的小鳥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在玩,有拍球的、有跳圈的、還有玩沙包的,我在旁邊觀察著他們,忽然一個身影出現在高高的攀登架上,不由一個念頭出現在我腦海里,是誰這么大膽!定睛一看,原來是我們班的“調皮大王”晨晨已經爬到了架頂上,并且正在向下面的小朋友歡呼炫耀呢。再看他那眼神充滿了驕傲、自豪。“晨晨,快下來!”我不由得大喝了一聲,只見他的表情瞬間從陽光變成了陰暗,很不情愿的爬了下來,低著頭走到了我面前,“老師,我再也不爬了”,看著他那一落千丈的情緒,我有些不忍,再看他那黯然失色的眼神,我內心不由一顫,是什么讓這個孩子的心情變化這么大,這不由讓我想起了平時我對他的安全管理,看到他在院子里做追逐游戲,我總是一臉嚴肅“晨晨,不準跑!”區域活動課上,每次他拿著自己新創造的新式武器手舞足蹈時,我會大聲呵斥,“老實點,不要傷著別人。”出于安全的考慮,我總是對頑皮的孩子限制太多。
從他那緊張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對我的戒備,從他那怯生生的目光中,我讀出了我們人格上的不平等,我儼然成了他的主人。頓時我為我的“好意”帶給孩子的不平等而自責;也為我的“好意”給孩子造成的壓力而內疚。于是我一把抱過了晨晨,“孩子,你很勇敢,你在爬一次給老師看看好嗎?”他不相信的目光投向了我,我向他投去了堅定、信任的目光,“你是好樣的!”只見他的笑臉瞬間陽光燦爛,眼神變得剛毅果敢,不一會兒就爬到了架頂,我帶頭送給了他熱烈的掌聲,他羞澀的笑了,眼睛看向了我,看著他那興奮的笑臉、真誠的目光深深地打動了我,孩子是多么容易滿足啊!
是啊!只有放手才能給孩子真正的快樂,我不由反思,我們平時的種種限制真是保護了孩子的安全還是限制了孩子的發展,透過這雙眼睛,我不僅看到了孩子的心靈,也看到了老師給孩子的影響,我永遠忘不了那雙眼睛。
《大班畢業季隨筆2篇》:大班畢業季隨筆第1篇我期待著大班畢業典禮,這也就意味著孩子們三年的幼兒園生涯到此劃上了句號。兩個畢業班的家長都來了,因為誰也不愿錯過這最后的相聚。與其說是畢業典禮,不
《大班保育隨筆3篇》:大班保育隨筆第1篇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人類奠基的教育,教師要運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訂內容和方式、方法,及時的給幼兒進行一定的鼓勵,讓孩子們樹立自信心,要讓孩子們持之
《大班上教育隨筆200篇》:大班上教育隨筆第1篇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1 命令的口氣 當今社會,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當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說一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